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体裁 > 记叙性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407 题号:2115588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街沧桑

徐贵祥

小时候,我认为老街是一座城市,至少曾经是一座城市,再至少将来也会是一座城市。

老街坐落在皖西中部丘陵的一个高台子上,基本上呈F形,三条大街构成了老街的全部。我姥姥家住在老街的中心,不偏不倚正好在下面那一短横和一竖的交界处。

姥姥家的后面不是街区,往北是一个土坎,再往北是河湾,那便是老街的郊区了。河湾里有茂密的树林、摇曳的竹影,老街人生活的重要源泉——龙井也镶嵌在河湾中间。老街的路心铺着整齐的青色石板,这些青色石板不仅承载着生活的步履,也勾勒着老街的历史,有些石板上还镌刻着文字。

街上住着卖油条的、刻私章的、轧棉花的、修收音机的、卖百货的,木匠、篾匠、铁匠、理发匠,染坊、油坊、米坊、豆腐坊,还有清末太监、下放干部,一应俱全。每到夏天,街上有叫卖鸡头米(芡实)的,有拉京胡的,有说大鼓书的, 倒也有声有色。大人们用龙井水沏一壶六安瓜片,摇着芭蕉扇,边品边聊,舒坦得像神仙。

一年总有那么几次,要在东头学校的操场上挂起黑边白幕放电影,那就俨然是节日了。这样的好时光实在太少,更多的时候我们只能靠打仗充实文化生活。

跟多数人的童年相似,我小时候酷爱打仗,特崇拜陶声奎。陶声奎是公社食堂炊事员陶大伯的儿子,比我们大好几岁,因而是我们公社小孩的司令。陶声奎率领我们南征北战,今天跟南头小孩交手,明天跟北头小孩比划,英勇无畏,所向无敌,每每遇到恶战,陶声奎总是身先士卒,冒着砖头泥块,领头羊一般左遮右挡,保护我们。

许多年过去了,我已经遗忘了很多东西,而唯独对于老街的一草一木乃至门板和青石路面记忆犹新。现在我似乎有点明白了,其实,老街是不是城市,或者说是否曾经是城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老街提供的那一份独特的感觉,那叫卖声、读书声、铁匠铺里的淬火声、篾匠铺里的裂竹声、胶底布鞋踏在青石街面上的橐橐声的混合,还有刚出炉的烧饼的香味、热豆腐的气息……这一切都似乎在显示,老街的日子是喧闹的,清贫而火热。老街的上空永远飘扬着浓郁的生活气息,飘扬着人的气息。

我们终于跻身于城市的峡谷,久居闹市,几乎被钢筋水泥封闭了,脚不沾地,把我们和土地长久隔离。而回忆起阔别数年的故乡,一种异样的清凉便从遥远的故土扑面而来。

今年5月,我回了一趟故乡,公干之余,排除了众多的干扰,坚决地去了一趟老街。尽管我已经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是老街的破败还是触目惊心。自从参军之后,离开老街将近三十年了。三十年,这个世界上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啊!天变大了,路变短了,树林变小了,河床变高了,青石板几乎被挖光了,那口长久萦绕我心头的龙井,几乎被浑浊的溪水淹没了。改革开放之后,老街的多数居民都跟随镇政府迁往西边,一条通衢大道两边真的生长出一座新型的城镇,老街便被抛弃了。

F街下面那条短横的顶端,一条老狗傲然昂首,虎视眈眈地盯着我,似乎拿不定主意要不要给我来一个下马威。老狗再老,也老不过我,它哪里知道,它现在盘踞的位置,乃是我当年打游击的根据地,那时候我比它威风多了。我为老狗而感动,它是留守老街的不多的动物之一。

终于找到了龙井,然而此时的龙井面目全非,全然没有我当年记忆里清冽幽深的感觉,水面与河沟平齐,分不清楚是河水还是井水。顺着井壁冰面上浮着厚厚的青苔,上面居然还有青蛙打坐。

