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文学类文本体裁 > 记叙性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4 题号:1544782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麦芽糖

晓苏

腊月二十三这天早晨,我没有像往常那样天一亮就起床。头天晚上,我熬了三锅麦芽糖,一直熬到深夜,上床没睡到三个钟头鸡就叫了。但是,我爹可不管这些,他每天总是天一亮就起床,一起床就要坐到我们家大门的门槛上去,两腿张开,双手按膝,将身体朝前一倾,后面就会露出一块门板似的背来。每当我爹摆出这样一种姿势,我就得赶快去给他老人家抓背了。我爹说我没有出息。他不止一次地对我说,你要是像杨致远,像肖子文,像余乾坤,像他们那样有出息的话,我怎么会每天要你给我抓背呢?

我爹说到的这三个人,是我们油菜坡家喻户晓的三个人物。我和他们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同班同学。杨致远毫无疑问是我们油菜坡最有出息的人。他高中一毕业就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学,毕业后又去了美国。肖子文的出息也大。高中毕业后,肖子文考上了武汉的一所大学,读完大学就留在了省城,做了省报的大记者。稍微差一点儿的是余乾坤,他虽然只上了一个中专,但毕业后还是想方设法留在了县城,开始上了几年班,后来就自己开了一个公司,当上了财大气粗的老板,也算是出息不小了。

余家原来的房子和我们家的房子差不多,都是用土砖砌的,顶上盖着黑瓦,瓦楞上长着长长的狗尾巴草。余乾坤发财之后,他从县城派人回来把老房子推了,又在原来的屋场上建起了一栋小洋楼。小洋楼白墙红瓦,有点儿像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那种外国别墅。

只有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高考时考砸了锅,连中专都上不了,没办法就只好回油菜坡种田来了。如今在农村,光靠种田是过不好日子的。为了把日子过得稍微好一点儿,我学会了熬麦芽糖。我一边种田一边熬麦芽糖卖给村里的人,挣几个零用钱。在油菜坡,熬麦芽糖说起来也是女人的活儿,只有没有出息的男人才干这种女人们干的事情。我刚开始学熬麦芽糖的时候,我爹就用嘲讽的口气对我说,看来你真是没有出息啊!

过了小年,油菜坡便逐渐有了过年的气氛。每年到了这个时候,我都要用一只背篓背着我熬的麦芽糖,到村里四处去卖。我要抓紧挣点儿钱去办些年货。其实我要办的年货说起来也简单,除了打几斤酒买几包烟之外,主要就是去镇上给我爹买一身儿新衣裳,好让他老人家过年时穿在身上。作为一个没有出息的人,能在过年的时候看见他老人家高兴一下,我觉得这一年的起早贪黑都值。

这天吃过早饭,我就背着背篓出了门。我从村子的北边转到村子的西边,已经快到中午了,我背篓里的麦芽糖也差不多卖掉了一半。余乾坤家的那栋小洋楼就坐落在村子的西边,余老爹和余老妈虽说住着小洋楼,不缺吃不愁穿,但他们老两口很孤独,总盼望有人去陪他们说说话。余乾坤曾想把他老爹和老妈接到县城里去住,但老两口不习惯城里的生活,在城里最多只能待上半个月就要闹着回油菜坡,好像再待下去就会发疯。

余老爹和余老妈都有糖尿病,沾不得一点甜东西,所以他们不会买我的麦芽糖。我刚要走,余老爹走出了小洋楼,他一眼看见了我的背篓。务农,还有麦芽糖吗?余老爹问。有,我说。给我称五斤吧,余老爹说。你有糖尿病,不能吃麦芽糖,吃了会发病的,我说。我巴不得发病呢,发了病乾坤就会回来看我!余老爹说。我一下子愣住了,没有给他称麦芽糖。这时候,余老妈也从小洋楼里出来了,她也要买麦芽糖。我有点儿为难地说,不是我不卖给你们,是你们不能吃麦芽糖啊!余老妈说,我们不能吃,乾坤能吃呀,我买了等乾坤他们回家过年吃!听她这么说,我才犹犹豫豫地给他们称了麦芽糖。

眨眼间就到了大年三十。我卖完麦芽糖,加快脚步朝家里赶,家里还有好多事等着我回去做呢。当看见我家灶屋顶上的烟囱时,我听见了一串哭声。我扭头一看,原来是余乾坤的老妈。余老妈一看见我就立刻止住了哭声,她三步并作两步走到我跟前说,不好了,我家死老头子吃你的麦芽糖把糖尿病惹发了,这会儿正昏倒在我家沙发上呢!我有点儿颤抖地说,天啦!他难道忘了有糖尿病的人是不能吃麦芽糖的吗?余老妈说,唉,他是故意吃的啊!

