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文学类文本体裁 > 中国现当代小说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3 题号:1895998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生

林斤澜

瘦瘦的新媳妇,往菜园查苗回来,阵痛发作了。可是孩子生不下来。

成立公社时,社里不惜工本,把有线广播的线,拉到村里来。杏树上,挂起海碗大的喇叭。这天晚上,生产队长早已爬上杏树,恨不得一头钻在喇叭里。她狠狠嚷了一通,震荡得四山发出回声。

不过就算那外边管理区把消息传给了诊所,那位小大夫又怎么赶得来呢?这黑夜,人家怎么蹚一条大河,怎么走九岭十八弯呀!

当初,生产队长催着产妇动身去公社医院时,她光说:

“早着哩,收了茄子去也不晚。”

自从选她当了蔬菜组长,就是拴上根绳子,也休想把她从菜园里拽走。她说大山里,自古没有种过园子。眼见茄子也紫上来了,妇女们说该当放心了吧,又催她动身。偏偏茄子地里长了红蜘蛛。她说不治治这捣乱东西,怎么丢得开手。不想……新媳妇咬牙忍痛,不哼一声,这会儿,竟虚弱得连叫她也不应声了。

谁知到了后半夜,一声喊叫,一支火把,那二十来岁的姑娘大夫,背着药箱,真是仿佛从天上掉了下来。不够一顿饭工夫,姑娘大夫竟能使钳子,把小人儿巧巧地钳了出来,母子平安。石头房子里,新生命吹号一般,亮亮地哭出声来时,男人们一甩手,扔了正在做冲喜棺材的斧子锯子,妇女们东奔西走,不知南北。

原来,这天晚上,诊所里接到一张条子,告诉他们难产的事。姑娘大夫拾起药箱,冲到街上。街上漆黑。道怎么走?河怎么过?山怎么爬?那手术独自又怎么拿得下?可是,难产一定要去抢救,这个念头压倒了一切。

姑娘跌跌撞撞一直往前走,忽听见背后鞭子响,过来一辆黑糊糊的大车。打个招呼,爬上车子,原来满当当地装着沙子呢。拉车的两条驴,一步一步地挪。姑娘焦躁,跳下车来,自言自语地小声说:“还是自己走吧,这得什么时候走到山里去呀?去晚了耽误两条性命呀……”

胡子车把式听见,把车赶到道边,跳下来就卸驴。姑娘往驴背上爬,还没有坐稳,听见背后嗖的一鞭,那驴吃了一下好打,直往前蹿。姑娘两手紧紧抱住驴脖子,手心立刻出汗了,一忽儿,背上的汗水顺脊梁下来了。不知多久,两人竟没有一句言语,直跑得两耳里塞满了哗哗的流水声。胡子一声吆喝,驴站住脚;姑娘定睛一看,已来到河边。两人下了驴,胡子说声找个会水的去,一车身,就闪在黑暗里,不见了。

姑娘牵着驴,打量那河水,只看见星星点点的黑浪;随起随伏,看不出宽窄,估不了深浅。水面上的风也特别,吹得姑娘直打冷战。

胡子引着一个人来了。那人好像走着上操的步子,径直走到姑娘面前。那是一个端端正正、干干净净的小伙子。小伙子打量了姑娘一眼,就顺下眼睛,去打量河水,又柔柔和和地说,“来吧,背你过去。”

小伙子领着姑娘左拐右弯,来到一间小屋门前,叫了声什么,推门进去,只见一位白发红颜的老爷子,在划火点灯。小伙子说明了来意,老爷子挥着手说:“去吧,你去吧,我送大夫上山。”说着从门背后摸出一根棍子,自己拿住一头,把另一头塞在姑娘手里,说:“大夫,当一回瞎子吧。”

老人在前,姑娘在后,牵着上了山。

又见黑压压的一座山,直立在面前。老人吩咐站住,划火点着火把。又吩咐抓紧棍子,迈步走上一条羊肠小道。这小道左绕右绕,绕上直立的大山。山越高,谷越深,岩越陡,道越窄。一把火照着白发红颜,一鼓作气,直往上走。走着,走着,姑娘也不心慌了,也不害怕了,看着那火把,觉得好看极了。终于,小道宽阔起来了,翻过一道小梁,看见了村坊。

