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2 题号:1742197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二重证据法是近代王国维对自己研究中国古史所运用的基本方法的概括。1925年,王国维在为清华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总论》时最早提出二重证据法:“我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这种方法突破了传世文献互证的限制,以出土文物所记载的新材料和古籍所记载的旧材料,相互补充,彼此印证,以获得对古史的新解。

通过这种方法,新材料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旧材料可以得到重新鉴定,而人们有关古史的立论,可以得到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的双重判定,从而也就会做到确凿可信。作为一种古史研究的原则和方法,二重证据法具有一定普遍的方法论意义。如认为“纸上之学问,赖于地下之学问”,体现了逻辑方法论原理中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一首要环节的要求;主张“综合贯通以类其同,分析比较以观其异”,不仅体现了对分析法和综合法的运用,而且在某些方面还体现出两者的有机结合;要求在古史研究中对不同的材料“参互求之”,表明了对比较法的重视;强调“由全以知曲,致曲以知全”,则体现和贯穿着对归纳法和演绎法的运用。

(摘编自《逻辑学大词典》)

材料二:

上世纪后半期,史学界进一步拓宽研究路径,注意运用民俗学、神话学、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古史,推动古史研究朝民俗学、神话学及人类学的路向发展。作为古史辨派的成员和顾颉刚的弟子,历史学家杨向奎在新时期学术复兴的语境中提出三重证据法。杨向奎在其所著《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序言中称:“文献不足则取决于考古材料,再不足则取决于民族学方面的研究。过去,研究中国古代史讲双重证据,即文献与考古相结合。鉴于中国各民族社会发展不平衡,民族学的材料,更可以补文献考古之不足,所以古史研究中三重证据代替了过去的双重证据。”

其他学者在此基础上,从各自关注的领域对三重证据法做了不同解读,并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推进。陈寅恪所言三重证据法是:“一曰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二曰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三曰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黄现璠所言的三重证据法是在二重证据法的基础上,结合调查资料或材料中的“口述史料”研究历史学、民族学。徐中舒的三重证据法,是在二重证据法的基础上,运用“边裔少数民族的,包括民族史、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等的史料研究先秦史。饶宗颐的三重证据法,是在二重证据法的基础上,将考古材料又分为两部分——考古数据和古文字数据。三重证据便是有字的考古资料、无字的考古资料和史书上之材料。可见,三重证据法的具体内容,不同学者的解读有差异。不过,均为在“二重证据法”基础上,以互证为基本方法,拓宽史料范围的学术努力,突破了文字中心主义。

(摘编自龙宗智《法学与史学印证方法比较研究》)

材料三:

人类学及文化研究的方法创新与整合对于中国文化研究具有重要借鉴作用,对于按照文、史、哲、心理、宗教、美术等各个学科的教育范式培养出来的学者,要学会在书写文献以外找到重新进入历史文化的途径,这虽有相当的知识跨越难度,却代表着未来的学术整合发展趋势,值得在高等教育中加以引导和推广。举例来说,《西游记》研究一直是古代小说研究的大热点。季羡林先生根据印度大史诗中的神猴哈努曼形象,提出孙悟空这一文学形象的由来究竟属于中国原创还是印度输入的问题,曾引发比较研究方面持久的争论。事实上,敦煌地区在唐宋以前是氐羌族群活跃的地区,当地居民的口碑文化中至今依然保留着有关唐僧师徒西游故事的丰富地方性叙事,甚至当地的地名中也还保留着“葫芦河”等一批与西游题材相关的古老名号。第三重证据表明:猴的形象,对于自古游牧在河西走廊地区的羌人,包括建立西夏王国的党项人,本来就是其祖先图腾。神猴能够神通广大的观念,不需要等待哈努曼形象从印度传播过来,就早已深入人心。

过去十余年,《西游记》研究再度发生“焦点西移”的现象,其原因就出自敦煌榆林窟的西夏壁画和元代壁画之唐僧师徒叙事。这些图像符号给出的西游叙事题材,要比吴承恩写出小说《西游记》的年代早几百年。这一实例表明,新发现的第四重证据对文字符号材料的时空局限性而言,具有真正的突破意义。这样,文化研究就不再单纯着眼于互证,而囊括了传统历史文本及以外的所有符号形态,实现了普遍方法论的探求。

