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文学类文本体裁 > 中国现当代小说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3 题号:2074600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两个人的兵站

石钟山

那是许多年前的一个初冬,一次突然而至的大雪,让兵站又一次与世隔绝了。

打点好行装的战士常小兵,只能望雪兴叹了。背包以及随身的一切家当,昨天晚上已经收拾停当。就等今天一早,山下的大站派车来接他,然后他就要告别工作了五年的兵站。

他们是青藏线沿途中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兵站,窝在半山腰的一块平地上,只有两名士兵的编制,归山脚下的大站管理。他们离大站还有一百多公里的山路。整个青藏线,沿途大小兵站不计其数,保障着后方的人员和物资源源不断地送进高原。常小兵把自己的兵站比喻成一颗螺丝钉,虽然小,但不可缺少。

每当迎接一批人到来,他们是兴奋的、喜悦的,像招待自己的亲人一样。这时,兵站里才有了烟火气。每来一拨儿人,足以让两名士兵高兴上好几天。他们的话题自然离不开这些人,当然都是军人和探亲的家属。那些军人的妻子或女朋友,穿着鲜亮,说话动听。她们匆匆地来了,又匆匆地走了,去奔赴她们爱人工作的地方。

两人的兵站,绝大部分时间里是冷清的,大批车队不会在他们这里歇脚驻足。他们早就计算好了行程和时间,路过他们两人兵站时,并不停留。两个人跑到路边,向车队的战友们挥手致意。车队发现他们两个人时,会鸣笛打招呼。偶尔的,也会有战友摇下车窗,扔给他们一袋方便面或者一两个水果,然后摆摆手,笑着走了。他们听着车队远去的隆隆声响,心里也跟着热闹过了。

这是道路开封后的日常景象。一到秋天,突降一场雪之后,气温骤降,再连续下几场雪,路便封了。他们的兵站便成了一座孤岛,与世隔绝。他们要挨过漫长的冬季,盼望着路上的雪和山上的雪一点点融化,直到再次热闹起来。

常小兵在兵站已经工作五年了,五个春夏秋冬,他都是这么熬过来的。他习惯了这里的一切。可今年不一样了,他到了要离开的时候。三天前,他就接到了今年退伍的通知。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常小兵已经司空见惯了。每年的春天,他都会见到一批车队,载着入伍的新兵,昂扬地向高原挺进。他注视过这些新兵的眼神,有憧憬、有梦想,和自己刚参军时一样。他更多的是留意那些从高原上下来的退伍老兵。他们摘去了肩章和领花,一律沉默着。在这些老兵的眼神中,常小兵体会到了什么叫成熟。如今,也轮到他退伍了。接到退伍通知那天,他的心情就不一样了。有不舍、留恋,也有对未来美好的期待。

参军满两年第一次探亲的时候,常小兵和王娟订了婚。王娟是他同学,从初中到高中。后来,王娟考入护士学校,在老家的镇医院当了一名护士。两人上学时就心生朦胧,他参军后,就一直通信。在公路解封期,十天半月,大站的人上山送补给时,都会给他带来好几封王娟的信,通信频率几乎是隔天一封。大站来人时,他也会把写给王娟的厚厚一沓信,塞给送给养的人,让他们带到山下寄走。两人都知道,只要一到封冻期,他们就会有半年的时间接不到对方的信。

大约在退伍前二十天,常小兵就告诉王娟自己大概离队的日期。王娟告诉他,自己要亲自来接他下山,看一看他信中说的兵站,再和他到大城市里逛一逛,准备他们春节结婚的用品。

自从和王娟订婚后,他思念恋人的心情与日俱增,随着退伍的日子临近,几乎到了顶点。

现在却被这场突然而至的大雪瞬间浇灭了。

大雪一落,山上路上一切都白雪皑皑,不仅路断了,而且他们唯一通往大站的电话线也断了。电话线中断是常有的事,比如,一次塌方、一场大风,或者一场大雪,都会让脆弱的电话线中断。

突然的落雪让常小兵打消了正常退伍的念头,他只能等待来年化雪的日子。这几个月,他是怎么度过的,事后他自己都记不住了。每天出门的第一件事,就是望山望雪,然后他就会拿出王娟的照片,看上一遍又一遍。王娟在他眼前阳光般温暖地笑着,笑容中透出对幸福的渴望。这是一张王娟新近寄来的照片,当时,他们已经定好了婚期。

