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8 题号:1443077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核心为中和贵和尚中的中和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它也构成中华政治文化的精髓,是古代治国理政智慧的灵魂。

儒家经典《中庸》首次从宇宙本体高度提出:中者天下之大本,和者天下之达道。中和之道是宇宙天地的大本达道,也成为根本的治国理政之道。儒家理想的尧舜禹三代圣人之治即中和之治。儒家自孔子开始,就肯定尧舜禹三代圣人相授相受的治国理政之道就是允执厥中的中和之道,简称中道。孔子高度肯定舜具有治国理政的大智慧,这个大智慧集中体现在舜善于执中的治国之道上,即善于在深入广泛考察了解的基础上,正确及时地去除过与不及的两种片面性,而制定并实施最具合理性的决策举措,从而有效改善百姓生活。显然,这种执两用中的治国理政之道,包含着深刻的历史辩证法和唯物辩证法智慧。而作为古代治国理政的核心,中和之德是古代治国理政主体的核心素质。

中和政德要求治国理政主体必须具有智仁勇统一的中庸品格。中庸是中和之道的实践运用,对治国理政主体而言,中庸原则就是要求古代君王和各级官员做到正确制定和有效实施各项治理措施,达到治国平天下目标。而这就要求各级官员具有智仁勇合一的中庸品格。《中庸》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一个优秀的官员,要正确合理地决策并有效实施决策,就必须同时具有可均的智、可辞的仁、可蹈的勇,三者缺一不可。

中和政德要求治国理政主体必须具有中立不倚、和而不流的品格。儒家的中和之道倡导树立理想的中和人格,这种中和人格的本质特征就是《中庸》提出的中立不倚、和而不流。孔子最厌恶的人格是没有独立原则性的乡愿,他们在官场上,善于做好好先生,不敢坚持原则,不敢承担责任,圆滑世故,柔顺应对,丧失独立品格。显然,这样的官场人格无忠直之风,天下以此薄之,是为政之大害。

中和政德要求治国理政主体必须具有和而不同、可否相济的政风。《国语·郑语》载,西周末年,史伯揭露周幽王执政之大弊就在于去和而取同,而齐国政治家晏婴对齐景公也提出君臣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可否相济、同异相济的关系。只有君臣可否相济、上下同异相济,决策才更完善,执行才更通畅,政局才能平稳。孔子进而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观点,提倡和而不同的政治品格。

中和政德要求治国理政主体加强敬以持中、发以成和的道德修养。《中庸》强调,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要求官员在治理实践中,在与百姓打交道中,表现出正确的道德情感,做到以百姓之忧乐为忧乐,以天下之喜怒为喜怒。要培养自己的中和政德,就必须加强自己的修养,做到恭敬主一、持义律己、涵养省察、戒慎恐惧。只有加强致中和的修养,完善自己的中和政德,才能有发而中节的情感行为,才能赢得天下百姓的爱戴,才能实现人和政清的理想政局。

