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薛居正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66 题号:1351869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珂,河中人。父重荣,河东节度使,破黄巢有大功,封琅邪郡王。珂本重荣兄重简之子,出继重荣。唐僖宗光启三年,重荣为部将常行儒所害,推重荣弟重盈为蒲帅,以珂为行军司马。及重盈卒,军府推珂为留后。时重盈子珙为陕州节度使,瑶为绛州刺史,由是争为蒲帅,瑶、珙连上章论列,又与太祖[注]书云:“珂非吾兄弟,盖余家之苍头也,小字忠儿,安得继嗣!”珂亦上章云:“亡父有兴复之功。”又遣使求援于太原,李克用为保荐于朝,昭宗可之。既而珙厚结王行瑜、李茂贞、韩建为援,三镇互相表荐,昭宗诏谕之曰:“吾以太原与重荣有再造之功,已俞其奏矣。”及克用驻军于渭北,昭宗以珂为河中节度使,正授旄钺,克用因以女妻珂;珂至太原谢婚成礼,克用令李嗣昭将兵助珂,攻珙于陕焉。光化末,太祖谓张存敬曰:“珂恃太原之势,侮慢邻封,尔为我持一绳以缚之。”天复元年春,存敬兵下晋、绛,令何絪守晋州以扼太原援师。二月大军逼河中珂妻书告太原曰敌势攻逼朝夕为俘囚乞食于大梁矣大人安忍不救克用曰:“前途既阻,众寡不敌,救则与尔两亡。可与王郎归朝廷。”珂复求救于李茂贞,茂贞不答。珂势穷蹙,即登城谓存敬曰:“吾与汴王有家世事分,公宜退,俟汴王至,吾自听命。”存敬即日退舍。三月,太祖自洛阳至,先哭于重荣之墓,蒲人闻之感悦。珂欲面缚牵羊以见,太祖曰:“太师阿舅之恩,何时可忘,郎君若以亡国之礼相见,黄泉其谓我何!”及珂出迎于路,握手獻欷,联辔而入。乃以存敬守河中,珂举家徙于汴。后入觐,被杀于华州传舍。

(选自《旧五代史·王珂传》,有删改)


[注]太祖:即后梁太祖朱温,唐末曾依附于王重荣,因母亲姓王,故称王重荣为舅,后篡唐自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二月/大军逼河中珂妻/书告太原曰/敌势攻逼朝夕/为俘囚乞食于大梁矣/大人安忍不救/
B.二月/大军逼河中/珂妻书告太原曰/敌势攻逼朝夕/为俘囚乞食于大梁矣/大人安忍不救/
C.二月/大军逼河中/珂妻书告太原曰/敌势攻逼/朝夕为俘囚/乞食于大梁矣/大人安忍不救/
D.二月/大军逼河中珂妻/书告太原曰/敌势攻逼/朝夕为俘囚/乞食于大梁矣/大人安忍不救/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节度使,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节度使。
B.僖宗,庙号。庙号是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追尊的名号。
C.旄钺,“旄”是古代的旗子,“钺”是古代的兵器,旄钺常用来借指军权。
D.舍是古时行军计程单位,一舍为十里,退避三舍就是退让三十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珂身担要职。他因养父王重荣平叛黄巢有大功,被封为琅邪郡王;王重荣死后,又做了行军司马;后来又担任留后、河中节度史等官职。
B.王珂求救无果。天复元年,张存敬领兵攻下晋州、绛州,命令何絪守卫晋州以阻扼太原的援军,形势危急,王珂向李茂贞求援,未能成功。
C.王珂巧妙解围。王珂在形势窘迫的时候,登上城墙对张存敬说与汴王有世家的情分,让张存敬后退等汴王过来,张存敬听后当日就后退了。
D.王珂准备请罪。天复元年三月,太祖从洛阳赶到,王珂打算以牵羊礼前去请罪,太祖没有允许;王珂出城到路上迎接太祖,两人握手叹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珂非吾兄弟,盖余家之苍头也,小字忠儿,安得继嗣!
(2)珂恃太原之势,侮慢邻封,尔为我持一绳以缚之。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刘捍,开封人。父行仙,宣武军大将。捍少为牙职,太祖初镇夷门,以捍聪敏,擢副典客。唐中和四年夏太祖以朱珍为淄州刺史令收兵于淄青间命捍监共兵路逢大敌皆破之入博昌获精兵三万以归四月,合大军败蔡贼秦宗贤数万众于汴西。文德元年十一月,蔡将申丛折宗权足,纳款于太祖,使捍奏其事,加兼御史大夫。光化三年六月,太祖北伐镇、定,至常山,而王镲危慑,送款于太祖,命捍入壁门传谕。时两军未整,守门者戈戟千匝,捍驰骑而入,竟达其命。又移师以攻中山,至怀德驿,大破定人五万众,王处直乞降,捍复单马入州,安抚而回。

