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文学类文本体裁 > 中国现当代小说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6 题号:1696026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百合花(节选)

茹志鹃

我们走进老乡的院子里,只见堂屋里静静的,里面一间房门上,垂着一块蓝布红额的门帘,门框两边还贴着鲜红的对联。我们只得站在外面向里“大姐、大嫂”地喊,喊了几声,不见有人应,但响动是有了。一会儿,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穿的虽是粗布,倒都是新的。我看她头上已硬挠挠地挽了髻,便大嫂长大嫂短地向她道歉,说刚才这个同志来,说话不好别见怪等等。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我说完了,她也不作声,还是低头咬着嘴唇,好像忍了一肚子的笑料没笑完。这一来,我倒有些尴尬了,下面的话怎么说呢!我看通讯员站在一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我,好像在看连长做示范动作似的。我只好硬了头皮,讪讪地向她开口借被子了,接着还对她说了一遍共产党的部队打仗是为了老百姓的道理。这一次,她不笑了,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里瞅着。我说完了,她看看我,看看通讯员,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

通讯员乘这机会,颇不服气地对我说道:

“我刚才也是说的这几句话,她就是不借,你看怪吧!……”

我赶忙白了他一眼,不叫他再说。可是来不及了,那个媳妇抱了被子,已经在房门口了。被子一拿出来,我方才明白她刚才为什么不肯借的道理了。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她好像是在故意气通讯员,把被子朝我面前一送,说:“抱去吧。”

我手里已捧满了被子,就一努嘴,叫通讯员来拿。没想到他竟扬起脸,装作没看见。我只好开口叫他,他这才绷了脸,垂着眼皮,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有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小。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挟了被子就走。

刚走出门不远,就有人告诉我们,刚才那位年轻媳妇,是刚过门三天的新娘子,这条被子就是她唯一的嫁妆。我听了,心里便有些过意不去,通讯员也皱起了眉,默默地看着手里的被子。我想他听了这样的话一定会有同感吧!果然,他一边走,一边跟我嘟哝起来了。

“我们不了解情况,把人家结婚被子也借来了,多不合适呀!……”

我忍不住想给他开个玩笑,便故作严肃地说:“是呀!也许她为了这条被子,在做姑娘时,不知起早熬夜,多干了多少零活儿,才积起了做被子的钱,或许她曾为了这条花被,睡不着觉呢。可是还有人骂她死封建……”

他听到这里,突然站住脚,呆了一会,说:

“那!……那我们送回去吧!”

“已经借来了,再送回去,倒叫她多心。”我看他那副认真、为难的样子,又好笑,又觉得可爱。不知怎么的,我已从心底爱上了这个傻乎乎的小同乡。

他听我这么说,也似乎有理,考虑了一下,便下了决心似的说:“好,算了。用了给她好好洗洗。”他决定以后,就把我抱着的被子,统统抓过去,左一条、右一条地披挂在自己肩上,大踏步地走了。

回到包扎所以后,我就让他回团部去。他精神顿时活泼起来了,向我敬了礼就跑了。走不几步,他又想起了什么,在自己挎包里掏了一阵,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石头上,说:“给你开饭啦!”说完就脚不点地地走了。我走过去拿起那两个干硬的馒头,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

他已走远了,但还见他肩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我真后悔没给他缝上再走。现在,至少他要裸露一晚上的肩膀了。

1.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与小通讯员再去新媳妇家时,她正面登场,作者通过肖像描写把一人个美丽俊俏、活泼开朗的新媳妇带到了读者面前。
B.通讯员送给“我”两个馒头,“我”发现他肩上的步枪筒里多出一枝野菊花,说明他的细心体贴和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天真质朴的心灵。
C.作者以女性的情怀去写残酷的战争,表现了战争年代人与人之间圣洁的情感,以及普通人的善良、淳朴的人性之美。
D.文中的“我”,不仅起到串连情节的作用,还表明文中的人和事是作者亲眼所见亲身所经历的,突出了内容的真实性。
2.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百合花》是一篇独具风格和特色的小说。作品以新媳妇的那条百合花被子的重复出现,前后呼应,极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使作品极富感染力。
B.《百合花》是一篇战争题材的小说,它是以情节取用,以刻画人物为主要方式,来表达主题的。
C.“百合花”象征新媳妇的纯真、善良与友善;象征小通讯员的淳朴、真诚和高尚;还象征纯洁美好的军民鱼水情;是“一首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
D.《百合花》善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如“他精神顿时活泼起来了,向我敬了礼就跑了。走不几步,他又想起了什么,在自己挎包里掏了一阵,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石头上,说:‘给你开饭啦!’说完就脚不点地地走了。”
3.伏笔是文章中前文对后文的提示或暗示。关于新媳妇的身份,文中有多处伏笔,请找出三处。
4.结合节选部分内容,分析《百合花》人称视角的表达效果。
【知识点】 中国现当代小说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马家父子