(摘编自董根洪《中和:中华传统治理文化的精髓》,《北京日报》2021年8月30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庸》从宇宙本体高度提出的中和之道包含着深刻的历史辩证法和唯物辩证法智慧。
B.智仁勇统一的“中庸”品格只有在执政者身上才能充分体现出国家的最高生存智慧。
C.儒家的中和之道倡导为政者要坚持原则,承担责任,要具备有“忠直之风”的官场人格。
D.治国理政主体要想赢得天下百姓的爱戴,就要加强敬以持中、发以成和的道德修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明确指出中和构成中华政治文化的精髓,也是古代治国理政智慧的灵魂。
B.文章第二段先引用再举例,阐述了“允执厥中”的中和之道是根本的治国理政之道。
C.文章重点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治国理政主体必须具有智仁勇统一的中和政德的品格。
D.文章采用总分式结构,论证时分解论点,严谨有序,展示了议论文说理的严密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和之治是儒家理想的尧舜禹三代“圣人之治”,因而普遍受到历代统治者的肯定。
B.要求治国理政主体具有中立不倚、和而不流的品格,符合儒家树立中和人格的倡议。
C.孔子创造性地提出“和而不同”的观点,这对中华传统治理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D.只要治国理政主体加强道德修养,完善自己的中和政德,就能实现人和政清的理想政局。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现代文阅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体系中的每个概念都具有丰富的内涵。这些概念需要凝结成一个整体,以应对无限丰富的现实问题。反思当代的审美文化现象,有助于我们梳理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以两个概念为例。一个是“富强”。民众求富,国家求强。日常生活中,总有人以珠光宝气、香车美人“炫富”。“炫富”表面上是在展示美,但在观者的眼中却是丑,或者“臭美”。人们对这种美丑区分的一般解释是:“炫富”是物质追求,审美是精神追求。以物质和精神区分“炫富”与审美其实是一个误解。且看“炫富”的内容,集中于名牌服饰、名酒、名表、名车、名度假地。奢侈品林林总总,共同点却只有一个,就是观念性的符号(“名”)。在审美活动中,自然美、艺术美都属于精神世界的内心意象,却也离不开物质的载体(比如有一定的质地、色彩、声响等)。因此,奢靡炫富虽然基于物质,实质却是精神性的。
奢靡与审美都属于精神的追求,意义的深度却有天壤之别。对追逐符号的人而言,大量珍贵的人力物力被降低为一纸商标的陪衬。追逐奢华揭示着意义的贫瘠和精神的无力。审美的意象则以意义的充盈见长。人心的意象,既可以让金银珠玉装点堂皇的宫殿庙宇,也能令日常的景色转换成大师的杰作,使普通的词语凝结成千古不朽的诗句。审美和艺术创造体现着人的精神世界的富足。例如在戏曲艺术中,舞台角色的气象全系于演员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正是为了突出人的因素,戏里的一切饰物皆为假扮,道具也被精简到了“以鞭代马”“一桌二椅”。在物质较为充裕的今天,“富”的体现应该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富贵气。富贵气是一种自然流露的美,这种美得自个人长期的、自觉的涵养,也得自社会的普遍氛围。富贵之美是花钱买不到的。
另一个是“和谐”。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不同的利益、意见、信念在一个统一体中既保持着各自的特点,又彼此相容、互补,进而造就一个共生多赢的局面。中国的传统美食是“和”的典范。精于烹调的人,会借用各种辅料的配合约束主料,去其偏狭激烈之气,以便更好地呈现其独特的味道。近年的社会文化则极端地强化“同”:大拆大建之后的千城一面、模式雷同的综艺节目和影视剧情……“和”与“同”看似是审美观念的分歧,却反映着人把握意义的能力高下。“和”意味着包容力,使人发现相异因素之间的交集,在共识、共情的基础上促成彼此的互补、互动;“同”则意味着不能理解差异。古人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越能尊重和欣赏差异,越能得道多助,建设性的事业越容易展开。一个“大时代”之所以为“大”,是因为能包容众多彼此相异的“小时代”,为每个人提供登上时代舞台的机会。
由此可见,“美”意味着意义的丰富,意味着创作和表达的自由。这种“美”也是“平等”“自由”“民主”和“文明”等概念的题中之义。
(摘编自孙焘《美,价值观的意义建构》,《人民日报》 2014年12月5日)
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炫富的一项是(     
A.某电视节目去采访胡兵,胡兵介绍他家房子价格值十亿日元,各种衣服鞋包总价值达2亿日元。胡兵在节目中还展示自己十年前买的手表,称该手表价格3000万日元(154万人民币)。
B.24岁的金景娥做客韩国一档电视节目时,戴着价值两亿韩元的钻石项链,拿着超过3500万韩元的手提包,自称不用工作就有父母的大笔零花钱。
C.房地产商好以“奢华”“豪宅典范”“上流人家”“世家”“公馆”“皇家”“至尊”等安富尊荣的花花广告吸引客户。
D.上海一男子在博客里讲述自己狂买名牌的生活,还用大叠百元人民币来点烟。
2.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富”的美应该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富贵气,它是一种自然流露的美,它得自个人长期的、自觉的涵养,也得自社会的普遍氛围,与金钱没有必然关系。
B.“炫富”虽基于物质,但却指向“名”这一观念性符号,因此其实质是精神性的;审美虽然属于精神世界的内心意象,却离不开物质的载体。
C.用金银珠玉装点堂皇的宫殿庙宇,这种行为使得大量珍贵的人力物力降低为符号的陪衬,只能揭示意义的贫瘠和精神的无力。
D.让日常的景色转换成大师的杰作,使普通的词语凝结成千古不朽的诗句,这些审美和艺术创造,体现着人的精神世界的富足。
3.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传统美食之所以是“美”的,主要在于精于烹调的人,会借用各种辅料约束主料,去掉主料的偏狭激烈之气,最终呈现独特的味道。
B.在戏曲艺术中,虽然戏里的一切饰物皆为假扮,道具也被精简到了极其简单的程度,但演员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却依然能创造出角色的美。
C.“和谐”的美,体现在对差异的尊重和欣赏,它能为每个人提供登上舞台的机会,从而凝聚各方面的力量,造就一个共生多赢的局面。
D.城市中大拆大建后出现的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虽然整齐划一,却是只有“同”没有“和”,这反映出建设者不理解“君子和而不同”的意义。
2016-11-18更新 | 4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历史上徽州社会保障建设的覆盖面是较为广泛的,除了官方一般性的社会保障之外,民间社会组织提供的社会保障可以将范围从家族之内拓展到家族之外,从定居者到流寓者,从徽商群体到更多的徽州外出谋生者,既解决生存问题,又解决发展问题,从而形成了良性的发展模式。