太祖迎昭宗于岐下,以捍为亲军指挥。天复三年正旦,宋文通令客将郭启奇使于太祖,命捍覆命。昭宗闻其至,即召见,询东兵之事,仍以锦服、银鞍勒马赐之。翼日,授光禄大夫、检校司空、登州刺史。昭宗还京,改常州刺史,赐号迎銮毅勇功臣。

太祖受禅,授左龙虎统军兼元从新军马步都虞候。及上党缠兵,太祖亲往巡抚,以捍为御营使。大军次昂车,斥候来告蕃戎逼泽州,命捍以兵千人赴之,敌军遂遁,车驾还京,授捍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晋人侵晋州,从幸陕回,加检校太保。及从驾幸河中,诏追王重师赴行在,以捍为雍州节度观察留后。才逾月,刘知俊据同州反,潜使人以厚利啖捍将校,遂为部下所执。知俊絷捍归于凤翔,为宋文通所害。开平四年,赠太傅。

捍便习宾,善于将迎,自司宾局及征讨四出,必预其间。虽无决战争锋之绩,而承命奔走,数扬命令,勤干莅职,以至崇显焉。

(节选自《旧五代史·列传十》)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唐中和四年夏/太祖以朱珍为淄州刺史令/收兵于淄青间/命捍监其兵/路逢大敌皆破之/入博昌/获精兵三万以归
B.唐中和四年夏/太祖以朱珍为淄州刺史/令收兵于淄青间/命捍监其兵/路逢大敌皆破之/入博昌/获精兵三万以归
C.唐中和四年夏/太祖以朱珍为淄州刺史令/收兵于淄青间/命捍监其兵/路逢大敌/皆破之/入博昌/获精兵三万以归
D.唐中和四年夏/太祖以朱珍为淄州刺史/令收兵于淄青间/命捍监其兵/路逢大敌/皆破之/入博昌/获精兵三万以归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复三年”与姚鼐《登泰山记》中“乾隆三十九年”两处都采用年号纪年法。
B.“太祖受禅”与韩愈《师说》“传道受业解惑也”两处中的“受”的含义相同。
C.车驾,文中以帝王所乘马车代指帝王,与古诗文中的“管弦”指代音乐的用法相同。
D.“捍便习宾赞,善于将迎”中的“赞”与成语“不赞一词”中的“赞”的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捍是将门之后,年少有为,早在牙军任职的时候,就为梁太祖发现和赏识,被提拔任命为副典客。
B.刘捍久历战阵,在汴西与蔡贼秦宗贤交战中以少胜多,打败数万敌人,曾经多次单枪匹马、出生入死。
C.在迎接唐昭宗时,梁太祖让刘捍担任亲军指挥,后又让他到唐昭宗处覆命,刘捍因此受到赏赐与提拔。
D.自梁太祖继位以来,刘捍经常跟随太祖巡视各地,都能够圆满完成任务,后因被部下出卖,被人杀害。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才逾月,刘知俊据同州反,潜使人以厚利啖捍将校,遂为部下所执。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
5.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梁太祖器重刘捍的原因。
2023-02-12更新 | 18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时(郭)崇韬领真定,上欲崇韬镇汴州,崇韬辞曰:臣内典枢机,外预大政,富贵极矣,何必更领藩方?臣无汗马之劳徒以侍从左右时赞圣谟致位至此常不自安今因委任勋贤使臣得解旄节乃大愿也。且汴州关东冲要,地富人繁,臣既不至治所,徒令他人摄职,何异空城!非所以固国基也。上曰:深知卿忠尽,然卿为朕画策,袭取汶阳,保固河津,既而自此路乘虚直趋大梁,成朕帝业,岂百战之功可比乎!今朕贵为天子,岂可使卿曾无尺寸之地乎!崇韬固辞不已,上乃许之。

