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文学类文本体裁 > 中国现当代小说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3 题号:1696440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花与诗

王往

那一年三月,我们市的作协与石湖镇联办了一个笔会,就是冲着当地千亩桃园美景去的。

春光大好,吃饱喝足,既可亲近乡土,又可借物咏怀,还可以营造一下和谐局面,谁不高兴呢?市内的、各县区的大大小小的人物装了一辆大巴车,另有领导专车和个别自驾者,一路欢歌,奔向了石湖镇。

镇长也是个诗人,特别热心此项活动,在桃园里辟了一块地,搭了舞台。上午开完会后,下午就是歌咏会:作家们自娱自乐,以唱歌、朗诵为主。与会者都夸这个策划好,别出心裁。我没报表演节目,就在台下看着,好看的就多看一会儿,不好看的就随意走动走动。

当我走到舞台前方西北角时,看到一个小媳妇拉着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站在舞台边。因为眼前总有人走动,她不时地左右侧着身子。小男孩想挣脱她的手,被她一用力又拉住了。小男孩说:“妈妈,我看不见。”她说:“妈妈抱你。”说着,就去抱孩子。孩子往后一退说:“我不要你抱,你抱不动我。”她笑笑:“那你自己玩,别瞎跑啊。”孩子笑着跑开了。

她身材娇小,瓜子脸上有一双漂亮的凤眼。不过,脸色有些憔悴。别人都穿着夹克,她还穿着羽绒衣,和这桃花朵朵开的春色极不协调。

她看得很投入。有一个诗人朗诵得比较动情,她的眼里就溢出了泪水。

这时候,一个老妇走到她身边,半是抱怨半是心疼地说:“三蝶,你在这儿干什么?你这身体能出来吗?走,跟我回去,孩子呢?”这个叫三蝶的少妇指着人群里的孩子说:“在那儿呢!妈,你回去,我看一会儿再走。”老妇说:“你怎么不听话呢?快带孩子回去,别受了凉。”少妇有些着急,眉头拧了一下说,“我自己知道,一点儿风没有,哪会受凉?”

老妇很无奈地叹着气。

我挪了个地方,又站下了。这时候,老妇走到我身边,嘀咕了一句:“唉,好话也不听。”

我朝老妇看了一下,老妇似有好多苦恼急于说出,朝小媳妇的方向望了一眼对我说:“那是我媳妇,她的病不轻呢。”

我说:“哦?”

老妇说:“生的是那种病,治不好了。”

我很吃惊。“那种病”是我们这里人对“癌症”的讳称。

老妇又说:“这孩子命苦,十几岁就出去打工了,得了这病时才25岁,就在去年。”

我一阵难过,问老妇:“治了多长时间?”

老妇说:“去了几回医院,就没钱了,男人现在还在外头挣钱呢,她在家吃点儿中药,拖着。唉,也不晓得能拖多长时间,要是能拖下去就好了……有病了,脾气不好,不听话……”老妇说完,擦了一下眼睛。我不忍心看,低下头去。

这时候,一个小女孩手里拿着一把野花上了台,献给了正唱歌的一位作家,作家显然很感动,接过花后给小女孩鞠了一躬,观众们也很意外,想不到小女孩会有这么个机灵劲儿。台下响起一阵掌声。

一位女诗人朗诵完了,那个小媳妇的儿子跑了上去,也献上了一束野花。主持人煽情地说:“这是最朴素的花,也是最有原生态气息的花,最美的花。鲜花送诗人,说明我们石湖镇是个有情有义的地方,说明我们石湖镇的孩子天生具有诗的品性,让我们为孩子、为诗人、为这春天的聚会鼓掌!”主持人一讲话,小男孩倒紧张了,又抹鼻涕又挠耳朵,不知怎么办好,突然拔腿就跑,跑到台边时跌了一跤,马上爬起来,又跑走了。台下笑成一片,再次鼓掌。