姑娘一脚跨进屋子,奔到产妇床前。当断定必须使钳子钳时,心倒抽紧了,从来没有独自动过这种手术呀,那去取钳子的手,颤颤地有些哆嗦了。忽然姑娘的小手,叫一双大手握住了。姑娘抬头一看的是村里的生产队长,她说:“别怕,别怕。你行,你行。”可是那眼神,姑娘再也忘记不了。怎么那样两团火似的,那火苗直钻到人的心里去了。

姑娘一边想起这些经过,一边责怪自己不懂事。那一句话也没有的胡子车把式,那端端正正的复员军人,那爱说爱笑的老爷子,都是多么好的人呀!可是连名姓都没有问一问。还有,那队长爬上杏树,对着喇叭喊了一通,是谁听见了的?谁赶快传话给供销社?供销社里的谁连忙写信?又是谁连夜捎信到诊所?这些,姑娘更加一点也不知道了。

姑娘大夫,候到晌午时分,眼见母子平安,就告辞下山。伏天的阳光,照得深山老林处处发光,好像宝石山。树下有一块溜光的青石头,姑娘坐了下来,就摸出纸和笔。她要写下这一夜的故事。

写的不是自己过河上山,救下人家的性命。写的是,自己在工作上遇见了困难,可是一路得到帮助:驮上她,背起她,牵了她,握住她,仿佛她的一堆困难,都叫不知姓名的人们抢着分走了。这不是谦虚一番,姑娘心里确实是这样想的。因此,她觉得这样充实的生活,这样幸福,是什么也比不了的。这比个人的无论什么“幸福”,要高得多,大得多。或者根本是两种东西……

(《人民文学》196012月号,有删减)


【注】公社是我国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农业和工业相结合,政社合一的社会主义组织的基层单位。它推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的劳动组织方式和生活方式。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新媳妇一心扑在菜园重,养紫了茄子,又要治红蜘蛛,从而耽误了去公社医院的时机,以致在家中难产,这主要突出其倔强不听劝告。
B.在听到生产队长喇叭里的一通嚷后,姑娘大夫后半夜突然到来,这出乎村里人意料,他们为孩子的平安出生和姑娘的精神而欣喜感动。
C.大夫偶遇车把式,车把式找来会水的军人,军人推开老爷子的门,老爷子送大夫上山,这接力棒式的相送,使小说叙述逻辑严密有致。
D.“这些,姑娘更加一点也不知道了”,姑娘大夫为给新媳妇接生感到欣喜,却又为自己没有去问那些给予自己帮助的人的姓名而羞愧。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成立公社”“生产队长”“供销社”等字眼,表明了本文的社会背景,让文中人物的行为心理带有时代特色,有利于体现当时的社会风气。
B.“生产队长早已爬上杏树,恨不得一头钻进喇叭里”运用比喻手法突出了她的焦急,同时“震荡得四山发出回声”,又暗示此地山深难行。
C.“道怎么走?河怎么过?山怎么爬?……”几句既呼应前文村里人的担心,又突出姑娘行为的可贵,既能增加小说波澜,又能突显人物形象。
D.“新生”,既指新生命的平安诞生,又暗指小说末尾姑娘大夫的幸福新体会,内涵丰富,透露出一种生机勃勃的希望,给读者以前进的力量。
3.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具有重要作用。试以姑娘大夫为例,简要分析这些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4.老舍先生在《文艺报》中评价林斤澜的《新生》这篇小说“文字简洁可喜”“含蓄而予读者留下些寻味的余地来”。这种“简洁”与“含蓄”之美在文中是如何呈现出来的?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知识点】 中国现当代小说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个人的战争

