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春秋 > 左丘明(前556-前451)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7 题号:188218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周襄王使宰孔赐齐侯胙【注】,曰:“天子有事于文武,使孔赐伯舅胙。”齐侯将下拜。孔曰:“且有后命。天子使孔曰:‘以伯舅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对曰:“天威不违颜咫尺,小白岂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恐陨越于下,以遗天子羞。敢不下拜?”下,拜;登,受。

秋,齐侯盟诸侯于葵丘,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宰孔先归,遇晋侯曰:“可无会也齐侯不务德而勤远略故北伐山戎南伐楚西为此会也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其在乱乎君务靖乱无勤于行”晋侯乃还。

九月,晋献公卒,里克欲纳文公,故以三公子之徒作乱。初,献公使荀息傅奚齐。公疾,召之,曰:“以是藐诸孤辱在大夫,其若之何?”稽首而对曰:“臣竭其股肱之力,加之以忠贞。其济,君之灵也;不济,则以死继之。”公曰:“何谓忠贞?”对曰:“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送往事居,耦俱无猜,贞也。”及里克将杀奚齐,先告荀息曰:“三怨将作,秦、晋辅之,子将何如?”荀息曰:“将死之。”里克曰:“无益也。”荀叔曰:“吾与先君言矣,不可以贰。能欲复言而爱身乎?虽无益也,将焉辟之?且人之欲善,谁不如我?我欲无贰,而能谓人已乎?”

冬十月,里克杀奚齐于次。《春秋》书曰:“杀其君之子。”未葬也。荀息将死之,人曰:“不如立卓子而辅之。”荀息立公子卓以葬。十一月,里克杀公子卓于朝,荀息死之。君子曰:“《诗》所谓‘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荀息有焉。”

(选自《左传·僖公九年》,有删改)

【注】胙,古代宗庙祭祀时所用的肉。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可无会也/齐侯不务/德而勤远略/故北伐山戎/南伐楚/西为此会也/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其在乱乎君/务靖乱/无勤于行/
B.可无会也/齐侯不务德而勤远略/故北伐山戎/南伐楚/西为此会也/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其在乱乎/君务靖乱/无勤于行/
C.可无会也/齐侯不务德而勤远略/故北伐山戎/南伐楚西/为此会也/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其在乱乎君/务靖乱/无勤于行/
D.可无会也/齐侯不务/德而勤远略/故北伐山戎/南伐楚西/为此会也/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其在乱乎/君务靖乱/无勤于行/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事,文中指祭祀。与“将有事于西畴”(《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的“有事”含义相同。
B.稽首,我国古代的一种跪拜礼,是“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常为臣子拜见君主时所用。
C.先君,文中指已故前代君主。称谓前而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D.《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相传为孔子修订而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周襄王的指派,宰孔赐祭肉给齐桓公,他让齐桓公不用下阶拜谢,但齐桓公为维护天子威严仍下阶拜谢。
B.齐桓公在与诸侯会盟时说只要与齐国结盟,就恢复原来的友好局面;但宰孔认为齐桓公不致力于德行,劝晋献公不要前去。
C.晋献公去世,里克和荀息两个人辅佐的继任国君的人选不一样,里克想接纳晋文公为国君,荀息要辅佐奚齐担任国君。
D.里克杀死奚齐后,荀息本想以死殉之,但荀息想到晋献公还没有安葬,国家也无君王,于是他就立公子卓为国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济,君之灵也;不济,则以死继之。
(2)能欲复言而爱身乎?虽无益也,将焉辟之?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处狄十二年而行。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公子安之。从者以为不可,将行,谋于桑下。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公子曰:无之。姜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公子不可。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子盍蚤自贰焉?乃馈盘飨,置璧焉。公子受飧反璧。及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榖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注】,以与君周旋。子玉请杀之。楚子曰: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其从者肃而宽,忠而能力。晋侯无亲,外内恶之。吾闻姬姓唐叔之后,其后衰者也。其将由晋公子乎?天将兴之,谁能废之?违天必有大咎。乃送诸秦。

(选自《左传》有删改)