余老妈告诉我,昨天晚上,余乾坤从县城打电话回来,说公司业务忙,不能回家过年了。余老爹一听就急了,马上说,你不回来,我就吃麦芽糖犯病,看你回不回来过年?当时余老妈还以为余老爹是说气话,没想到他真的吃了麦芽糖,他一个人偷偷地吃了一斤多呢。余老爹就感到不对劲,头昏目眩,浑身出虚汗。家里备有治糖尿病的药,余老妈赶紧给他吃了几片。她想余老爹吃了药就会好的,没想到他的病犯得很厉害,竟昏迷过去了。余老妈说到这里,突然拉住我的双手说,务农,看来不把死老头子背到医务所去打针是不行了,可他那么重,我背不动他呀!

我这个人因为没有出息,所以就有点儿热心快肠,村子里不管哪户人家请我帮忙做事,我都会爽快地答应,从来不说半个不字。于是我往余家小洋楼跑去,很快把余老爹背到了村委会医务所。当医生把吊针给余老爹挂上的时候,油菜坡到处响起了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人们这时都开始吃团年饭了。一听到鞭炮响,我的心立刻就飞到了家里。我向余老妈道别时,她用依依不舍的目光看着我,好像不希望我走。但我不能不走,我要回家,我爹在家呢。

回到家里,我老婆早已把蒸肉蒸好,她说贴好对联煨好酒就可以开饭了。贴对联时,我儿子给我打帮手,所以我们一会儿就贴好了。接下来,我就给我爹煨酒,酒香扑鼻的时候,我便对我爹大喊一声,爹,吃团年饭啦!我儿子点响了鞭炮。在热烈的鞭炮声中,我老婆把她做的菜一碗一碗地从灶屋端到了堂屋的四方桌上。然后,我们一家四口人便一人占桌子一角,吃起团年饭来。

吃过团年饭,天色已近黄昏了。我爹稍微喝多了一点儿,他歪歪斜斜地走到大门那里,一屁股坐在了门槛上。我也喝多了一点儿,一见我爹坐到门槛上,我就赶紧跑了上去,然后习惯性地把手伸进了他的背。我大着舌头说,爹,我给你抓背!我爹嘟囔着说,早晨不是抓过吗?我说,今天过年呢,我给你抓两次!我爹说,你呀,真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我”在种田之余熬麦芽糖补贴家用,既表现出“我”的勤劳,也说明“我”也想跟“我”的朋友一样能发达致富。
B.父亲一直认为“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干着没有出息的事,于是就每天让“我”给他抓背来安慰自己。
C.为了让父亲改变对“我”没出息的看法,办年货时“我”除了买些烟酒外,主要是去给父亲买身儿新衣裳。
D.余老爹明知自己有糖尿病,但他还是故意吃糖使自己犯病,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儿女亲情的渴望。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讲述了“我”高考落榜后在贫困乡村务农的故事,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
B.小说通过写“我”三个同学在社会上混得有模有样,成了让人羡慕的有出息的人,与“我”形成鲜明对比,这让“我”自卑不已。
C.小说运用各种描写手法,如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塑造了一个被父亲认为没出息却又随时能尽孝道的儿子形象。
D.小说运用了大量口语和地方特色的语言,如“热心快肠”“团年饭”“煨酒”等,使小说语言风格平实质朴,朴素自然。
3.文中“我”为父亲抓背的原生态描述,是这篇小说中最为动人的场景,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4.小说为我们呈现了儿女出息与父母快乐的“不等式”,这种“不等式”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在现代社会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好两者关系?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知识点】 记叙性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家

