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1届陕西省咸阳市高三二模(3月检测)语文试题
陕西 高三 二模 2021-05-17 29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纵观当今全球化时代,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文学艺术创作领域都呈现出更加开放、更加多元的态势,不少创作者和艺术家不约而同地将热情、才智和关注点投向了经典文学作品,用现代美学观予以重新诠释,并形成了一个热门的文化看点。比如我国就曾连续打造、翻新出一批以四大名著为代表的古代经典作品的相关影视剧作品。此外,他们对原本是戏剧文学经典的现代化阐释和改造同样颇具兴趣,这对于传统文化的当代弘扬,是一件好事。值得探讨的是,这些热衷于对经典作品大做文章的艺术家,对文学经典的改编和再创作却给人一种良莠不齐的感觉。一方面,这种态势体现了当下作家艺术家一定的历史眼光、反思精神和超前意识;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某些后现代艺术观念对传统文化和经典作品缺乏尊重和善待,将改编经典逐渐演化为对文学传统的戏耍、消遣甚至颠覆,这是一种另类的媚俗时尚,很令人担忧。

文学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特殊创造形式,它记载和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的完美形态和人生理想方式的执著追求。任何民族的经典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美学精神其实都与其生命的存在感和人性的内质息息相关,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 延续,形成了一个民族独特的审美定式,这也是传统文化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些精神财富对增强民族生命力起着潜移跌化的巨大作用。它教人以德、教人以善、教人以美,陶冶人们的性情,塑造着民族的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

古今中外的传统文学经典,往往都贯串着人类生命力和民族魂的律动。比如西方传统文学经典,无论是古希腊的神话还是史诗、戏剧,都显示出一种强烈的悲剧美:用有限的生命抗拒无限的四苦和磨难,在短促的一生中激发人生潜能,最大限度地获取和展现人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在抗争厄运的过程中进发出炽烈的火花,闪烁出人类的勇气、智慧和光华。它赞美生命,张扬个性,处处闪烁着激情与活力。

同样,中国古代美学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多样的形态,映射出中华儿女心灵的各个方面:刚健向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惩恶扬善……中国文化的这些基本价值观念在传统美学中通过人格境界的书写显示出来,通过凝聚着传统美学精华的经典作品表现出来,通过一系列体现着这些传统美学精神的人物形象传达出来,影响和感动着一代又-代的读者,使得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与精神价值在现代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国的古典作品同样不乏对悲剧精神的歌颂和弘扬。那些代表广大民众的利益和情感的人物,在反抗黑暗势力统治的斗争中遭受到的苦难或者付出的牺牲,才构成了悲剧。鲁迅认为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在中国传统的价值体系中,有价值的大都属于真善美范畴,故简言之,悲剧就是美的毁灭。所以,我们在中国古典文学悲剧中可以发现,主人公往往是普通民众甚至是底层人物,他们身上却充满巨大的精神力量,为了某种理想或事业,同强大的黑暗势力执著抗争,直至牺牲宝贵的生命,这是一种英勇不屈的精神,在这种精神中体现着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积淀下来的种种美德:英勇、忠诚、善良和对崇高理想的不懈追求。

(摘编自万镜明《善待文化传统尊重经典作品》)

1.联系上下文,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特殊创造形式,许多的经典文学作品都蕴含了一定的美学精神。
B.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学作品所蕴含的美学精神都与其生命的存在感和人性的内质息息相关。
C.任何民族的经典文学作品经过一代代地传承延续,都会形成一个民族独特的审美定式。
D.每个民族都拥有独特的审美定式,因而它的经典文学作品也蕴含了独特的美学精神。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在大的时代背景下谈热门的文化看点,接着引出话题:文学经典的改编和再创作出现了一系列弊端。
B.第二段先从文学作品作为人类精神活动所具有的一些特征谈起,进而点明经典文学作品所蕴含的美学精神对民族发展的作用。
C.三、四段重点谈论中国传统经典作品体现的传统美学和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两段之间形成了递进关系。
D.作者既认识到对传统文化的当代弘扬是一件好事,更看到其中的不足,议论的重点是经典作品的美学精神和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当下热衷于对经典作品大做文章的艺术家对文学经典的改编和再创作都让人担忧,他们是另一类的媚俗。
B.传统文化提供的精神财富能陶冶人们的性情,塑造民族的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能明显增强民族生命力。
C.因为西方文学经典具有一种强烈的悲剧美,所以它赞美生命,张扬个性,处处闪烁着激情与活力。
D.中国古代美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人文底蕴与精神价值在现代社会也挥着应有的作用。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012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按照预定方案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这是人类探月历史60年来由中国人书写的又一壮举,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收官之战取得圆满胜利。

