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文学类文本体裁 > 外国小说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5 题号:1998621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苏]康斯坦丁·帕乌斯托夫斯基

彼得洛芙娜搬来一个月后,波塔波夫老人就去世了。这座房子里就剩下彼得洛芙娜和她的女儿瓦丽娅。

这座只有三个房间的小屋坐落在山上,小屋后面是一座凋零的花园。

离婚后的彼得洛芙娜离开莫斯科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习惯这座空旷的小城。可是回莫斯科已经不可能了。她在这座小城的军医院找了事做,受伤的心也就暂时安定下来了。

渐渐地,她有点喜欢上这座小城了,喜欢上了这小城冬日里洁白、温柔的雪。她渐渐习惯了小屋里摆放着的那架走了调的钢琴,习惯了挂在墙上的那些业已发黄的照片。她知道老人有一个儿子,如今正在黑海舰队上服役。

冬天到来之后,陆续有写给波塔波夫老头的信寄来。彼得洛芙娜把这些信都叠放在书桌上。有一天夜里,她醒了过来。窗外的白雪发出昏暗的光亮。她点燃桌上的蜡烛,小心地抽出一封信,拆开了信封,环顾了片刻,便读了起来。亲爱的老爷子,她念道,我从战场上下来已经在医院里躺了一个月了。伤不是很重。总的来说,伤快要养好啦。”“爸爸,我常常想起你,她接着念下去,我也常常想起我们家这座小屋,但这些离我似乎都非常遥远。我只要一闭上眼睛,立刻就会看到:我好像正在推开小门,走进花园。这是在冬天,白雪皑皑,可是通向那座旧亭子的小径被清扫得干干净净,钢琴当然已经修好啦,你把那些螺旋状的蜡烛插在了烛台上。钢琴上摆着的还是那些曲谱:《黑桃皇后》序曲和抒情曲《为了遥远的祖国的海岸……》。门上的铃还响吗?我走的时候还是没来得及把这修好。我难道还能再见到这一切吗?我明白,我在保卫的不仅是整个国家,也在保卫这个国家里的每一个角落,包括我们家的花园小屋。”“我出院后,会有一个很短的时间回家探亲。我还不能确定。不过最好别等。她思忖,或许就在这两天内,这个陌生人就会从前线回来。

一大早,彼得洛芙娜就吩咐瓦丽娅拿起木铲去清理通向山坡上那座亭子的小径。彼得洛芙娜修理好了门铃。她显得格外精神,面色绯红,说话嗓门特别大。她从城里请来了一位老技师,他修好了钢琴。

彼得洛芙娜小心翼翼地从抽屉翻找出一包粗粗的螺旋状蜡烛。她把蜡烛插到了钢琴架上的烛台上。晚上,她点燃蜡烛,坐到钢琴前,顿时,整个房子都充满了音乐声。还在火车上,波塔波夫中尉就算好了,留给他待在父亲那儿的时间不超过一昼夜。火车是下午到达小城的。就在车站,中尉从认识的站长那儿了解到,父亲已经在一个月前去世了,如今在这座屋里住着的是一个带着女儿从莫斯科来的陌生的女歌唱家。站长建议中尉就别回家去了。中尉沉默了一会,说了声谢谢,便走了出去。穿过小城,一片暮霭中,波塔波夫终于走到了房子跟前。小心翼翼地打开小门,可是小门还是咯吱地响了一声。花园仿佛抖动了一下。树枝上有雪花簌簌飘落,沙沙作响。他环视四周。雪地里,一条已打扫干净的小径通向旧亭子,他不知不觉地走到了亭子里,把手放在年代已久的栏杆上。远方,森林的尽头,天空雾蒙蒙一片,呈现出粉红色的霞光,大概是月亮在云层后面慢慢升起的缘故。怎么会是这样?波塔波夫一脸茫然,轻声地自言自语道。

不知是谁小心翼翼地拍了拍波塔波夫的肩膀。他回过头去。在他身后站着一位年轻的女人。进屋吧,别在这站着。女人轻轻说。波塔波夫一言不发。女人拽着他的袖口,沿着打扫干净的小径走向小木屋。快到台阶的时候,波塔波夫停了下来,感到喉咙里一阵痉挛,几乎喘不上气来。女人还是那样轻柔地说道:没关系。请您别拘束。很快就会过去的。