毕飞宇

老马的祖籍在四川东部,第一年恢复高考老马就进京读书了。后来老马在北京娶了媳妇,生了儿子。但是老马坚持自己的四川人身份,他在任何时候都要把一口川腔挂在嘴上。

老马的儿子马多不说四川话。马多的说话乃至发音都是老马启蒙的,四川话说得不错。可是马多一进幼儿园就学会用首都人的行腔吐字归音了,透出一股含混和不负责任的腔调。语言即人。马多操了一口京腔就不能算纯正的四川娃子。老马对这一点很失望。

老马这些年一直和儿子过,他的妻子在三年之前就做了别人的新娘了。离婚的时候老马什么都没要,只要了儿子。儿子是老马的命。

儿子马多正值青春,长了一张孩子的脸,但是脚也大了,手也大了,嘎着一副公鸭嗓子,看上去既不像大人又不像孩子,有些古怪。马多智能卓异,是老马面前的混世魔王。可是马多一出家门就八面和气了。马多的考试成绩历来出众,那些分数一出来就成了学校教学改革的成果了。学校高兴了,老马也跟着高兴。

在一个风光宜人的下午老马被一辆丰田牌面包车接到了校内。依照校方的行政安排,老马将在体育场的司令台上向所有家长做二十分钟的报告。报告的题目很动人,很抒情,《怎样做孩子的父亲》。

老马是在行政楼二楼的厕所里头被马多堵住的。老马满面春风,每一颗牙齿都是当上了父亲的样子。老马摸过儿子的头,开心地说:“嗨!”马多的神情却有些紧张,压低了嗓门厉声说:“说普通话!”老马眨了两回眼睛明白了,笑着说:“晓得。”马多皱了眉头说:“普通话,知不知道?”老马又笑,说:“兹(知)道。”马多回头看了一眼,打起了手势,“是zhī dɑo,不是zī dɑo。”老马抿了嘴笑,没有开口,再次摸过儿子的头,很棒地竖起了一只大拇指。马多也笑,同样竖起一只大拇指。父子两个在厕所里头幸福得不行。

老马在回家的路上买了基围虾、红肠、西红柿、卷心菜、荷兰豆。老马买了两瓶蓝带啤酒、两听健力宝易拉罐。老马把暖色调与冷色调的菜肴和饮料放了一桌子,看上去像某一个重大节日的前夜。老马望着桌子,很自豪地回顾下午的报告。他讲得很好,还史无前例地说了一个下午的普通话。他用了很多卷舌音,很多“儿化”,很不错。只是马多的回家比平时晚了近一个小时,老马打开电视,赵忠祥正在解说非洲草原上的猫科动物。马多进门的时候没有敲门,他用自己的双象牌铜钥匙打开了自己的家门。马多一进门凭空就带进了一股杀气。

老马搓搓手,说:“吃饭了,有基围虾。”老马看了一眼,说:“还有健力宝。”

马多说:“得了吧。”

老马端起了酒杯,用力眨了一回眼睛,又放下,说:“我记得我说普通话了嘛。”

“得了吧您。”

老马笑笑,说:“我总不能是赵忠祥吧。”

马多瞟了一眼电视说:“你也不能做非洲草原的猫科动物吧。”

老马把酒灌下去,往四周的墙上看,大声说:“我是四川人,毛主席是湖南人,主席能说湖南话,我怎么就不能冒出几句四川话!”

马多说:“主席是谁?右手往前一伸中国人民就站立起来了,你要到天安门城楼上去,一开口中国人民准趴下。”

老马的脸涨成紫红色,说话的腔调里头全是恼羞成怒。老马呵斥说:“你到坦桑尼亚去还是四川人,四川种!”

“凭什么?”马多的语气充满了北京腔的四两拨千斤,“我凭什么呀我?”

“我打你个龟儿!”

