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体裁 > 中国现当代小说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6 题号:2089885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城(节选)

余华

这场长达十八天的大雪刚刚来到时,溪镇的人们没有感觉到这是灾难降临,以为只是入冬后的第一场雪。尽管鹅毛一样的密花很快就将屋顶和街道覆盖成了白色,人们仍旧相信大雪在天亮之前就会停止,日出的光芒会让积雪慢慢融化。然而大雪没有停止,太阳的光芒也没有照耀溪镇,此后的十八天里,雪花不断飘扬,时大时小,虽有暂停的时候,可是天空一刻也没有改变它灰白的颜色,灰白的天空始终笼罩溪镇。

林祥福怀抱女儿,在积雪越来越厚的街道上艰难跋涉,为女儿寻找奶水。当时的林祥福棉袍的下摆卷起后包住胸前棉兜里的女儿,行走时小腿深陷积雪之中,飞扬的雪花染白了他的头发,也染白了他的衣服,使他沉没在白色的静谧之中。

林祥福在见不到人影的街上前行,女儿在怀中啼哭,这是饥饿的声音。他一边艰难行走一边仔细聆听两旁房屋里有没有婴儿的哭声,如果他听到这样的哭声,就会去敲开那家的屋门。进屋后他的右手伸过去,手掌上放着一文铜钱,乞求地看着正在哺乳的女人,她们的男人从他手掌上拿走铜钱,拿走铜钱就是同意他的请求,他的脸上立刻掠过一丝欣慰的神色。他取下胸前的棉兜,将女儿递过去,看到女儿终于到达那些女人温暖的胸怀,他的体内就会出现一股暖流。

雪冻的溪镇,每一天的黎明从灰白的天空里展开,每一天的黄昏又在灰白的天空里收缩,来到的黑夜没有星光,也没有月光,溪镇陷入深渊般的漆黑之中。

溪镇的人们开始觉得这纷纷扬扬的雪花将会没完没了地持续下去,会像他们的生命一样持续下去,于是悲观的情绪越过腰门穿过屋门袭击他们了,他们时常怀疑地说,不知道还能不能活着见到阳光。这样的情绪如同瘟疫一样蔓延,林祥福推门而入时,溪镇的男人差不多都会用可怜的声调问他:

“这雪什么时候才会停止?”

林祥福摇摇头,他不知道。怀抱女儿的林祥福走遍了溪镇,用手指敲开一扇又一扇屋门。溪镇的女人在面对雪冻时,比男人坚强和平静,尽管她们脸上都挂着麻木的表情,可是她们一如既往操持家务。正是她们在屋内的走动,使林祥福感受到雪冻的溪镇仍然有着人间气息。

这一天,林祥福来到了溪镇商会会长顾益民家中。顾益民的买卖多而广,既是本地钱庄的主人,也是西山金矿的主人,还在溪镇、沈店等地开设多家绸缎商号,专与上海、苏州、杭州一带的绸缎掮客来往,与其他商号坐收其利不同,他的伙计时常带着货样走街串巷招揽顾客。

林祥福初次见到这位三十来岁的男子时,不知道他在溪镇是说一不二的人物。仍然是婴儿的哭声指引他来到这气派的深宅大院,林祥福走过一段又高又长的围墙时,看见里面的大树戴满积雪。朱红大门没有紧闭,留出一条门缝,让他看见里面庭院的积雪已被清扫,婴儿的哭声就是从那里隐约传来,林祥福迟疑之后走了进去。

他走到宽敞的大堂,两根粗壮的圆柱支撑着上面的横梁,有十多人分坐在两旁的椅子里,六个炭盒分成两排,供他们烤火取暖,一个清瘦黝黑的男子坐在正面主人的位置上。他们正在议论什么,看见林祥福走进来,停止了说话,诧异地看着这位不速之客。林祥福伸出放有一文铜钱的右手,说出自己的来意后,顾益民,就是那位清瘦的男子扭头对一位仆人说:

“叫奶妈过来。”

仆人进去后,奶妈出来了,一个体态丰满的女人走到林祥福面前,她淡漠地看了一眼林祥福手掌里的铜钱,接过他的女儿,转身走回里面的房间,林祥福的手仍然伸在那里,奶妈没有拿走他的铜钱。案厅里的人不再注意他,继续他们前才的话题。林祥福听着他们飞快的语速,是议论持续了十五天的雪冻。

坐在这个大堂里的都是溪镇有身份的人,他们说应该拿出三牲来祭祀苍天,他们似乎信心十足,认为祭拜苍天之后大雪就会停止。同时他们又在唉声叹气,说牲口都已冻死,不知道谁家还有活的。

林祥福看见这些男人说话时都是弯身凑向炭盆,只有这位清瘦的顾益民笔直坐在椅子里,他的双手没有伸向炭盒,而是搁在椅子的扶手上,嘴里哈出的热气在他脸上消散,他一直在凝神静听。

这时候奶妈出来了,林祥福从她手中接过吃饱后已经睡着的女儿。奶妈离去后,那文铜钱仍然在林祥福手掌上,这使他有些苦恼。顾益民注意到了林祥福的处境,向他微微点了点头,林祥福知道应该将这一文铜钱放回口袋了。

顾益民说话了,这位神情严肃的男子说话时的语气不容置疑,他说:“祭天的燔柴和三牲我已准备好,城隍阁的道士我也去说过了,明天就可以祭拜,就看能祭拜多久。这一次祭拜不同于平常祭日、祭月、祭祖、祭土地,不是一日的祭拜就可收效的,常言道日久见人心,天也是一样的。”

此后的第三天,林祥福怀抱饥饿中的女儿,从只有白雪没有人影的街上走到城隍阁前的空地时,雪停了。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补叙了“顾益民的买卖多而广”,为下文的“他在溪镇是说一不二的人物”“说话时的语气不容置疑”做了铺垫。
B.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如多次写林祥福右手里的“一文铜钱”和突出顾益民“双手没有伸向炭盆”。
C.小说多次提到“雪”,它既了营造静谧、悲凄的氛围,又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还从侧面衬托出了人物的形象特点。
D.小说采用了第三人称视角叙事,可以直接把文章中的人和事展现在读者面前,能自由灵活地反映社会生活。
2.关于文中画横线句子语言特点的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灰白的天空”反复出现,有着特殊的节奏感和语言美。
B.“展开”“收缩”“陷入”三个词动感十足,有冲击力。
C.句式长短交错,语言简洁流畅,读来没有烦冗拖沓之感。
D.“深渊般的漆黑”运用比拟手法,表现出新奇的想象力。
3.林祥福在溪镇为女儿乞讨奶水,小说以此为线索有什么作用?
4.有评论认为,《文城》写出了动荡时代的传奇性,请分析“传奇性”是如何体现的。
【知识点】 中国现当代小说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丁子钱

叶惠娟

①按理,修缮宗祠收丁子钱这事,林伯公可以一分不出,可他却坚持要出双份,这可难倒了林姓族长。

②修缮宗祠在客家人眼里是件大事,大事得大办,大办就需要用到大钱,钱从哪里来?自然是每户按照男丁的数量收取等额的份子钱——丁子钱,如果有愿意另捐则是在丁子钱的基础上叠加,林伯公不仅要出双份丁子钱,还要叠加。

③听完理事们的汇报,族长头大如箩。

④林伯公家除了自己再无男丁,他又是村里的尊辈无须交钱,丁子钱要张榜刻碑铭记,族里不好交代,更怕乱了族规,族长埋头抽着水烟筒,咕噜咕噜的水泡声时长时短,忽大忽小,间歇还伴着一声叹气。

⑤还没商议出应对的话术,族长家的门就被拄着拐杖的林伯公敲开了,论资排辈,林伯公是年长于族长的兄辈,只听他道:“族长大人,理事们说不收我的丁子钱?这是欺负我无后!”林伯公黑着脸径直坐在上堂的扶椅上。