他进了屋子。整个晚上波塔波夫都无法消除一种奇怪的幻觉,仿佛他处在一种飘然的、影影绰绰的,但却十分真实可靠的梦境中。钢琴、蜡烛……屋子里的一切都如他当初想看见的一样。

彼得洛芙娜坐到钢琴前,小心翼翼地弹奏了几曲,转过身,对波塔波夫说:我觉得我好像在哪儿见过您。”“也许吧,波塔波夫答道,不过,想不起来啦。

几天之后,彼得洛芙娜收到了波塔波夫写来的信。我当然记得我们是在哪里相逢的,波塔波夫写道,可是我不想在家里对您说。您还记得1927年在利瓦季亚吗?在一条小道上,我只看了您一眼,您的倩影就永远刻在了我脑海里。当我看着您的背影远逝,我就知道,您是会让我的一生发生改变的人。可我当时不知为什么就是没有追上去。在这条小道上,我只看了您一眼,就永远失去了您。不过,生活看来对我还是很宽厚的,让我又遇上了您。如果能有一个美满的结局,如果您需要我的生命,那它当然是属于您的。

彼得洛芙娜放下手中的信,两眼朦胧地望着窗外那白雪皑皑的花园,低声说道:天呐,我从来没有去过利瓦季亚!从来没有!可是,现在这还有什么意义吗?该不该让他知道这一点呢?或者干脆欺骗一下我自己吧!她捂住自己的双眼,笑了起来。

窗外,皑皑的白雪映着一轮红红的落日泛着金色的光。

创作于1943年二战期间(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关于“小风铃”的构思精巧,既体现了安德烈维奇对家乡的思念,修好小风铃又从侧面表现了彼得洛芙娜的善良体贴。
B.小说讲述了战争背景下,彼得洛芙娜经历了感情的伤痛来到陌生的小城后发生的故事,她能主动迎接生活中的新变化,让我们看到人们对爱和美的向往与追求。
C.这篇小说巧妙地发挥了书信的作用,先是借书信交待了男主人公的情况,结尾时又通过书信表达了波塔波夫对彼得洛芙娜的爱慕之情。
D.文中画线内容让我们借波塔波夫的眼睛看到了花园、旧亭子、远处的森林、雾蒙蒙的天空以及粉红色的霞光,只有景致而已,并不能借此感知人物的心情。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小说善于利用景物的前后勾连来加快叙述节奏。小说中钢琴、蜡烛等景物的反复出现并前后勾连、照应可以使情节更紧凑。
B.本文恰当地运用全知视角,叙事角度从彼得洛芙娜转换到波塔波夫中尉再回到彼得洛芙娜,使得主人公的形象得到全方位的、立体式的呈现。
C.本篇小说没有大起大落的故事情节,呈现的多是诗意的画面,语言简练,体现了苏联作家康斯坦丁·帕乌斯托夫斯基作品的独特魅力。
D.好的小说结尾,正如美人“临去秋波那一转”,让人回味无穷。本文中彼得洛芙娜结尾的“笑”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丰富的想象空间。
3.小说中安德烈维奇·波塔波夫中尉的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4.“雪”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知识点】 外国小说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忙碌经纪人的浪漫史

〈美国〉欧·亨利

证券经纪人哈维·麦克斯韦尔事务所的机要秘书皮彻,在上午九点半的时候,看到他的老板和那个年轻的女速记员一起匆匆进来,他那毫无表情的脸上不禁露出了一丝诧异和惊奇。麦克斯韦尔飞快地说了声“早上好,皮彻”,就朝他的办公桌冲去,仿佛要跳过它似的。接着,他就埋头在一大堆等着他处理的信件和电报里。

那个年轻姑娘已经替麦克斯韦尔当了一年速记员。她的美丽是一般速记员所没有的。她并不采用那种华丽诱人的庞巴杜式的发型。也不戴什么项链、手镯、鸡心之类的东西。她根本没有准备接受人家邀请去吃饭的神气。她的灰色衣服虽然很朴素,但穿在她身上非但合适,而且文雅。她那俊俏的黑色无边帽上插了一支金绿色的鹦鹉羽毛。今天上午,她身上有一种温柔而羞怯的光辉。她的眼睛梦也似的晶莹,她的脸颊桃花般的娇艳,脸上还带着幸福的神色和追怀的情调。

皮彻仍旧有点好奇,注意到她今天早晨的举止有些异样。她不像往常那样,径直走进她办公桌所在的套间里去,却有点踌躇不决地逗留在外面的办公室里。有一次,她挨近麦克斯韦尔的办公桌,近得仿佛要让他知道自己在场。