在等待的日子里,他天天跑到山路上去,雪先是硬的,后来慢慢变软,最后又在他手里开始融化。不经意间,远山近景的雪开始变薄变淡,他的心也一点点敞亮起来。他经常会想,王娟现在在干什么,她要来接他下山,她来过了吗?眼看冰雪就要消融了,想着念着,雪就真的一点点化了。

一天清晨,他突然听到了外面汽车的轰鸣声。他以为是做梦,可那轰鸣声一点点地接近两个人的兵站,他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慌张地跑到外面。一辆越野车停在了兵站门前。

先是后座一侧车门打开,他看到一支拐杖探了出来,然后又看到一只脚,王娟拄着一支拐梦一样地出现在他的面前。他呆怔地望着她,看见王娟眼角有两行泪流了下来,嘴唇颤抖着。他叫了一声“王娟”。便扑了过去。

王娟不仅如期地来接他了,而且还在这里和他一起熬过了漫长的冬季。接王娟的车还没有行驶到大站,大雪便落了。车无法行驶,王娟被困在一个兵站里。雪快化的时候,她偷偷地向大站步行而来。结果,王娟冻晕在半路上。人们找到她时,她已经冻僵了,一条腿被冻伤。还没等完全康复,王娟就第一时间出现在他的面前。

她终于见到了心爱的人。兵站的车载着两人,在小路上越驶越远。两人兵站,送行的新兵站在高处,泪眼模糊着再也看不见他们了。

两个人的兵站还在,又有了新故事。

原载于2022年8月16日《解放军报》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兵站自然环境恶劣,时常因突然而至的落雪与世隔绝,成为孤岛。小说以此为背景,交代戍边战士的生存环境,展开故事情节。
B.兵站时常是冷清的,戍守的两人会因探亲的家属和偶尔摇窗问候的战友而兴奋,这写出了他们在兵站生活的孤寂失望之感。
C.小说写战友们路过兵站时,“鸣笛打招呼”“扔给他们一袋方便面或者一两个水果”等描写体现了真挚的战友情,有助于刻画人物的形象。
D.小说以恶劣的环境、兵站生活的孤独体现现代军人戍边的的感人事迹,也反映了常小兵和王娟之间爱情的纯洁美好。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采用倒叙的手法“一次突然而至的大雪,让兵站又一次与世隔绝了”,“又一次”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作者运用神态、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出当拄着拐杖的王娟突然出现时常小兵的激动喜悦之情,文字颇具感染力。
C.小说写常小兵与王娟订婚一段情节也是倒叙手法,写了分居两地的年青人以书信往来寄托对彼此的思念之情。
D.小说避开军旅文学宏大叙事模式,故事展开过程中插入补叙,写出了戍守青藏线普通士兵的平凡生活和情感世界,真实感人。
3.小说的结尾“两个人的兵站还在,又有了新故事”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小说的自然环境描写十分出色。请结合文章,谈谈“雪”在文中的作用。
【知识点】 中国现当代小说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坝上(节选)

李凤群

①开了年,唐松源整整七十四岁了,如果不是因为春节那个回乡的年轻人偶然尝到他的煎饼,并且把他的信息发到网上,关于他的姓名和年龄,知者甚寥。正月初五的傍晚,这个在上海打拼的年轻人,临时起意,到坝上的节制闸口来寻找童年的印记,他东走走、西逛逛,并用手机拍拍乡村风景。在闸口的水泥墩边,他遇到了一个煎饼摊。煎饼的老人静静地伫立在节制闸口。看到有客来,老人起身搓搓手,开始倒油做煎饼。年轻人尝了一口,直喊“童年味道”,他举起自拍杆,直播老人制作煎饼以及他本人品尝的全过程。不经意间,这个年轻人用手机把寂寞安详的“闸口老汉”送上了全国数亿用户的某音热门。