史铁生

46岁的春天,我去亲眼证实了老家的存在。我跟父亲、伯父和叔叔一起,坐了几小时车到了老家。涿州——我有点儿不敢这样叫它。涿州太具体,太实际,因而太陌生。而老家在我的印象里一向虚虚幻幻,更多的是一种情绪、一种声音,甚或一种光线、一种气息。

然而它果真是个实实在在的地方,有残断的城墙,有接近坍圮的古塔,市中心一堆蒿草丛生的黄土据说是当年钟鼓楼的遗址,当然也有崭新的商厦,满街的人群,满街的阳光、尘土和叫卖。我们几乎走遍了城中所有的街巷。父辈们一路指指点点:这家商号过去是什么样,那座宅院曾属于一户怎样的人家,某座寺庙当年如何香火旺盛,城北的大石桥,小时候他们天天从那桥上过,桥旁垂柳依依,桥下流水潺潺……我听见老家在慢慢扩展,向着尘封的记忆不断深入。往日,像个昏睡的老人慢慢苏醒,唏嘘叹惋间渐渐生气勃勃起来。汽车缓缓行驶,接近史家旧居时,父亲、伯父和叔叔一声不响,唯睁大眼睛望着窗外。史家的旧宅错错落落地铺开一条街,但久失修整,残破不堪。这儿是六叔家。”“这儿是二姑家。”“这儿是七爷爷和七奶奶的家。”“那边呢?”“噢,五舅曾在那儿住过。简短的低语,轻得像是怕惊动了什么。

汽车终于停下,停在了我们家的门口。但他们只坐在车里看,看斑驳的院门,看门两边的石墩,看屋檐上摇动的枯草,看屋脊上露出的树梢。伯父声明他不想进去,父亲附和:看看就走吧。我说:大老远来了,就为看看这房檐上的草吗?叔叔推着我进了院门。院子里没人,屋门也锁着,两棵枣树尚未发芽,疙疙瘩瘩的枝条与屋檐碰撞发出轻响。叔叔指着两间耳房对我说:你爸和你妈,当年就在这两间屋里结的婚。我仔细打量那两间老屋,心想,说不定,我就是从这儿进入人间的。

从那院里出来,见父亲和伯父在街上来来回回地走,向一个个院门里望,紧张,又似抱着期待。街上没人,安静得近乎怪诞。走吗?”“走吧。虽是这样说,但他们仍四处张望。要不再歇会儿?”“不啦,走吧,离开涿州城,仿佛离开了一个牵魂索命的地方,父亲和伯父都似吐了一口气:想见它,又怕见它。唉,涿州啊!老家,只是为了这样的想念和这样的恐惧吗?

汽车断断续续地挨着拒马河走,气氛轻松些了。父亲说:顺着这条河走,就到你母亲家了。拒马河在太阳下闪闪发光。他们说这河以前要宽阔得多,水也比现在深,浪也比现在大。他们说,那时在河湾水浅的地方,你随时都能摸上一条大鲤鱼来。他们说,那时这河里有的是鱼虾、螃蟹、莲藕、鸡头米,苇子长得比人高。

母亲的家在涿州城外的张村。拒马河从村边流过,我们挨近一座石桥停下。父亲说:看看吧,那就是你母亲以前住过的房子。高高的土坡上,一排陈旧的瓦房,围了一圈简陋的黄土矮墙,夕阳下显得寂寞、黯然,甚至颓唐。那矮墙,父亲说原先没有,原先是一道青砖的围墙,还有一座漂亮的门楼,门前有两棵老槐树,母亲经常坐在那槐树下读书。

我看着母亲出嫁前住的那间小屋,不由得有个问题:那时我在哪儿?那时是不是已经注定,四十多年后她的儿子会来看这间小屋,来这儿想象母亲当年出嫁的情景?1948年,母亲19岁,未来其实都已写好了。站在我46岁的地方看,母亲的一生已在那一阵喜庆的唢呐声中一字一句地写好了,不可更改。那唢呐声,沿着时间,沿着阳光和季节,一路风尘雨雪,传到今天才听出它的哀婉和苍凉。

