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2 题号:127854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应当坚守中国身份和文化立场。20世纪中国学人大都关注西方,且西学研究在中国占据独特地位。然而,在新世纪,随着大国崛起,中国文化正在成为世界性话题,受到国际话语广泛而深入的关注。那种坚持西方中心主义立场、坚持全球化就是世界一体化的说法,将在中国现代经验中成为一种过时的另类言说。

东方文化身份表明了中国立场的正当性。当务之急在于文化身份的确立,即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重视中国文化的整体性发展,如果中国经济日益发达,而文化却不断萎缩,必然会因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而导致结构性内耗。因此今天不仅需要全面振兴传统文化和创造新文化,而且为了减少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误读”,需要坚持文化的可持续“输出”,从而形成文化和经济均衡发展。在全球化中抵制一体化神话,彰显东方文化身份,重申中国文化立场。

我们在重新发现中国文化的重要性时,也要注意其弊端,应避免再次落入阿Q的“老子先前阔”的精神误区,同时也不能虚无到将自己的文化看成一团漆黑、一无是处。其实,哪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化弊端?德意志没有吗?日本没有吗?美国没有吗?发现东方不是针对西方,我反对过激的民族主义,主张宽博的世界主义——人类之“体”,世界之“用”。

发现东方,用东方现代经验为当今世界最棘手的问题提供另一种思路另一种解决方案。在现代性高歌猛进的时代,敏锐的思想家却发现世界精神文化出了根本性问题。联合国材料表明:当今世界精神病患者占人口的1%,自杀者占人口总数的1%。我们要追问,现代世界究竟是什么出了问题?人为什么在物质上丰富了,而在精神上却赤贫了?在社会硬件上富足了,在文化软件上却缺钙了?当今世界人们的精神生态出现的巨大空洞依然表明,人类生活的质量和价值观出了重大问题,人因缺乏精神支柱而难以活下去。

当今世界面临着种种国别、种族、性别、阶层、社会权力的冲突,如何解决这些冲突?靠文化—以东西方优秀思想达成世界和解。百余年来,中国走的是一条被西方不断文化误读与妖魔化之路。今天中国应重新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文化形象。当代中国已经真正走向了与其他文明对话的世界性开放之路,这意味着她更加理性地面对“他者”文明,同时更清醒地面对自身文明,在质疑文化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中寻求平等对话的文化新秩序。

文化的兴盛除了一定要有制度调整外,还需要文化氛围的良性调整。需要对文化保持公正心态,重视东方文化的价值宣传,使文化撒播不是片面的,而是东西方平衡的。中国学术界要重建文化自信就要重新检讨自己,进而发现汉字文化圈的文化重量,从一个世纪的拿来主义开始走向新世纪的文化输出主义。发现东方与文化输出,应成为21世纪中国的文化战略。这意味着在中西方文化平台上,世界需要重新“发现东方”,发现中国文化的东方生态魅力;而中国也要面对世界,读解自身的文化之谜并获得全新的普世性文化认同。作为一个已经被挤压到边缘文化的东方文明,作为一个泱泱大国之中国文化,今天,她应该重新在人类文化的21世纪做出自己的贡献!

摘编自《从心开始:北京大学爱心讲座十年精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那种坚持西方中心主义立场和全球化就是一体化的说法,将成为一种过时的另类言说。
B.要想确立东方文化身份,既要重视经济的发展,更要重视中国文化的整体性发展。
C.重新发现中国文化的重要性时,我们应尽量避免对传统文化的盲目自信或妄自菲薄。
D.中国将走在与其他文明对话的开放之路上,这意味着要更理性地面对“他者”文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主要通过对比论证,旨在强调发现东方文化,寻求东西方文化平等对话的重要性。
B.文章围绕中国文化展开论述,然后层层深入、辩证分析,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C.文章列举联合国的相关材料,有助于论证中国文化对解决世界精神文化问题起积极作用。
D.文章立场客观公正,在强调发现东方文化的现代价值时,并没有否定西方文化的价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个民族都存在着自身的文化弊端,重要的是发现各自文化中的价值,并对其传承、创造。
B.如果东西方优秀思想文化达成世界和解,那么当今世界面临的许多问题,就可能迎刃而解。
C.21世纪中国的文化战略是发现并输出自身的优秀文化,从过去的拿来主义走向送去主义。
D.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我们要让世界更好的认识东方,就应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优秀文化。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经典的形成总是与特定的文化背景、特定的民族和地域相联系,因而经典具有了某种特殊品格。但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还表现于它的超时代价值。《论语》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体现了春秋时期政治体制及伦理关系中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内含从普遍的文化层面加以阐释的可能,例如,今天我们可以从责任意识和义务意识的层面进行阐发,思考如何使个体充分履行各自义务的问题。经典不仅有超越时代的价值,更有超越地域的世界性的意义。真正的经典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它是世界文化共同财富的组成部分。中外经典,概莫能外。柏拉图的《理想国》是西方文化中的经典,其重点讨论的正义问题的意义和价值不只适用于西方;儒家典籍《论语》讨论的仁道原则,其意义同样超越中国。在不同的文化尚未相互作用时,这样的意义也许隐而不彰,但当不同文化彼此相遇,经典的世界性的意义就会显现出来。