张炜

有一只离群鸟儿,尖叫着扎进树丛。几分钟后,不知是不是原来的那只鸟儿,跳出来,歌唱一会儿,落在草地上。

吕义躺在荒滩上,耳朵里爬进一只蚂蚁。他把蚂蚁弄出来,用沙土埋了。那只鸟儿被他盯过来盯过去。到太阳西斜时分,他爬起来。远处响起了枪声,他蹿上一棵大树。响枪的方向一会儿冒起了浓浓的黑烟,接着传来哭喊的声音。对这一切吕义都习惯了。他从腰上飞快掏出一支驳壳枪。这支枪起码有八成新。他在手里掂了掂,漫无目的地向前一甩。但他并没扣响扳机,后来他又飞快地把枪插到了衣服下面。动作之快,令人眼花缭乱。

吕义得到了一支驳壳枪,完全是意外的收获:有一天他从杀猪铺出来,要给打麻将那伙人送一碗肉汤去。他常到烧锅那儿帮忙。那天他提着一个柳木饭盒,到那个打麻将的去处,里面的人对他都熟。吕义把肉汤给他们摆在一边,他们眼睛也不眨一眨。当他走到秃脑跟前的时候,不知怎么觉得该把那支枪和碗一块儿装进去。他很随便,几乎是脸不红心不跳地把碗和枪一块儿装进了盒子,竟没一个人察觉。他提着饭盒头也不回地走出了麻将屋。当后脚一离开门槛,后面的门一声关上时,他就飞跑起来,一直向北疯跑,直到蹿进那片荒滩的紫穗槐丛子,一颗心才算落定下来。

吕义自从有了这支枪,就没让它安歇过。他设法搞来一大堆子弹,藏在荒滩上。他过得似乎很自在,白天在荒滩玩,天一擦黑就蹿出去。他一个人非常利索,腰上扎皮带,腿上打裹腿,串村走户,谁见了都要慌忙接待。他跟这叫慰劳。都知道他是一个抗日战士,而且独往独来。他到了半夜,随便找一个炮楼,离得老远向上打枪。紧接着,炮楼里的人就乱了,狗也狂吠。当炮楼往外还击时,他早已跑没了影子。后来他到了另一个地方,又冲着炮楼打几枪。那个炮楼照例乱上一阵。

他很想打死一两个敌人,但总也做不到。不过他每一次骚扰敌人之后,敌人总要到周围的村庄进行报复,有时难免干出一些奸淫掳掠的事情。

吕义一个人,像鱼儿游在海里,谁能捉得到?他在荒凉的大海滩上神出鬼没,惹得敌人两眼通红。他们不止一次设法到荒滩上围剿,结果一次也没成功。这片荒原太大了。敌人为一个人又不值得投入太多兵力,吕义感到十分得意。他决心把一个人的战争永远进行下去。

吕义的名声越来越大了。传到了区上,都知道有一个不畏艰难,单枪匹马坚持抗战的人了。区上派人来联络,吕义很激动,但他警觉性已经相当高了。来联络的人是一个满脸胡须的老者,面皮焦黄。吕义看着他,越看越觉得他像一个伪军,就对他进行盘问,说:我疑心你不是咱的人哩。你头里走,我后面跟……吕义跟在后面。转来转去,转到了一个破庙跟前,吕义这才放心地跟进去。他知道,区委一定会在这一类地方。

区长好好款待了吕义。他们特意为他做了一个砂锅豆腐。吕义装出很爱吃的样子,抹着油滋滋的嘴巴,倾听着一些道理。区长说,从此以后,你就是一个真正的战士了。区长表扬他是一个孤胆英雄

吕义从那儿以后算是入了组织的人。他回到了村子里就告诉老乡说:

我是一个‘孤胆英雄’!

随着形势变化,敌人更加疯狂地报复。他们在村庄建立了自己的组织。吕义不能随便在村里过夜了,只能到几个堡垒户里取一点东西,再匆匆回到荒原。有几次他甚至不能找个炮楼打枪,干脆就在街口上放起枪来。那时村子就乱起来,后来知道了是吕义干的,见面就埋怨他。吕义说:

我是要引敌人出来,你们以后听见枪声不要慌。

他的话有人听在心里。有一次一股土匪闯进村子,枪声一响,村上人还以为又是吕义呢,一个跑的也没有,结果被土匪洗劫一空。

随着整个战争形势的发展,最后四周只有一两个大炮楼了,吕义也就干得更加起劲。大白天就在炮楼附近游来荡去。他手提驳壳枪,引得村里人一阵阵惊慌。他对村长也不够尊重,有时大背着手问:村里最近出没出过汉奸?如果有,你可以告诉我。村长慌慌点头:没有没有。

又过了一年,炮楼里的人投降了,所有的敌人都投降了。欢庆胜利时,吕义离开了那片荒滩。他作为一个英雄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当他们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知道吕义被记了功时,都感到莫名其妙。特别是吕义宰过猪的那个村子,都愤愤然:

吕义功在哪里?