⑥有人就有一切,有丁就有财,男丁的多少关乎家族的昌盛和声誉,这是客家人遵循的孝道标准。林伯公家的情况,众人心知肚明,由他打开天窗敞亮着说,族长反倒觉得松了一口气。撑着拐杖起了身的族长走到林伯公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老哥,瞧你这话说的,你是我们宗族的长辈,这族长一职本该是德高望重的您来担任,您不肯做,我只好硬顶,这下可好,又给我出难题,族规您更清楚呀。

⑦林伯公不依不饶:“规矩是人定的,能修能改,世道变了,规矩也需要改进。”

⑧一时间,族长无言以对,他知道林伯公的倔脾气,决定了的事情众人难劝,叹气道:“你这个硬颈啊。”

⑨硬颈是林伯公年轻时的绰号,有褒有贬,他做事一根筋、执念,决定的事情九头牛拉不回,这牛脾气让他有得有失,他乐得接受。

⑩林伯公没生气,倒是露出孩子般的嬉笑来:“老弟,这么说你是同意了?”

⑪族长拿他没办法,一边吩咐家人掌灯准备晚饭,一边对众人说:“先吃饭,有食才有补,无食空心肚。”

⑫众人围着入仙桌落座,族长拿出糯米白,酒瓶已有年岁,似老宅,似屋里的几位长者,陈年的酒香在他开盖的那一瞬间四散开来。林伯公夸张地深深吸了一口:“好酒,醇香啊。这酒有年头了,想当年我在南洋时想喝上一口家乡的米酒可难咯。”

⑬众人碰杯再叩上一口,脸上的每一条皱纹都浸上了酒香。

⑭族长接话:“可不是嘛,过番下南洋的人,吃的是黄连苦,流的是血汗泪,回来的有几个?就算回来,像你这般光景的也不多。”

⑮族长嘴里的光景是林伯公衣锦还乡的事。

⑯林伯公年轻时随乡人下南洋谋生,先在南洋打散工,转而贩卖一些小商品,后来顺利开起了商行,回乡后的这些年,林伯公经营洋货商行,他的货物总是比同行的种类繁多质量好,加之诚信,经营得风生水起。林伯公在家乡自费办起了宗族书院,资助学子外出求学,还在家乡修桥、铺路,乐此不疲。

⑰油灯下的酒杯光影交错,许是昏昏沉上了头,族长的话题又扯了回来:“你这人怎么不早把这事放心上?你现在这光景,妻子病逝,唯一的儿子又……”

⑱族长的话没说完,又呷了一口酒,众人屏住呼吸,围着八仙桌的热闹瞬间安静了下来,族长嘴里的光景便是林伯公无后的事情。

⑲林伯公结过两次婚。先是在南洋时寄回一张照片在老家说了一门亲,妻子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后不久去世,他把儿子留在家乡,就感觉把根留了下来,后来在南洋再娶妻,还没为他生下一儿半女就病逝了。那年,最后一次下南洋的林伯公被父亲拦了下来,父亲让他再成个家,林伯公拒绝了,他计划着等他回乡再行考虑。没曾想,战火纷飞延误了他回乡的时间,等他再回来,第一时间把儿子送上了战场,儿子再没回来。伤心过度的他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生意和族里的事情上,续弦之类的事情也因此耽搁至今,满头白发的林伯公已无心再谈及此事。

⑳油灯忽明忽暗,酒意来袭,看不清对方的脸色。林伯公丢下一句:宗族的事也有我一份责任!出了门的林伯公一把推开了想来扶送他的后辈,留下身子和拐杖的影子成双在洒满月光的门坪。