徽州传统社会保障之所以运行得较为到位,与当地深厚的儒家思想浸染有着密切关系。徽州地区有着刻苦攻读的风气和崇儒尚教的优良传统,特别重视文化教育,走读书仕进、科甲起家之路。南宋以后,随着程朱理学被奉为官方哲学,朱熹的思想在徽州的影响不断加深,一些地方甚至将朱熹奉为乡士神,本身就彰显了这种文化特点。人们普遍尊重读书人,遵守礼仪道德,许多家规族训也纷纷倡导伦理道德,推崇“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许多徽州会馆便是在安顿客死乡亲的原动力之下建立起来的,这体现出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对死者尊重和建立和谐人伦秩序的理念。

徽州土地贫瘠,逐渐养成了向外发展的传统,既包括宦游的士绅,也包括“贾而好儒”的徽商。徽州士绅是传播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时常讲学于各地会馆,倡导经国序民的社会治理理念,他们为本乡会馆志撰写序言时,亦为会馆注入了鲜明的导民向善意向。他们号召商人捐资、集资或抽厘,亦往往能产生巨大的社会动员作用,使商人阶层行走在“义利兼顾”的良性发展轨道上。徽商还积极为寄寓地保障事业投资,创建育婴堂、养济院、惠民药局等民生工程,同时建立学校、戏台,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徽商在外地兴办的会馆、善堂等经常令徽州籍官员也引以为荣。如湖北的紫阳书院本身也是体系完备、具有社会保障功能的会馆;再以善堂为例,在江南地区就有上海徽宁思恭堂、扬州的恭善堂、杭州的惟善堂、江西的笃谊堂等。这种汇聚众力而建构的社会保障机制树立了徽州人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也推动了本土和侨寓地区社会的有序化发展。

对于民众捐助社会保障事业,徽州官府多有旌表与奖励,从而在官方社会保障发展不足的情况下,得到民间社会的大量捐助和支持。各种民间力量参与社会保障建设,无疑减轻了官府的压力,缓解了社会矛盾,推动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官府多给予民间组织以合法性的认可,给予备案,颁布告示禁绝地痞恶霸肆意侵扰,还给予“尚义”“义行”等旌表,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引导崇尚道义的社会风气。因此,这种官民协力共同支撑起来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比较稳定持久的力量。

在外地的徽州人群体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也有赖于徽州籍官员的护佑和支持,他们不仅用政治影响力来保护这些机构,还以捐助、为会馆善堂撰写楹联、碑文等方式引导其发展方向。徽州籍官绅和商贾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既积极倡导和捐资捐物,有参与管理,走出一条以商养学、以学出仕、商学共同反哺社会保障建设的道路,共同促进了徽州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摘编自王日根《历史上徽州的社会保障建设》)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徽州民间提供的社会保障比官方提供的范围更广,延伸更远,形成了良性发展模式。
B.随着徽州士绅和徽商向外发展,他们为寓居地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社会保障系统。
C.儒家推崇的“慎终追远”与建立和谐人伦秩序等理念,推动了社会保障系统的运行。
D.徽州的商人阶层坚持自觉地“义利兼顾”思想,创办了民生工程,丰富了文化生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文章站在推动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强强调了民间力量参与社会保障建设的重要意义。
B.第二段举朱熹被奉为乡士绅之例,论证了徽州地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理念。
C.文章从传播理念、动员商人等方面肯定了徽州籍官绅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D.全文从理论的支撑、财力与人力的支持等角度,阐释了历史上徽州的社会保障建设。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官府保护民间组织进入社会保障体系,使这一体系具有合法性与一定的稳定性。
B.作为复杂的社会保障体系,其中徽商兴办的会馆、善堂是具有身份认同意义的。
C.如果徽州没有向外发展的传统,徽商人士侨寓地区社会就难以得到有序化发展。
D.利用商学反哺共同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这种成功之道可称之为徽州经验。
2021-07-28更新 | 12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折枝花卉在中国作为一种著名的花卉画法,固然系画家刻意为之,目的是追求特定的美学效果,简言之便是赏心悦目。但那是赏中华之心、悦中国之目的花卉形式。其鲜明特点就是通过隐逸、去除来刺激想象,以达到张扬的目的,所谓欲扬先抑(刘熙载《艺概》)。这是中华美学的一个基本叙事策略,普遍见于诗歌、绘画、园林建筑设计等其他艺术门类中,就连园林设计中的开窗借景(李渔《闲情偶寄》)策略,也是与之同出一辙:故意不将整体画出,只画部分,刺激观者自主建构(想象)整体。中华折枝花卉中不见全株,只见一枝或小枝,目的显然是激发观者自主建构(想象)全株。想象建构得以奏效的关键依循无疑是部分与整体间的自然关联,即花卉之部分与整体间的关联。