我被这个意外打击得心灰意冷,正在失落,不远处茅屋里走出来一位估计已逾七旬的老人,问我们:你们是哪里来的?大约是看这老汉年纪大,介绍徐贵祥他很难知道,而我父亲在这里当过公社书记,几乎家喻户晓,所以陪我同行的表弟任家杰先把我父亲的大名抬出来。岂料老汉眼一瞪说,徐彦选我怎么不认识?他不是徐贵祥的爸吗?知道徐贵祥吗?在北京,作家。任家杰惊讶地问,你怎么知道他是作家?老汉说,你门缝里看人啊?我天天看电视,只要有徐贵祥的消息,我一准能看见。《弹道无痕》《历史的天空》《八月桂花遍地开》……老汉如数家珍,末了还得意地向我们冷笑一声:知道吗?徐贵祥就是吃了这口龙井的水才出息的,听说他要回来修这口井。

说真的,那一瞬间,我真有点受宠若惊。荒草土坯屋内,黑白电视机前,一个孤独的看井人,一个年迈的村夫俗汉,居然有如此浓郁的乡情,居然有如此强烈的荣誉心。我是他自豪的资本,他是我精神的盟友。为了这个因为我而自豪的老汉,我也应该写出好的作品——我们负起责任的理由,往往就是这么简单。

站在井边,我沉默了很久。直到我们快要离开,老汉才似乎想起了什么,揉揉眼睛,把目光定定地落在我的脸上,嘴巴蠕动着说,未尝,未尝你就是……我说我是徐贵祥,谢谢你,老人家。

老汉神情一变,赶紧张罗烧水,要让我们喝一杯龙井茶。

离开老街之后,我突然想,其实这么多年来,我想寻找的并不是城市,而我永远需要的是老街。城市遍地都是,而且越来越多,大同小异,但是我心中的老街只有一个,尽管在三十年后面目全非。但是三十年前的老街在我的心中是不死的,那绿荫婆娑、人气旺盛的古色古香的记忆,那宽阔的河面和清澈的溪流,那永远像少女的眼睛一样明亮的月光,正是我心灵的家园啊!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特崇拜陶声奎,因为陶声奎率领我们“南征北战”时身先士卒、英勇无畏、所向无敌,保护我们。
B.文中说小时候老街的生活“舒坦得像神仙”,说明了老街的人追求安逸,也就造成了老街后来的衰败。
C.跻身于城市后,被钢筋水泥封闭的境遇,让我更加怀念故乡,虽然我并不确定故乡会有怎样的变化。
D.“居然有如此浓郁的乡情,居然有如此强烈的荣誉心”,连用两个“居然”,表达“我”意外惊喜之情。
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抒情,将读者引入情境,既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也便于“我”情感的抒发。
B.“要在东头学校操场上挂起黑边白幕放电影,那就俨然是节日了”,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生活的单调。
C.文章用“厚厚的青苔”“居然还有青蛙打坐”对“井壁”做了整体描述,烘托出“老街”的安详宁静。
D.文章叙写了老街的“过去”与“现在”,在“过去”与“现在”对比之中抒发感慨,突出了文章主旨。
3.“龙井”在文章中多次出现,简析其特点及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
4.在文章结尾,作者为什么说“我永远需要的是老街”?
【知识点】 记叙性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槐在呼唤   

王锦慧

我曾多次去拜访一棵古槐,一棵守望在李大钊故乡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的古槐。

北依碣石,南望渤海,滔滔滦河水从村东流过。公元1404年,大黑坨在建村以前,古槐就植根这片沃土,迄今已有600多岁高龄。

古槐在村中三里长街的西侧耸天雄踞。虽老态龙钟,须髯蓬垂,却将虬莽的根系盘结于血脉相连的大地深处,在流年往复中昂首傲对风摇雨沐,终挺立成一位知天知地的长者,挺立成一枚声名显赫的村徽。