待众人走后族长才发现林伯公的酒杯旁放着一沓银票。

(选自《小小说月刊》2021年11期,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林姓族长“反倒觉得松了一口气”是因为他认为林伯公的难处由林伯公说出来最合适。
B.林姓族长抽烟叹气是因为他既想收林伯公的丁子钱又怕族里不好交代,更怕乱了族规。
C.林姓族长说到“唯一的儿子又……”时欲言又止,是因为生怕触及林伯公的伤心往事。
D.林姓族长两次说到的“光景”所指并不相同,前者指的是林伯公下南洋衣锦还乡的事。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同于一般小说的平铺直叙,本文在开头通过设置林姓族长和林伯公之间的冲突,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B.作者以“丁子钱”为线索,串联情节,讲述了林伯公在后继无人的情况下坚持交丁子钱贡献一己之力的故事。
C.“脸上的每一条皱纹都浸上了酒香”一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皱纹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酒的醇香。
D.小说结尾借鉴了电影里的特写镜头,通过林伯公在酒杯旁放的一沓银票,体现出他对宗族的责任与担当。
3.小说第节运用插叙,有哪些作用?
4.请以林伯公形象为例,结合文本分析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的。
2022-02-11更新 | 10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无愁河的浪荡汉子(节选)

黄永玉

序子到同济大学找李大宾,大宾介绍给几个同学认识。他们知道序子是木刻协会的,曾讲到过几天上海将有个“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大游行。序子问大宾:“我在江西画了一卷三米长、四十厘米宽的反对美帝的布漫画,用不用得上?"

“太好了,借给我们!”

序子又说:“这卷布漫画拉出来只是壮个声势,它远远看不清,实际不如传单好,直接送到老百姓手中。我回去向几位木刻前辈打听打听,这两天能不能找几个木刻家刻一些配合大游行的木刻,印成传单,到时候散发。”

几个人都说:“你们木刻协会这几天要是能刻出几张木刻来,我们几天工夫就把它变成十万张!到时候外滩、南京路就热闹了。”

序子说:“到时候,希望让我参加你们的游行队伍。”“当然欢迎!”大宾说。

回到城里,序子马上到狄思威路九〇四弄五号向李桦报告。李桦告诉序子:“你明天中午早一点来,不要忘记带木刻刀和板子。可能还会来不少人,办这事情越快越好,你说是不是?”

第二天大清早,屋里剩下序子一个人。他坐在桌子边上构想传单稿子。一要意思直接,二要画面夺目,于是就在板子上动起手来。准备了两张,一张叫《消灭打手》,一张跟着一首骂国民党的歌谣的题目叫《你这个坏东西》。心想,多少年来跟反动派打仗,画画、写文章隔好几层关口。这下子拿木刻面对面,像刺刀、像子弹、像投枪、像手榴弹,直接跟反动派见面,好昂扬,好威风!

到了中午,《消灭打手》已刻好半张。一点钟到狄思威路李桦家。把稿子给两位看,都笑着说好,序子跟着开心。眼看大家没来,就着饭桌刻起剩下的那半张《消灭打手》。两点钟左右,麦杆第一个赶来,见序子快刻完第一张,拍拍肩膀说:“我快,没想到你比我还快!”

不久,赵延年、西厓、余白墅和刀锋都来了。

李桦讲:“昨天我找烟桥、野夫讲了,都很兴奋,说人不宜太多,以免张扬,也要快,要严格保密,注意安全。”

“我认为这是一个干通宵的工作,半夜三更还亮着灯引起特务的注意,这扇大玻璃窗应该用军毯子钉起来。”刀锋说。

“有道理,李桦你一定有国民党灰军毯,拿出来用用。”麦杆说。

李桦果然有军毯,西厓、刀锋,麦杆三两下子就钉好了。除序子的稿子刚才大家看过之外,其余的人都亮出自己的稿子。大家都清楚西厓的东西细而慢,没想到他的题目也是那么明快——《拿饭来吃》。

李桦严肃地说:“这工作大家头脑要清楚,今晚上如果特务上门搜查,各人都要有个准备……”“那可是要坚决一点,绝对不能到时候变节。”赵延年说。

几个人曲起手臂碰在一起,连坐在床边的余所亚也曲起手臂。“坚决!”“坚决!”

