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97 题号:1293083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纵观当今全球化时代,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文学艺术创作领域都呈现出更加开放、更加多元的态势,不少创作者和艺术家不约而同地将热情、才智和关注点投向了经典文学作品,用现代美学观予以重新诠释,并形成了一个热门的文化看点。比如我国就曾连续打造、翻新出一批以四大名著为代表的古代经典作品的相关影视剧作品。此外,他们对原本是戏剧文学经典的现代化阐释和改造同样颇具兴趣,这对于传统文化的当代弘扬,是一件好事。值得探讨的是,这些热衷于对经典作品大做文章的艺术家,对文学经典的改编和再创作却给人一种良莠不齐的感觉。一方面,这种态势体现了当下作家艺术家一定的历史眼光、反思精神和超前意识;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某些后现代艺术观念对传统文化和经典作品缺乏尊重和善待,将改编经典逐渐演化为对文学传统的戏耍、消遣甚至颠覆,这是一种另类的媚俗时尚,很令人担忧。

文学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特殊创造形式,它记载和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的完美形态和人生理想方式的执著追求。任何民族的经典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美学精神其实都与其生命的存在感和人性的内质息息相关,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 延续,形成了一个民族独特的审美定式,这也是传统文化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些精神财富对增强民族生命力起着潜移跌化的巨大作用。它教人以德、教人以善、教人以美,陶冶人们的性情,塑造着民族的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

古今中外的传统文学经典,往往都贯串着人类生命力和民族魂的律动。比如西方传统文学经典,无论是古希腊的神话还是史诗、戏剧,都显示出一种强烈的悲剧美:用有限的生命抗拒无限的四苦和磨难,在短促的一生中激发人生潜能,最大限度地获取和展现人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在抗争厄运的过程中进发出炽烈的火花,闪烁出人类的勇气、智慧和光华。它赞美生命,张扬个性,处处闪烁着激情与活力。

同样,中国古代美学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多样的形态,映射出中华儿女心灵的各个方面:刚健向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惩恶扬善……中国文化的这些基本价值观念在传统美学中通过人格境界的书写显示出来,通过凝聚着传统美学精华的经典作品表现出来,通过一系列体现着这些传统美学精神的人物形象传达出来,影响和感动着一代又-代的读者,使得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与精神价值在现代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国的古典作品同样不乏对悲剧精神的歌颂和弘扬。那些代表广大民众的利益和情感的人物,在反抗黑暗势力统治的斗争中遭受到的苦难或者付出的牺牲,才构成了悲剧。鲁迅认为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在中国传统的价值体系中,有价值的大都属于真善美范畴,故简言之,悲剧就是美的毁灭。所以,我们在中国古典文学悲剧中可以发现,主人公往往是普通民众甚至是底层人物,他们身上却充满巨大的精神力量,为了某种理想或事业,同强大的黑暗势力执著抗争,直至牺牲宝贵的生命,这是一种英勇不屈的精神,在这种精神中体现着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积淀下来的种种美德:英勇、忠诚、善良和对崇高理想的不懈追求。

(摘编自万镜明《善待文化传统尊重经典作品》)

1.联系上下文,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特殊创造形式,许多的经典文学作品都蕴含了一定的美学精神。
B.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学作品所蕴含的美学精神都与其生命的存在感和人性的内质息息相关。
C.任何民族的经典文学作品经过一代代地传承延续,都会形成一个民族独特的审美定式。
D.每个民族都拥有独特的审美定式,因而它的经典文学作品也蕴含了独特的美学精神。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在大的时代背景下谈热门的文化看点,接着引出话题:文学经典的改编和再创作出现了一系列弊端。
B.第二段先从文学作品作为人类精神活动所具有的一些特征谈起,进而点明经典文学作品所蕴含的美学精神对民族发展的作用。
C.三、四段重点谈论中国传统经典作品体现的传统美学和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两段之间形成了递进关系。
D.作者既认识到对传统文化的当代弘扬是一件好事,更看到其中的不足,议论的重点是经典作品的美学精神和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当下热衷于对经典作品大做文章的艺术家对文学经典的改编和再创作都让人担忧,他们是另一类的媚俗。
B.传统文化提供的精神财富能陶冶人们的性情,塑造民族的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能明显增强民族生命力。
C.因为西方文学经典具有一种强烈的悲剧美,所以它赞美生命,张扬个性,处处闪烁着激情与活力。
D.中国古代美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人文底蕴与精神价值在现代社会也挥着应有的作用。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悲剧是由悲剧意识和悲剧精神两个要素构成的,但这两个要素并不总是结合在一起的。从悲剧意识而言,中国文化的悲剧意识不是更少于西方文化,恰恰相反,全部中国文化几乎都是建立在人类的这种悲剧意识的基础之上的。几乎都是建立在人与宇宙、自然、世界的悲剧性分裂和对立的观念之上的。悲哀,是中国所有文化的底色。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的奠基期,也是中国社会、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剧感受最强烈的一个时期。正是这种强烈的悲剧感受,带来了中国书面文化的第一期的大繁荣。先秦思想家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战争的时代,是一个混乱的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他们比古希腊的悲剧家更清醒地意识到人与宇宙、自然、世界的分裂和对立,更了解人类在世界上的悲剧性地位,因而也有更强烈的悲剧意识。

