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杜甫(712-770)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5 题号:1440625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遣兴

杜甫

我今日夜忧,诸弟各异方。

不知死与生,何况道路长。

避寇一分散,饥寒永相望。

岂无柴门归,欲出畏虎狼。

仰看云中雁,禽鸟亦有行。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的“忧”字总领全诗,其余各句或叙事或议论,都在抒发诗人内心的忧伤。
B.本是通过抒写诗人自己在乱世中对亲情的特殊感受,侧面反映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
C.“岂无”两句表明诗人虽有家可归,但因“虎狼”当道而回家无望的无奈心情。
D.末尾两句写诗人仰观天空中飞翔的大雁,透露出让大雁为分散的兄弟捎信的愿望。
2.诗的第一句就说:“我今日夜忧。”诗人日夜忧的有哪些呢?请结合诗句作简要概括。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客 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注〕醅:没滤过的酒

1.依据题材,本诗最适合归入下列类别的一项是(       
A.送别类B.写景类C.状物类D.纪事类
2.“互文见义”是一种前后两句互补互释的修辞手法。本诗运用此种修辞的一项是(       
A.首联B.颔联C.颈联D.尾联
3.本诗是怎样描写待客场景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2023-08-18更新 | 16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怀锦水居止(其二)

杜甫

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

雪岭界天白,锦城曛日黄。惜哉形胜地,回首一茫茫!


注释:①锦水居止:指杜甫草堂。此诗作于永泰元年,作者已离开成都,来到云安县。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在成都修建的草堂在成都万里桥之西,百花潭之北,地理位置绝佳。
B.颔联中的“老树”是虚写,暗示自己长期漂泊,饱经风霜,且垂垂老矣。
C.颔联写的是在草堂所见之近景,颈联写的是远景,远近结合,相得益彰。
D.颈联既有空间的转换,同时也写出了草堂所见之景从白天到黄昏的变化。
2.有同学认为“既然是‘形胜地’,为何‘惜哉’呢?不应该是‘美哉’‘壮哉’吗?”请结合全诗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2021-11-06更新 | 11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的样子;春天降临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表达了诗人念家悲己的感情。
B.颔联将人的情感赋予花和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面对国都破败的无奈感慨和绵绵愁绪。
C.颔联“三月”表明丧乱之久,“抵万金”形容家书珍贵,表达了诗人对妻儿的强烈思念。
D.全诗所写意象甚多,从“远景”的山河城郭,到“中景”的荒草残木。再到“近景”的春花飞鸟。一直到“自身”的白发,步步推进,“镜头”越来越小,将宏大的家国之悲,渐渐渗透凝缩在诗人自己身上。
2.诗人时年四十多岁,却说“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原因是什么?
2023-11-02更新 | 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