【注】櫜鞬:收藏弓矢的器具。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
B.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
C.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
D.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稽首,古代一种跪拜礼。行拜礼时,拱手胸前先拜,而后叩头至地,为古人最恭敬的礼节。
B.乘,古代一车六马为一乘、春秋时,常用“千乘之国”“万乘之国”来表示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
C.不穀,先秦时期诸侯国君主对自己的谦称。古代君主对自己的谦称还有“孤”“寡人”等。
D.三舍,行军三十里为一舍,三舍为九十里。后人常用成语“退避三舍”比喻对人让步,避免冲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耳在蒲城时,面对晋国军队的讨伐,不愿与君父为敌,没有迎战,选择逃跑。
B.重耳到了齐国之后,耽于安乐的生活,后被姜氏和子犯灌醉,被迫继续流亡。
C.在楚国、面对楚王“何以报我”的提问,重耳承诺将来若两军交战,会先礼后兵。
D.重耳常年流亡,各国均对他礼遇有加,比如齐桓公赠马给他,还给他娶妻。
4.把文中画线句和课内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
(2)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选自课内《鸿门宴》
2022-07-25更新 | 4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宋殇公立,十年十一战,民不堪命。孔父嘉为司马,华父督为大宰,故因民之不堪命,先宣言曰:司马则然。已杀孔父而殇公,召庄公于郑而立之,以亲郑。以郜大鼎赂桓公,齐、陈、郑皆有赂,故遂相宋公。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大庙。非礼也。臧哀伯谏曰: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犹惧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孙:是以清庙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今灭德立违,而置其赂器于大庙,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其又何诛焉?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郜鼎在庙,章孰甚焉?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义士犹或非之,而况将昭违乱之赂器于大庙,其若之何?公不听。周内史闻之曰:臧孙达其有后于鲁乎!君违不忘谏之以德。

初,晋穆侯之夫人姜氏以条之役生太子,命之曰仇。其弟以千亩之战生,命之曰成师。师服曰:异哉,君之名子也!夫名以制义,义以出礼,礼以体政,政以正民。是以政成而民听,易则生乱。嘉耦曰妃。怨耦曰仇,古之命也。今君命大子曰仇,弟曰成师,始兆乱矣,兄其替乎?

惠之二十四年,晋始乱,故封桓叔于曲沃,靖侯之孙栾宾傅之。师服曰: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今晋,甸侯也,而建国。本既弱矣,其能久乎?

惠之三十年,晋潘父弑昭侯而立桓叔,不克。晋人立孝侯。

(节选自《左传·桓公二年》,有改动)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以清庙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
B.是以清庙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
C.是以清庙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
D.是以清庙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弑,含有以下犯上之意,古代称臣杀死君主、子女杀死父母。
B.戊申,在文中是干支纪年。中国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45年称“戊申年”。
C.大庙,指太庙。夏朝称为“世室”,殷商称为“重屋”,周称为“明堂”。
D.庶人,泛指无官爵的平民、百姓。周代统治者把国人中的下层称为庶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华父督诡计多端,阴险狡猾。宋殇公即位后多次发生战争,百姓不能忍受,华父督先宣传都是司马造成的;不久杀了孔父和殇公,立庄公为国君。
B.桓公反听内视,谏鼓谤木。四月桓公从宋国取来了郜国的大鼎,安放在太庙里,这不符合礼制;臧哀伯进行了劝阻,桓公虚心接受了他的劝阻。
C.师服认为根本大而枝节小,国家才能够牢固。如今的晋,作为天子郊外的诸侯,却另外建国,违反礼制,产生混乱,不可能会长久。
D.天子建立国家,诸侯建立家庭,卿大夫设置侧室,大夫有两支宗族,读书人有隶子弟,庶人、工匠、商人各有亲属。各有等级,才能使下面的人遵守秩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犹惧或失之。
(2)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
5.师服为什么认为太子仇恐怕要被废黜?
2023-03-19更新 | 6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选自《左传》)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晋函陵                                                       (2)郑知亡矣
(3)朝而夕设版焉                                             (4)以乱
2.选出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A.佚之狐言于郑伯
B.以其无礼于晋
C.何厌之有
D.敢以烦执事
3.把第3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4.第3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5.赏析烛之武说辞的论辩艺术。
2021-04-21更新 | 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