②小视频的传播速度简直难以估算,仅仅两三天,从异地返乡的节制闸附近的年轻人蜂拥而至,他们把这里当成“打卡地”。渐渐地,这座古老的、早就被弃之不用的节制闸,因其陈年无用、水泥斑驳的年代感,反而被镜头拍出了时髦感。摊子周围的人气陡增。到了正月十五,简陋的节制闸口附近被大大小小的各种车辆堵住了,人们不约而同地走到老人的煎饼摊边,花二块五毛钱买一个热乎乎的鸡蛋煎饼,沐浴着暖洋洋的春日阳光,站在堤坝上三五口吃掉,顺便欣赏堤坝下面安详的青草地和江水,何其自在。直到最后一枚鸡蛋用完,老人收拾好摊子,车轮滑动的声音响起来,人群才渐散去。

③小视频拍摄者返回了上海,可是那些被闸口老汉吊起胃口的粉丝兴趣不减:这位老人为何大过年的摆摊?生活无保障?儿女不孝敬?有什么难言之隐?为了流量和情怀的年轻人不得不再次返回故乡寻找谜底。排长龙的热度在假期结束,打工人返城后已经全部消散。寂寥的瘠地上伫立着唐松源老人,高个子,背有点儿驼,灰色的毛领羽绒帽裹住半个脑袋,脑门光秃秃的,他靠在水泥桥墩上,对于突然增多又突然消失的客人,竟无惆怅之意,甚至几乎可以说完全无所谓。“老人家,对我们的观众说几句吧!”闸口老汉置若罔闻。

④“说说吧,老人家,您为什么不离开坝上?缺钱吗?您的孩子们不赠养您吗?”年轻人问完,煞有介事地等着。老人嘴角轻微咧了咧,算是回答。现在,扫兴的是这个年轻人了。天色渐晚,老人家收拾起摊子,摇晃着骑上三轮离去了。

⑤为什么不离开呢?他想起儿子、媳妇多次动员他进城,又想起那个举着手机的年轻人皱起的眉头,因为得不到答案而夸张的失落的脸,他暗自发笑:哪里有那么复杂,这里可是我的家。在这里,我参与过这坝上热火朝天的生产和建设,我的亲人埋在这里。你瞧瞧,凝固在春天枝条上的淤泥,夏天月季上的水珠,秋后无燕的空巢,冬天脱了叶的野藤,多好的地方!他在这里,见证过大洪水;见证了房屋盖起来,人们倒下去;见证了孩子们出生、长大、去了别处……骨头越来越硬,心肠越来越软。他不走。

⑥一开始他并没有做煎饼的手艺。闸口小学里全都是些附近拼凑起来的留守儿童,他去学校里帮着砌过一个食堂,好心人捐款,让孩子们中午能免费吃一顿饭。他发现,就算有一顿免费的饭,到了傍晚,许多孩子仍然要饥肠辘辘地走上回家的路,有的还小,要等到天黑父母收工了才来接回去。无论多冷多饿,他们只能干饿着,直到天黑也吃不上一口热饭。一开始,他免费提供给每个孩子一个煎饼,确保他们在回家之前不那么饥饿——他很快狼狈地发现,操作起来太难,免费的东西吸引贪婪的人,甚至有些老年人,怂恿不上学的孩子跑过来要。他急得直跺脚,三个月不到,他的积蓄亏光了,差点儿就要打退堂鼓了,但他坚持了下来,渐渐掌握了规律和技巧,把免费改成了小盈利生意,再把一点儿盈余放到学校食堂费中,给孩子午餐加点儿菜。他凭着老年人的智慧和耐心把煎饼送到了真正需要的孩子口中——这一做,快十年了。

⑦闸口逐渐隐匿在暮色中,天光黯淡之后,野地里的小动物消停了,远处的屋顶开始模糊,稀稀拉拉的路灯亮了起来。一阵疲倦席上来,饥饿的感觉像是一个号令,催促他别忘记回家的路。他有条不紊地收拾摊子。他直起腰的时候,右手习惯地握成拳,在腰上捶几下,坐上三轮。三轮链条转动的时候咯着了挡板,咯吱咯吱地响。路两旁刚刚饱受霜打的乌青的树,沉寂的灰色沟渠,以及余晖消逝的褐色天边,一切那么熟悉而安稳。看到沉寂的村子里有零星的灯光,看到自家的房子了,他会踏踏实实地躺平,在暗夜里长出一口气,他感觉笃定而心安,良夜尽头,温柔的黎明在等候。