我看到小男孩跑到了他母亲身边。他大口喘着气,鼻尖冒着汗,小脸蛋涨得通红。他一到母亲身边,就紧紧依偎着母亲。他的母亲抚摸着他的头发,朝他笑着。她的脸色好像不再那么憔悴了,呈现出淡淡的红晕。

歌咏会结束了,离晚宴还有一段时间,我和几个文友就往桃园深处走去,边走边聊。走了一段路,我看见了那个小媳妇和她的儿子。小男孩又采了一把野花,递给他的母亲。

小男孩说:“妈妈,你也会写诗,刚才人家说有花送诗人,我要送你花。”

小媳妇纠正儿子说:“是鲜花送诗人,不是有花送诗人,懂不懂?”

小男孩说:“嗯,懂了,是鲜花。”

小媳妇接过花说:“好看!宝贝,妈妈以后不写诗了,你送不送妈妈花?”

小男孩说:“你写嘛,写那么长那么长——”小男孩伸开胳膊比画着。

小媳妇笑了:“好的,妈妈写,以后,妈妈就在这桃园里写了,天天在这儿,年年在这儿,想妈妈时,就给妈妈送花,好不好?”

小男孩说:“好!”

小媳妇又笑了,想要亲儿子时,看见了我们,有些羞,拉起儿子的手说:“宝贝,走,回家去。”

小男孩挣脱小媳妇的手,在前面蹦蹦跳跳,小媳妇加快了步子。

很快,他们就走远了,隐入花海中了。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介绍作协和石湖镇联办笔会,诗人们热热闹闹地登台表演,在这种背景下,主人公小媳妇出场了。
B.小媳妇向小男孩许诺在桃园里天天写诗、年年写诗,让小男孩想她时就给她送花,蕴含着小媳妇对儿子的深情和对生活的眷恋。
C.老妇两次对“我”说起小媳妇的“不听话”,表现出她对小媳妇的不满,也体现出她对小媳妇患病无钱医治的一种无奈。
D.“这是最朴素的花,也是最有原生态气息的花,最美的花。”主持人既赞美小男孩献上的野花的自然美丽,又赞美小男孩的纯朴。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较多地描述了人物的对话,不仅使故事情节得以自然推进,而且能够比较直观地表现人物性格。
B.小说中,小媳妇与到石湖镇参加笔会的诗人形成对比,突出了这些热衷于参加笔会的人不是真正地喜爱诗歌。
C.“脸色有些憔悴。别人都穿着夹克,她还穿着羽绒衣……”中对“她”神色、衣着的描写,为下文做了铺垫。
D.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我”是故事的叙述者和见证者,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便于抒发情感,引发读者思考。
3.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概括小媳妇的形象特点。
4.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花与诗”的内涵和作者借此表达的思想情感。
【知识点】 中国现当代小说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岁寒三友(节选)

汪曾祺

这三个人是:王瘦吾、陶虎臣、靳彝甫。王瘦吾原先开绒线店,陶虎臣开炮仗店,靳彝甫是个画画的。他们是从小一块长大的。这是三个说上不上,说下不下的人。既不是缙绅先生,也不是引车卖浆者流。他们的日子时好时坏。好的时候桌上有两个菜,一荤一素,还能烫二两酒;坏的时候,喝粥,甚至断炊。三个人的名声倒都是好的。

靳彝甫和陶虎臣住在一条巷子里,相隔只有七八家。谁家的火灭了,孩子拿了一块劈柴,就能从另一家引了火来。他家很好认,门口钉着一块铁皮的牌子,红地黑字:“靳彝甫画寓”。

这城里画画的,有三种人。

一种是画家。这种人大都有田有地,不愁衣食,作画只是自己消遣,或作为应酬的工具。他们的画是不卖钱的。求画的人只是送几件很高雅的礼物。或一坛绍兴花雕,或火腿、鲥鱼、白沙枇杷,或一套讲究的宜兴紫砂茶具,或两大盆正在茁箭子的剑兰。他们的画,多半是大写意,或半工半写。工笔画他们是不耐烦画的,也不会。

