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文学类文本常设考点 > 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相似题推荐

小阅读-课外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青萍

端木蕻良

我的窗前有几片青萍,它被养在一个磁州窑的钵子里,在阳光的映照下,它在不断地孳生着……

它是来自徐霞客生长的地方:江阴马镇胜水桥畔。

徐霞客家门前有一湾清水,水上有一座石桥,阳光把桥影就映照在这浮在水面碧绿的青萍上。

我一定要带走这青萍的绿色,这青萍,是徐霞客亲眼看过的。这位伟大的旅行家,卓越的地理学家,每次出游,或是从远方归来,都得从这桥上走过,他的身影,随着桥影也映落在这青萍上了。到处都有水,到处都有青萍。但是,这座小石桥下的青萍是不寻常的。因为,只有它,才能准确地记录着徐霞客在哪一天离开家门,徐霞客在哪一天又回来的。

正是这位徐霞客,他有水的活力,他有青萍的生机。我从小就仰慕他。在我跨进七十岁的前夕,来到他故居的门前,我仿佛亲眼看到当年的徐霞客走过这座桥去,而恰恰是他的影子,印落在这一片青萍上面。我看见这青萍,完全忘记我行动不便了,拄着手杖,蹒跚地下到水塘边,便伸手去捞取青萍,可是够不着,我便用手杖把儿把它勾了过来,青萍随着一些漂浮植物来到了岸边。

我们还要访问好几个城市,在路上还要花费将近一个月的时光。但是,我们就是要把它带回北京去。……只要住下来,我便每天偷偷地为放在茶杯内的青萍换清水。但是,青萍并不体谅这份儿好心,它好像是越来越少了。待到我们离开杭州的时候,玻璃杯中的绿色全都不见了,只有一团像干枯蘑菇色的东西。我拿出放大镜来看,也找不出一点点有生命的绿色了。耀群不知是为了安慰我,还是她有什么起死回生的绝招儿,并不像往常那样干脆地主张丢掉算了,而是命令我绝对不许再换水。到了地方住下后,也仍然首先将它取出,放在杯中养起来,更着重地叮嘱服务员同志,千万不要把它当作茶根倒掉。并把它放在窗台上,使它尽量能受到阳光……

一天两天过去了,三天四天过去了,我们从杭州乘长途汽车到了苏州,又从苏州乘火车到了上海,杯中并没有什么变化,我每次看到的,仍然是那朵干蘑菇,每次都使我感到的并不是愉快……

在上海的第三天清晨,耀群照例也去向杯中观看,突然,她欢叫起来。我连忙起身赶了过去。她欢叫着:“看!绿的!是绿的!青萍又活了!”

是的,这青萍已经不是徐霞客当年的青萍了。但它代表的生机,代表着徐霞客的生机,却比当年更加旺盛,它可以在任何地方表现出来。

现在,不但徐霞客旧居前塘中的青萍,不是当年的青萍了,就是我们从江阴带回来的青萍,也已经不是彼时的青萍了,它已经孳生繁殖,它蕴育着的生机,却因为孳生的繁茂,反而显得更旺盛。徐霞客门前胜水桥下的青萍,已经不知经过多少代了,但它内含着徐霞客不朽的生机,也正和窗前瓷钵里的青萍一样,远隔千里,相映成趣。

水到处都有的,青萍也是到处都有的,青萍把灿烂的阳光,巧妙地织成绿色,把阳光里的热,转化成为绿色。绿色,可以说是生命的本色。每当我写作疲倦时,便向窗外看去,看到青萍的绿色,不但赶走了我的疲倦,仿佛在我心灵深处,更增添了无限的生机。

(选自《中国散文鉴赏文库》,有删改)


文中“青萍”的内蕴十分丰富,请结合全文理解其含义。
2022-08-31更新 | 85次组卷
小阅读-课内 | 适中 (0.65)
【推荐2】为何以“红烛”为题?
2022-01-31更新 | 91次组卷
小阅读-课内 | 适中 (0.65)
【推荐3】本文的线索是“秦腔”,全文都是以此来组织材料、展开文章的,请结合课文进行分析。
2022-04-23更新 | 10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