帝性刚好胜,不欲权在臣下,入洛之后,信伶宦之谗,颇疏忌宿将。

郭崇韬素疾宦官,尝密谓魏王继岌曰:大王他日得天下,騬马亦不可乘,况任宦官!宜尽去之,专用士人。由是宦官皆切齿。时成都虽下,而蜀中盗贼群起,布满山林。崇韬恐大军既去,更为后患,以是淹留未还。帝遣宦者向延嗣促之,崇韬不出郊迎,及见,礼节又倨,延嗣怒。李从袭谓延嗣曰:今诸军将校皆郭氏之党,王寄身于虎狼之口,一朝有变,吾属不知骨何地矣。因相向垂涕。延嗣归,具以语刘后。后泣诉于帝。前此帝闻蜀人请崇韬为帅,已不平,至是闻延嗣之言,不能无疑。帝阅蜀府库之籍,曰:人言蜀中珍货无算,何如是之微也?延嗣曰:臣闻蜀破,其珍货皆入于崇韬父子,故县官所得不多耳。帝遂怒形于色。及孟知祥将行,帝语之曰:闻郭崇韬有异志,卿到,为朕诛之。

(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庄宗纪》)

文本二:

史臣曰:庄宗以雄图而起河汾,以力战而平汴洛,家仇既雪,国祚中兴,虽少康之嗣夏配天,光武之膺图受命,亦无以加也。然得之孔劳,失之何速?岂不以骄于骤胜,逸于居安,忘栉沐之艰难,徇色禽之荒乐。外则伶人乱政,内则牝鸡司晨。靳吝货财,激六师之愤怨;征搜舆赋,竭万姓之脂膏。大臣无罪以获诛,众口吞声而避祸。夫有一于此,未或不亡,矧咸有之,不亡何待!静而思之,足以为万代之炯诫也。