“您用普通话骂您的儿子成不成?拜托了您呐。”

老马在这个糟糕的晚上喝了两听健力宝,两瓶蓝带啤酒,两小瓶二两装红星牌二锅头。那么多的液体在老马的肚子里翻滚,把伤心的沉渣全勾起来了。老马难受不过,把珍藏多年的五粮液从床头柜里翻上桌面,启了封往嘴里灌。家乡的酒说到底全是家乡的话,安抚人,滋润人,像长辈的询问一样让人熨帖,让人伤怀。几口下去老马就吃掉了。老马把马多周岁时的全家福摊在桌面上,仔细辨认。马多被他的妈妈搂在怀里,妻子则光润无比地依偎在老马的胸前,老马的脸上胜利极了,冲着镜头全是乐不思蜀的死样子。儿子,妻子,老马,全是胸膛与胸膛的关系,全是心窝子与心窝子的关系。可是生活不会让你幸福太久,即使是平庸的幸福也只能是你的一个季节,一个年轮。它让你付出全部,然后,拉扯出一个和你对着干的人,要么脸对脸,要么背对背。手心手背全他妈的不是肉。对四十岁的男人来说,只有家乡的酒才是真的,才是你的故乡,才是你的血脉,才是你的亲爹亲娘,才是你的亲儿子亲丫头。老马猛拍了桌子,吼道:“马多,给老子上酒。”

马多过来,看到了周岁时的光屁股,脸说拉就拉下了。父亲最感温存的东西往往正是儿子的疮疤。马多不情愿看自己的光屁股,马多说:“看这个干什么?”老马推过空酒杯,说:“看我的儿。”马多说:“抬头看呗。”老马用手指的关节敲击桌面,冲着相片说:“我不想抬头,我就想低下头来想想我的儿子——这才是我的儿,我见到你心里头就烦。”

“喝多了。”马多冷不丁地说。

“我没有喝多!”

马多不语,好半天轻声说:“喝多了。”

老马的泪水一下子就汪开了。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家父子的矛盾聚焦于对“川腔”与“京腔”的各执己意,背后的根源是两代人的身份认同和心理归属。
B.作品中的老马是个失败的中年人形象,妻子离他而去,正值青春期的儿子对外人八面和气,跟父亲却一直对着干。
C.老马喝酒后拿出全家福仔细辨认,体现了对过往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生活的怀念,还有对此时境况的失望。
D.马多两次对父亲说“喝多了”,简短的言语中折射出内心细微的变化。
2.下列对这篇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叙述老马的祖籍、读书定居北京的经历、启蒙马多讲四川话、对马多的“京腔”感到失望等等,为小说情节和冲突的展开做了必要的铺垫。
B.“老马打开电视,赵忠祥正在解说非洲草原上的猫科动物”,看似平常的交代却为父子交锋提供了表达元素,这种场景中的相互生发,读来饶有趣味。
C.这篇小说不断转换叙述人称和视角,作者也常常描述老马的感觉、思想等,这使小说的叙述呈现出多层次的审美效果。
D.“每一颗牙齿都是当上了父亲的样子”“冲着镜头全是乐不思蜀的死样子”,这样的表达赋予熟悉的语言以新的意趣和张力,也构成作品的独特语风。
3.小说只描写老马作报告前后的情形,没有具体写老马作报告的情景,这样安排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简要分析。
4.小说结尾说,“老马的泪水一下子汪开了”,请结合全文分析老马流泪的原因。
2021-12-02更新 | 22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父亲的66号公路

叶伟民

2008年年初,我们家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经济危机——我爸的食品厂和纸皮厂倒闭了。此时,一场中小企业破产潮正横扫珠三角。

我家位于广东西南的一个县城。从清末开始这里的人们就大量漂洋逃荒,我的爷爷也因此葬身于菲律宾。缺财少丁、海外关系加上历次运动的洗礼,造就了谨小慎微的集体性格,典型代表就是那勤勉低调的小商人群体。

如今,我们这个小商人之家再也无计可施,数百万的银行贷款如泰山压顶,抹去任何一丝希望。当年我爸已经58岁,基本失去了东山再起的世俗筹码。

春节过后,我爸遣散工人,在机床破落、杂物满地的车间里,100多号淳朴勤劳的新市民逐一与他们朝夕相处的老板道别。人们握手,鞠躬,拥抱,哭泣,缅怀岁月,也彼此祝福前程。除去部分幸运的进入大厂,老工人则多数沦为钟点工、保姆或无牌小菜贩。若在街头偶遇,无论家里缺不缺粮,我爸总争先帮衬,昔日主雇小心翼翼地挑着好话说,成全彼此仅存的颜面。