可是,19岁的母亲听见了什么?19岁的新娘有着怎样的梦想?她提着婚礼服的裙裾,走出屋门,有没有再看看这个院落?她急切地走出这间小屋,走过这条甬道,转过这个墙角,迈过这道门槛,然后驻足,抬眼望去,她看见了什么?啊,拒马河!拒马河上绿柳如烟,雾霭飘荡,未来就藏在那一片浩渺的苍茫中。我循着母亲出嫁的路,走出院子,走向河岸,拒马河悲喜不惊,像四十多年前一样,翻动着浪花,平稳浩荡奔其前程。

我坐在河边,想着母亲曾在这儿玩耍,也许她攀过那棵树,戏过那片水,躺在这片草丛中想象未来。然后她离开了这儿,走进了那个喧嚣的北京城,走进了一团说不清的历史。我转动轮椅,在河边慢慢走,想:从那个坐在老槐树下读书的少女,到她的儿子终于来看这座残破的宅院,这中间发生了多少事呀。我望着这条两端不见头的河,想:那顶花轿顺着这河岸走,锣鼓声渐渐远了,唢呐声伴母亲一路,那一段漫长的时间里她是怎样的心情?一个人离开故土,离开童年和少年的梦境,大约都是一样——顾不上别的,单被前途的神秘所吸引,在那神秘中描画幸福与浪漫。

如今我常猜想母亲的感情经历。父亲憨厚老实到完全缺乏浪漫,母亲可是天生的多情多梦,她有没有过另外的想法?从那绿柳如烟的河岸上走来的第一个男人,是不是父亲?在那雾霭苍茫的河岸上执意不去的最后一个男人,是不是父亲?甚至,在那绵长的唢呐声中,有没有一个立于河岸一直眺望着母亲的花轿渐行渐杳的男人?倘那河岸上第一个走来的男人,或那河岸上执意不去的最后一个男人,都不是我的父亲;倘那个立于河岸一直眺望着母亲的花轿渐行渐杳的男人成了我的父亲——我还是我吗?当然我只能是我,但是另一个我了。这样看,我的由来是否过于偶然?任何人的由来是否都太偶然?都偶然,还有什么偶然可言?我必然是这一个,每个人都必然是这一个。所有的人都一样,从老家久远的历史中抽取一个点,作为开端。这开端,就像那锦绵不断的唢呐,难免会引出母亲一样的坎坷与苦难,但必须承负父亲一样的煎熬与责任,这正是命运要你接受的想念与恐惧吧。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提到“老家在我的印象里一向虚虚幻幻”,是因为作者对老家的记忆大多来自父辈们的讲述。
B.文中父辈们对于涿州城的建筑布局如数家珍,清晰的记忆背后是他们内心对故乡深沉的情感。
C.文章提及父亲对母亲住过的房子和围墙的介绍,是为了展现作者的父母当初一起生活时的场景。
D.文章在叙述母亲出嫁的场景时,代入“我”的视角,让读者感受到母亲出嫁时对未来的憧憬。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我们”一行人在老家的行迹为明线,以“我”的心理活动为暗线,两条线索互相交织,使文章层次清晰,逻辑严谨。
B.文章主要叙写了作者回到老家的种种见闻和感想,从而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以及对世事变迁、物是人非、命运无常的恐惧。
C.文章提及汽车到“我们家”门口时,父亲“他们只坐在车里看”,接着运用排比列举了他们看到的景物,说明父辈们对于老家的矛盾心理。
D.文章写唢呐声看似矛盾,实则不然,“喜庆”是母亲出嫁时心情的写照,“哀婉和苍凉”则是融入作者对母亲人生境遇的思考。
3.请对文中划线句子加以赏析。
4.未到老家前、刚到老家时以及看完老家后,作者笔下“老家”的意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全文予以分析。
2024-01-12更新 | 15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私塾师

陆蠡

今年的春天,我在一个中学里教书,学校的所在地是离我的故乡七八十里的山间。这里是天然的避难所和游击战的根据地。学校便是为了避免轰炸,从近海的一个城市迁来的。

有一天,一位同学走进我的房间,说是一位先生要见我。

这使我很惊讶。在这里,除了学校的同事外,我没有别的朋友。我搜寻我的记忆,摸不着头脑,而这住先生已跨进来了。

他是一位年近六十的老人,一瞥眼我就觉得很熟识,可是一时想不起来,我连忙让坐,倒茶,递烟,点火,我借种种动作来延长我思索的时间,我苦苦地记忆。忽然我叫起来。

“兰畦先生!”