老子的哲学的基础就是建立在天人分裂、天人对立的敏锐感觉之上的,建立在人的悲剧性存在的基础之上的。他以自己的方式描述了宇宙的起源和发展,宇宙的发展就是由统一到分裂的过程,是天人分裂的过程。在这种分裂和对立之中,天是不变的,天的意志是不可战胜的,导致这种分裂的原因完全在于人,在于人的欲望、意志和智慧,即人的主体性、人的力量。正因为这种分裂、这种对立,人的苦难开始了。人要杜绝自己的苦难,必须“绝圣弃智”,必须“去私去欲”,必须放弃自己的意志追求,亦即放弃人的独立性,“返璞归真”,重新把自己融化在大自然中。

孔子的学说与老子的学说在具体内容上是不同的,但在哲学基础上则是相同的。孔子的学说也是在意识到天和人的分裂和对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也是在放弃人的独立性以实现“天人合一”理想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道家的宇宙论成了儒家经典《易》的哲学基础,成了宋明理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儒家学说本身是产生不出真正的悲剧精神的。但是,它的基础仍是悲剧意识,“忧国忧民”仍是儒家知识分子立论的基点。在他们所维护的“道统”受到严重的威胁之时,在多数腐儒随波逐流、趋炎附势的同时,确也有极少数儒家知识分子能够挺身而出,表现出一时的激情,表现出一种英雄主义的精神。但这类儒家知识分子的英雄主义同精卫、夸父、刑天的英雄主义仍然是极不相同的。

法家知识分子常常表现出比中国任何一派知识分子都更为强烈的态度,也常常表现出更悲壮的英雄主义精神。精卫、夸父、刑天的英雄主义表现为反抗强权,而法家知识分子的英雄主义则表现为维护强权。法家学说也产生在民不聊生的战乱时代,产生在诸侯争霸的政治实践中。他们往往是一些来自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他们也有强烈的悲剧意识,但这种悲剧意识更建立在自己地位的低下上,建立在自己的政治才能没有施展的机会的缺憾中。

总之,产生于先秦而深刻影响了后来中国文化发展的这三种文化学说,都建立在各自的悲剧意识的基础之上,但都程度不同地否定了人的悲剧精神,否定了人在自己实际生命体验的基础上自然产生的激情。以及由这种激情决定的悲剧精神。这使中国后来的悲剧作品离开了中国古代神话中曾经存在的悲剧美学形态,也更多地离开了古希腊的悲剧美学形态。但中国文化仍然是充满悲剧意识的,而这悲剧意识也决定了中国文学中存在着源远流长的悲剧性作品。只是中国的悲剧性作品与西方的悲剧性作品有着极不相同的美学特征。

(摘编自王富仁《中国文学的悲剧意识与悲剧精神》)

材料二:

何谓悲剧意识?悲剧意识或悲剧精神,是指对于人生的悲剧感和积极寻求对悲剧人生进行艺术观照和抗议的心理能量、动力和意向的总和。

中华民族曾遭受深重的苦难。残酷的阶级压迫与奴役,频繁的战祸与动乱,血腥的杀戮与毁灭,这些曾弥漫于中国古代社会。对苦难现实的深切体验和由此而生的对生命存在形式的“忧患意识”,是最深沉的“生命悲剧感”,它仿佛一条粗大的长线贯穿于世世代代中国人的心路历程。正是这种“忧患意识”和“生命悲剧感”作为一种心理“基因”,历史地培育了中华民族的悲剧意识。