我们所谓的“家”,其实也是生意人凑合的产物,一个建在厂房顶层的砖混加铁皮的简易建筑,冬冷夏热。破产后的那个夏天,台风也跟着来施虐,刮跑了我家的屋顶。我爸后脚刚冲出门外,房子轰的就塌了。

第二天我从外地赶回来,看着我爸蹲在碎石和玻璃碴中一件件地淘着东西,捞出一件就端详半天,嘴里嘟囔着:“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们收拾了整整一个星期,累了,我就躺在阳台半湿的书堆上,我爸则坐在一把木椅上,两人一边看着久违的晚霞落日,一边商量着生计前程。

“还是把厂房卖掉还债吧,大不了再来。”我这样劝我爸。而他总是迟疑,话也越来越少,每天起来就戴着老花镜按计算器,要不就背着阳光枯坐。那个几乎无家可归的夏天结束后,他宣布:“不卖。”

在过去30多年时间里,这个理性的现实主义者一点一滴建立了他的事业,就连命运夺走我的母亲也未能将其打倒。后来一位叔叔和我说,我爸主要是舍不得,厂子是他们夫妻俩打下的基业,没了就真的什么都没了。我很内疚,更觉难过,想起了杰克·伦敦笔下的老拳手,摇摇晃晃地拉开双拳,只为那块代表着尊严的牛排。

既然不卖,物业出租成了理所当然的选择,我爸先试脸性地改造了一批廉租房,效果一般,溢价少且严重依籍中介,一个月下来连银行利息都还不起。

我寄过几次微薄的薪水以表支持,但总有滴水入海之感,我似乎下意识地在等靴子落地。直至某次长假回家,我才发现悲观从未在这里生长,这里大变了模样,昔日的车间被改造成一间间精心设计过的、极度标准化的短租公寓,格局一样,家具一样,拆了桌腿到隔壁掰一根就能接上的那种。

我爸站在我面前,穿着拖鞋汗杉,一手账本,一手计算器,显然已成功从一个食品商人转型为“包租公”。我警觉地问:“钱哪来的?”我爸说:“再贷呗。”

这意味着,他已成功将家庭赤字推至历史最高峰。我很愤怒,在回去的路上,坐在那辆仅因为太破而没卖出去的老雅阁里,我把头扭向窗外。

我爸读完初三就辍学,以后分别以养鸭、做草帽、补鞋、裁缝等生计匍匐在私营经济的“歪路”上,直至市场经济被扶正,他的事业才迎来春天。也正因为第一代个体户在经验主义上的成功,他在我成长路上充当了某种反智主义者的角色,例如他反对我高考志愿填企业管理,“那里面没有什么。”

我爸随身带一个小本子,每次见到房客总会问上几句,并记下他们的意见(或吐槽),择其优者而改进。

“我就是个生意佬,说不出啥大道理,但有个原则:多从客户角度出发。”“找一个新住户不如维护好一个老住户,而且做坏了名声很麻烦。”他架上老花镜,拿出他的小本,上面写满了加减乘除。这个极其珍视用户体验的房东无疑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他获得人们的尊重和信赖,一些住客开始向他说些困难和需求,例如想要台二手电脑或想换份工作。我爸都认真记在本子上,见到其他租客时就顺便问问,一些供需竟无意间对接上了。

后来我爸干脆挂出一块大黑板,让住户进行信息交流。一些奇妙的事情就发生了,交互开始出现——“58同楼”来了。五六百名住户开始组建以兴趣或家乡为划分的微信群,聊天灌水,互通有无,还开始零星组织一些线上线下的活动。

随着业务量不断增大,他打算开一个房屋中介公司,但在大门快装上的最后一刻却改变了主意。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世界上最短命的公司,我爸毫不犹豫地退掉了包括桌椅电脑在内的所有东西,在电话里和我说:“我想明白了,我需要的根本不是一家公司。”

“建一家公司除了给自己增加成本和招来一堆竞争对手外,真的没什么好处。”我爸说,“各取所需就好了。”

我的家庭逐渐走出了困境,债务成幂次法则在递减。这场家庭“自救”还让我开始了继童年之后的第二次父亲崇拜期。在我眼中,他似乎知之甚少,又所做极是,无意中捎带出这个浮躁时代最难得的微言大义。