兰畦先生是我幼年的私塾师,他有着古铜色的脸,端正的鼻子,整齐的八字胡,他穿了一件宽大的蓝布长衫,外面罩上黑布马褂。头上戴一顶旧皮帽,着一双老布棉鞋。他手里拿了一根长烟管,衣襟上佩着眼镜匣子。这种的装束,令人一望而知他是一个山里人。

他在我家里坐馆,是二十多年前的事。那时我是一个很小的孩子,兰畦先生对我很严厉:破晓起床,不洗脸读书;早饭后背诵,点句,读书,写字;午饭后也是写字,读书;天黑了给我做对仗,填字。夜间温课,熬过两炷香。兰畦先生有时还无理地责打我,呵斥我,我小小的心中起了反感和憎恨。

现在,他坐在我的面前。

“啊,二十多年了!”终于我说了出来。

“二十多年,你成了大人,我成了老人。”

“身体好么?”

“穷骨头从来不生病。你的父母都好么?”

“好。”

“姐妹们呢?”

“都好。”

他逐个地问着我家庭中的每一人,这不是应酬敷衍,是出于一种由衷的关切。他不复是严峻的塾师,倒是极温蔼的老人了。他告诉我,他原要到离此十几里的一个山村去,是顺路经过此地的。他说他是无意中从同学口里听到我在这里教书,他想看看隔了二十多年的我是怎个样子。他说他立刻就要动身。

我挽留他。

“下次再有机会。”他伸手去取他的随身提箧。

我望着这提箧,颇有几斤重量,而且去那边的山岭相当陡峻,我说:“送先生去吧。”

他推辞着。他眉宇间却露出一种喜悦,是一种受了别人尊敬感觉到的喜悦。

我坚持要送他。

窗外,站着许多同学,交头接耳地在议论些什么,好像是猜测这位老先生和我的关系

我大声地向他们介绍,说这位是我的先生,我幼年的教师。

同学中间起了窃窃的语声,看他们的表情,好像说,“你有了这样的一位教师,不见得怎么光荣。

于是我又向他们介绍:“这是我的先生。”

路上,我们有着琐碎的谈话。

“如果我在家乡住久些,还想请先生教古文呢。”

“太客气了,现在应该我向你请教了。”

这句话并没有过分。真的,他有许多地方是该向我请教了。他向我诉说他的家境的寒苦,私塾现在是取消了,他不得不去找一个小学教员的位置。

“现在的课本我真弄不来,有一次说到‘咖啡’两字,我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还有许多陌生字眼,我不知怎么解释也不知怎么读。例如气字底下做个羊字,或是巠字,金旁做个乌字或白字,这不知是些什么东西。”

他说到他这般年纪,是应该休息了。他不愿意坑害人家子弟,把错误的东西教给孩子们。

“先生是应该教古文而不该教小学的。”我说。

“这边的小学,每星期二三十点钟,一年的薪金只有几十块钱。”

我知道这情形。在这山乡间,小学仍不过是私塾的另一个形式。通常一个小学只有一个教师,但也分成好几年级,功课也有许多门:国语,常识,算术,音乐,体操等。大凡进过中学念过洋书的年轻人,不肯干这苦职业,于是这被人鄙视的位置,只有失去了希望的老塾师们肯就。

“现在你到××干什么呢?”