(摘自叶舒宪《四重证据法:符号学视野重建中国文化观》)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研究中国古史的专家,王国维撰写了《古史新证》,并把史学界研究中国历史所运用方法概括为二重证据法。
B.敦煌地区在唐宋以前是氐羌族群活跃的区域,当地保留至今的西游故事,属于黄现璠三重证据法中的“口述史料”。
C.结合各自关注领域,学者们重新解读了三重证据法,他们相互借鉴,在二重证据法的基础上拓宽了史料。
D.许多游牧民族曾将猴的形象作为祖先图腾,这些信息证实了神猴哈努曼形象确实在河西走廊出现过。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杨向奎运用了民族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古史,提出三重证据法,认为民族学的材料可以补文献与考古之不足。
B.陈寅恪提出的三重证据法,主要是地下之实物、纸上之遗文、异族之故书、传世古籍、外来之观念和旧有材料的互证。
C.徐中舒的三重证据法以二重证据法为基础,吸纳了民族史、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等少数民族知识来研究中国历史。
D.饶宗颐的三重证据法以二重证据法为根基,他将考古材料分为考古数据和古文字数据,第三重证据便是有字考古资料。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二重证据”使用的是(     
A.宁夏贺兰山新石器时代的角羊岩画B.西安半坡遗址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C.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D.山东银雀山出土的《孙子兵法》竹简
4.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三,概述四重证据法包含哪四重。
5.请综合三则材料,谈谈从一重证据法到四重证据法,实现了哪些理论上的飞跃。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科学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没有科学自立,就没有国家自立,而科学自立的前提是科学自信。但毋庸讳言的是,中国的科学自信与民族复兴的需要还远不相称,某些方面尚不及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前期的状况。核心问题是,价值取向基本上唯欧美马首是瞻。
       判断古代中国是否有科学的关键在:是现象描述还是规律把握。中国古代固然有大量学问停留在表观,但并不缺乏理论思维,只是比较晦涩而已。其主要思想是“取象比类”,即把事物的性质与关系纳入“极”、“仪”、“象”、“卦”、“行”等符号系统,根据事物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点,寻找在其他方面可能有的相似或相同点。作为取象比类之说源头的《周易》博大精深,限于历史背景,蒙有一层神秘色彩,许多思想有待发掘,可以称为独树一帜的“潜科学”。
       中国易学传人兼受道家“无为”说与儒家“气节”说熏陶,形成了一种道儒互补的刚直风骨。周敦颐归纳说:“实胜,善也;名胜,耻也。故君子进德修业,孳孳不息,务实胜也。”这种价值观念影响了整个社会,著书立说从来就是精英文人推崇的业绩。惟其如此,才有卷帙浩繁的典籍传世,其中不乏科学萌芽。仅一部《本草纲目》,就足令世界瞠目。
       中国数学家以比较艰奥的符号系统,一度把数学推向世界高峰。13 -14世纪中国提出的高次方程解法,至少比欧洲早了约400年,如果没有足够的境界和毅力,不可能到此地步。工程技术属于自然科学的延伸,可以称为“准科学”。西方以工匠精神傲视中国,其实这正是中国强项。先秦时期在理论上就有《考工记》,在实践中就有“越王剑”,后者是迄今仍难以超越的技术奇迹。中国古代工艺享誉全球,留下大量稀世珍宝。
       李约瑟说:“如果中国和西方的气候、地理以及社会、经济条件倒置,近代科学就会在中国产生,而不是在西方。”面对国难,无数书生发誓精学救国,“争气”成为强烈呼声,它所产生的力量世人难以想象。数理化学科由李善兰、徐寿、华蘅芳等的努力,很快就被引入中国并颇有建树,“李善兰恒等式”属于中国创见。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中国已有了门类比较齐全的近代科学队伍。在孱弱国力所能企及的数学、生物学尤其是地学上,成果叠出。
       极度艰难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科学家以铮铮铁骨坚持教学和科研,培养出了像杨振宁和李政道这样的一流人才,王淦昌关于中微子的研究成果甚至达到当时国际最先进水平。新中国建立,大批旅居海外的中国科学家,毅然放弃了舒适优越的条件回到祖国。新中国为科学发展提供的条件,首先不在待遇方面,而在精神方面。“文革”前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就登上了世界巅峰,“两弹一星”几乎是在一张白纸上迅速突破的。郭永怀空难牺牲时,一直与卫士紧抱以保资料安全。类似献身的科学工作者何止万千!科学家不一定有明确的政治宣言,但都明确有“自强”信念。
       科学自信不是故步自封,对人类文明的所有成果,都要认真研究、细致吸收。研究和吸收必须坚持主体性、求实性和择优性,坚决摒弃盲目崇拜和门面装潢。

                                                                                  (欧阳志远《论科学自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代中国的科学自信远不及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前期。
B.《周易》中“取象比类”的思想说明古代中国是有科学的。
C.中国古代的数学家凭借艰奥的符号系统找到了高次方程的解法。
D.中国门类齐全的近代科学家队伍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有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用周敦颐的话作道理论据,阐述了务实奋进是中国古代社会追求的核心价值观。
B.文章以《考工记》和“越王剑”为例,凸显了中国古代的科学理论和工艺已享誉全球。
C.文章以时间为序列举了大量科学家的事例,论证了我国的科学自信主要来自精神方面。
D.文章分析中国科学发展的重要原因,论证了我们要有科学自信,指出了怎样才能做到科学自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把事物的性质与关系纳入特定的符号系统,就有可能寻找到事物在许多方面的相似点。
B.近代科学在西方产生,是因为当时的西方在地理、经济条件和社会等方面比中国更有优势。
C.如果中国科学家缺乏毅力和自强信念,那么当今中国科学就不会在某些领域取得较大成就。
D.只要对人类文明的所有成果都认真研究细致吸收,就能重新激发起每个中国人的科学自信。
2018-06-28更新 | 3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以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

在我们社会的激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语,“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有改动)