嫦娥五号任务是中国航天领域迄今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嫦娥五号探测器经历了发射入轨、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着陆下降、月面工作、月面上升、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环月等待、月地转移、再入回收11个阶段,历时23天,圆满完成了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的重大任务。

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嫦娥五号探测器多次刷新了中国深空探测技术的高度,还连续实现中国航天史上首次月面采样、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带样返回等多个重大突破。

不仅如此,嫦娥五号完成的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动作,更是世界首次,增添了世界探月历史的新纪录。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六战六捷!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圆满收官》)

材料二:

央视新闻1218日消息,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着月球样品返回地球,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一张旧报纸,也在网上火了!这份2005年的《科学发现报》写着:“3年内,一颗属于中国的卫星将开始绕月飞行;6年内,中国月球车将在月面上软着陆;2020年之前,中国研制的机器人将把月壤样品采回地球。

中国探月分三步走

20042月,国防科学工业委员会领导对外宣称:中国月球探测计划已经进入实施阶段,将分”“”“三步。

3年内,一颗属于中 国的卫星将开始绕月飞行;卫星命名为嫦娥一号

6年内,中国的月球车将在月而上软着陆,展开巡视探测。

2020年之前,中国研制的机器人将把月壤样品采回地球。

(资料)

世界各国摩拳擦掌

世界各国赶紧纷纷将月球探测作为发展航空航天的重点。

日本   将于2025年在月球建立基地、让机器人做)球的拓荒者

印度   计划在2008年发射第一艘无人登月飞船“月球飞船1号”。

俄罗斯   新式登月飞船将在今年夏天首次试飞。

美国   再度登月的时间定在2015年,最迟不超过2020年,并且要在月球建设多国太空站。

(链接)

15年后回首,人们发现,正是在2020年,嫦娥五号奔向月球,开始实施采集月壤样品的任务。不少网友赞叹!中国精准完成了计划中的每-步!”“15年前各国探月计划,只有中国实现了。

我国嫦蛾五号探测器总指挥叶培建见证参与了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一路走来的过程,在他看来,这代表着中国航天人20年来的追求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我们实现了我们的承诺。我们没吹牛!

中国航天人说我们没吹牛,网友由衷表示:必须的!

(摘编自澎湃新闻《嫦娥五号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一张15年前的旧报纸火了》)

材料三:

据嫦娥五号探测器副总指挥张玉花介绍,为了实现轨道器与上升器抓得住、抱得紧、转得稳的既定目标,研究团队曾广泛调研了国内外对接机构的设计。共开展了4种对接方案设计和9种转移方案设计,上升器、轨道器、返回器3种,通过多轮方案比较及关键技术攻关,最终确定采用抱爪式对接机构”,通过增加连杆棘爪式转移机构,实现对接与自动转移功能的一体化。这种设计理念世界首创,对接精度达到毫米级。

126日,轨道器与上升器在环月轨道上交会对接,按计划在21秒内完成,1秒捕获,10秒校正,10秒锁紧,分秒不差,此后顺利完成样品转移交接。为保证任务顺利完成,我们做了35项故障预案,结果一项都没有用上,这就是最好的结果!嫦娥五号对接与样品转移分系统副主任师刘仲高兴地说。