一种是画匠。他们所画的,是神像。画得最多的是“家神菩萨。”这“家神菩萨”是一个大家族:头一层是南海观音的一伙,第二层是玉皇大帝和他的朝臣,第三层是关帝老爷和周仓、关平,最下一层是财神爷。他们也在玻璃的反面用油漆画福禄寿三星,作插屏,他们是在制造一种商品,不是作画。而且是流水作业,描花纹的是一个人,“开脸”的是一个人,着色的是另一个人。他们的作坊,叫做“画匠店”。

靳彝甫两者都不是。也可以说是介乎两者之间的那么一种人比较贴切些,应该称之为“画师”,不过本地无此说法,只是说“画画的”。他是靠卖画吃饭的,但不像画匠店那样在门口设摊或批发给卖门神“欢乐”的纸店,他是等人登门求画的(所以挂“画寓”的招牌)。他的画按尺论价,大青大绿另加,可以点题。来求画的,多半是茶馆酒肆、茶叶店、钱庄的老板或管事。也有那些闲钱不多,送不起重礼,攀不上高门第的画家,又不甘于家里只有四堵素壁的中等人家。他们往往喜欢看着他画,靳彝甫也就欣然对客挥毫。主客双方,都很满意。他的画署名(画匠的作品是从不署名的),但都不题上款,因为不好称呼,深了不是,浅了不是,题了人家也未必高兴,所以只是简单地写四个字:“彝甫新铭”。若是佛像,则题“靳铭沫手敬绘”。

靳家三代都是画画的。家里积存的画稿很多。因为要投合不同的兴趣,山水、人物、翎毛、花卉,什么都画。工笔、写意、浅绛、重彩不拘。

他家家传会写真,都能画行乐图(生活像)和喜神图(遗像)。中国的画像是有诀窍的。画师家都藏有一套历代相传的“百脸图”。把人的头面五官加以分析,定出一百种类型。画时端详着对象,确定属于哪一类,然后在此基础上加减,画出来总是有几分像的。靳彝甫多年不画喜神了。因为画这种像,经常是在死人刚刚断气时,被请了去,在床前对着勾描。他不愿看死人。因此,除了至亲好友,这种活计,一概不应。有来求的,就说不会。行乐图,自从有了照相馆之后,也很少有人来要画了。

靳彝甫自己喜欢画的,是青绿山水和工笔人物。青绿山水、工笔人物,一年能收几件呢?因此,除了每年端午,他画几十张各式各样的钟馗,挂在巷口如意楼酒馆标价出售,能够有较多的收入,其余的时候,全家都是半饥半饱。

虽然是半饥半饱,他可是活得有滋有味。他的画室里挂着一块小匾,上书“四时佳兴”。画室前有一个很小的天井。靠墙种了几竿玉屏箫竹。石条上摆着茶花、月季。一个很大的钧窑平盘里养着一块玲珑剔透的上水石,蒙了半寸厚的绿苔,长着虎耳草和铁线草。冬天,他总要养几头单瓣的水仙。不到三寸长的碧绿的叶子,开着白玉一样的繁花。春天,放风筝。他会那样耐烦地用一个称金子用的小戳子约着蜈蚣风筝两边脚上的鸡毛(鸡毛分量稍差,蜈蚣上天就会打滚)。夏天,用莲子种出荷花。不大的荷叶,直径三寸的花,下面养了一二分长的小鱼。秋天,养蟋蟀。他家藏有一本托名贾似道撰写的《秋虫谱》。养蟋蟀的泥罐还是他祖父留下来的旧物。每天晚上,他点一个灯笼,到阴城去掏蟋蟀。财神庙的那个侉子,常常一边喝酒、吃狗肉,一边看这位大胆的画师的灯笼走走,停停,忽上,忽下。