凝望古槐越久,便愈发真切地感知: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与树木灵犀相通。每种树木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情感,那一圈儿一圈儿的年轮可谓其心路履痕的标记。

你看,古槐巨伞似的树冠为何呈南低北高之势?原来,它在倾身护卫着李大钊的故居。

这座始建于清光绪七年的寓舍,由南到北分为三进院落。18891029日,李大钊出生在中院东厢房北间屋土炕上。他在襁褓中,即丧父母,没有兄弟姊妹,幼年为垂老祖父抚养成人。

古槐像月光一样相守着爷孙俩。祖父视孙如命,在孙子4岁时教他认字背诗,6岁送他到村西头谷家私塾接受启蒙教育,10岁送他到邻村攻读四书五经,后又送他到县城以北的井家坨宋举人家深造。

1905年秋,李大钊到旧称永平府的卢龙县城读中学。第二年,学校刚刚开学,他就收到了告知祖父病危的家信。祖父临终时殷殷嘱咐他勿荒学业。

1907年夏,李大钊考取了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自此离开故乡,踏上寻求救国救民真理、开辟革命新天地的征程。

朝朝暮暮年年岁岁。古槐瞩望着他的远行之路,等候着他的折道而返。

予家渤海之滨,北望辄见碣石,高峰隐峙天际……李大钊童年就尤为神往的碣石山,离大黑坨八十里许。其余脉五峰山以奇松、怪石、雾海、冬雪著称于世。他曾数次登临客居,与纯洁幽静之草木泉石为邻为友,相继写出了《再论问题与主义》《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发轫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19245月,李大钊为躲避北洋军阀政府的通缉,剃掉胡须化装成商人再次来到五峰山。敌人抄了他北京的住所,并一直追至大黑坨,皆徒劳无获地悻悻而返。

白云飞来便去,山峰依然露出。”6月中旬,李大钊接到中共中央通知,秘密前往苏联出席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他南望故乡作了最后一次匆匆告别。

四时树景各不同。古槐最风姿绰约的时节要属槐花盛开的日子。洁白晶莹的槐花缀满枝头,沁人心脾的幽香弥散在穹宇。

相传,当时光辗转至1927年,在严冬中落英散尽的古槐,早早吐出一层盎然新绿。它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积蓄储存着槐花如期绽放的生命活力。

古槐心事有谁知?

这一年,已成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一别故乡遥遥七载有余。槐花宛若漫天飞雪纷纷扬扬飘落,诉说别情离意。

428日,噩耗惊传:李大钊被反动军阀杀害,年仅38岁。

为共产主义断头流血以从之。那天下午,李大钊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留下最后一张照片,神色从容地登上了绞刑台。

李大钊遇难后,夫人赵纫兰悲痛欲绝。当时,李大钊的灵柩辗转移至妙光阁浙寺暂厝,但在白色恐怖的乌云笼罩下,时过6年都未能入土为安,赵纫兰为此肝肠寸断,日夜牵念。

1933年春,久病不愈的赵纫兰预感来日不多,便携儿女冒死重返北平,为李大钊的身后事奔走呼吁。

423日,李大钊的公葬仪式在万安公墓举行。

35天后,赵纫兰溘然长逝,陪伴在丈夫身边。

不知何时,古槐苍老的树干上平添了许多畸形树瘿和扭曲裂隙。据说,只有内心的大悲大恸,才会留下这类外在的伤痕。

那以后,每当微风掠过,便有沙沙的声响传来。倾耳细听,这声响分明是古槐杜鹃啼血般的呼唤。

在日出日落的一天天,在四季轮回的一年年。古槐声声呼唤着李大钊的乳名,祈祷祈盼着他的归来……

槐,怀也。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514日)