1.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
C.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
D.无论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再熟悉不过的,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
B.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从心”。
C.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
D.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3.文末说:“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为什么这样说?
4.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回答:“孝就是父母活着时,就依礼侍奉;父母死了,就依礼安葬、祭祀。”孟武伯问什么是孝。孔子回答:“孝就是为父母的疾病忧愁。”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回答:“孝,不只是养活父母,更要对父母恭敬。”孔子通过列举具体行为答复了学生的问题,这体现了乡土社会的认知特征,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2023-07-31更新 | 6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美,价值观的意义建构
①民众求富,国家求强,“强”的基础也是“富”。这是当今中国最具有社会共识的观念。然而,当今已然极大丰富的物质生活并没有给人带来相匹配的充裕感和满足感。贫寒的人不满足,有钱人也时常处于焦虑当中。
②日常生活中,总有人以珠光宝气、香车美人“炫富”。“炫富”表面上是在展示美,但在观者的眼中却是丑,或者“臭美”。人们对其区分的一般解释是:“炫富”是物质追求,审美是精神追求。以致产生错觉,美好的精神追求似乎高不可攀,臭美的物质追求却显得现实可靠。所以,对于炫富者,人们只能一边鄙弃,一边艳羡。价值观的纠结来自思想的混淆。以物质和精神来区分“炫富”与审美其实是一个误解。且看“炫富”的内容,集中于名牌服饰、名酒、名表、名车、名度假地。“奢侈品”林林总总,共同点却只有一个,就是观念性的符号(“名”)。但在审美活动中:自然美、艺术美都属于精神世界的内心意象,却也离不开物质的载体。
③对追逐符号的人而言,大量珍贵的人力物力被降低为一纸商标的陪衬;追逐奢华揭示着意义的贫瘠和精神的无力。审美的意象则以意义的充盈见长。人心的意象,既可以让金银珠玉装点堂皇的宫殿庙宇,也能把日常的景色转换成大师的杰作,使普通的词语凝结成千古不朽的诗句。戏曲艺术中,舞台角色的气象全系于演员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一切饰物皆为假扮,道具也被精简到了“以鞭代马”“一桌二椅”。在物质较为充裕的今天,“富”的重点应该由数量转为质量,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富贵气。富贵气是一种自然流露的美,这种美得自个人长期的、自觉的涵养。富贵气不是花钱买来的,也不是用项目规划“打造”出来的。
④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不同的利益、意见、信念在一个统一体中既保持着各自的特点,又彼此相容、互补,进而造就一个共生多赢的局面。中国的传统美食是“和’’的典范。精于烹调的人,会借用各种辅料的配合来约束主料,去其偏狭激烈之气,以便更好地呈现其独特的味道。近年来的社会文化则极端地强化“同”,大拆大建之后的千城一面、模式雷同的综艺节目和影视剧情……“和”与“同”看似是审美观念的分歧,却反映着人把握意义的能力高下。“和”意味着包容力,使人发现相异因素之间的交集,在共识、共情的基础上促成彼此的互补互动;“同”则意味着不能理解差异,即便游遍全球,也只看到一种风景。古人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越能尊重和欣赏差异,越能得道多助,建设性的事业越容易展开。
⑤由此可见,“美”意味着意义的丰富,意味着创作和表达的自由。
1.下列不能体现“美,意味着意义的丰富,意味着创作和表达的自由”的一项是
A.人心的意象,可以让金银珠玉装点宫殿庙宇,把日常的景色转换成杰作,使普通的词语凝结成千古不朽的诗句。
B.戏曲艺术中,舞台角色的气象全系于演员的举动或神态。饰物皆为假扮,道具精简到了“以鞭代马”“一桌二椅”。
C.精于烹调的人,会借用各种辅料的配合来约束主料,去其偏狭激烈之气,以便更好地呈现其独特的味道。
D.近年来的社会文化则极端地强化“同”:大拆大建之后的千城一面、模式雷同的综艺节目和影视剧情。
2.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段从“富”“强”着手,概括了当前人们的物质生活及思想观念的状态;⑤段收束全文,概括了“美”的内涵。
B.②段从“炫富”入手,阐述了人们对其与“审美”的误解,点明了“炫富”的本质特征,揭示了审美活动的特性。
C.③段首先明确追逐奢华与审美的意义差异,接着例证审美意象在于意义的充盈,最后谈论了富贵气的来源及功能。
D.④段由孔子的言论说起,然后例举了“和”与“同”的表现,最终探讨了“和”与“同”的区别,主张“和而不同”。
3.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民众求富,但当今已然极大丰富的物质生活并没有给人带来充裕感和满足感;人们要么不满足,要么焦虑。
B.交响乐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欣赏它是一种纯粹的精神追求,来自灵魂的交流,并不需要物质作为载体。
C.“炫富”的本质是追逐符号,大量珍贵的人力物力被降低为一纸商标的陪衬,揭示着意义的贫瘠和精神的无力。
D.因为富贵气不可以花钱买来或“打造”出来,所以它是自然流露的美,这种美得自个人长期的、自觉的涵养。
2016-11-18更新 | 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