因为实实在在讲,吕义从来没消灭过一个敌人。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以赞扬的口吻讲述了一个抗日英雄的传奇故事,塑造了一个单枪匹马搅扰敌人的抗日人物吕义的形象,作者给予主人公吕义很高的评价。
B.小说第三段运用了插叙的手法,较详细地写了吕义偷枪的过程,既介绍了吕义驳壳枪的来历,又照应了前文,这是小说结构的严谨之处。
C.吕义抗击侵略者的名声越来越大,区上派人来联系他,他却看着来人像伪军,对来人产生了怀疑,这说明吕义警惕性很高,不相信任何人。
D.吕义对敌人的搅扰得到了区长的赞扬,并且战争胜利后还被记了功,所有认识他的人都十分气愤,他们认为吕义根本没有消灭过一个敌人。
2.小说第一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小说中的吕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021-11-25更新 | 4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犁铧

李锐

正午的太阳从头顶上直射下来,火辣辣的。刚被剪过的草坪又紧又密,露着一层崭新的茬子,鼻子里满是热烘烘的草腥气。火辣辣的太阳把人们逼得尽量缩在草帽下的阴凉里。

宝生又抹了一把汗水。宝生想现在该听见了

蹲在草地上,视线很低,只能贴着山坡朝上看,上面是镶着蓝天的坡顶,蓝绿相接的坡顶上冒出那两棵松树,像两座苍翠的宝塔,肩并肩站在蓝天里。等拔到坡顶上,就能看见整个树身了,就能看见驾着牛扶着犁铧的满金爷和柳叶儿了。他俩正在那两棵松树底下耕地撒种呢。这两棵松树是第八洞的标志树。满金爷和他手里扶着的犁铧是桃花潭高尔夫球乡村俱乐部的标志。

草坪上拔草的人们都蹲在地上,一字排开,每人戴了一顶草帽,一只手拉着一条编织袋,眼睛紧盯着草坪,另一只手时不时伸下去,拔出一根杂草,塞进袋子里。远远看去,火辣辣的烈日下边,坦荡舒缓的草坪上,①面朝草地背朝天的人们,像一排在地毯上蠕动的蜗牛。他们的任务是拔杂草,是要把掺杂在高尔夫球场草坪里的狗尾草、水稗子、野蒿子、喇叭花、苦苦菜、蒲公英,全都拔出来,只留下草地早熟禾还有黑麦草。宝生觉得,干这活儿,有点像老家地里间谷苗,也是蹲地上,一步一挪,也是后背上驮着个大太阳。当然,北京不是五人坪,高尔夫俱乐部更不是农村,一张会员卡要缴三十万元的会费。②这个数目要是放在五人坪,你得在一亩地里种两千年的玉茭。宝生现在当然明白,你不能拿北京跟农村比。草坪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尔夫球场的名声,这儿的人靠草坪吃饭,所以,在桃花潭不种庄稼,只种草。

宝生觉得自己特别幸运,爹妈把自己生在五人坪,生在当年陈总插队的地方。宝生现在太喜欢桃花潭了。不只因为这儿工作给发衣服,能挣钱,能吃好饭,也不只因为桃花潭漂亮得像电视里的广告片儿,最主要的是因为在这儿天天都能听见五人坪的声音,看见五人坪的人。现在,十八岁的宝生终于弄明白自己为什么爱北京了——北京有这个让他无法想象的桃花潭高尔夫球乡村俱乐部。陈总说了,半年以后就不用再拔草了,就让自己去当球童,再过一两年,就不再当球童了,就去学技术当电工。陈总是这儿的董事长兼总经理。