天上一分钟,地上十年功。对接、转移,这一过程看似简单,实则很复杂。成功的背后是研制团队661次对接和518次样品转移试验。

(摘编自新华社《嫦娥五号背后的故事:三十五项故障预案一项都没用到》)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探月工程分三步走,嫦娥五号是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第三步,它的成功标志着三步走的圆满收官。
B.嫦娥五号任务是中国航天领域迄今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经历11个阶段,历时23天圆满完成了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的重大任务。
C.嫦娥五号完成的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动作属我国首创,在世界探月史上也从未有过。
D.图片将15年前中国探月计划与世界各国的探月计划进行对照,时至今日,只有中国精准完成了计划中的每一步,实现了计划。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嫦娥五号仅用21秒就完成了轨道器与返回器在环月轨道上的交会对接,同时顺利完成样品转移交接。
B.材料一是12月17日对嫦娥五号返回器完成任务、成功返回的迅速及时的报道,体现了新闻“时效性”特点。
C.材料二用独特的题目、醒目的图片、网友的热评吸引读者,具体生动,视角新颖,体现了新闻“可读性”特点。
D.材料三通过讲述嫦娥五号对接成功背后的研发故事,着力反映研究团队身上表现出来的科学研究精神。
6.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收官之战取得圆满胜利,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成功的原因。
2021-05-0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陕西省咸阳市高三二模(3月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天的方向

方欣来

说来也巧,去往黎平的那一天,恰恰是黎平会议召开85周年纪念日,黎平会议改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前途和命运,是伟大转折的起点。毫无疑问,脚下的山山水水都浸染了共产党人的气息。日子流水般接踵而来,烽烟早已像云彩一样散去,时间却无法改变我对这片土地的景仰之情。

正是深冬,风冷飕飕的,雨点毕毕剥剥地敲打着车窗,穿过一条满是泥泞的路,眼前是鳞次栉比的民居楼,黎靖项目部便租住在这里。一处简陋的办公场所,屋内屋外都是行色匆匆的路桥人,他们在忙着画图纸,制作报表,热烈地讨论着什么……我信步走进一间办公室,和他们随意攀谈起来。

2016年,岳阳路桥中标黎靖高速项目,项目部负责人秦经理告诉我,他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第一次承担项目投资、建设与运营管理……望着眼前这个侃侃而谈的高个子男人,我随口插了一句:“三年多了,你们想家吗?”说完便有些后悔了,这显然是明知故问。一个戴着眼镜、黑不溜秋的中年人把话接了过去:“我女儿九岁了,几乎每晚都要和我视频。有一天,她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信口说了句,快了,十天后就回来了。结果从那天起,她每天撕一张日历,累积到第九张的时候,她兴高采烈地告诉她妈妈,爸爸明天回家喽。那天她见我没回去,好多天都不理我,说我是骗子爸爸。”他说这话的时候表情平静,语速很慢,像在讲别人的故事,但我分明看到他眼角闪烁的泪光。

“在这儿,这样的事多了去了,不值一提的。”一个穿黄色工装的壮实男人从图纸堆里抬起头来说。此时,气氛陡然变得有些凝重起来,趁着沉默的间隙,我赶紧起身,提议去现场看看。

汽车在即将收官的黎靖高速上奔跑,云雾随风缭绕,两旁青山若隐若现,像处在黎明的梦境之中,延伸的公路仿若一条湿漉漉的丝绸在其间飘拂。转过一个山头,气势恢宏的八舟河大桥扑入眼帘,它就那么凌空一跃,用优美的弧线将几个山峰完美地连接起来,天蓝色的护栏如莲花瓣般冉冉盛开。“上次彭主任来检查,说我们建的桥有女性的曲线美。”开车的师傅笑起来,满脸兴奋的表情。“我们建的这条路全长16公里,含大中桥8座,隧道4座,知道我们进场时是什么模样吗?纯粹的荒山野岭,我们测量的同事开始都不敢单独行动,说怕遇见野猪和蛇。”同行的李书记不无骄傲地补充。

正说着,前方出现了一处网格状遮阳棚,在群山之间显得异常夺目。李书记说这是钢结构封闭式隧道口,不仅能通过遮阳棚达到减弱光线、调整驾驶员视觉的效果,还能防雨雪、保护隧道路面。