坐在办公桌前的人简直成了一部机器;它是一个忙碌的纽约市的经纪人,由那些营营作响的齿轮和正在展开的发条推动着。

“哦——怎么?有事吗?”麦克斯韦尔粗声粗气地问道。他那些拆开了的信件堆在那张杂乱的办公桌上,好像舞台上的假雪。他那锐利的灰色眼睛唐突而不近人情,有点不耐烦地扫了她一下。

“没事。”速记员回答道,微笑着走开了。

“皮彻先生,”她对机要秘书说,“麦克斯韦尔先生昨天有没有对你说起另请一个速记员?”

“说过。”皮彻回道,“他吩咐我另找一位。昨天下午我就通知了介绍所。”

“那么,在有人顶替之前,”那年轻女人说,“我照常工作好啦。”她说罢走到自己的办公桌前,把那顶插着金绿色鹦鹉毛的黑色无边帽挂在老地方。

谁没见过一个生意大忙时的纽约经纪人,谁就没有资格当人类学家。诗人歌颂了“灿烂的生命中一个忙碌的时辰”。对经纪人来说,不但时辰是忙碌的,他的每一分每一秒也都忙碌不堪。

今天正是哈维·麦克斯韦尔的忙日。股票行情自动收录器开始痉挛地吐出一卷卷的纸条,电话机犯了不断营营发响的毛病。人们开始拥进事务所,在栏杆外探进身来向他呼唤,有的高兴,有的慌张,有的疾言厉色,有的刻薄狠毒。送信的小厮捧着信件和电报奔进奔出。事务所里的办事员跳来跳去。

交易所里有了飓风,山崩,暴风雪,冰川移动和火山爆发;自然界的剧变在经纪人的事务所里小规模地重演了。麦克斯韦尔把椅子往墙边一推,腾出身子来处理业务,忙得仿佛在跳脚尖舞。他从股票行情自动收录器跳到电话机旁,从办公桌边跳到门口。

正在这个忙得不可开交,愈来愈紧张的当口,经纪人忽然瞥见一堆高耸的金黄色头发,上面是一顶颤动的丝绒帽子和驼毛帽饰,一件人造海豹皮的短外衣,是一个从容不迫的年轻姑娘。皮彻正准备介绍。

“速记员介绍所派来的小姐,来应聘的。”皮彻说。

麦克斯韦尔打了半个转身,双手还捧着一堆纸张和股票行情的纸条。

“应什么聘?”他皱皱眉头说。

“应聘当速记员。”皮彻说,“昨天你吩咐我打电话,叫他们今天早晨派一个来的。”

“你头脑搞糊涂了,皮彻。”麦克斯韦尔说,“我干吗要这样吩咐你?莱斯利小姐在这儿的一年里工作令人十分满意。只要她愿意继续干下去,这个职位永远是她的。对不起,小姐,这儿并没有空位置。皮彻,赶快向介绍所取消要人的话,别再引谁进来啦。”

那个年轻姑娘愤愤离去。皮彻在百忙中对速记员说,老板近来好像越发心不在焉,越发容易忘事了。

业务越来越忙,节奏越来越快。麦克斯韦尔像一部高速运转,精巧坚固的机器——紧张万分,开足马力,正确精密,从不犹豫,言语、动作和决断都像钟表的机件那样恰当而迅速。证券和公债,借款和抵押,保证金和担保品——这是一个金融的世界,其中没有容纳人类世界或是自然界的丝毫空隙。将近午餐时间,喧嚣暂时平静下来。

麦克斯韦尔站在办公桌边,手里满是电报和备忘便条,右耳上夹着一支自来水笔,一绺绺的头发凌乱地垂在前额上。他的窗子是打开的,因为可爱的女门房,春天姑娘,已经在大地的暖气管里添了一些热气。

窗口飘进了一股迷惘的气息——一股紫丁香优雅的甜香,刹那间使经纪人动弹不得。因为这种气息是属于莱斯利小姐的;是她的,只是她一个人的。

那股气息使她的容貌栩栩如生地,几乎是触摸得到地显现在他眼前。金融的世界突然缩成一个遥远的小黑点。她就在隔壁房间里——相距不出二十步远。

“天哪,我现在就去。”麦克斯韦尔脱口说了出来,“我现在就去要求她。我不明白为什么早不去做。”

他一股劲儿冲进里面的办公室,像一个做空头的人急于补进一样。他向速记员的办公桌冲过去。

“莱斯利小姐,”他匆匆开口说,“我只有一点空闲。我利用它来说几句话。你愿意做我的妻子吗?