他有一盒爱若性命的东西,是三块田黄石章。这三块田黄都不大,可是跟三块鸡油一样!一块是方的,一块略长,还有一块不成形,数这块不成形的值钱,它有文三桥刻的边款(篆文不知叫一个什么无知的人磨去了)。文三桥呀,可着全中国,你能找出几块?有一次,邻居家失火,他什么也没拿,只抢了这三块图章往外走,吃不饱的时候,只要把这三块图章拿出来看看,他就觉得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可抱怨的了。

(节选自《邂逅》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花笔墨介绍“画家”与“画匠”,主要是为了引出对“画师”靳彝甫的介绍,并与之形成对比,突显主人公靳彝甫的形象。
B.靳彝甫喜画“青绿山水和工笔人物”,作者很欣赏这一“画师”,由此可窥见作者对青绿山水和工笔人物的偏好。
C.“岁寒三友”原指松、竹、梅,以此为题,既点出了主人公在艰难时世中顽强的生命力,也暗示其身上拥有可贵的人性的光辉。
D.“文三桥呀,可着全中国,你能找出几块”中的“可着”为“尽着”之意,适当运用方言可使作品有特殊的文化意境与韵味。
2.关于文中靳彝甫生活“四时佳兴”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半饥半饱”承上,“有滋有味”启下,下文即通过记叙、描写生动展示了其生活趣味。
B.“春天,放风筝”,“秋天,养蟋蟀”。作者语言极其简洁,却给读者留下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C.种荷花、养小鱼,从中或许能看出《爱莲说》《小石潭记》对旧时文人画士的深远影响。
D.“很小的天井”“留下的旧物”与前文“半饥半饱”相衬,意在强调其生活环境的恶劣。
3.小说主人公靳彝甫是一个怎样的人?试加以概括并分析。
4.汪曾祺指出:“散文化是世界小说的一种趋势。”请结合文本分析这篇小说的“散文化”特征。
2023-11-29更新 | 33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暮 鼓

铁凝

日落之后,天黑以前,她要出去走路。一天的时光里,她尤其喜欢这个段落。日落之后,天黑以前,是黄昏。

她穿上薄绒衣和哈伦裤,换上走路的鞋,出了家门。她有些自嘲地暗想,她要保持整体的青春感。至于下巴的松懈或者鼻梁旁边的几粒雀斑,其实无碍大局。当一个六十岁的女人敢于穿着质地柔软、裤角裹腿哈伦裤出行时,谁还会注意她脸上的雀斑呢?

她走上柿子林边的这条小马路时,发现马路对面,一个老者几乎正和她齐头并进。老者拖着一把平头铁锨,铁锨和柏油路面摩擦出“刺拉”“刺拉”的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噪音。他为什么不把铁锨扛在肩上呢?她心里有点抱怨,由不得偏过脸扫了一眼老者——这老头!她心说。

路灯及时地亮起来,在她斜后方的老头停住脚,从衣兜里摸出一包烟和火柴,仿佛是路灯提醒了他要抽烟。他将铁锨把儿夹在胳肢窝底下,腾出手点着一支烟,狠狠吸了一大口。借着路灯和老头点烟的那一忽儿光亮,她看见老头的齐耳短发是灰白色的中分缝,皱纹深刻的没有表情的脸木刻一般。他咳着喘着向路边半人高的冬青树丛里吐着痰,确切地说,是向那树丛吼着痰,费力地把喉咙深处的痰给吼出来。那吼是疙疙瘩瘩的低沉、粗砺的吼,犹如老旧的轮胎隆隆碾轧着碎石。

她闻见一股子花椒油炝锅的白菜汤味儿,网球馆工地正在开饭。她看见一个体型壮实的工人正朝她和老头这边张望,望了一阵,就扑着身子快步朝他们走来。当他和他们相距两三米的时候,她看出这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只听他急切地高喊起来:“妈!妈!”他喊着:“妈,快点儿!菜汤都凉了!”

