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文学类文本常设考点 > 分析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题型:小阅读-课内 难度:0.65 引用次数:63 题号:20758707
《秦腔》作者是如何表现秦腔演员表演技艺的高超的?

相似题推荐

小阅读-课内 | 适中 (0.65)
【推荐1】话剧主要通过什么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试举一例说明。
2020-02-14更新 | 51次组卷
小阅读-课外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依稀荷塘

李建臣

①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让我神往多年。

②当我跨入清华校门时,第一个愿望便是尽快一睹荷塘的风采。

③记得当时班上有个同学,带了一台海鸥相机来为大家拍照,成了全班焦点。七嘴八舌之后,几个拍摄点便确定下来。一是工字厅,建于乾隆年间,雕梁画栋如翚斯飞,门楣高悬咸丰御匾;二是清华学堂,德国古典建筑范式,青砖红瓦廊柱白墙,清华教育发端之地;三是水木清华,山林环拢一泓碧水,玉阶朱阁古韵流芳;四是融会古希腊和拜占庭艺术风格的大礼堂……

④见此情形,我真没有勇气提议荷塘了。

⑤不久开展义务劳动,我们被带到校园西北角的荒岛挖土清淤。偶然间我探询一句荷塘在哪儿。不料老师的回答令我目瞪口呆:此刻正在清淤的这片壕沟便是荷塘!

⑥真是造化弄人。面对眼前的荒芜萧飒、满目狼藉,我怅然若失。这便是我魂牵梦萦、寤寐以求的荷塘么?蓦然间,脑海中闪过一句“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⑦秋风瑟瑟,暮雨潇潇。眼见得绿色渐次褪去,黄叶倏然飘落,心中那莫名的挂念却未曾消匿。除了晨练,间或也会带上笛箫,于荒岛僻静处吹上一曲《汉宫秋月》,思绪便随着袅袅余音,游弋于空山幽谷冷雨寒窗、荒野孤雁大漠残阳。若偶得燕雀应和,则有喜遇知音、对影三人的感觉了。

⑧所谓荒岛,乃十亩大小的土丘。岛上三面土山,高丈余,南向平阔,远看犹如一张坐北朝南的龙椅。周围壕池环绕,宛若玉带。南侧玉带之外有土山横亘,恰如影壁;岛内兔葵燕麦虬枝盘曲,碎瓦朽木残垣依稀。西北有汉白玉拱桥凌卧沟池之上,隐约寻履胜境;东南有木栈折桥与对岸相连,仿佛曲径通幽。整体形貌虽苍凉残败,然构局中规,同条共贯意蕴不凡。

⑨翌年春天,岛上矗起一块石碑,上书“近春园遗址”。碑铭揭开了荒岛身世。

⑩原来康熙年间,皇家大兴土木,从各处广征奇石异木,于北京城西北修建三山五园。此处作为熙春园主体,被赐予皇三子胤祉。胤祉在此组织大批学者编纂了《古今图书集成》和《律历渊源》等旷世巨制。此后百年间,熙春园持续扩展。至道光时,熙春园被辟作两处。此处易名近春园,赐予皇四子,即后来的咸丰。

⑪近春园以荒岛为核心,仿淹城形制,水陆相间。当其时也,园中古木高耸怪石林立,环山衔水长桥卧波,回廊曼绕雕栏玉砌,莲叶接天荷花映日。正是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景阳楼畔千条路,一面新妆待晓风。阆苑仙葩盛极一时。

⑫咸丰19岁从这里走向紫禁城,可谓雄姿英发踌躇满志。然而,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继位不久即爆发太平天国起义。未及3年,义军便席卷半个中国,定都南京,并一度北伐至天津,问鼎华夏。在与义军对峙同时,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咸丰被迫亡命热河,终以而立之年客死异乡。

