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苏轼(1037-1101)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98 题号:1760679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送张元唐省亲秦州

苏轼

一曲阳关情几许。知君欲向秦川去。白马皂貂留不住。回首处。孤城不见天霖雾。

到日长安花似雨。故关杨柳初飞絮。渐见靴刀迎夹路。谁得似。风流膝上王文度。


[注]王文度:《世说新语·方正》说王文度的父亲王兰田(名述之),“爱念文度,虽长大,犹抱置膝上。”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化用王维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反其意而用之。
B.下片前三句写张元康想象自己到家时的情景,长安落英,故关飘絮,兵士列队相迎。
C.词末借用王文度的典故描绘出一幅感人的画面,用反问语气强化了表达的情感。
D.全词以人物行为作为结构线,谱写了一首动人心弦的送别诗,发自肺腑,情真意切。
2.词的开头写到“一曲阳关情几许”。确实如此,本词揭示了人世间多种美好珍贵的情感。请结合全词内容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苏轼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配,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注】


【注释】赋招魂:写一篇《招魂》诗。意指朋友设法将苏轼从黄州调回京城。招魂:屈原所作楚辞篇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风”指春风,城东门无东风吹入,意思是早春时节在城中还不曾察觉春意。
B.春游时欢聚畅饮,江城白酒味道醇厚,野老笑意温和,可知作者黄州生活之乐。
C.尾联用典,诗人借屈原《招魂》的典故感念老朋友们为他的回京任职而奔走。
D.诗人在黄州寄情诗书山水,寄情新交故旧,但也难免沮丧,有消极避世的想法。
2.前人认为苏轼这首酬唱诗,在记游中隐含对友人关心的回应,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
2021-08-27更新 | 20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南歌子

苏轼

带酒冲山雨,和衣睡晚晴。不知钟鼓报天明。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

老去才都尽,归来计未成。求田问舍笑豪英。自爱湖边沙路、免泥行。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的叙述,除了写出天气变化,表示人已归来(由“钟鼓”所示)之外,主要是从侧面表现出旅途的极度疲劳。
B.上片描写旅途中冒雨赶路的辛劳以及归来后歇宿的情景,写梦境意味着词人拥有超然物外的淡泊功名的意识。
C.“笑豪英”,是说为英雄豪杰所耻笑,因为置办产业、退隐等于放弃自己早年立下的报国的壮志,所以这句写出了词人进退两难的心情。
D.全词多处用典增加了作品的思想容量,又显得典雅含蓄。不经意写来,意到语工,主要表现了词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郁闷和惆怅。
2.这首词短小精悍,言简意赅。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人丰富的思想情感。
2023-02-11更新 | 6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儋耳

苏轼

霹雳收威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

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


注:①此诗为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宋徽宗即位,65岁的苏轼得到朝廷诏书将从海南儋耳调任廉州(今广西合浦)时作。②崔嵬:山高大的样子。③一壑能专:《庄子·秋子》载坎井之蛙语:“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坎井之乐,此亦至矣!庄子讥井蛙之浅薄,后人却以“专
一丘之欢,擅一壑之美”表现“轻天下,如万物”的思想。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霹雳收威”一语双关,既是实指自然景象,也暗喻朝廷政局变化。
B.虹霓垂天,海风快意,颔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儋耳夏天雨后特有的景象。
C.诗人自称“野老”“逐臣”,表达在贬逐之地接到朝廷诏书后的复杂心情。
D.诗的末句借用典故,虽然略嫌消沉,但不影响全诗清雄慷慨的感情基调。
2.清人汪师韩评此诗:“崷崪雄姿,经挫折而不稍损抑。浩然之气,于此见其心声。”请结合全诗分析此诗表达了苏轼怎样的“心声”。
2019-12-28更新 | 18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