(摘编自《人民文学》,2021年9月期)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有意制造拍摄视频的年轻人与闸口老汉的“矛盾”,以小见大,表现代际观念的冲突。
B.闸口老汉引发热度并不令人意外,这反映了人们对过去的怀念,对“自在生活”的渴求。
C.煎饼摊成为网红“打卡地”客人突然增多又突然消失,展现了人们网络生活的突出特点。
D.文章结尾,情景交融。静谧美好的乡村让老汉内心安定,体现出他对故乡的浓浓深情。
2.下列选项中,对第⑤段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物塑造上,使用内心独白的方式,揭示了人物心理,丰富了主人公形象。
B.采用反问、排比、对比等修辞,有利于揭示小说主人公对故乡的深厚感情。
C.结构上承上启下,为后文闸口老汉在故乡留守做铺垫,从而引出下文叙述。
D.环境角度上,暗示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展现出乡村日渐凋敝寂寥的现状。
3.这篇小说的叙事视角发生了变化,由拍摄视频的年轻人转变为闸口老汉,请结合文本分析这一叙事安排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
4.《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性文章,总结我国七十年来小说创作成就与经验时指出:“真正受读者欢迎、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小说,一定是写出鲜活时代感、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作品。”请你结合文本容分析这篇小说是如何体现这些特点的。
2023-03-28更新 | 24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砸缸的人

申平

哐啷!一声响亮,那口大缸便被砸破了。缸里流出来的,不仅是水,还有千古流传的故事。砸缸少年一举成名。

多少年以后,那位少年已进入老年。在当年被称为西京的洛阳城里,在一处简陋的宅院前,他,又站在了一口缸前。这是一口被金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大缸,是他的老管家背着他,同意人家安放在这里的。安放者什么也没说,只留下一张门状(名片)就走了。门状上的字也很简单:翰林学士王拱辰。王拱辰,他当然知道。这人在仁宗皇帝时代和自己先后中进士,并因在殿试时勇敢说出考试题目他以前曾经做过,被赐诚信状元称号。后来曾出使契丹,以学识阻止战争。在神宗皇帝时代,他也和自己一样,因反对变法,受到王安石的排挤。

上午,王拱辰登门拜访,老管家也曾通报。那时候,他在地下室里正文思泉涌。听到王拱辰的名字,他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拒见了。一是他的确没工夫,二是他早就知道,现在的王拱辰已经不是过去的王拱辰了。听说他在洛阳最繁华的地段,一直在修建一座豪宅,光中堂就有三层楼高,巍峨壮丽。不怪人说王家钻天,司马入地

现在,司马光绕着那口大缸,驴拉磨一样转了几圈,又伸手去撕被金纸包得紧紧的缸口。但是那金纸很厚,还在缸沿儿上箍了一道铜丝,把金纸绷得鼓面一样紧,人手根本抓不住。推一推,重如泰山,敲一敲,闷闷地没有声响。这缸里到底装的是什么呢?

你去,给我找一块石头来!或者,是一把锤子。他转头对老管家下达了命令。

但是老管家却没有动,他嗫喏了半天,终于鼓足勇气说:君实秀才,人家好心好意给你送来口风水缸,你要砸……不好吧?

不好?有什么不好?他鼓起眼睛问老管家。

这个是聚财的,老管家说,你看咱家,也太穷了吧。夫人有病,都没钱抓药了。

人穷不能志短、乱收东西,非君子之德也!再说,我也得知道这缸里装的是啥呀!

人家说了,十日后方可打开,否则就不灵验了。

之后几天,司马光的生活完全被门外那口大缸打乱了。以前他总是一更睡,五更起,直接到他那间地下室里去编修《资治通鉴》,可以说是心无旁骛。但是现在,那口缸却不断在他眼前晃来晃去。送缸人的用意,缸的内容,都开始让他分心。而且,自从这口缸安放到他家门口以后,前来拜访他的人不知为什么络绎不绝。后来他接到京城一位朋友的密札,才知道自从哲宗皇帝继位之后,便由最信任他的高太后辅佐朝政,人们疯传,他即将奉旨进京去当宰相了。