⑬想咸丰继位之初,曾为乃父签下《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而忿忿然,誓雪国耻。然而,救国家于水火、扭乾坤之倒悬,又岂是感情用事、发个宏愿便可解决?在他执政十一年里,非但国耻未雪,反又被迫与英法美俄陆续签订八个城下之盟。不仅半壁江山归了义军,而且京城陷落,圆明园焚毁,东北亦被沙俄割走100万平方公里土地。黑云翻墨,卷地风来,山河破碎,社稷飘摇。

⑭尔后,在背负巨额赔款的同时,慈禧又力排众议,提出了重修圆明园的宏大构想。除了鬻爵捐助、加大税赋,慈禧还萌生了就地取材的创意。于是就近拆掉近春园,运走了可用之材。然而时局日下,重修计划终成泡影,近春园亦被遗弃,沦为废墟。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⑮1913年荒岛划入清华。至1927年朱自清先生月下独赏之时,虽然荷叶田田,暗香缕缕,但“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白天也少人走”。寂寞无主,黄昏独愁。只在朦胧月色之下,斑驳树影之中,荷塘才摆脱凋敝,“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出浴的美人”,撞入和撕扯人们的想象空间。

⑯沉寂百年之后,荒岛终为时代曙光所唤醒。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之季,清华师生大同爰跻无问西东,用自己的双手为荒岛拂尘梳妆,赋予了新生。

⑰今天,徜徉于荷塘之畔,漫步在亭榭之间,波光粼粼菡萏妍妍;杨柳依依草色入帘。地上芳草郁,空中舞纸鸢;黄鹂鸣翠柳,水中并蒂莲。童子嬉戏廊下,钓者羡鱼池边;山顶书声琅琅,身旁咖啡飘香。写生少年专心致志,倾情白首琴瑟璧联。小桥划水剪荷花,两岸西风晕晚霞。荷亭有字,透出先生风骨;晗碑无铭,无碍青史昭彰。兴衰荣辱随梦去,无缘日月我自开。

⑱古往今来,荷花被赋予太多的文化寓意和精神内涵。佛门道宇均奉之为圣物,花开见性。这不仅因为荷花清纯艳丽千娇百媚,还在于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超凡脱俗不可亵玩。我尝惊诧于荷花有蛰伏千年依然绽放的顽强生命力,又闻荷花作为生物进化的活化石,在这个蓝色星球上生存一亿三千五百万年,经历过白垩纪气候遽变,也陪伴恐龙度过数千万年的垂暮岁月,便叹为观止了。她不仅是花中尤物,也创造了生命物种的奇迹。曾经沧海巨浪滔天,况乎半塘污泥浊水!然则,正是于举世混浊之中,保持了独善其身清净无染,才使得这个世界又增添了一抹亮色,增加了一道风景,增大了一丝希望。正如毛姆所言,满地都是六便士,我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⑲实际上,月下的绽放,才真正避弃了光环与污垢、浮躁与喧嚣、荣华与苦难、尘俗与烦恼,致虚极守静笃,走近了恬淡无为的生命本原。天行有常,道法自然。不知当年朱自清先生是否因为悟到这里,才于月下履践荷塘。恍然间,我想起“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陶靖节,想起了“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的李青莲,也想起了东坡居士月下赏荷的掌故,便自觉悟出心境、引为知己了。

⑳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选自20183月《人民日报》,有删改)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考入清华,同学们第一次选点拍照时,“我”没有勇气提议去荷塘,因为当时同学们选的那些地方都更为华丽典雅,富有历史底蕴。
B.文章叙写了作者就读清华时给荷塘清淤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并对其时季节变换中荷塘生机勃勃的景色进行了描绘。
C.文章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描写生动细致、气势充沛;同时采用对比、引用等手法,行文流畅,开合自如。
D.文章不乏议论与抒情的点睛之笔,既表达了自己对清华荷塘的真挚喜爱之情,又增添了文章的理趣和内涵。
2021-03-17更新 | 126次组卷
小阅读-课内 | 适中 (0.65)
【推荐3】如何理解剧中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
2020-02-13更新 | 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