中国古代悲剧创作在情节上追求“奇巧”,可以看作是对唐代文言短篇传奇小说“奇”的特征的继承。中国古代悲剧正是凭借其奇巧性、特殊性与不落俗套的情节设计进而感染、刺激和震动观众。例如《窦娥冤》,在真实的现实主义描写中充满了奇巧的特色,如蔡婆婆巧遇张驴儿父子。作品借助这个“巧遇”引出窦娥与社会恶势力的冲突。“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三桩誓愿,使舞台上出现了奇异的景象,三伏天竟然漫天大雪,刽子手惶恐地退下去,正气压住了邪恶。作者正是以这浓厚的浪漫主义奇异手法渲染了窦娥的反抗性格和凛然正气,增强了悲剧气氛和感人力量。

虚幻在中国古代悲剧情节中的表现可分为梦幻、仙幻和鬼幻,实质上都是以幻写真,或是作为人物命运完美化的手段。中国古代悲剧十分注重“梦”的描写,以梦写真,真幻混同,这也可以看作人们下意识的精神追求的显在表现。以梦写真的范例有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等。仙幻的描写在中国古代悲剧中也很突出。处于“天宫”的仙境是“三界”中唯一令人向往的虚幻之地,也是中国人对“今生”结束后归宿的最高层次的理解。

西方古典悲剧所表现的人与命运之间的冲突、人自身的性格冲突是必然的,是尖锐的,是不可和解的,通常以一方甚至双方的毁灭告终。中国古代悲剧冲突的双方往往是两种伦理力量——善良正义与邪恶奸诈,造成主人公困境的奸恶力量在剧情发展中往往会为另一种更强大的代表公平、正义的力量所压制,所以中国古代悲剧的情节,很少有一悲到底的形式,让剧中人物由顺转逆,以逆境结束的也极少,一般都是让悲剧人物由逆转顺,以大团圆的方式结束。

(摘编自刘利《中国古代悲剧意识及其文化根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文化都是建立在人与宇宙、自然、世界对立的观念之上的,都是悲剧性的。
B.老子主张“返璞归真”,把自己融化在大自然中,是因为他认识到人与天对立的悲剧性。
C.虽然孔子的学说与老子的学说形式不同,但其内容是相同的,因为其哲学基础是相同的。
D.“忧患意识”和“生命悲剧感”作为一种心理“基因”,孕育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知识分子比古希腊的悲剧家更具悲剧意识,带来了中国书面文化的第一期大繁荣。
B.《易》是儒家吸收了道家的宇宙论并将其作为哲学基础完成的著作,可见道家对儒家的影响之大。
C.儒家主张积极用世,当所维护的“道统”受到严重的威胁时,常常表现出英雄主义精神。
D.中国古代悲剧的冲突往往是善良正义与邪恶奸诈两种伦理力量的冲突,结果往往是善良正义战胜邪恶奸诈。
3.下列作品中不能体现“悲剧意识”的一项是(       
A.《白蛇传》B.《李逵负荆》
C.《窦娥冤》D.《雷雨》
4.中国古代悲剧意识的文化根源和社会根源分别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5.中国古代悲剧作品在情节安排上有何特点?请简要概括。
2023-08-20更新 | 7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不仅在经济领域产生巨大影响,也为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新手段。依托信息技术建设智慧城市,是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智慧城市已经成为一个热词,但何为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如何促进治理升级、如何科学有效地建设智慧城市,这些基本问题仍需要深入探究。

智慧城市具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城市空间数字化。信息技术、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空间,城市部件实现“万物互联”。二是信息技术改变城市生活。信息与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发生化学反应,城市各领域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基础上实现智能运行、构建一个更加方便快捷、运转高效的人性化城市。三是智能驱动城市治理创新。城市治理主体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不但可以及时为市民解决具体问题,而且可以实时感测城市运行状况,优化城市治理决策,推动城市可持续、包容性发展。