“便是来接洽这里的小学位置哟!”好像十分无奈似的。

我们踅过了山头。前面,在一簇绿色的树林中里露出几座白垩墙壁。“到了,”他对我说,他有点微喘。我停住脚步,将手中提箧交给他,说我不进去,免得打扰人家。他要我在假期中千万到他家去玩玩。

我下山走。我心里有一种矛盾的想头:我想到这位老塾师,又想到他所教的一批孩子。“他没有资格教孩子,但他有生存的权利。”我苦恼了。我又想中国教育的基础,最高学府建筑在不健全的小学上,犹如沙上筑塔,忽然听到脑后有人喊。

“喂,向左边岔路走哪。”

原来我信步走错了一条路。我回头,望见我的先生,仍站在山头上,向我挥手。

“我认识路的,再见,先生。”我重向他挥手。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考虑到兰畦先生年事已高,却要携提箧翻越陡峻的山岭,加上想向兰畦先生多了解家乡基础教育的情况,“我”决定送兰畦先生去目的地。
B.小时候,“我”憎恨兰畦先生;如今,与兰畦先生重逢,“我”对他没有了恨意。“我”对兰畦先生态度的转变,表明“我”已变得成熟。
C.“好像是猜测这位老先生和我的关系”“好像十分无奈似的”等句子体现了“我”对相应人物心理的揣测,“好像”一词使句子表意更准确。
D.文章运用了顺叙和插叙的叙述方法:按时间顺序叙述“我”与兰畦先生相逢、同行、相别,插叙了兰畦先生二十多年前在“我”家坐馆之事。
2.下列与本文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陆蠡的散文善于通过对琐细的生活的生动描述,揭示出某种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这篇文章就体现出这一特点。
B.陆蠡的一些散文具有一定的写实性,比如他会在一些散文中交代真实的时代背景,这篇文章的开头就是如此。
C.陆蠡的这篇文章和朱自清的《背影》都是写人记事散文,两篇文章都花了大量笔墨描写对话,塑造人物形象。
D.陆蠡的这篇文章中的私塾师与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那位书塾先生有几分相似,他们都教学严格,方正质朴。
3.文章中两处画横线句子写同学的反应,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他没有资格教孩子,但他有生存的权利”这句话是把握文章主旨的关键,请根据这句话,并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谈谈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2022-09-22更新 | 20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问题。

童年随之而去(节选)

木心

(节略部分内容提示)母亲、姑妈等人在睡狮庵请和尚做佛事。“我”随着在山上呆了一段时间后,天天吵着要回家,终于——回家啰!

回望了一眼——睡狮庵,庵是小的啊,怎么有这样大的庵呢?这些人都不问问。

家庭教师是前清中举的饱学鸿儒,我却是块乱点头的顽石,一味敷衍度日。背书,作对子,还混得过,私底下只想翻稗书。那时代,尤其是我家吧,“禁书”的范围之广,连唐诗宋词也不准上桌,说:“还早。”所以一本《历代名窑释》中的两句“雨过天青云开处,者般颜色做将来”,我就觉得清新有味道,琅琅上口。某日对着案头一只青瓷水盂,不觉漏了嘴,老夫子竟听见了,训道:“哪里来的歪诗,以后不可吟风弄月,丧志的呢!”一肚皮闷瞀的怨气,这个暗趸趸的书房就是下不完的雨,晴不了的天。我用中指蘸了水,在桌上写个“逃”,怎么个逃法呢,一点策略也没有。

满船的人兴奋地等待解缆起篙,我忽然想着了睡狮庵中的一只碗!那碗却有来历。——我不愿吃斋,老法师特意赠我一只名窑的小盂,青蓝得十分可爱,盛来的饭,似乎变得可口了。母亲说:

“毕竟老法师道行高,摸得着孙行者的脾气。”

我又诵起:“雨过天青云开处,者般颜色做将来。”母亲说:

“对的,是越窑,这只叫盌①,这只色泽特别好,也只有大当家和尚才拿得出这样的宝贝,小心摔破了。”

每次餐毕,我自去泉边洗净,藏好。临走的那晚,我用棉纸包了,放在枕边。不料清晨被催起后头昏昏地尽呆看众人忙碌,忘记将那碗放进箱笼里,索性忘了倒也是了,偏在这船要起篙的当儿,蓦地想起:

“碗!”

“什么?”母亲不知所云。

“那饭碗,越窑盌。”

“你放在哪里?”

“枕头边!”

母亲素知凡是我想着什么东西,就忘不掉了,要使忘掉,唯一的办法是那东西到了我手上。

“回去可以买,同样的!”