承认经典具有普遍意义,就意味着我们要开眼界。在阅读、理解经典的过程中,如果眼界封闭,常常会给经典的理解带来多方面的限制;而视域的扩展,则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经典。因此,一方面,我们需要引进来,借鉴西方历史演化过程中积累的文化成果;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主动走出去,参与世界范围的百家争鸣。不管是西方文化的引进来,还是中国文化的走出去,都既要以其各自的特殊内涵为背景,也要以它们所具有的普遍意义为前提。

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及其对经典理解的影响,今天依然可以看到。“西学东渐”这一思想背景,使我们可以在更广的文化参照视野之下反观经典自身,从经典中读出以往的思想家们未能读出的新的意义。仅仅封闭、限定于单一传统,无助于理解经典的深沉内涵。

基于上述前提,对时下一些流行看法似乎需要再思考,如“以中释中”,即以所谓纯粹传统中国概念去理解中国的问题,这种思路明显忽视了经典的普遍意义。外来语已逐渐输入并融入现代汉语,这也不可避免地带来外来思想和观念内容。当我们用受外来语影响的现代汉语去理解经典时,相应地也受到外来语背后的深层思想和观念的影响,因而,试图以“纯而又纯”的中国观念去解释以往的经典,事实上已缺乏可能性。与之相比,王国维在二十世纪初所倡导的“学无中西”的观念则更具有开放意识,他就是在当时世界文化融合的背景下,以世界文化视野来反思和理解多样文化经典的。近代梁启超、章太炎、梁漱溟等大儒者,他们尽管以回归或延续儒学为学术旨趣,并对西方文化有各种批评,但他们对以往经典的诠释在不同层面上都受到西方外来观念的影响,都体现了“学无中西”的理念,这也就是他们的学说被称为“新儒学”的重要原因。

(摘编自杨国荣《经典的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典受特定的文化、民族和地域影响而形成,同时又有超越时代和地域的价值。
B.中西方不同文化相互作用,使经典具有了普遍意义,成为世界文化的共同财富。
C.借鉴西方的历史文化成果,我们可以从经典中读出前人未曾发现的新的意义。
D.“新儒学”学者们融合西方观念诠释以往经典,其学术目的是回归或延续儒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解释经典的“超时代价值”和“世界性意义”时,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B.文章从“引进来”和“走出去”两个方面,来论证打开眼界有助于深入把握经典。
C.文章批评了忽视经典的普遍意义的思路,并由此引出“学无中西”的“新儒学”。
D.“承认……,就意味着……”和“基于上述前提”等说法体现了作者的推理思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理解经典的内涵,应该跳出经典的特殊性限制,着重分析它的普遍意义。
B.“新儒学”既接受西方文化观念也批评西方文化,体现了“学无中西”的理念。
C.外来语在输入时不可避免地带来外来思想观念,进而不可避免地影响对经典的理解。
D.“以中释中”的尝试在现实中走不通后,王国维开始倡导“学无中西”的理念。
2020-12-21更新 | 2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普通常有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而且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其实这个对称的说法并不很清楚。法治的意思并不是说法律本身能统治,能维持社会秩序,而是说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是根据法律来维持的。法律还得靠权力来支持,还得靠人来执行,法治其实是“人依法而治”,并非没有人的因素。

②这样说来,人治和法治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人治是法治的对面,意思应当是“不依法律的统治”了。统治如果是指社会秩序的维持,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社会的秩序可以不必靠什么力量就可以维持,人和人的关系可以不根据什么规定而自行配合的。如果不根据法律,根据什么呢?望文生义地说来,人治好像是指有权力的人任凭一己的好恶来规定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的意思。我很怀疑这种“人治”是可能发生的。如果共同生活的人们,相互的行为、权利和义务,没有一定规范可守,依着统治者好恶来决定。而好恶也无法预测的话,社会必然会混乱,人们会不知道怎样行动,那是不可能的,因之也说不上“治”了。

③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

④乡土社会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⑤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的。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思,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一一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但是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

⑥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一个在乡土社会里种田的老农所遇着的只是四季的转换,而不是时代变更。一年一度,周而复始。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于是“言必尧舜”。像这一类的传统,不必知之,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办法,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了就会出毛病。“礼”字本是从豊从示。豊是一种祭器,示是指一种仪式。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在下面一段话里说得很清楚: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⑦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确,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地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的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

⑧法治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礼治和这种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摘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之八:礼治秩序》,有删改)