车行至江草坝隧道,两长溜灯光如两条银色的长龙穿山而过,把我们带向山的另一边。车在我的恍惚中开进了路旁的一大片建筑。一个着工装的技术员正在管线旁调试,寒风吹得他的脸有些暗红。师傅姓周,很健谈。我走上前和他搭话:“你们这儿最繁忙的时候一天能出多少料呢?”“4000多吨沥青混凝土啊。”周师傅一脸的自豪,“拖料的车近百台,浩浩荡荡,车山车海。我们抢进度的那个月,吃了整整一个月盒饭。”我想象着那个场面的壮观与盛大:戴着安全帽的工人们,在黎明与黄昏,在风里、雨里,用一腔热血与信念叩响沉睡的大山,打通一条山水相连的脉络。从此,这片古老英雄的土地将告别过去,以日益繁荣的面貌融入新时代祖国发展的快车道。

从拌合站出来,汽车穿过一座古色古香的村庄,进村的路虽然七弯八拐,但很宽敞,已用水泥硬化,两旁的小树才种植不久,呈现出勃勃生机。“这是我们为村里修的‘扶贫路’。”李书记再次打开了话匣子。原来,公司进驻贵州后,也加入了黎平的精准扶贫建设。“当地的老百姓给我们驻地送来自家菜园的新鲜蔬菜,还从鱼塘捞鱼亲自送到工地食堂。他们说,我们为他们造福,黎靖路是幸福路呢!”

建成仪式那天,雨停了,天空澄澈,大地清明。极目远眺,新建的高速公路跋山涉水,一头扎向远方。我知道,这是春天的方向!我仿佛看到春天的篇章又已翻开,花朵正在枝头一朵接一朵开放。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交代黎平的历史,表达“我”对这片土地的景仰之情,并为下文叙述黎靖项目做铺垫。接着以“随意攀谈”引出中年男性建设者的故事,以点带面,表现了建设者的奉献精神。
B.文章写到网格状遮阳棚其实是钢结构封闭式隧道口,气势恢宏的八舟河大桥具有女性曲线美,体现了工程建造的创意。写到当地百姓为驻地送来自家的新鲜蔬菜等,意在说明“扶贫路”已为造福百姓取得显著成效。
C.文章引用李书记的话,我们测量的同事开始都不敢单独行动,说怕遇见野猪和蛇。是从侧面表现了工程进场时的蛮荒。“我想象着那个场面的壮观与盛大”,是虚写补白,表现手法摇曳多姿。
D.文章既写到山水路桥等宏大景观,也点缀了村庄木屋等山居建筑,选材丰富,画面感强;融人的精准扶贫等内容,具有鲜活的时代气息。
8.请对文中三处画线句子分别加以简要赏析。
9.文章题目“春天的方向”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
2021-05-07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陕西省咸阳市高三二模(3月检测)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司空图,字表圣,本临淄人。图咸通十年登进士第,主司王凝于进士中尤奇之。凝左授商州刺史,图请从之,凝加器重。洎凝为宣歙,辟为上客。召拜殿中侍御史,以赴阙迟留 ,责授光禄寺主薄,分司东都。乾符六年,宰相卢携罢免,携以宾客分司东都。图与之游,携嘉其高节,厚礼之。尝过图舍,手题于壁曰:娃氏司空贵,官班御史卑。老夫如且在,不用念屯奇明年,携复入朝,路由陕虢,谓陕帅卢渥曰:司空御史,高士也,公其厚之。渥即日奏为宾佐。其年,携复知政事,召图为礼部员外郎,迁本司郎中。其年冬,巢贼犯京师,天子出幸,图从之不及,乃退还河中。时故相王徽亦在蒲,待图颇厚。数年,徽受诏镇潞,乃表图为副使,徽不赴镇而止。僖宗自蜀还,次凤翔,召图知制诰,寻正拜中书舍人。其年僖宗出幸宝鸡,复从之不及。龙纪初,复召拜舍人,未几又以疾辞。河北乱,乃寓居华阴。景福中,又以谏议大夫征。时朝廷微弱,纪纲大坏,图自深惟出不如处,移疾不起。乾宁中,又以户部侍郎征,诣阙致谢,数日乞还山,许之。昭宗迁洛,鼎欲归梁,柳璨希贼旨,陷害旧族,诏图入朝。图惧见诛,力疾至洛阳,谒见之日,堕笏失仪,旨趣极野。璨知不可屈,诏放还山。图有先人别墅在中条山之王官谷,泉石林亭,颇称幽栖之趣。自考槃高卧,日与名僧高士游咏其中。晚年为文,尤事放达,尝拟白居易《醉吟传》为《休休亭记》。图既脱柳璨之祸还山,乃预为寿藏终制。故人来者,引之圹中,赋诗对酌,人或难色,图规之曰:达人大观,幽显一致,非止暂游此中。公何不广哉!”岁时村社雩祭祠祷,鼓舞会集,图必造之,与野老同席,曾无做色。王重荣父子兄弟尤重之,伏腊馈遗,不绝于途。唐祚亡之明年,闻辉王遇弑于济阴,不怿而疾,数日卒,时年七十二。