(节选自薛居正《旧五代史·后唐·庄宗纪》)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无汗马之劳/徒以侍从左右/时赞圣谟/致位至此/常不自安/今因委任勋贤/使臣得解旄节/乃大愿也
B.臣无汗马之劳/徒以侍从左右时/赞圣谟致位至此/常不自安/今因委任勋贤使臣/得解旄节/乃大愿也
C.臣无汗马之劳/徒以侍从/左右时赞圣谟致位/至此常不自安/今因委任勋贤/使臣得解旄节/乃大愿也
D.臣无汗马之劳/徒以侍从左右/时赞圣谟致位/至此常不自安/今因委任勋贤使臣/得解旄节/乃大愿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徙,指调动官职,与“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苏武传》)中的“徙”意义不同。
B.委,意为呈献,与“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中的“委”意义相同。
C.县官,旧指天子,也可指县级的行政长官。本文中指朝廷、官府。
D.栉沐,与成语“栉风沐雨”的意思相同,都形容奔波劳碌,风雨不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宗励精图治,振兴国运。他凭借武力平定汴州、洛阳,成就帝业,天下初定时,他对形势有清醒的认识,对郭崇韬委以重任。
B.庄宗猜忌权臣,贪图逸乐。他轻信后宫、伶人的话,疏远有功劳的将领,沉迷于荒淫的享乐,最终导致朝政混乱,身死国灭。
C.郭崇韬劳苦功高,深谋远虑。他虽为庄宗立下汗马功劳,但没有居功自傲,并且从国家长远的角度出发,打击伶宦,重用士人。
D.向延嗣居中弄权,扰乱朝政。郭崇韬在他出使蜀中时没有以礼相待,他借机挑拨郭崇韬与庄宗的关系,最终导致了郭崇韬被杀。
4.薛居正认为庄宗失天下“足以为万代之炯诫”,请结合文本概括对后世有哪些警诫。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兼爱》)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2023-02-18更新 | 14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冯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道少纯厚,好学善属文,不耻恶衣食, 负米奉亲之外,惟以披诵吟讽为事,虽大雪拥户,凝尘满席,湛如也。天佑中,刘守光署为幽州掾。守光引兵伐中山,访于徐属,道常以利害箴之,守光怒,置于狱中,寻为人所救免。守光败,监军使张承业征辟为本院巡官。承业重其文章履行,甚见待遇。承业寻荐为霸府从事,俄署太原掌书记。时庄宗并有河北,文翰甚繁,一以委之。庄宗与梁军央河对垒,郭崇韬以诸校伴食数多,主者不办,请少罢减。庄宗怒曰:“孤为效命者设食都不自由,其河北三镇,令三军别择一人为帅,孤请归太原以避贤路。”遽命道对面草词,将示其众。道执笔久之,庄宗正色促焉,道徐起对曰:“道所掌笔观,敢不供职。今大王屡集大功,方平南寇崇韬所谏未至过当阻拒之则可不可以向来之喧动群议敌人若知大王君臣之不和矣。幸熟而思之,则天下幸甚也。”俄而崇韬入谢,因道为之解焉,人始重其胆量。时契丹方盛,素闻道名,欲掠而取之,会边人有备,获免。明宗入洛,遽谓近臣安重诲曰:“先帝时冯道郎中何在?”重诲曰:“近除翰林学士。”明宗曰:“此人朕素谙悉,甚好宰相。”俄拜端明殿学士,端明之号,自道始也。凡孤寒士子,抱才业虽素未知识者皆与引用;唐末衣冠,履行浮躁者必抑而镇之。一日,道因上谒既退,明宗顾谓侍臣曰:“冯道性纯俭,顷在德胜寨居一茅庵,与从人同器食,卧则刍藁一束,其心晏如也。”道尤长于篇咏,秉笔则成,典丽之外,义含古道,必为远近传写。晋少帝即位,加守太尉,进封燕国公。道尝问朝中熟客曰:“道之在政事堂人有何说?”客曰:“是非相半。”道曰:“ 凡人同者为是,不同为非,而非道者,十恐有九。昔仲尼圣人也,犹为叔孙武叔所毁,况道之虚薄者乎!”然道之所持,始终不易。道历任四朝,三入中书,在相位二十余年,以持重镇俗为己任,未尝以片简扰于诸侯。

(节选自《旧五代史冯道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方平南寇/崇韬所谏/未至过当/阻拒之则可/不可/以向来之言/喧动群议敌人/若知/谓大王君臣之不和矣
B.方平南寇/崇韬所谏/未至过当/阻拒之则可/不可以向来之言/喧动群议/敌人若知/谓大王君臣之不和矣
C.方平南寇/崇韬所谏/未至过当/阻拒之则可/不可以/向来之言喧动群议/敌人若知/谓大王君臣之不和矣
D.方平南寇/崇韬所谏/未至过当/阻拒之则可/不可以向来之言/喧动群议敌人/若知/谓大王君臣之不和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征辟”即“徵辟”,是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皇帝征召称“徵”,官府征召称“辟”。
B.“衣冠”,古代土以上戴冠,因此用“衣冠”指士以上的服装,文中用“衣冠”指代缙绅和士大夫。
C.“太尉”,古代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称“大司马”,唐宋时定为最高级武官。
D.“中书”,中书令的简称。隋唐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俱为宰相,后因以中书称宰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道喜欢读书,文采斐然。从小以读书为乐,善于写作,特别擅长韵文歌赋,所写文章典雅清丽,被人们传诵。
B.冯道有胆有识,敢于直言。在庄宗发怒时,身为太原掌书记的他能够挺身而出,权衡利弊,使庄宗息怒,也替同僚解了围。
C.冯道身居要职,提携贤良。对有才能有抱负的人即使素不相识也加以重用,对行为浮躁的人一律贬抑不用。
D.冯道正视荣誉,坚守正道。面对人们对他毁誉参半的状况,他以圣人孔子自比,表现出淡泊名利的胸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负米奉亲之外,惟以披诵吟讽为事,虽大雪拥户,凝尘满席,湛如也。
②凡人同者为是,不同为非,而非道者,十恐有九。
2022-12-14更新 | 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