她下意识地扭头向后看,路上没有别人。他是在喊她吗?他错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妈?或者她竟然很像这位施工队成员的妈?

这个端着空饭盆的年轻工人,就见他很确定地走到老头跟前,从他手里接过铁锨,又叫了一声“妈”,他催促说快点儿!菜汤都凉了!“老头”低声嘟囔了一句什么,不急不火的,由着儿子接过了铁锨。

她从年轻人浓重的中原口音里,听出焦急和惦记。他的头发落满了白灰和水泥粉末,接近了老头——不,应该是他的妈那齐耳乱发的颜色。

那么,他没有把身穿哈伦裤的她错认成自己的妈,他是在管那老头叫“妈”;那么,她一路以为的老头并不是个老头,而是个老太太,是——妈。

年轻人扛着铁锨在前,引着他的妈往一盏路灯下走,那儿停着一辆为工地送饭的“三马子”,车上有一笸箩馒头和一只一抱粗的不锈钢汤桶,白菜汤味儿就从这桶里漾出。母子二人舀了菜汤,每人又各拿两个大白馒头,躲开路灯和路灯下的“三马子”,找个暗处,先把汤盆放在地上,两人就并排站在路边吃起晚饭。

她佯装在近处溜达,观察着从容、安静地嚼着馒头的这对母子,怎么看也更像是一对父子。路边的年轻人很快就把饭吃完,从地上端起妈那份菜汤递到她手上。妈吃完馒头喝完汤,拍打拍打双手,在裤子两侧蹭蹭,从肥大中山式上衣的肥大口袋里掏出两只壮硕的胡萝卜,递给儿子一只,另一只留给自己,好比是饭后的奖赏。

她看见儿子拿着胡萝卜,和妈稍做争执,要把自己手中那个大些的塞给妈,换回妈手里那个小一点的。妈伸出举着胡萝卜的手挡了挡儿子,便抢先咬下一大口,很响地嚼起来。儿子也就咬着手中那大些的胡萝卜,很响地嚼起来。在路灯照不到的暗处,那两根在他们手中晃动的胡萝卜格外显出小火把似的新鲜光亮,和一股脆生生的精神劲儿,让她想起在她的少年时代,夜晚的交通警察手中那发着荧光的指挥棒。

会所传来一阵鼓声,是某个庆典或者某场欢宴开始了。会所的承包商早年是太行山区农民鼓队的鼓手,村里的喜事,镇上县上的赛事都少不了那鼓队。如今他将一面一人高的牛皮大鼓引进美优墅会所金碧辉煌的大堂,屏风似地竖在一侧,让擂鼓成为一些仪式的开场白,让仪式中身份最高的人手持鼓槌击鼓,如同证券交易所开市的鸣锣。

她对会所的鼓声并不陌生,她和家人都在会所举办或者参加过这种仪式。虽然,和旷野的鼓声相比,圈进会所的鼓声有点喑哑,有点憋闷,好比被黑布蒙住了嘴脸的人的呐喊。但鼓声响起,还是能引人驻足的。她望望那路边的母子,他们仍然站在黑暗中专注地嚼着胡萝卜,对这近切的鼓声充耳不闻。