1.下列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古槐在呼唤”引发联想,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显示文章浓厚的情感色彩,表达作者对李大钊的深切怀念之情。
B.文章第三段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写了古槐的形象,表现出古槐生命力顽强历史悠久和声名显赫的特点。
C.文中画横线的两处使用疑问句式,避免行文的呆板。前一处引出古槐对李大钊故居的护卫,后一处表明古槐对李大钊为国捐躯而感到悲痛。
D.赵纫兰是一位深情而坚强的女性。即将离世的她冒着危险重返北平,到处奔走呼吁,终让李大钊的公葬仪式在万安公墓举行。
2.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文章构思巧妙,两条线索交错并织。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2022-09-24更新 | 20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手艺

周荣池

教书先生识得字也不多,但他先教“人口手”这三个字。这点让人印象深刻。他说人活着首先要为了一张嘴,为了这张嘴就要动手。手上的力气和技巧是活下去的依靠,为了生存的手艺也并不那么尊严。并不是村庄不需要尊严,是没有时间去思考那些空洞的东西。那些是城里人以及后来成为城里人的农民后代们自以为是的心思。他们已经非常地疲惫,闭上眼睛的力气都没有了,哪里还会想那些高深的念头。

营造的匠人就都是大师傅,嘴上抽着烟,耳朵上还有别着抽不完的,他们的眼神都是颇有骄傲的意味的。他们砌房造屋,这在哪个人家都是浩大的工程,做这样的事情自然也是要大本事的。所以很多人愿意吃很多年“萝卜饭”,一分工钱不要去拜师学艺,就是为了将师傅的这份骄傲学过来——学会手艺在村里叫做“把师傅的大腿下下来”。

木匠有几种,有做船的长料木匠,有砌屋的高料木匠,有箍桶的圆料木匠,还有做犁耙的犁木匠。村里的木匠是个痢子, 一年四季戴着帽子。痢子是高料木匠,砌房造屋打家具。他戴着帽子,耳朵边央着一支划线的扁平的铅笔,帽檐下的稀疏的毛发可以看见。但是,没有人敢取笑他这一点。他偶尔也会在做活的时候,将落满木屑灰尘的帽子拿下来掸一下,大家即便是看到了也不作声,都知道痢子是护头的。

痢子是大师傅,带着徒弟来做工。徒弟吊线的时候,手抖抖索索地从墨斗中抽出线来,偏偏就没有弹好,他手里的尺子一下子就打到手上。别人也不敢阻拦,师傅打徒弟也是顺事,更有人在边上说,木匠打老婆——有尺寸呢。这小木匠被打了也不敢作声,主家还要为他解嘲开脱,小木匠干活嘛,本来就是东一句(锯),西一句(锯)。大家都笑了,师傅仍旧板着脸,徒弟也不敢出声,只有默不作声地干活。

砌房造屋,木匠既要做屋架板壁,又要打家具物什,是核心的工种。最为神奇的还不是他们做的那些活,而是他们在砌屋上梁时候说的喜话。上梁是大事,要请三朋四友来摆大席喝酒。主家买了喜糖喜烟交给木匠师傅,上梁时候散给邻居亲戚,并说那一套喜话来。平时话不多的痢子木匠,说出一大套吉利话来,大家鼓掌称叹:日出东方喜洋洋,手拿金斧亮堂堂,今日今时安金梁,金柱竖在金面上。金榜架在金柱上,金人站在金榜上,两条金龙盘金柱,两只凤凰绕金梁。紫金梁上插金花,富贵荣华发主家。福斧生来喜洋洋,福日福时上福梁,福禄梁上贴福字,福子福孙福满堂。天官赐福平地得,福正福旁福吉祥。

木匠肚子里还不止这么一段喜话,说是有好些套说辞,但这又不及一件事情神奇。说是有一人家上梁出了点蹊跷事,量好尺寸的屋梁引上屋顶来,竟然尺寸有点长,大家傻了眼,痢子木匠二话不说抡起斧子朝那屋梁砍去一段,放上屋架刚好够长。