我实在没有时间用普通的方式跟你谈情说爱,但是我确实爱你。请你快回答吧——那帮人正在抢购太平洋铁路的股票呢。”

“喔,你说什么?”年轻女人嚷道。她站了起来,眼睛睁得大大地盯着他。

“你不明白吗?”麦克斯韦尔着急地说,“我要求你跟我结婚。我爱你,莱斯利小姐。我早就想对你说了。所以事情稍微少一点时就抽空跑来。他们又打电话找我了。皮彻,让他们等一会儿。你肯不肯,莱斯利小姐?”

速记员的举动非常蹊跷。起先她似乎诧异得愣住了;接着,泪水从她惊讶的眼睛里奔涌而出;之后,她泪花晶莹地愉快地笑了,一条胳臂温柔地勾住经纪人的脖子。

“我现在懂得啦,”她柔声说,“这种生意经快要把你打垮了。起初我吓了一跳。难道你不记得了吗,哈维?我们昨晚八点钟在街角的小教堂里举行过婚礼啦。”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从机要秘书皮彻的角度描写速记员莱斯利小姐,可以拉近小说与读者的距离,增强可信度与真实性。
B.作为证券经纪人,证券在哈维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压倒一切的位置,使他的行为变得荒诞而怪异。
C.哈维前一天吩咐秘书皮彻招聘速记员,可推知他当时对速记员莱斯利小姐的工作不满,是一时冲动。
D.“金融的世界突然缩成一个遥远的小黑点”,表明莱斯利小姐的人格魅力使哈维暂时走出了金融世界,恢复了正常人性。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运用夸张的手法勾勒出证券交易所里“机械人”的形象,如“办事员跳来跳去,活像风暴发作时船上的水手”“哈维忙得仿佛在跳脚尖舞”等。
B.小说语言极具内涵和感染力,如“交易所里的景象变幻莫测,不时有飓风、山崩、暴风雪、冰川移动和火山爆发发生”,运用想象和比喻,形象地写出了交易所的忙乱和喧闹。
C.小说以小见大,通过哈维夸张荒诞的行为,揭示了西方社会过度注重物质财富,从而对人们精神和人性造成摧残的现实。
D.小说结尾通过对莱斯利小姐一连串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集中展现出莱斯利小姐惊讶、不满、感动、讨好等复杂微妙的心理。
3.小说是如何刻画哈维的忙碌不堪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小说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颇具艺术魅力,请结合全文对此简要分析。
2023-08-23更新 | 7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机舱里的钟声

[英国]希区柯克

从明尼苏达州杜鲁门城飞往华盛顿的班机上,坐在我旁边靠窗座上的那个大高个,看着手腕上的表说:“七点十分,托尼,我们已飞一半路了,假如我逃亡海外的话,他们会认为我不回来了。”

“山姆,你不是在逃亡。”我说。

他微微一笑:“对,我不是在逃亡。”

就从那时起,头顶传来“滴答,滴答”的声音。

山姆的两眼瞪大,他长期处于恐怖中,一听到这滴答声,立即目瞪口呆,一只手紧紧抓住座位间的扶手。

我明白他恐怖的原因,这是定时炸弹定时装置的声音。

他惊恐地望着我,好像我能保护他。

我十分镇静地站起来。我看到山姆头顶行李架上的公文包。它不是山姆的,他的皮包正在身旁,印有名字缩写。

滴答声来自那个没有记号的皮包。它的声音像打鼓,每一声似乎都要毁掉我的生命及飞机上其他四十几个无辜的生命。

我看看那只公文包,没敢碰它。没错,是定时装置,但谁能说清那是一种什么样的装置?也许把它取下就会爆炸。

一分钟过去了,山姆问:“找到没有?”

我无言以对。一个小男孩在山姆前面的座位中十分不安地说:“妈妈,我听到时钟声。”

一位空中小姐端着盘子走过来,停在我座位旁边的走道上,侧耳倾听。“那是你的吗?”她的微笑是牵强的,“我想里面是一只钟吧?”