(节选自《旧唐书》)


【注】①屯奇:艰难,不顺利。②考槃:避世隐居。③寿藏:生时所建的墓圹。④终制:死者生前对丧葬礼制的嘱咐。⑤伏腊:指伏祭和腊祭(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之日,泛指节日。
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凝为宣歙,辟为上客                       洎:至,到
B.僖宗自蜀还,凤翔                           次:停驻
C.图自深出不如处,移疾不起             惟:希望
D.柳璨贼旨,陷害旧族                       希:迎合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都,本指历代王朝在原京师以东的都城,本文指洛阳。
B.制诰,指皇帝的诏令或奉命草拟诏令,本文指后者。
C.河北,泛指黄河以北广大地区,到唐代已经基本相当于今天的河北省。
D.雩祭,指中国古代求雨的祭祀,是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空图品行高洁,懂得知恩图报。他考上进士时,深受王凝赏识;当王凝贬官担任商州刺史时,他请求跟从,因此更受器重。
B.司空图懂得进退,政治敏锐力强。他看到朝廷法纪破坏,立即入朝“乞还山”;柳璨陷害旧族,他惧怕被杀,迅速到达洛阳。
C.司空图性情放达,醉心山水文章。他归隐中条山后,每天和名僧高士游赏赋诗,还带朋友到他为自己营造的墓圹中赋诗对饮。
D.司空图平易近人,不居功而自傲。退隐之后,司空图并未因曾在朝为官而自傲,他乐于参加民间活动,和村野老人同席而坐。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年冬,巢贼犯京师,天子出幸,图从之不及,乃退还河中。
(2)谒见之日,堕笏失仪,旨趣极野。璨知不可屈,诏放还山。
2021-05-0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陕西省咸阳市高三二模(3月检测)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谢池春