(事隔七十二年,当时的情景好真诚!不过,我觉得这样也好,自自然然,天真无邪!)

五月四日,“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大游行开始。序子一早搭公共汽车到外白渡桥外滩这头下车,沿路步行到汇丰银行左边大狮子石阶上坐着,人来得千千万万,还有骑马的巡逻队盾牌兵、黑色喷水的水龙头、大小警车、囚车……

上海各大学,江苏和浙江各大学、专校……举着长长的横幅标志牌、横幅大标语。大队伍隔不多远有个大喇叭,随时领导人群喊口号,唱歌。同济大学的同学正举着那三十米长的反对美帝布漫画,序子便挤了过去,见到李大宾和其他几个熟人,他们正散发着木刻,一张一张交给拥挤的叫喊的市民们。序子还真没见过这么热闹的场合。

几万学生和看热闹的市民一下子都挤到这黄浦滩来,喊口号,贴标语,散传单,唱歌。

黄浦江上停着中外大小轮船,像闹新房一样地跟着起哄,大小粗细嗓门的汽笛乘兴拉响起来,哪个也制止不了。

队伍走得慷慨激昂,阵势雄壮,旌旗飘扬。口号和歌声响彻云霄。“剥开四大家族画皮!”“废除一党独裁!”“党、团滚出学校!”

“取消特务政治!”

“反对内战!”“反对饥饿!”“反对迫害!”“拿饭来吃!”

这时候,马队冲过来了,只往人多处来回凶猛践踏,挥动马棒四处乱斫。高压水龙头直对学生队伍扫射,学生们手牵着手愤怒呼叫,倒下又站起来,扶起受伤的同伴,紧跟着大队伍的脚步。特务多次想冲散队伍抓人,学生们以拳头抵抗。

序子回到住处,脱下变了形的衣服用电炉烘烤。林景煌带回三个浙大同学,都是外滩参加游行的,交流了些经历,都说要给国民党点颜色看。学生游行,代表全国老百姓,不是好惹的。

(有删改)

[注]《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是黄永玉所著的自传体长篇小说。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节选部分围绕“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大游行这一中心事件展开,并以主人公序子的活动贯穿全文。
B.序子不仅对游行活动献言献策,还创作木刻画《消灭打手》《你这个坏东西》并积极请求参加游行活动。
C.“事隔七十二年,当时的情景好真诚!”一语将历史与现在联系起来,小说描述的都是真人真事。
D.结尾“学生游行,代表全国老百姓,不是好惹的”表明游行活动是民心所向,也体现了序子等人内心的自豪。
2.关于小说中“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大游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大游行是由大学生发起的,其路线是由外白渡桥外滩至汇丰银行门口,再至黄浦滩。
B.“骑马的巡逻队盾牌兵、黑色喷水的水龙头、大小警车、囚车……”的侧面描写突出了游行者的英勇顽强。
C.小说对游行时双方搏斗场面进行了细致的描绘。
D.敌人疯狂打压游行队伍,但学生们手牵着手,倒下又站起来,扶起受伤同伴继续前行,用拳头抵抗。
3.在小说描述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游行中,“序子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文中画横线部分运用了哪些手法?起到了怎样的效果?请简要分析。
2023-04-08更新 | 5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船 魂

王海群

夕阳西下,晚风渐起。

鸟蟒河缓缓地流,“半江瑟瑟半江红”。

河对岸静泊着水泥船,岸上还是低矮的小茅棚,它们的主人还是艄公何大伯吗?