宝生竖起耳朵等

果然,暴热的草坪上突然传过一阵清凉的泉水声,哗啦啦的泉水声里夹杂着鸡鸣和狗叫,还有孩子们忽起忽落的尖叫和女人们隐隐约约的对话……宝生知道,这些声音是草坪外边藏在树丛背后的扬声器里发出的。风声,水声,雨声,林涛声,鸡鸣,狗叫,羊群出坡声,牛群回栏声。老人们街巷里的搭话声,女人们叫喊自己的孩子回家吃饭声……千姿百态,全都是五人坪的声音,全都是陈总用一套高级录音机专门从五人坪录回来的。第一次听见这些声音,宝生叫起来,宝生扭头看看身边的陈总,说:哎呀,建国爷爷!我家黄毛儿咋也到这来啦?

陈总笑起来:就是你家黄毛儿叫呢!我就是想把五人坪留在我身边陈总又拍拍宝生的头:宝生,记住,以后你就叫我陈总,咱们高尔夫俱乐部里没爷爷这个职务。

当年陈总在五人坪插队,宝生还没出生。宝生记得自己第一次看见陈总,是有一年的春天。那时大伙都叫他建国爷爷。那些日子里,娃娃们成天追在建国爷爷的屁股后头,盯着他手里的照相机乱喊,给我照个相吧!建国爷爷就笑,给你们照,每人照一张,谁也少不了。③照相机噼里啪啦,又闪又响;娃娃们叽里呱啦,又跳又笑。后来,就看见照片了。每个人都有,也有满金爷的。满金爷扶着犁吆着牛在前面走,他的孙女柳叶儿跟在后,胳膊肘里挂着柳条斗子,正在撒玉茭种子。又过了好多年,等到建国爷爷开着汽车再到五人坪时,满金爷已经死了,柳叶儿出嫁生下孩子了。那时,建国爷爷指着那张照片说过好多次,我耕地就是满金爷教会的。

自从来到桃花潭,宝生干活从不叫苦。宝生知道,自己是在为自己的幸运和希望受苦。就像现在眼前的这群人,他们的运气和希望,好比草帽底下的阴凉,只有那么可怜的一小片。说不定什么时候刮来一阵风,头顶上的草帽就没了。④宝生有几分兴奋地打量着身边的蜗牛们,宝生想,人和人真是不一样呀

拔到坡顶,每个人都湿透了衣裳。

现在终于看清楚了:矗立在草坪左边的两棵松树下,和照片上一模一样,走出来扶着犁铧的满金爷。大黄牛脖下挂着牛铃,高举犄角,绷紧身子走在最前头。一脸皱纹的满金爷头扎白羊肚手巾,左手握紧扶手,把犁铧深深插进草地里,右手高扬鞭子。柳叶儿胳膊肘上挂着柳斗子,走在最后,正低头往犁沟撒种。

藏在铜雕里的扬声器又响起来了,水声,风声,鸡鸣,狗叫,孩子们的嬉笑声,满金爷赶牛的吆喝声……错杂缤纷地从松树下动人地传过来。这套铜雕做得真好,和真人一模一样,牛索、犁铧、鞭子、柳斗,也都按原物大小铸出来。他们正从松树下平静安详地走出来,如果没人打搅,他们会一直往前走,会在这片地毯一样的草坪上翻起土地,开出一条深深的犁沟来。