一个夕阳猛烈的傍晚,我又坐上我爸那辆开了11年翻新的高龄雅阁,久别多年的小城电台竟也文艺了很多,放起鲍勃·迪伦。我爸带我走了一条新路,柏油黑亮,笔直通天,竟也沾了点辽阔的西部感。

我爸扭头问我知不知道新路的名字。太阳从他背后射来,好像在头上戴上一顶金色的牛仔帽。我觉得此时他像极了一个开着旧皮卡的老嬉皮,奔驰在伟大的66号公路。我突然想恶作剧一下,于是朝我爸竖起摇滚的手势,捏着西部片里的烟熏喉对他喊:“向着太阳飞奔吧,牛仔!”我爸伸手关掉收音机,他一定觉得我有病。

(有改动)

【注】①66号公路:这是横贯北美的一条公路,是一条开拓者与勇敢者的精神之路。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将父亲工厂倒闭的小人物悲剧事件与中小企业破产潮相结合,交代经济危机大背景,凸显个人事件和时代背景、微观和宏观的对立。
B.与朱自清(背影)表现父爱深沉的主题不同,本文写父亲,虽在写人,却反映了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以个人命运投射时代变迁。
C.本文和《哦,香雪》一样,都采用了全知视角来叙事,这种叙述方式不仅拉近了小说与读者的距离,又使故事显得客观真实,便于抒发情感。
D.“66号公路”象征着父亲勇于开拓、不断前进的人生道路,他将个人发展融入时代发展浪潮中,他的个人发展经历是中国经济发展历史的缩影。
2.对文中父亲形象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精打细算,是个保守主义者。他一生都在创业,破产后谨慎朴实,信奉经验主义,展现了他非凡的智慧和毅力,
B.父亲勤勉守信,坚强乐观。他一直勤勉创业,面对破产等困境没有一蹶不振,始终保持乐观,转型艰难却从未悲观。
C.父亲热心助人,重情重义。遣散工人时,他争先帮衬离职员工;开办短租公寓时,他从客户角度出发维护好老住户。
D.父亲奋进创业,顺应时势。从物业出租到短租公寓,再到为房客搭建信息交流平台,他总能在转型中寻找发展机遇。
3.文中两次出现“雅阁车”,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小说中的“我”既是故事的叙述者,又是参与者、见证者,请比较本文与《百合花》中“我”的作用的异同。
2024-02-25更新 | 4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兔儿爷

老舍

祁老人开始往家中走。

他想给小顺儿和妞子买两个兔儿爷。很快的他又转了念头——在这样的年月还给孩子们 买玩艺儿?可是,当他还没十分打定主意的时候,摆摊子的人,一个三十多岁的瘦子,满脸含笑的叫住了他:老人家照顾照顾吧!由他脸上的笑容,和他声音的温柔,祁老人看出来,即使不买他的货物,而只和他闲扯一会儿,他也必定很高兴。祁老人可是没停住脚步,他没有心思买玩具或闲扯。瘦子赶过来一步:照顾照顾吧!便宜!听到便宜,几乎是本能的,老人停住了脚。瘦子的笑容更扩大了,假若刚才还带有不放心的意思,现在仿佛是已把心放下去。他笑着叹了口气,似乎是说:我可抓到了一位财神爷!

老人家,您坐一会儿,歇歇腿儿!瘦子把板凳拉过来,而且用袖子拂拭了一番。我告诉您,摆出来三天了,还没开过张,您看这年月怎办?货物都是一个夏天作好的,能够不拿出来卖吗?可是……看老人已经坐下,他赶紧入了正题:得啦,你老人家拿我两个大的吧,准保赔着本儿卖!您要什么样子的?这一对,一个骑黑虎的,一个骑黄虎的,就很不错!玩艺作的真地道!

给两个小孩儿买,总得买一模一样的,省得争吵!祁老人觉得自己是被瘦子圈弄住了,不得不先用话搪塞一下。

有的是一样的呀,您挑吧!瘦子决定不放跑了这个老人。您看,是要两个黑虎的呢,还是来一对莲花座儿的?价钱都一样,我贱贱的卖!

我不要那么大的!孩子小,玩艺儿大,容易摔了!老人又把瘦子支回去,心中痛快了一点。

那么您就挑两个小的,得啦!瘦子决定要把这号生意作成。大的小的,价钱并差不多,因为小的工细,省了料可省不了工!他轻轻的拿起一个不到三寸高的小兔儿爷,放在手心上细细的端详:您看,活儿作得有多么细致!