“买不到!不会一样的。”我似乎非常清楚那盌是有一无二。

“怎么办呢,再上去拿。”母亲的意思是:难道不开船,派人登山去庵中索取——不可能,不必想那碗了。

我走过正待抽落的跳板,登岸,坐在系缆的树桩上,低头凝视河水。

满船的人先是愕然相顾,继而一片吱吱喳喳,可也无人上岸来劝我拉我,都知道只有母亲才能使我离开树桩。母亲没有说什么,轻声吩咐一个船夫,那赤膊小伙子披上一件棉袄三脚两步飞过跳板,上山了。

船里的吱吱喳喳渐息,各自找乐子,下棋、戏牌、嗑瓜子,有的开了和尚所赐的斋佛果盒,叫我回船去吃,我摇摇手。这河滩有的是好玩的东西,五色小石卵,黛绿的螺蛳,青灰而透明的小虾……心里懊悔,我不知道上山下山要花这么长的时间。

鹧鸪在远处一声声叫。夜里下过雨。

是那年轻的船夫的嗓音——来啰……来啰……可是不见人影。

他走的是另一条小径,两手空空地奔近来,我感到不祥——碗没了!找不到,或是打破了。

他憨笑着伸手入怀,从斜搭而系腰带的棉袄里,掏出那只盘,棉纸湿了破了,他脸上倒没有汗——我双手接过,谢了他。捧着,走过跳板……

一阵摇晃,渐闻橹声欸乃,碧波像大匹软缎,荡漾舒展,船头的水声,船梢摇橹者的断续语声,显得异样地宁适。我不愿进舱去,独自靠前舷而坐。夜间是下过大雨,还听到雷声。两岸山色苍翠,水里的倒影鲜活闪袅,迎面的风又暖又凉,母亲为什么不来。

河面渐宽,山也平下来了,我想把碗洗一洗。

人多船身吃水深,俯舷即就水面,用碗舀了河水顺手泼去,阳光照得水沫晶亮如珠……我站起来,可以泼得远些——一脱手,碗飞掉了!

那碗在急旋中平平着水,像一片断梗的小荷叶,浮着,氽着,向船后渐远渐远……

望着望不见的东西——醒不过来了。

对母亲怎说——那船夫。

母亲出舱来,端着一碟印糕艾饺。

我告诉了她。

“有人会捞得的,就是沉了,将来有人会捞起来的。只要不碎就好——吃吧,不要想了,吃完了进舱来喝热茶……这种事以后多着呢。”

最后一句很轻很轻,什么意思?

现在回想起来,我的一生中,确实多的是这种事,比越窑的盌,珍贵百倍千倍万倍的物和人,都已一一脱手而去,有的甚至是碎了的。

那时,那浮氽的盌,随之而去的是我的童年。


【注】①盌(wǎn),一种敞口而深的食器。也作“碗”。
1.下面对“我”的描写,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用中指蘸了水,在桌上写个‘逃’”,运用动作描写,表现童年的“我”对僵化的学习内容、形式的强烈厌倦之情,以及对冲破“束缚”的向往。
B.“临走的那晚,我用棉纸包了,放在枕边”,运用动作细节描写,表现“我”对这个青蓝得十分可爱的名窑小盂特别珍爱的情感,以及害怕明早出发落掉的担心。
C.“我走过正待抽落的跳板,登岸,坐在系缆的树桩上,低头凝视河水”,通过动作、神态描写,表现童年的“我”想要取回那个“盌”的执拗,以及“我”忘记带它回家的懊恼。
D.“船里的吱吱喳喳渐息,各自找乐子,下棋、戏牌、嗑瓜子”,通过细节描写,暗示了等待时间之久,也表现了同船人的冷漠,与我内心对“盌”的热切期待形成鲜明反差。
2.分析文中画波浪线段落景物描写手法。
3.“有人会捞得的,就是沉了,将来有人会捞起来的,只要不碎就好——吃吧,不要想了,吃完了进舱来喝热茶……这种事以后多着呢。”“最后一句很轻很轻,什么意思?”什么意思呢?谈谈你的理解。
4.综合全文,从情节的发展分析“我”的心理变化。
2022-11-30更新 | 1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