这个故事很神奇,很多年都不曾被忘记。

瓦匠很辛苦,但四叔偏偏要学瓦匠。他跟着师傅去安徽学,铁了心地要学这门手艺。他从小有兔唇,大概很有些自卑,所以话不多,但是认定的事情就偏偏要做。就像他在安徽做活,看中了当地的一个女孩,两厢情愿,可是女方父母不答应。他狠下心来定要结这门亲事,便回来请了族里人一起去安徽谈,哪知道那老头也很固执,刚看见他们进村就拿了一根大木棍要打,众人劝说才收了手。就这么执拗的人,到底是娶到了那外地的老婆,手艺也学得极好,是远近闻名的一把好瓦刀。

手艺好的瓦匠在于能把茅厕和厨房砌好,这是个真正的细活,尤其是“措锅”。 一日三餐离不开大灶,措锅架起来的是三口铁锅,实际上是热腾腾的生活。小锅煮饭,中锅做菜,里锅则很少用,烧水或者人多时才用。锅之间空隙的地方安着的是汤罐,烧饭的时候火带热了水,老根子常说的那句口头禅“汤罐水带热了”,就是这个意思。

措锅的讲究一是高度适宜,这样的锅烧起来快,省草。二是细活,贴磁砖以及在过烟的墙上画各种图案,最多的是画年年有余,其实就是一条鱼。烟墙头上还设有供奉灶神的灵位,贴着“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年后个把月便被油烟熏染模糊。措锅也算是大事,要专门热锅,举行仪式,用鲤鱼来祭祀。措锅的瓦匠还要说喜话,四叔的措锅技术好,喜话说的也有意思:

新锅烤得亮堂堂,九天仙女下厨房,水缸不脱长江水,仓里不脱万年粮。办酒请来李太白,烧饭请来王母娘,请来灶君保平安,子子孙孙幸福长。

后来四叔不做瓦匠了,很多瓦匠也不干了,有了机器之后瓦匠其实也并没有消失,但是成了一个苦活。 一个不再需要太多技术和艺术的行当,让人做得不仅觉得苦,而且确实没有什么滋味。自己做得没有滋味,别人想来也毫无生趣。

很多人带着他们的双手消失了,那些手艺也慢慢地失传。曾经就是这些常靠着力气生活的手艺,养活了村庄,给了生存以尊严。尽管他们从来没有多想过关于尊严这个话题,但是我知道我们这些农民的后人明白,在那些粗糙的手掌间,握着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尊严。

(节选自《村庄的真相》,有删改)

【注】①措锅:砌大灶。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用教书先生先教“人口手”三字的解释,自然引出“为了生存的手艺”,然后叙写了木匠痢子和瓦匠四叔两位“营造的匠人”。
B.痢子木匠砌屋上梁时说的喜话,写出了匠人用智慧与乐观把苦难的生活演绎成含泪的微笑,让人惊叹匠人的神奇,感受到精神的力量。
C.作者在叙写四叔学艺和娶妻的文字中,用了“偏偏”“狠下心来”“执拗”等字眼,流露出对四叔的欣赏,着力刻画四叔的执着与坚持。
D.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当下,文中叙述的匠人故事,不仅是农村现状的一种记录,也是对大背景下城乡矛盾与人们心灵疼痛的一种缓解。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选取具有“村庄”味道的人和事,用平实易懂的语言娓娓道来,且多用方言俗语,显示出浓烈的地域特色和乡村生活气息。
B.文章使用记叙、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写四叔学艺和娶妻的故事,浓墨重彩地刻画了一位执着、坚持、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C.文章用大量说明性文字介绍相关常识,如匠的种类,措锅的构造、用途和多种讲究等等,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使表达方式多样。
D.文章首尾呼应,开头结尾都谈到“尊严”,肯定了手艺的价值。作者以进城农民后代的身份反思,启发读者思考,深化了主旨。
3.文章开头、结尾都谈到了“尊严”,在这些手艺人身上有着怎样的“尊严”?请简要分析。
4.周荣池曾说,“在寻找土地与人的关系中,我们探寻着村庄的真相”。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发现的“村庄的真相”。
2024-03-14更新 | 8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种芦粟,吃芦粟

高明昌

①最小的妹妹打电话给我,说:“哥,芦粟好吃了,你们回家来拿吧!”