小兔儿的确作得细致:粉脸是那么光润,眉眼是那么清秀,就是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也没法不像小孩子那样的喜爱它。脸蛋上没有胭脂,而只在小三瓣嘴上画了一条细线,红的,上了油;两个细长白耳朵上淡淡的描着点浅红;这样,小兔儿的脸上就带出一种英俊的样子。它的上身穿着朱红的袍,从腰以下是翠绿的叶与粉红的花,每一个叶折与花瓣都精心的染上鲜明而匀调的彩色,使绿叶红花都闪闪欲动。

祁老人的小眼睛发了光。但是,他晓得怎样控制自己。他不能被这个小泥东西诱惑住,而随便花钱。他会像悬崖勒马似的勒住他的钱——这是他成家立业的首要的原因。

我想,我还是挑两个不大不小的吧!他看出来,那些中溜儿的玩具,既不像大号的那么威武,也不像小号的那么玲珑,当然价钱也必合适一点。

瘦子有点失望。可是,凭着他的北平小贩应有的修养,他把失望都严严的封在心里,不准走漏出半点味儿来。您爱哪样的就挑哪样的,反正都是小玩艺儿,没有好大的意思!

讲好了价钱,祁老人又坐下了——非到无可如何的时候,他不愿意往外掏钱;钱在自己的口袋里是和把狗拴在屋里一样保险的。

瘦子并不着急。他愿意有这么位老人坐在这里,给他作义务的广告牌。同时,交易成了,彼此便变成朋友,他对老人说出心中的话:

要照这么下去,我这点手艺非绝了根儿不可!

怎么?老人把要去摸钱袋的手又拿了出来。

您看哪,今年我的货要是都卖不出去,明年我还傻瓜似的预备吗?不会!要是几年下去,这行手艺还不断了根?您想是不是?

几年?老人的心中凉了一下。

东三省……不是已经丢了好几年了吗?

哼!老人的手有点发颤,相当快的掏出钱来,递给瘦子。哼!几年!我就入了土喽!说完,他几乎忘了拿那一对泥兔儿,就要走开,假若不是瘦子很小心的把它们递过来。

几年!他一边走一边自己嘟囔着。口中嘟囔着这两个字,他心中的眼睛已经看到,他的棺材恐怕是要从有日本兵把守着的城门中抬出去,而他的子孙将要住在一个没有兔儿爷的北平;随着兔儿爷的消灭,许多许多可爱的,北平特有的东西,也必定绝了根!

到了家中,他仿佛疲倦得已不能支持。把两个玩艺儿交给小顺儿的妈。

太爷爷!小顺儿笑得连眉毛都挪了地方,你给买来的?

太爷爷!妞子要表示感谢,而找不到话说。

玩去吧!老人半闭着眼说:今年玩了,明年可……

他把后半句话咽回去了。

明年怎样?明年买更大,更大,更大的吧?小顺儿问。

大,大,大的吧?妞子跟着哥哥说。

老人把眼闭严,没回出话来。

(选自《四世同堂》,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平被占据后,百业萧条,这点从瘦子说“摆出来三天了,还没开过张,您看这年月怎办”可以看出。
B.文中写兔儿爷“粉脸是那么光润,眉眼是那么清秀”、妞子和小顺儿得到兔儿爷的欢乐,暗示了对美好事物和生活的永恒期盼。
C.“今年玩了,明年可……”,小说结尾处祁老人欲言又止,但他喜欢兔儿爷的心思却瞒不过天真、聪明的小顺儿和妞子。
D.小说写祁老人买兔儿爷的经过,反映了日寇破坏了北平的安定,给中国百姓带来了生活和精神上的痛苦。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描写小兔儿爷除了使用正面描写和细节描写之外,还使用了侧面烘托,比如“就是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也没法不像小孩子那样的喜爱它”。
B.小说综合运用语言、心理、外貌等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使祁老人、瘦子等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丰满,富有立体感。
C.小说写“祁老人觉得自己是被瘦子圈弄住了”,“瘦子决定不放跑了这个老人”等,从侧面烘托出了一个不问国事、唯利是图的无良商人的形象。
D.小说将宏大主题微观表达,以北平普通市民生活为背景,营造出战争带来的凝重、窒闷的氛围,收到艺术化的效果。
3.祁老人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小说节选部分以“兔儿爷”拟题,你觉得是否恰当?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2023-09-12更新 | 1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