欧洲在仿中华瓷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改变,全然离开了原本中华折枝花卉的美学主线:依循自然的完型想象。无论是人为布局安置的痕迹,还是贴近自然之造型和用色的失落,无不表明那不再是自然给定的对象,而是人为建构出的拟物存在。据此,观赏中引发的就不再是指向物的完型想象,对象不再是自身,而是成了人为创造出的物象。

就中华折枝花卉来看,欧式仿制品就不再具有向自然完型、向自然生成的品性,而只是成了单纯的装饰性存在。作为单纯的装饰,折枝、单枝等就不会引发完型想象,而只是作为饰物存在。欧洲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出现装饰艺术,当时由于模仿自然的时尚,饰物基本由自然物象主导。希腊时期虽也已出现用折枝花卉来装饰的情形,但与中华折枝花卉截然不同。希腊时期的折枝花卉虽然再现性程度远远高于中国,但是与自然整体的勾连全然消失。折枝花卉造型无论细部如何真实,都失落了与整体的自然关联,成为单纯饰物。到了17-18世纪,饰物造型开始慢慢偏离再现,规整追求中渐渐出现几何化迹象,饰物构架、位置等更加凸显人为设置的痕迹。正是在这样的艺术传统中,18世纪出现的欧式仿制就将中华艺术的折枝花卉变成单纯的装饰花卉:折枝与整体勾连消失,成为单纯的饰物,视觉传达不再出现向自然的完型,而是转向人为力量的投射,先抑后扬的审美效果彻底消失。

显见,中华艺术的折枝花卉在欧式仿制中变成单纯的花卉装饰。表面看,两者都是折枝,但由于形质不一,效果迥然不同。在欧式花卉装饰那里,花卉细部写实程度高,彼此之间具有形式上的呼应关系。折枝部分基于此形式上的呼应关系在进行独立表达,比如起着装点作用;在中华折枝花卉那里,细部写实程度不高,要素之间不具有单纯形式的呼应关系,但造型明显指向画外不可见的整体。所以,中华折枝花卉本身并非表达所在,表达只是寓居于所见折枝与未见全株之间的关联中,具有中华美学特有的那种言外之意”“象外之旨的效果。进而,欧式花卉装饰形式感强度高,观赏驻足于感官对外显形式的把握;而中华折枝花卉形式感强度弱,观赏从画面感官把握中游离而出,落在对不可见之全株的回忆或想象中。再者,欧式花卉装饰具有寓意的确定性,人为将具体折枝形式与特定意义勾连在一起,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联是外在的,是人为创制的产物;而在中华折枝花卉那里,意义的发生取决于由折枝向全株的完型生成过程,而这又会因特定时空发生些许摇摆、变动。

(摘编自王才勇《从折枝花卉到花卉装饰——中西艺术的不同处理方式及其可互喻的美学追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折枝花卉是花卉画法的一种著名的技法,能激发中国观赏者通过花卉局部来想象花卉的全株景象。
B.欧洲仿制中华瓷过程中绘出的花卉,与中华折枝花卉在美学上完全不同,花卉不再是自然给定的对象。
C.希腊时就出现的折枝花卉装饰与中华折枝花卉截然不同,花卉再现程度高,但没有与整体的勾连性。
D.欧式单纯花卉装饰中具体的折枝形式和特定意义的勾连是人为的,这就使得花卉装饰的寓意十分确定。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先定义中华折枝花卉,再分析其画法体现的美学效果,最后从中华美学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其特色。
B.文章列举欧洲仿制中华瓷器过程的种种人为变化,目的是证明欧洲花卉装饰与中华折枝花卉的差距。
C.在得出欧洲花卉装饰没有“先抑后扬”前,文章分析了欧洲花卉装饰的发展历程和每个时期的特征。
D.文章末段采用对比手法讨论中华折枝花卉和欧洲花卉装饰的区别,证明前者具有的言外之意的效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欲扬先抑”在诗歌、绘画、园林艺术中普遍使用,而园林的“开窗借景”就是“欲扬先抑”的一种形式。
B.从中华折枝花卉的角度分析,欧洲花卉装饰无论是折枝、单枝等都只是饰物而没有向自然生成的品性。
C.17-18世纪,欧洲饰物造型由原来的单纯饰物造型逐渐出现几何化迹象,进一步体现人为设置的痕迹。
D.中华折枝花卉与欧洲单纯的花卉装饰都是折枝,但后者花卉细部写实程度高,要素间形式上构成呼应。
2023-05-16更新 | 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