②其实,我对芦粟的期待,比起妹妹的电话,要早好几个月。我想大概在母亲播插芦粟秧苗的时候,我就开始期盼了。

③四十多年前,海边村的几十户农家,不管是西高家,还是东高家,没有不种芦粟的。勤谨的人家一般都在五月的开头就开始下种落籽——先用铁鎝翻转土地,过了几天,那块地被太阳晒得熟了,再敲碎泥块——要敲到泥块像沙土般细碎为止,然后开始匀匀地落籽。落籽的那天,如果不下雨,还要用粪桶浇上一些河水,有的甚至还在上面放上一层薄薄的稻柴,这过程叫作培育秧苗。过了二十来天,秧苗长到半尺高了,就拔出秧苗,开始插种。宅前宅后凡是有空隙的地方,包括田头田埂之类的角角落落,还有什边地上,都要种的。种得最多的,是河浜的斜边坡地。

④与任何一种作物一样,芦粟下种以后的管理也是重要的。落籽后的那块地,母亲时不时走过去看看,有时还会蹲下身,翻开稻柴看。种田人都知道,往往该长出来的苗儿还没有出现,这杂草倒先长出来了。母亲经常去拔草,而且这草要连根拔掉,不让土里的营养给草吃光了。拔了草还要浇水——五月天气温差大,太阳有时会成毒日头的。所以,母亲有时会掀掉盖在土上的稻柴,有时又会盖上稻柴,像小时候给我穿衣脱衣一样,全看天气的脸色。待秧苗露芽、露头以后,母亲去看地的次数更加多了,待秧苗长到了四五公分长,就会叮嘱父亲施肥去。那时施的肥就是粪坑里人出恭留下的东西。母亲叮嘱父亲,一要捣碎,二要加水。母亲担心浓了会营养过剩,秧苗会只长叶,不长根,所以要父亲慢慢地加大浓度与次数。待到秧苗长到半尺高,第二天要拔苗的时候,当晚父亲还要去浇一点水。这水是用来松软土地的,因为明天要起秧头了,不蓬松土地,秧苗要拔断的。这些做法,看上去很杂碎,其实是一环连着一环的,都是依据了芦粟的生长规律来的。

⑤移种拔苗的手法也很有讲究。母亲左手轻轻荡开秧苗,右手的三根手指头捏住植株离地最近的地方,这样拔就不易弄断,或者少断。插播是在另一块地里,不是力气活,但也要用心。母亲先用插刀插入地里,握住插柄左右摇晃几下,扩大洞口,洞内的土蓬松了,再将一棵秧苗放入、扶好,泥土往根部送去,用掌心压,劲儿不重也不轻。一棵种好了,离这棵半尺左右的地方再来一株。这半尺是距离,更是道理。待所有的秧苗插光了,母亲会用粪桶在每一棵秧苗的根上浇一点点的水,再带着笑意离开,像是看到了秧苗的成长。

⑥其实,不是所有的成长都能如人所愿的。芦粟苗从此地移种到那地,是真正的连根拔起,再人性的拔也是伤筋动骨,所以插种后的开头几天,叶苗总是耷拉着叶片,一副恹恹的情状。如果叶片焦黄、打卷,最后垂落到根部,这秧苗就死了,就需要补种。所以母亲在移种的开头几天,早上总要去看看望望。补种也是移种,也是一样的繁琐。不过补种的苗儿成活率很高,因为原地的土松了,移种时受的影响小。而一旦成活,苗儿们的生长速度也是惊人的,真的是一天一个样,分分钟在成长。母亲也还会去看一看,在秧苗的下面除除草,除好草后再请父亲浇点粪。那时母亲最担心的是芦粟是否生虫,如果看见青虫就捉掉,如果是蚜虫,就要用药水喷了——蚜虫是一团一团的,像涂在叶片上的污泥一样,掰也掰不清爽,必须喷药才见效。一般喷一次就够了,喷过以后的芦粟像清水清洗过的一样,叶片儿绿得哑静,茎是根根绿里带白,且笔直,直抵天空。