何大伯是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的人。当年我和母亲去外婆家,搭的就是他的船。我和同船玩闹的另一个孩子都落水了。何大伯跳下水,救起了我,另一个孩子却让激流永远地卷走了。那是他自己的孩子小驹儿呀……

何大伯,今天我看你来了。

可是,我却怕何大伯认出我来。

一个老者走出了小茅棚,望望对岸。船过来了。是何大伯!我的心突突地跳起来。

他老了,背弯了,头发、胡子全白了。两只眼睛失去了神采,表情是那样的漠然。深深的愧疚压着我的心,假如他的驹儿不被激流卷走,假如他的第二个儿子还在他身边……

何大伯看了我一眼,扭过头,说了声:“上船吧,同志。”     

难道他真不认识我了?我工作了,成了一名年轻的法官,已有9年没来看他了。不认识也好,哦,不,也许怪我没先叫他,可是……

上了船,他只是摇桨,默不作声,我打破了宁静,说:“今天没什么风浪嘛,老人家。” “有风浪也不怕,撑船的怕什么风浪?”声音沙哑,却带着当年的豪气。

船到河心,夕阳已落,河水一片混沌。“这水比以前浑多了。”我说。

“清水也好,浑水也好,只要有船,就能渡人。”何大伯接过我的话,眼睛却不看我,只是摇桨。“还要有像你这样的老艄公才行啊。”我说。

“不行,老喽。再干6年,我小儿子白龙回来啦,就交给他。”

他说得那样平静,我的心却提上嗓子眼,不敢看他。     

船到岸边,我身上没零钱,只好掏出一张百元钞给他。

“怎么,用大票子吓我?”他露出一丝笑意。

他边点钱边说:“现在我烟酒都断了。等儿子回来,我想买条新船。”

“买条新船好啊。”我说。“只是,我看,光靠我这条船不行啊。”大伯叹了口气:“别看我老了,但还看得清。你看,有些伢整天不务正业,偷吃扒拿,就是不上过日子这条船;有的当干部,不但不吃苦在前,还多吃多拿,坑害百姓,不给政府撑好船。最叫我憋气的是政府要法办,让他们吃点苦,受点教育,家里还护着,请客送礼,替他们开脱。要我说,没有政府这条大船,老百姓的一河清水就让他们搅浑了,迟早他们把自己给呛死。”

我边听边点头赞许。何大伯,你或许不知道,你的小儿子白龙的案子就是我判的啊。20年前,你为了救我失去了大儿子驹儿,可是后来,我却没给你的小儿子白龙留一点情面……

“你看,天不早了,快回去吧,我这人瞎罗嗦。”

我百感交集下了船。回望对岸又有人朝河边走来,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复又上船 ,“老人家,我想帮你摆一次渡。”

老人疑惑地看了我一眼。我抓过竹篙,一头抵向岸边。

一双手,一双厚实、温暖的手死死地捂住了我拿竹篙的手。

我扭头看他,他却侧脸,目光投向了远方浩渺苍茫的水面,嘴中嗫嚅着什么……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运用第一人称写法,讲述主人公“我”在乘老艄公何大伯的船渡乌蟒河过程中和何大伯多次交往的故事。
B.写老艄公“两只眼睛失去了神采,表情是那样的漠然”,作者运用外貌描写,不仅写出了他失去孩子驹儿后的沉痛心情,也表现了年老、二儿子犯罪入狱、对世事的忧虑等给他带来的影响变化。
C.何大伯对“我”有救命之恩,可“我”却没有因此而宽容他犯罪的小儿子,这说明“我”是一个秉公执法的法官。
D.“我”提出摆渡这一请求,是希望我与老人相互谅解,而“老人疑惑地看了我一眼”,是对我的要求一时的不理解。
E.“半江瑟瑟半江红”这一句景物描写展示了一幅十分美丽的夕阳西下时的河景,同时也起到了烘托人物的作用。
2.小说从“我”不主动介绍自己,自认为何大伯没有认出“我”写起。其实从小说的叙述和描写上,可以看出何大伯已经认出我来了。哪些地方看出何大伯已经认出我了?请结合原文作简要分析。
3.小说的题目“船魂”,含意丰富,请结合全文,从一个方面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2019-01-30更新 | 9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