怪不得……

五天以后,夫人不幸去世。也不知道一下子从哪里冒出来那么多人前来吊唁,而且人人都不空手。悲伤之中的司马光让老管家把所有的礼品财物都登记造册,一点不动,然后他悄悄把自己家里仅有的五亩地典当了,开始为夫人准备后事。出殡那天,路两边人山人海,有人竟然喊出了司马相公的口号来。司马光分明感觉到,正有一口无形的大缸,铺天盖地向他的头上扣过来。这口缸比王拱辰放在他家门口那口缸还要神秘,还要危险。这两口缸最后叠加在一起,悬在他的头上,直搞得满腹经纶的他六神无主,坐卧不安。他知道,他必须马上砸缸了。

但是全家上下没有一个人支持配合他。他想在院子里找个铁器,或者找一块石头,根本就找不到。老管家,还有他的养子司马康,早已带人坚壁清野了。砸个缸,居然这么难,不然……不行!这缸非砸不可。否则,我这一世英名,就要毁于一旦了。

凌晨,天刚微亮,官道上就有一个老者走走停停,寻寻觅觅。最后,他怀抱一块石头,一步步走回自家门前,他气喘喘地把石头举起来,对着那口大缸用力砸去。砰!第一下,竟然没有砸破。石头反弹,险些砸到他。啊,这缸难道真是铁缸?管他!再砸!哐啷,缸破了……天亮了,许多人聚在司马宅前看热闹。但见那口大缸里流出来的,果然是黄白细软之物。残缺的缸上还摆着一份礼单,写着一行大字:司马只要清白,钱财自来认领。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王拱辰隐于司马光砸缸事件的背后,虽未直接出场,但其形象鲜明丰满,且具有动态发展变化,有很强的辨识度。
B.司马光拒绝接见王拱辰,一是因为他正全心投入《资治通鉴》的创作,二是他自己感觉两人家庭境况有天壤之别。
C.司马夫人出殡那天,有人竟然喊出了“司马相公”的口号来,可以看出当时谄媚权贵、追求名利的不良社会风气。
D.“管他!再砸!”写司马光想让六神无主,坐卧不安的自己回归平静,最重要的是想满足自己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光先后两次砸缸,都是世间佳话,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同一人物的性格形象,同时也在小说结构上形成呼应。
B.“驴拉磨一样转了几圈”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写出司马光绕缸的姿态,也表现了司马光砸缸时犹豫不决的心理。
C.小说结尾一行大字“司马只要清白,钱财自来认领”画龙点睛,既完成了主人公形象的塑造,又有力地凸显主题。
D.小说“故事新编”,借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司马光砸缸”,展开丰富想象,推陈出新,有铺垫伏笔,曲折生动。
3.请简要分析小说中老管家对小说情节的作用。
4.小说写砸缸,但迟迟不砸缸,请分析这样写的妙处。
2023-01-25更新 | 17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暮鼓

铁凝

(1)日落之后,天黑以前,她要出去走路。一天的时光里,她尤其喜欢这个段落。日落之后,天黑以前,是黄昏。

(2)她穿上薄绒衣和哈伦裤,换上走路的鞋,出了家门。她有些自嘲地暗想,她要保持整体的青春感。至于下巴的松懈或者鼻梁旁边的几粒雀斑,其实无碍大局。当一个六十岁的女人敢于穿着质地柔软、裤角裹腿、裤裆却突然肥坠以模糊臀部的哈伦裤出行时,谁还会注意她脸上的雀斑呢?

(3)她走上柿子林边的这条小马路时,发现马路对面,一个老者几乎正和她齐头并进。老者拖着一把平头铁锨,铁锨和柏油路面摩擦出刺拉、刺拉的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噪音。他为什么不把铁锨扛在肩上呢?她心里有点抱怨,由不得偏过脸扫了一眼老者——这老头!她心说。

(4)路灯及时地亮起来,在她斜后方的老头停住脚,从衣兜里摸出一包烟和火柴,仿佛是路灯提醒了他的抽烟。他将铁锨把儿夹在胳肢窝底下,腾出手点着一支烟,狠狠吸了一大口。借着路灯和老头点烟的那一忽儿光亮,她看见老头的齐耳短发是灰白色的中分缝,皱纹深刻的没有表情的脸木刻一般。他咳着喘着向路边半人高的冬青树丛里吐着痰,确切地说,是向那树丛吼着痰,费力地把喉咙深处的痰给吼出来。那吼是疙疙瘩瘩低沉、粗砺的吼,犹如老旧的轮胎隆隆碾轧着碎石。

(5)她闻见一股子花椒油沧锅的白菜汤味儿,球馆工地正在开饭。她看见一个体型壮实的工人正朝她和老头这边张望,望了一阵,就扑着身子快步朝他们走来。当他和他们相距两三米的时候,她看出这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只听他急切地高喊起来:“妈!妈!”他喊着“妈”说,快点儿!菜汤都凉了!