她迎着鼓声往回家的路上走,尽可能不把自己的心绪形容成无聊的踏实。也许鼓声早已停止,她听见的是自己的心跳。世间的声响里,只有鼓声才能让她感觉到自己的心在跳。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的“她”是一位城市女性,“敢于穿着质地柔软、裤角裹腿哈伦裤出行”,这表明“她”虽已到暮年,但对自己依旧保持整体的青春感颇为自信。
B.在“她”的眼里,那一对站在路边嚼着馒头的母子更像是一对父子,仅是因为老年母亲的行为方式实在像一位父亲。
C.文章中描写“那两根在他们手中晃动的胡萝卜格外显出小火把似的新鲜光亮”,表达出城市的“她”对农民工母子生活方式的羡慕。
D.会所里的暮鼓有点喑哑和憋闷,但依然是生命的勇敢呐喊,六十岁的“她”迎着鼓声回家,此刻,生命的积极鼓点在她心中敲响了。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全篇以第三人称叙述故事,从“她”的角度观察那一对在城市务工的母子日常生活,引发感悟,体悟人生。
B.小说人物描写逼真传神,如儿子急切地反复呼喊“快点儿!菜汤都凉了!”,使得一个态度粗鲁、性格急躁的的形象跃然纸上。
C.小说以“暮鼓”为题,具有象征意义,寓指打工母亲虽已暮年却不屈服现实,虽然艰辛劳作却坚韧顽强的品格。
D.“她”开始认为那个人是“老头”,后来发现居然“是个老太太,是——妈”,这种安排形成了反差,具有强烈的戏剧性效果,震撼读者的内心世界。
3.铁凝在散文《我的小传》里说:“我企盼在各种各样的不容易之中给读者以希望,这希望也可以在表现失望中获得。”结合文中人物形象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3-08-09更新 | 7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日落碗窑

迟子建

碗坯子终于一个不落地进了窑里。

烧窑这天是个晴天,关老爷子心情很好,他兴奋地点燃第一把窑火。接连三天晚上他都没有回家,关小明每天黄昏时带着冰溜儿来给他送饭。关小明总是沉默不语,直盯着窑火。爷爷明白孙子是痛苦的,孙子为了练习顶碗,摔碎了家里所有的碗。好在孙子年轻,他还会再有理想的。

爷爷住在临时搭的窝棚里。窝棚呈“人”字形,很矮,是用粗柳条搭成的,上面苫了一层草,地面也铺着草和毡子。

吴云华去王张罗家帮忙。那个家乱得像杂货店,吴云华第一天就累得腰疼,她洗了一天的脏衣服。王张罗的老婆刘玉香向吴云华打听关老爷子的碗出没出窑,她希望她的孩子能赶上用那里的碗。

刘玉香孕期下午喜欢睡懒觉,但分娩的前几天她特别躁动不安,王张罗就把语文课调回上午,下午同吴云华一起守着刘玉香。

关老爷子看着最后一缕窑火化为灰烬,已是朝阳初升时分。

碗窑里热气腾腾。他坐了很久,看着热气慢慢消失,这才起身戴上手套去开窑。他小心翼翼地抓起一个碗,可他觉得那碗很轻,细一看,竟是一个金红的残片。他失望地丢下它,去拿第二个碗,结果还是一个金红的残片。

“碗烧碎了。”他悲哀地想。

他一次又一次地把手伸向窑里,结果都一样,没有一个完整的碗,全都是碗的残片。

他知道他彻底失败了,他想哭,难过得像他失去老伴的那个时候。

他痛苦地说:“我把砖窑改成了碗窑,可是我没能烧出碗来。”

他垂头坐在那里,仿佛石雕一般。

“爷爷——”他似乎听见关小明在叫他,可是又觉得不太像。

接着一条狗舔他的手,他明白那是冰溜儿,那叫他的肯定是关小明了。

“爷爷,回家吧。”孙子的声音怎么听上去都不像,细声细气的,这是怎么回事?

关老爷子抬起头,他从孙子的眼中看见了泪水。

“爷爷,我不顶碗了,咱回家吧。”

“爷爷,我真的不学顶碗了。”关小明乞求着说,“天这么冷,咱回家吧。”

“我没烧出碗来……”爷爷反复说。

“也许是这里的土不行。”关小明说,“再不就是窑里太潮了,都多少年不用了。”

“爷爷,肯定是王嘘嘘的碗模子打得不好。”关小明找着各色理由。

“可是他打了两回呢,第二次的碗模子又挺好使。”

“如果不是碗模子出了毛病,那就是窑火不好。”关小明又找出一条理由。

“我烧了那么多年的窑,我知道什么时候火欠着,什么时候火过了,我不会犯这种错!”