“那不是我的。”我贴近她耳朵轻轻说,“小姐,它可能是一只炸弹,坐在窗边的是山姆。”

她听了我的话急忙走向驾驶舱。山姆看了看我。一会从麦克风里传出一个男人的声音:“我是机长,十七号座位上头那个没标签的皮包,不论是谁的,请声明……”

那滴答声在我耳边如打鼓般响。乘客的脸全转向我们。机舱内有谈话声,但没人承认那只公文包。

山姆的额头上出现了豆大的汗珠,说:“该死,它什么时候爆炸?”

机长出来了,非常镇静,不动声色。他瞧瞧公文包,注意地听听,通道那头有位男士站起来和他说话。“请坐下。”机长说。

突然有人说:“炸弹!”

乘客都站起来,向前舱后舱乱跑。

纷乱中,我迅速告诉机长:“我叫托尼,私人侦探,我正带这位山姆到华盛顿去作证,假如他能证明塔克兄弟帮在中西部的所作所为的话,就会消灭一个犯罪集团。”

“我们可以把它丢出门外。”机长说。

“那机舱能保持正常压力吗?”

“这是没办法的办法。”

“谁也不知道它是怎样的装置,改变压力可能会引发炸弹爆炸。”

机长点点头,抬高声音大叫:“诸位请各归原座,假如我们能紧急降落……”他头一次表现出惊慌,“天哪,等一等。”他看看手表,“七点十九分。”自从滴答声开始,已过去九分钟。

“我们需要的是四千米的跑道。在新阿巴尼附近有个小机场……”

他向驾驶舱冲去。几秒钟后,我们系上安全带,飞机准备紧急降落。

庞大的飞机俯冲着滑翔,发出很大声响。

飞机在机场上空盘旋,我看到一个风向塔,两个小小的孤寂的棚子,三辆闪闪发亮的汽车等在跑道边。

那三辆黑色汽车在等什么?

我觉得面部肌肉僵硬,傻兮兮地冲山姆笑着。他皱着眉看着我,同时抹抹额头的汗水。

我越过他的头,伸手取下那只公文包,他吃了一惊,几乎从座位上跳起来。

我挟着公文包来到驾驶舱。

副驾驶在驾驶飞机,机长看看我和公文包:“你疯了吗?”

“我差点成了傻子。”

飞机正在滑落。

“马上飞离机场。”我说。

那位副驾驶不理我。

此刻我做了唯一能使他们听话的事,举起手中的公文包,要把它砸在机舱壁上。

机长伸手抓我,但没抓住。我打开公文包,里面有一只静悄悄的小钟,还有一只噪音很大的钟。小钟牵动大钟,七点十分开始作响。

就是那样,没有炸弹。

“他们知道你们的一贯作风,”我说,“他们估计你们不敢去动那枚定时炸弹,假如你们听见它在七点十分开始响的话,你们就会在这里降落,那三辆汽车在这荒凉的机场停着,是在等候山姆。”我说,“现在请你们通知警察逮捕他们。”

山姆按照规定的时间抵达华盛顿,并且由于他的作证,警方破获了一个犯罪集团。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托尼要护送证人山姆到华盛顿作证,但旅途并不顺利,在托尼和机组成员的恰当处理下,总算有惊无险,将证人安全送达华盛顿。
B.空中小姐侧耳倾听后“微笑是牵强的”,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能说明“滴答”的钟声已经引起了机舱内其他人的注意和不安。
C.托尼为了使机长和副驾驶听从自己的要求飞离机场,作势要将公文包砸在机舱壁上,因为机长这时还不知道包里是没有炸弹的。
D.本文中的机长虽然着墨不算很多,但他对整个事件的处理都显得有条不紊,自始至终都保持冷静果断,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的人物描写细致生动,作者从语言、动作、神态等角度对侦探托尼进行了全面的描写,使这一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B.小说中有多处细节描写,如“他吃了一惊,几乎从座位上跳起来”刻画了山姆的恐惧心理,营造出紧张的气氛,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C.小说为故事设置了一个独特的环境,开篇首句“从明尼苏达州杜鲁门城飞往华盛顿的班机上”,正是接下来的情节发生的主要场所。
D.小说善于用场景表现主题,文中当有人喊出“炸弹”时,乘客们开始陷入混乱。这一场景,充分体现了小说谣言可畏这一主题思想。
3.请简要分析小说中“我”的形象特点。
4.“钟”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023-02-16更新 | 6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遭殃的机关公务员

[匈牙利]莫尔多瓦·久尔吉

本来我们的机关和别的机关没有什么不同,充其量只是我们的勃朗特·尤若夫局长比别人更威严一点就是了。一进机关大门,迎面就是一人高的站立塑像,这是局长六十寿辰之际全局六百个业余雕塑家应征作品中被评选委员会挑中的那个。塑像的一只手威风凛凛地指着进来的人,另一只手指着挂在墙上的横幅,横幅上写道:你今天打算做什么来让我对你感到满意?