实践证明,智慧城市不仅在推动城市产业发展、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实现城市治理精细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且能在人、物理空间、人工智能方面发辉组合效应,带动政府各部门、城市居民、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有助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理想预期在实践中还面临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一是“有产无智”。相关高科技企业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支撑性力量,但智慧城市建设不能只是购置它们生产的高科技设备。现实中,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成为企业兜售设备的“竞标场”,加上产业发展冲动,一些城市在相关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盲目上马智慧城市项目,导致后续投资乏力、管理滞后、资源浪费。二是“有智无慧”。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局限在“网格化管理”“综治维稳”等智能管控领域.既忽略了多部门联动的系统性,也忽略了政府与社会的协同性,不同部门的数据系统互不联通,存在“数据隔离”问题。三是“有慧无惠”。建设智慧城市,意味着城市发展要素的全面革新,意味着城市居民广泛使用信息技术并从中得到更多实惠。然而,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既与城市居民的需求脱节,又缺乏城市居民的参与,没有真正服务于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此外,由于对技术和大数据的高度依赖,智慧城市建设还普遍面临技术安全风险、用户信息安全风险、居民信息壁垒风险等问题。

可见,对于智慧城市建设要进行冷静的思考、周密的规划,尽量避免产生负面效应。为此,需要充分考虑两个原则:一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方向。要了解城市运行各方面、各领域的真正需求,保证智慧城市建设能够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二是以包容性发展为准则。智慧城市建设绝不仅仅是购置一些冷冰冰的技术设备,更要服务于人民群众。成功的智慧城市建设一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技术嵌入到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推动城市居民广泛有序地参与到城市发展中来,以此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实现整个城市包容性发展。

(摘编自吴晓林《智慧城市建设须注重可持续和包容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智慧城市是智慧社会的组成部分,因存在诸多需深入探究的问题而成为时代热点。
B.智慧城市万物互联、智能运行,方便快捷、运转高效,能有效促进社会治理升级。
C.智慧城市建设中出现“有智无慧”的问题与城市智能管控领域存在的局限性有关。
D.智慧城市建设要以包容性发展为准则是针对“有产无智”问题提出的发展新理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是
A.文章以大量篇幅分析建设智慧城市面临的问题,彰显了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
B.文章以一些城市的错误做法为事实论据,论证了智慧城市建设存在风险的观点。
C.文章指出解决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要坚持两个原则,并没有去分析二者关系。
D.文章围绕智慧城市,明特点,谈作用,摆问题,讲办法,层次分明,结构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没有当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就一定不会有智慧城市乃至数字中国的建设。
B.即使我们解决了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三大问题,也不可能完全实现其理想预期。
C.城市居民只有运用人工智能全面革新城市发展要素,才能获得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惠。
D.智慧城市建设要避免负面效应,就应该了解城市的真正需求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2019-03-11更新 | 31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华文明起源,不仅是我国学者潜心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国际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研究课题。经过几代中国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同时,工程取得的成果还是初步的和阶段性的,还有许多历史之谜等待破解,还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通过实证和研究达成共识,特别是完整展现夏朝历史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现在,我们运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化学、地学、物理学等前沿学科的最新技术分析我国古代遗存,使中华文明探源有了坚实的科技分析依据,拓展了我们对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认知。对文明起源和形成的探究是一个既复杂又漫长的系统工程,需要把考古探索和文献研究同自然科学技术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综合把握物质、精神和社会关系形态等因素,逐步还原文明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流的发展历程。要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拓宽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

长期以来,西方形成了一套文明理论,我们要加以借鉴,但不能照抄照搬。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要同步做好我国“古代文明理论”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转化工作,加强对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和感召力。

(摘编自习近平《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材料二:

新石器时代随着农业的逐步发展与成熟,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燕(山)辽(河)地区,分别形成了若干有自身特色和发展谱系的文化区。到公元前第四千纪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在农业相对发达的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燕辽地区,都相继出现了有等级分化的区域社会组织,出现了以高等级建筑和墓葬为代表的特权阶层,相应地,在一些大型中心聚落里,上层精英开始以精美的玉石器、陶器等来标示自己的身份地位。大约从公元前4000年一直到公元前3300年之前,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在公元前3500年前后的这段时间,可以视为“曙光初现”的中国文明的形成期,代表性遗址有河南灵宝西坡、山东泰安大汶口、江苏张家港东山村、安徽含山凌家滩、湖北天门谭家岭、湖南澧县城头山等。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多个区域文明开始萌芽、生长,呈现出多线并进、多元发展的轨迹;同时各区域间彼此交流互动,相互连接,从而形成了东亚地区一个巨大的文明丛体。其中陕晋豫地区的庙底沟文化分布范围广、对四周影响大,显露出较强劲的发展势头。但此时尚没有哪个区域表现出显著的更加先进的样貌。