“我是说柴禾不好,让雨给沤过一场,不那么好烧,窑火有时不旺。”

关小明再三请求爷爷回家,说是家里知道今天起窑,预备了酒菜,还请了村里人。

“可是我没有烧成碗。”关老爷子几乎要哭了。

关小明只好回家找父亲,让冰溜儿留在窑场陪爷爷。关全和一听满窑没一个好碗,就急忙去窑场。软话说了几车,甚至跪着求,老爷子就是不动。

关全和只得回村去请王嘘嘘。听了事情原委,王嘘嘘就一拍胸脯:“我保证把这个死要面子的犟老哥弄回家。”下午的时候关老爷子回来了。

吴云华还惦记着晚饭后去看看刘玉香,她这两天嚷肚子胀,怕是要临产了。

王嘘嘘去厕所的时候,关小明偷偷问他用什么招劝回了爷爷。

王嘘嘘说:“我承认自己的碗模子不中用。”

“我也想到了这一层,可是爷爷就是不回来。”

“傻小子,我说才管用,你说顶屁用!碗模子又不是你打的。”王嘘嘘说。

太阳将要落山时关家的筵席才散。

吴云华正要去王张罗家时,王张罗慌慌张张地来了,说是刘玉香不见了,村里的小道挨条跑了一遍,连个影子也未寻着。

“别急,咱再出去找找。”吴云华说,“她那么沉的身子,也跑不远。”

他们分头跑东家问西家,大家都说未曾见着,末了都关切地问:“她要生了吧?”

吴云华就让关全和帮着找,又叫关小明出去找。

关小明本不愿意去找,但一想到王张罗这么大岁数还没当上爹,就有些同情他。他对冰溜儿说:“咱去找王张罗的媳妇吧。可我不知道她去哪了,你要是知道,就带我去吧。”

冰溜儿在前跑,关小明在后面跑。到村口时,太阳已经向西了。冰溜儿看了看落日,然后飞快地朝窑上跑去,关小明在后面追赶着说:

“那个傻媳妇不会去窑上的,你又带我空跑路,咱今天都去过一次了!”

到窑场时夕阳已经沉了一半,另一半仍然是猩红的。冰溜儿呜呜叫着围着窑棚转圈,关小明连忙跟过去,他闻到一股腥热的血气,他将头伸进窝棚,只见刘玉香躺在一片干草上,一个红润的婴儿在她的胳膊里轻轻蠕动。

“关小明,你来得正好,快叫你们王老师来,把我和孩子接回去。”

“你怎么跑这来生孩子?”关小明吃惊地问。

“我本来是来给小孩子找碗的,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好碗要回家时,这孩子就非要出来不可,我就在这生了。”刘玉香看着她的孩子说。

“我爷爷一个碗也没烧成。”关小明说,“你怎么找着一个好碗?”

刘玉香朝她的右侧努努嘴,关小明看到一只完整的闪着暗红光泽的碗。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突兀而起,写碗坯子全部进了碗窑,直接照应题目,利于相关情节的展开,又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让他们产生一探原委的欲望。
B.小说交代关老爷子临时搭的窝棚的具体情形,巧妙地为下文做了铺垫,使得刘玉香能够在那里顺利地生下小孩,增强了情节的可信度。
C.“一个金红的残片”“闪着暗红光泽的碗”,这两处对颜色的描写具有象征意味,鲜艳的颜色象征着村民们善良的品质和质朴的情感。
D.小说主要运用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例如关小明编各种理由为关老爷子的烧碗不成功开脱时爷孙之间的对话,较好地刻画了人物形象。
2.小说结尾出现一个完整的碗,看似意料之外,实则在情理之中。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小说设置了关家和王家两条线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2022-03-31更新 | 1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