⑦半月不见,它可以长得和你一般高了,一月不见,它比你高出一头了。那时的芦粟不是吃的,而是用来看的。那矗立在路边、岸头的一两排芦粟,就像竖插了一面面绿色彩旗,在风势的鼓动下,飒飒招展,叶片儿随风摇动,击碰的声音清脆又响亮,像在奏一部田间的交响曲。河斜边上的最好看,排排对对,对对串串,风吹过顺势此起彼伏,像一波波的绿浪,再倒映在河里,就像镶嵌了一大块碧玉,灿烂至极。到了这个时候,各个人家就被芦粟包围了,耳听的是芦粟的声响,鼻闻的是芦粟的清香。乡下说,只要农家的宅前宅后种满了芦粟,人就不生毛病了。到了这样的地方,糊涂的人会变清爽,清爽的人更爽朗。这个话是一代代传下来的,传到我耳朵里的时候,我倒是想问:这芦粟与人的毛病有什么关系呢?因为看了芦粟还是吃了芦粟才清爽的呢?还是说看了与吃了都重要?

⑧看归看,芦粟毕竟是拿来吃的,到了七月份,芦粟就熟了,可以一直陆陆续续吃到十一月。判断芦粟好吃不好吃要看穗头和节秆。熟透了的芦粟,穗头已经由青色、淡红色转为黑色了,而且黑得发亮,秸秆也已经长到三十来公分的长短了。剥开秆皮,会看到一层厚厚的白色黏粉,手一撸,粉就会脱落。这些都是成熟的表征。其实,芦粟熟不熟还可以通过闻香来知道——如果闻着有幽幽的甜香味道,这芦粟肯定很甜了。

⑨我们管芦粟熟了叫甜了。芦粟甜了,就要去攀芦粟。这个“攀”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镰刀直接割起芦粟的根,还有一种是用手拔,先将芦粟的头抓到手心,整体弯起来,在顺势朝外推出去的时候一个向里摁,一摁一“啪嗒”,芦粟就连根拔起了,就可以扛到屋里来,或者成捆地放在场地上。先用手剥掉秆上的皮,再用菜刀按节切断。

⑩吃芦粟的“吃”和吃别的不一样,吃别的都是吃下去,吃芦粟呢就是咀嚼——用牙齿把芦粟的秆皮咬掉后,一段一段吃掉节秆,把甜水吸干,再把渣吐出来。这个过程是动牙的过程,牙齿很辛苦,嘴巴却很甜。

⑪母亲也年迈了,却还年年种着芦粟。我觉得这劳作对她像是一种活血化瘀的疗程一样。芦粟甜了的时候,妹妹也就有理由打电话喊我回家看看。就算不再像当年那样,那么多高家人聚在一起集体吃芦粟,但是,也是一个小小的团圆的机会——芦粟给我们的机会。

(节选自2018年11月28日《文汇报笔会》)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文章第①段妹妹的来电与第段的“吃芦粟”形成首尾呼应,说明维系亲情的重要纽带是“芦粟”。
B.文章第④段,作者把母亲管理芦粟苗与养育小时候的“我”进行类比,表现了母亲对芦粟的细心呵护。
C.父母栽培芦粟的过程遵循了芦粟的生长规律,启发读者遵循规律做事方能接近成功,反之则事倍功半。
D.文章第⑦段,对一代代传下来的芦粟与人之间关系密切的说法,作者持有不以为然、姑且听之的态度。
E.芦粟熟了,妹妹就来电让我回家;芦粟甜了,村里人就聚集在一起吃、聊,表达了人间美好的情感。
2.请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并加以分析。
3.本文题目《种芦粟,吃芦粟》意蕴丰富。综观全文,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寓意?
2023-12-01更新 | 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