(6)她下意识地扭头向后看,路上没有别人。他是在喊她吗?他错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妈?或者她竟然很像这位施工队成员的妈?

这个端着空饭盆的年轻工人,就见他很确定地走到老头跟前,从他手里接过铁锨,又叫了一声“妈”,他催促说快点儿!菜汤都凉了!“老头”低声嘟囔了一句什么,不急不火的,由着儿子接过了铁锨。

(7)她从年轻人浓重的中原口音里,听出焦急和惦记。他的头发落满了白灰和水泥粉末,接近了老头——不,应该是他的妈那齐耳乱发的颜色。

(8)那么,他没有把身穿哈伦裤的她错认成自己的妈,他是在管那老头叫“妈”;那么,她一路以为的老头并不是个老头,而是个老太太,是——妈。

(9)年轻人扛着铁锨在前,引着他的妈往一盏路灯下走,那儿停着一辆为工地送饭的“三马子”,车上有一筐箩馒头和一只一抱粗的不锈钢汤桶,白菜汤味儿就从这桶里漾出。母子二人舀了菜汤,每人又各拿两个大白馒头,躲开路灯和路灯下的“三马子”,找个暗处,先把汤盆放在地上,两人就并排站在路边吃起晚饭。

(10)她佯装在近处溜达,观察着从容、安静地嚼着馒头的这对母子,怎么看也更像是一对父子。路边的年轻人很快就把饭吃完,从地上端起妈那份菜汤递到她手上。妈吃完馒头喝完汤,拍打拍打双手,在裤子两侧蹭蹭,从肥大中山式上衣的肥大口袋里掏出两只壮硕的胡萝卜,递给儿子一只,另一只留给自己,好比是饭后的奖赏。

(11)她看见儿子拿着萝卜,和妈稍做争执,要把自己手中那个大些的塞给妈,换回妈手里那个小一点的。妈伸出举着萝卜的手挡了挡儿子,便抢先咬下一大口,很响地嚼起来。儿子也就咬着手中那大些的萝卜,很响地嚼起来。在路灯照不到的暗处,那两根在他们手中晃动的胡萝卜格外显出小火把似的新鲜光亮,和一股脆生生的精神劲儿,让她想起在她的少年时代,夜晚的交通警察手中那发着荧光的指挥棒。

(12)会所传来一阵鼓声,是某个庆典或者某场欢宴开始了。会所的承包商早年是太行山区农民鼓队的鼓手,村里的喜事,镇上县上的赛事都少不了那鼓队。如今他将一面一人高的牛皮大鼓引进美优墅会所金碧辉煌的大堂,屏风似地竖在一侧,让擂鼓成为一些仪式的开场白,让仪式中身份最高的人手持鼓槌击鼓,如同证券交易所开市的鸣锣。

(13)她对会所的鼓声并不陌生,她和家人都在会所举办或者参加过这种仪式。虽然,和旷野的鼓声相比,圈进会所的鼓声有点喑哑,有点憋闷,好比被黑布蒙住了嘴脸的人的呐喊。但鼓声响起,还是能引人驻足的。她望望那路边的母子,他们仍然站在黑暗中专注地嚼着胡萝卜,对这近切的鼓声充耳不闻。

(14)她迎着鼓声往回家的路上走,尽可能不把自己的心绪形容成无聊的踏实。也许鼓声早已停止,她听见的是自己的心跳。世间的声响里,只有鼓声才能让她感觉到自己的心在跳。

(选自铁凝同名小说,有删改)

1.小说中年轻人喊“妈”这一情节构思巧妙,请对此分析。
2.第(11)自然段画线句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请加以分析。
3.本文从“她”的视角来写建筑工地的老年女民工,这样写有何好处?
4.赏析小说的标题“暮鼓”。
2022-12-02更新 | 19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