1.下列有关认识和观点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A.通常认为我们是人治的社会,以此有别于西洋法治的社会,其实这是一个“无法”的社会。
B.礼和法律都是一种行为规范,不同的是:礼靠传统来维持;法靠国家权力来推行,且法可用来维持社会秩序。
C.礼治社会的秩序不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自动形成的,而是由人们主动遵循礼而形成的,有社会的成规在。
D.乡土社会的秩序是可以由礼来维持的,因为只有乡土社会能够满足传统可以有效的应付生活问题这一个前提。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从“人治”“法治”的普遍性认知,引出文章的观点,并由此指向了“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的议论。
B.第二段在阐释礼的基础上,比较“礼”“法”的异同,并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说明“传统”在乡土社会中的重要性。
C.第三段论述人们为何“保守”于传统,这和乡土社会的安土重迁密切关联,并引用孔子的话强化这一观点。
D.文章还通过对比分析“法律”“道德”“礼”之间的不同,进而推论礼治不是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
3.“人治”“法治”“礼治”三者之间的区别在哪里?请根据全文简要概括。
2021-12-22更新 | 17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要深刻认识时代之新变与中国之恒常之间的辩证关系,要历史地呈现中国的丰富和纵深,还涉及如何坚持现实主义立场的问题。

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要深刻认识时代之新变与“中国”之恒常之间的辩证关系。刘勰的《文心雕龙》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提出了文学与时俱进的特点。文学既存在于时代的变量中,也必存在于“民族文化”的常量中。对我们来说,这个常量就是“中国”。不能把握住时代的变量,文学就会在日新月异的新经验面前惊慌失措、孤芳自赏而故步自封,为时代所淘汰;不能把握住民族文化的常量,文学就会在瞬息万变的新事物面前方寸大乱、随波逐流而丧失初心,丢失了来路和根据地。我们所处的新时代,新生活、新技术和新矛盾正在打破原有的文学想象。越来越多的人们,乐于寻找新的文学观念装置,来显影新时代的文学之魂。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意识到在趋时以应新变之余,也要守望来路以寻民族文化之根。对于我们这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国家来说,中国不仅是当下的,也是历史的;不仅是变动不居的,也是具有坚韧根性的。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时代巨浪召唤定海神针。让我们在时代之巨变中始终成为我们的正是中国这一份精神共同体的认同。只有不断将新时代中国故事编织进并充实于“中国”浩浩荡荡的精神河流中,才能更有效地“以中国为方法”,在中国的特殊性和历史性中诠释“新时代”的独特风采。

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要历史地呈现中国的丰富和纵深。历史地呈现新时代,意味着要在文化和时间的连续性上表现流变;历史地表现中国,则意味着既要站在新时代观照历史,又要引几千年中国文化河流以灌溉新时代的精神园地,使历史成为照亮新时代的重要精神资源。我们不提供一个西方视野中的景观中国,我们必须提供一个真实、全面、立体、综合的中国。我们不但要阐释中国传统的浩荡江河,也要阐释这种传统江河的丰富构成。讲述中国故事,阐释中国精神,不应把传统作为一种僵硬的知识,而应讲透传统背后的幽微,触摸知识背后的人心。在这方面,李敬泽的《小春秋》《咏而归》等作品就提供了书写中国传统独特而有效的路径。而张定浩、黄德海等批评家,近年也深入到中国历史的腹地,去重新阐释中国复杂的文化精神。这种从中国表情到历史化的中国精神的对照和辩证,无疑也是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的有益探索。

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还涉及如何坚持现实主义立场的问题。无论是时代之新变还是中国之辽阔,都决定了其催生的经验必有驳杂含混及尚未获得充分理性观照的特点。因此,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并不是在一般意义上讲述发生在当下时代、当下中国的故事,而是要在形形色色的中国表情和来来往往的中国经验中由偶然抵达必然,有机地融合偶然与必然,从而提炼、捕捉和定格真正具有内在性的“新时代中国精神”。这既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现实主义的要求。

(摘编自陈培浩《“新时代”与“中国故事”的理论辩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正确认识“时代”之新变与“中国”之恒常之间的辩证关系,有助于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B.只有把握住了民族文化的常量,坚守初心,与时俱进,文学才不会故步自封,被时代淘汰。
C.“新时代”的新事物正在打破原有的文学想象,因而人们更加热衷于寻找新的文学观念装置。
D.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不是要讲述发生在当下的故事,而是讲述展示出时代独特风采的故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第二段运用辩证逻辑从变与不变、历史与当下的关系中阐明观点。
B.以李敬泽的作品为例,说明了要摸索独特而有效的路径讲透中国传统。
C.文章从三个角度逐层深入地阐述在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原则和方法。
D.本文运用多种方法,阐明“新时代”与“中国故事”的理论辩证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时代的人们注重趋时以应新变,但在寻找新的文学观念装置的同时更要注重寻找民族文化之根。
B.讲述新时代的中国故事,需要坚持现实主义立场,就必须在创作中超越偶然性,有机融合必然性。
C.正是因为我们拥有对“中国”这一份精神共同体的认同,我们才能在时代巨变中始终保持本色。
D.中国文艺工作者从新时代中国现实中提炼出中国故事,这是一个去芜存精、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
2022-04-02更新 | 1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