勃朗特局长君临全局为时六年,其间他周围的人换了十二批。第六年末,勃朗特局长突然病逝。虽然他亲自批准两名高级工作人员可以上教堂为他祷告,但看来没有起到作用。

局长驾离人间的第二天,全局职工云集俱乐部大厅开追悼会。勃朗特局长的遗像围上黑纱,相片下面——按照他的遗愿——挂着一条横幅,上面写道:物质不灭,精神不死,本局长永在。新局长还没有到任,由副局长契本致悼词。契本副局长站在俱乐部礼堂的尽头,面对局长遗像宣读悼词。站在前几排的人都好像看到已故局长在镜框里时而赞许地点点头,但当契本说些啰唆、平庸的话时,他就皱起眉头。致悼词从早晨八点钟开始,于次日晚六点半结束。悼词念完,契本副局长把讲稿的最后一张纸放在桌子上,宣布:为悼念已故勃朗特局长,全体起立,默哀一分钟。

为了竭力压制沉痛,或者表示自己正在竭力压制沉痛,起立的人都肃然直立,纹丝不动。格盖尼同事(他常常腿抽筋)刚一起立,就打了个趔趄,但契本副局长严厉地瞪了他一眼,他马上就立直了。格盖尼知道,人们对局长哪怕只要有一丁点儿不逊之举,副局长是从不手软的。

大家站着,等人做个动作,咳一声,或者用其他什么方式表示一分钟已经到了,可是全场鸦雀无声。

一分钟肯定是过去了,但谁也不认为自己可以出来表现一下。算起来最适合说这句话的契本连表也不敢看一下,他担心会为此丢官。干吗非要副局长来打破这庄严的气氛呢?有的人眼看着围黑纱布的遗像,暗暗担心自己的饭碗,谁也不怀疑,勃朗特局长说物质不灭绝不是信口开河。他们相信,任何人敢斗胆从最后表示敬意的六十秒中哪怕克扣一秒钟,就会遭到局长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处分。同时,谁也忍不住偷偷地想笑,看看到底哪一个糊涂家伙第一个出来打破沉默,那么他就会被脚不沾地地踢出机关去。不少人正在盘算,这无疑是为自己晋升创造条件的大好时机。

最后使事情彻底改变为悲剧的是墙上的那架挂钟。大概也是为了表示哀悼吧,它停了。大家就永远地失去了能不冒天下之大不韪而断定一分钟已经过去的机会。

天破晓了,后来黄昏又来临了,但是一分钟的默哀还在继续进行。

两个星期过去了。由于俱乐部另有用途,新局长只好派人把开追悼会的人们(他们还是这么站着,本来怎么站着的现在还是怎么站着,要动手术都不用另摆姿势了)装上卡车,运到医院,医院不接收,于是又运到了最新现代史博物馆的一个特别陈列室。

全体人员从此就在那用一条红绳子围着的地方站着,眼睛瞪着前方,好像还在看着已故勃朗特局长的遗像。博物馆的看守告诉人们说,默哀的人常常在深夜轻轻叹一口气,稍微动一下腿,好像想活动一下,但接着又从眼角里偷偷看着别人,继续一丝不苟、毕恭毕敬地站着。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开头一段对勃朗特局长塑像的描写,体现了局长受人敬重的一面,同时也为后文全局的机关公务员“遭殃”做好了铺垫。
B.局长逝世后,契本副局长致悼词的时间竟然长达一天多,作者运用夸张手法,造成荒诞可笑的效果,产生了强烈的讽刺意味。
C.公务员们都竭力压制住内心的沉痛,肃立默哀,他们都明白在局长追悼会这一庄重严肃的场合是不能做出任何不敬的行为的。
D.人们都希望有一个糊涂家伙第一个出来打破沉默,这一段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了公务员们自私自利、相互排挤的虚伪本性。
E.这篇小说运用了大胆的夸张手法,通过局长追悼会这一特定场景,为读者展示了机关公务员这一群体的生存状态,引人深思。
(2)局长突然病逝这一情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机关公务员这一群体的形象特点。
(4)联系全文,探究这篇小说的主题。
2022-01-06更新 | 7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