陆游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14.下列对这首词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气吞残虏”“拥雕戈西戍”为虚笔,是作者在回忆早年驰骋战场、奋勇杀敌的军旅生活。
B.下片一、二句写作者求取功名的愿望落空,被迫隐居家乡,泛舟吴楚以自我解愁消闷。
C.“望秦关何处”实写大好河山至今仍未收复,作者不禁产生了“年华虚度”的伤怀之感。
D.全词始终贯穿着报效国家的情感主线,笔调上则以沉痛之情起,以慷慨之情结,动人心弦。
15.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上片的“笑”与下片的“叹”。
2021-05-07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陕西省咸阳市高三二模(3月检测)语文试题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容易(0.94)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习近平总书记近期提出了“三牛”精神,要求我们为民服务、创新发展、艰苦奋斗,这其实也是我国儒家文化的精髓,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脉相承。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诉说自己在贬谪之地只能听到“______________”的自然之声和“______________”的音乐之声,从而衬托琵琶女的演奏如同仙乐一般,令人陶醉。
(3)《赤壁赋》中,作者与友人泛舟辽阔江面时,不由得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觉,可谓与《逍遥游》中列子御风而行的空灵境界十分接近了。
2021-05-07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陕西省咸阳市高三二模(3月检测)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较易(0.8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1年2月12日,星期五,正月初一,农历春节,俗称过年多年在2000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新春经历了礼俗萌芽、定型、裂变、转型的发展过程。先秦时期是春节习俗的萌芽阶段。此刻的庆祝活动主要是在年终农事完毕之际,人们为了报答天神的恩赐而举行的各种祭祀活动。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中记载了西周时期(前1046-前771)旧岁春节交替时的节庆风俗,人们将美酒和羔羊奉献给诸神,以酬谢一年来神的保估和赐福,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时的欢庆活动因各诸侯国采用的历法不一而没有统一的日子,大致在冬天农闲之际。这是后来春节习俗的雏形。春节习俗最初定型于汉代。经过战国和秦朝末年的农民起义时期,西汉初期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生产得到了发展和恢复,社会秩序也相对稳定,(     )。《太初历》在推行后,历法长期稳定,正月初一作为春节的日子也因此被确立。这样一来,原先各地区分别在冬末春初不同日子举行的酬神祭祀和庆祝活动便渐渐统一在大年初一这一天进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从汉朝到南北朝,大年初一过春节的习俗愈来愈浓,燃爆竹、换桃符、饮屠苏酒、守岁阳、游玩赏灯等活动都已出现,春节顺势演变成了中国第一大节日。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国的新春礼俗经历了萌芽、定型、裂变、转型的发展过程。
B.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新春礼俗经历了萌芽、裂变、转型、定型的发展过程。
C.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新春礼俗经历了萌芽、定型、裂变、转型的发展过程。
D.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国的新春礼俗经历了萌芽、裂变、转型、定型的发展过程。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情趣,一系列的传统节日习俗也逐渐形成
B.人们的生活情趣提高,一系列的传统节日习俗也逐渐形成
C.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情趣,逐渐形成一系列的传统节日习俗
D.人们的生活情趣提高,逐渐形成一系列的传统节日习俗
19.下列各句中的括号和文中括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赵国的长城东起于代(今河北宣化境内),经过山西北部折人阴山,至高阙为止。
B.南方古猿的脑量(450-650毫升)高于一般化石猿类和现代类人猿。
C.他说的好:“未画之前,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板桥集·题画》)
D.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热烈地鼓掌)
2021-05-17更新 | 18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届陕西省咸阳市高三二模(3月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20. 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各级各类学校要严肃执行学生体质健康合格标准,②除体育免修学生外,未达体质健康合格标准的,不得发放毕业证书。③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开齐开足体育课,政府将体育科目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④学校开展特色体育项目,让每位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⑤广泛开展校园普及性体育运动,定期举办学生运动会等。⑥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让政府鼓励体育社会组织为学生提供高质量体育服务。⑦教育政府部门要鼓励地方向学生免费甚至优惠开放公共运动场所;⑧精准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⑨健全学生视力健康综合干预体系,保护中小学生的视力。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21. 阅读下面新闻,请简要概括“九章”量子计算机的优势,字数不超过25个字。

2020128日《科学》发表了一篇重磅论文。中国团队研发的量子计算机“九章”实现了对高斯玻色取样任务的快速求解,速度比谷歌的超导量子计算机“悬铃木”快100亿倍。在中科大,记者见到了“九章”:3平方米左右的实验桌上摆满了部件,另一张桌子上摆放着接收器。传统计算机由于晶体管和芯片材料的限制,其体积的减小是有限的。而每个量子元件尺寸都在原子尺度,构成的量子计算机自然也没有那般庞大。“九章”使用光量子计算,和原子、离子、超导电路等类型的量子计算机相比,它可以在室温下运行,但在量子比特增加上要比超导体系的量子计算机更难。

2022-06-19更新 | 231次组卷 | 21卷引用:全国新课改省区T8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适中(0.65)
名校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爱——快递小哥、消防队员 、逆行者、志愿者、扶贫楷模、守疆英雄……无论是亲爱的还是热爱的,爱的内涵在时代中迭代升华。

创——5G、区块链、北斗、天眼量子技术、人工智能、双循环……强调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唯创新能激发生机。

减——曾以为花团锦簇才是快意人生,随着阅历的增长,始知删繁就简,平平淡淡才是真。


对以上三个字,你有怎样的理解和感受?请从三个字中任选一个,谈谈你对这个字的看法与感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3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3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30.65学术论文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论述类文本
4-60.65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  概括分析、比较材料  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非连续性文本
7-90.65其他散文  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品味语言艺术  分析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30.65《旧唐书》  文言文翻译  文言实词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4-150.65陆游(1125-1207)  分析、理解古诗内容  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  即事感怀
四、名篇名句默写
160.94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7-190.85辨析并修改病句  标点符号  情境补写选择题组
200.65辨析并修改病句语言表达
210.65压缩语段  概括要点语言表达
六、作文
220.65材料作文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