然而,到了公元前3300—2300年这段时间,此前相对均衡的局面被打破了。一方面,各区域文明持续发展,黄河中上游的双槐树、大地湾、南佐、陶寺早期聚落,黄河下游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一些中心聚落,以及辽西的牛河梁遗址群等,在社会组织规模、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奢侈品所体现的文明成就等方面,都比从前有进一步的发展。另一方面,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区更加凸显出来,呈现出更繁荣发达的文明形态。长江中游的两湖地区率先出现“城邦林立”的局面。而长江下游的良渚更是一枝独秀,考古发现所揭示出的丰富内涵,使得良渚成为迄今能够确认的东亚最早的国家社会。显而易见,这个时期中国史前区域文明发展的重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此后,从公元前2300到公元前1800年的史前末期,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狭义的龙山时代,出于尚未确知的原因,此前发达的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下游等东部平原低地先后渐次衰落,长江上游和黄河中上游所在的西部“高地”则持续发展繁荣。尤其是黄河中游开始达到中国史前文化的又一个高峰,以陶寺、石峁古城为代表的社会集团,很可能发展成了龙山时代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最富集权性,同时在意识形态与艺术表达等各方面成就最高的早期国家社会。其形成背景,则是从西亚、中亚传播而来的牛、羊等大型家畜,在我国西、北部的黄土地区转化成了一种新的生产力,使得原来较稻作农业略显微弱的粟作农业文化获得了新生力量和强大的经济基础,从而导致“黄土文明”开始崛起。

到公元前1800年以后的二里头时代即夏王朝时期,这种有外来因素加持的生产力持续发酵,尤其是由西方传来的冶金术在中原地区获得创造性发展。夏人率先将复杂的分范合铸技术用于青铜礼容器的制作,将代表当时“高科技”的先进生产力与中国传统的礼制相结合,用于巩固、强化权贵精英的神圣统治,同时也创造出了世界上独特而发达的青铜文明。青铜冶铸不但需要复杂而高超的技艺,更需要组织完成大规模的采矿、冶炼、运输和多环节的铸造工序,其工艺和组织的复杂程度恐怕要远超以前的玉石器制作,此种生产锻炼了早期国家的管理能力,也将其代表的文明形态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此后接续发展起来的商周王朝更是将中国青铜文明推向顶峰。正是夏商周三代王朝所开创的青铜文明,奠定了以中原为中心的华夏文明在早期历史中的核心地位,也使得中原文明成为整合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的主导力量。可以说,经夏商周三代,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初步形成,并为以后秦汉更充分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戴向明《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的认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文明起源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中外学者已经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众多成果。
B.将考古探索、文献研究和现代科技结合起来,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探索出的研究方法。
C.当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重心将从史前文明研究转向对夏代历史的完整展现。
D.河南灵宝西坡等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反映了多个区域文明开始萌芽、生长的状况。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要借鉴西方的文明理论,但不能照搬照抄,要提出中国原创性的古代文明理论。
B.长江下游地区的稻作农业促进了文明的发展,如良渚形成了东亚地区最早的国家社会。
C.在龙山时代,粟作农业发展起来,为陶寺等社会集团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基础。
D.夏代的冶金技术由西方传来,促进了经济发展,巩固了夏代权贵精英的神圣统治。
3.根据材料二,下列选项中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的一项是(       
A.在公元前3500年前后,安徽含山凌家滩的部落先民养殖牛羊。
B.公元前2700年,在长江中下游的一个部落的人们使用陶器来煮米饭。
C.在公元前2300到公元前1800年间,石峁古城的居民与中亚居民开展贸易。
D.夏代的君主命令人铸造青铜礼器,并在青铜器上铭刻百余字的铭文。
4.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有何重大意义?请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
5.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规律的认识。
2023-07-16更新 | 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