每次看见他们,宝生心里都会涌起说不出的赞叹和感动,这赞叹和感动又会搅起一些让宝生更为赞叹和感动的幻觉,看见他们,听见身边那些生机勃勃的声音,宝生说不清楚到底是他们走进了自己的梦境,还是自己走进了他们的梦境。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第一段从视觉、嗅觉等角度描写正午烈日曝晒下的草坪热气蒸腾的景象,为人物出场提供了特定的环境背景。
B.“我就是想把五人坪留在我身边!”这句发自肺腑的告白,表明陈总对乡土田园风光的热爱,凸显其淡泊名利的心态。
C.“宝生竖起耳朵等。”这个独句段呼应前文“宝生想,现在该听见了”这句,起到揭示人物心理和标明叙事线索的作用。
D.小说以宝生目睹耳闻的情景触发的“赞叹和感动的幻觉”收尾,刻画了宝生复杂微妙的心理,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白。
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用“蠕动的蜗牛”比喻烈日下拔草的人们,表现劳作的辛苦,凸显其卑微、渺小。
B.句子②,一则强调高尔夫俱乐部会员费的昂贵,一则点明五人坪的贫穷、落后。
C.句子③描写建国爷爷为孩子们拍照的情景,表现了他的亲和、慈爱,孩子们的天真、活泼。
D.句子④揭示了宝生的心理:他为自己比别的工人更能吃苦而深得陈总信任、赏识而自豪。
3.简要分析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文字的表达效果。
4.语文课上老师组织同学们针对这篇小说写一则文学短评。以下是参考题目:(1)“农具的寓言,冷峻的反思”;(2)“传统文明的当下命运”。请任选其一,围绕题目,立足文本内容,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2024-02-28更新 | 46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片段一

我们走进老乡的院子里,只见堂屋里静静的,里面一间房门上,垂着一块蓝布红额的门帘,门框两边还贴着鲜红的对联。我们只得站在外面向里“大姐、大嫂”的喊,喊了几声,不见有人应,但响动是有了。一会儿,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穿的虽是粗布,倒都是新的。我看她头上已硬挠挠地挽了髻,便大嫂长大嫂短地向她道歉,说刚才这个同志来,说话不好别见怪等等。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我说完了,她也不作声,还是低头咬着嘴唇,好像忍了一肚子的笑料没笑完。这一来,我倒有些尴尬了,下面的话怎么说呢!我看通讯员站在一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我,好像在看连长做示范动作似的。我只好硬了头皮,讪讪地向她开口借被子了,接着还对她说了一遍共产党的部队,打仗是为了老百姓的道理。这一次,她不笑了,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里瞅着。我说完了,她看看我,看看通讯员,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

(节选自茹志鹃《百合花》)

片段二

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漫山遍野那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

这才想到把它举起来仔细端详。想,为什么坐了一路火车,竟没有拿出来好好看看?现在,在皎洁的月光下,才看清了它是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小心地把它打开,又学着同桌的样子轻轻一拍盒盖,“嗒”的一声,它便合得严严实实。又打开盒盖,觉得应该立刻装点东西进去。丛兜里摸出一只盛擦脸油的小盒放进去,又合上了盖子。只有这时,她才觉得这铅笔盒真属于她了,真的。又想到了明天,明天上学时,多么盼望她们会再三盘问啊!

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来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不再害怕了,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前走去。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

(节选自铁凝《哦,香雪》)

1.下列对片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片段一中的新媳妇有着笑而不语、美丽娴静的别样韵致,“半晌”二字足见新婚被子的珍贵和情感上的不舍,也因此更见出人物形象的真实。
B.片段一中的新媳妇普通得连姓名都没有,却能反映出军民鱼水情深的主题。
C.片段二写到“她多么盼望她们会再三盘问她啊”,香雪端详铅笔盒之后,希望同伴们盘问,这是少女虚荣的表现,也意味着纯真而质朴的乡村文化的失落。
D.片段二中“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的自动铅笔盒,象征着文化、知识、现代文明,体现了香雪对新生活的向往。
2.下列对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片段一,选文写新媳妇的肖像、神态、动作以及“我”的解释,但不写新媳妇的语言目的是为了写出新媳妇在贫寒中仍然保持着温润的美好。
B.片段二,作者通过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了山村少女纯真善良、洁白无瑕的心灵,洋溢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
C.片段二第二段连用了许多个“她”,用第三人称叙事的方式,更客观直接地展现人物心理和丰富多彩的生活。
D.片段一写新媳妇的神态、片段二写香雪的动作,都有着清新的笔调、温婉的用词以及灵动的叙述节奏,勾勒了一幅“文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画面。
3.片段二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大山、月亮、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4.诗化小说,是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的一种小说文体,是中国现当代小说的新样式。比较注重环境意境化和细节描写。请结合片段,从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分析这两篇小说“诗化”的特点。
2024-02-16更新 | 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