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体裁 > 中国现当代小说
题型:小阅读-课内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 题号:21241375
《荷花淀》“几个女人羞红着脸告辞出来……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此处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相似题推荐

小阅读-课外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峡中

艾 芜

江上横着铁链做成的索桥,巨蟒似的,现出顽强古怪的样子,终于渐渐吞蚀在夜色中了。

桥下凶恶的江水,在黑暗中奔腾着,咆哮着,发怒地冲打岩石,激起吓人的巨响。两岸蛮野的山峰,好像也在怕着脚下的奔流,无法避开一样,都把头尽量地躲入疏星寥落的空际。

夏天的山中之夜,阴郁、寒冷、怕人。

我们这几个被世界抛弃的山贼,到晚上的时候,趁着月色星光,就从远山那边的市集里,悄悄住进了桥头一座破败又荒凉的神祠,这个暂时的自由之家。

几个人静默地坐着,伸手取暖的阴影映在周遭,混着咸肉的香味和着松柴的芬芳。从没头的土地菩萨侧边传来小黑牛痛苦无力的呻吟声。夜白飞不由得一阵阵怜惜,一声声叫骂。魏老头子却淡然平静,他觉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吃这行饭不怕挨打就是本钱。鬼冬哥连连讨好应和,魏老头子便越发来了兴致,埋怨起小黑牛的笨拙来了。

我虽是没有就着火光看书了,但却仍旧把书拿在手里的。我不愿同老头引起争论,我不过是由于他们的逼迫,凑凑角色,并不打算加入他们,也许不多几天,我就要独自走我的。

江风大了,江水也大了,像要扫荡这一切,像诅咒我们的存在似的。

黑夜里,小黑牛痛苦地呓语“我不干了”,魏老头子皱起眉头。看来,他又要做什么决定了。野老鸭望着汹涌的江水,喃喃道:“该不会出事吧!”

这时,神祠后面的小门开了,野猫子——一个油黑脸蛋的年轻姑娘,和着白色鲜明的玻璃灯光,连同笑声,挤进我们这暗淡的世界里来了。黑暗、沉闷和忧郁,因为她的到来,都悄悄地躲去。

野猫子一手抱着一块木头人儿,像个母亲般逗弄着,一边同众人顽皮打趣,一边在老头子——她的父亲面前任性地撒娇,木头人儿的真真假假,引得众人异常开心。

我不由得想起白天的事,我与野猫子扮夫妻,我们从集市商贩那弄到一匹上好的布,代价就是小黑牛被抓住,打了个半死。

中夜,纷乱的足声和嘈杂的低语,惊醒了我。我知道一定有什么瞒我的事在发生着了,就尖起耳朵凝神地听着。忽然听见夜白飞哀求的声音,在暗黑中颤抖地说着:“这太残酷了,太,太残酷了……可怜他是……”

尾声低小下去,听着的只是夜深打岸的江涛。接着老头子发出钢铁一样的高声,叱责着。

然后,角落里躺着的小黑牛,似乎被人抬了起来,一路带着痛苦的呻唤和着杂乱的足步,流向神祠之外。

夜,愈发阴森凄郁,我轻轻抬起头,从壁缝望去,一个人形似的东西被丢进江里。原先就是怒吼着的江涛,却并没有因此激起一点另外的声息,只是一霎时在落下处,跳起了丈多高亮晶晶的水珠,然而也就马上消灭了。

我明白了,小黑牛已经在这世界上凭借着一只残酷的巨手,完结了他的悲惨的命运了。正像老头子说的“在这里,懦弱的人是不配活的”。但他往常那样老实而苦恼的农民样子,却还遗留在我的心里,搅得我一时无法安睡。

回忆起小黑牛的往事,他在那个世界里躲开了张太爷的拳击,掉过身来在这个世界里,却仍然又免不了江流的吞食。我不禁就由这想起,难道穷苦人的生活本身,便原是悲痛而残酷的么?也许地球上还有另外的光明留给我们的吧?明天我终于要走了。

他们回来了。大家都是默无一语地悄然睡下,显见得这件事的结局是不得已的,谁也不高兴做的。

次晨醒来,只剩下野猫子和我。她见我不时朝昨夜小黑牛睡的地方瞭望,便打探似的说道:

“小黑牛昨夜可真叫得凶,大家都吵来睡不着。”

“一早就抬他去医伤去了!……他真是个该死的家伙,不是爸爸估着他,说着好话,他还不去呢!”

她比着手势,很出色地形容着,好像真有那么一回事一样。

我冷冷地告诉她昨夜的事全部看见了,野猫子顿时就变了脸色,凶狠地说:“爸爸说得好,懦弱的人,一辈子只有给人踏着过日子的,难道你也想学小黑牛?”说完,捡起地上的刀随手很结实地一挥,刀身便没入树身三四寸,又毫不费力地拔了出来,看得我目瞪口呆。

我到江边慢步,远处峰尖浸着粉红的朝阳。山半腰,抹着两条淡淡的白雾。峡里面,到处都是流溢着清新的晨光。

午后,从崖上转下来一小队人,是老头子的对头。“糟了!我们的对头呀!”野猫子恐慌起来,我却故意喜欢地说道:

“那么,是我的救星了!”

野猫子恨恨地看了我一眼,把嘴唇紧紧地闭着,两只嘴角朝下一弯,傲然地说:

“我还怕么?我们原是作刀上过日子哪!迟早总有那么一天的。”

不过,最后我还是与她一起扮演了戏,真有点儿小夫妻的味道,哄得一队人过去了事。

晚上,他们回来了,带着那么多的“财喜”,看情形,显然是完全胜利。但我却不能安睡下去。

第二天醒来时,已快近午,只我一人独自留着。江涛显得单调些、寂寞些了。但看见躺在砖地上的灰堆,灰堆旁边的木人儿,与夹留在我书里的三块银元时,烟霭也似的遐思和怅惘,便在我岑寂的心上缕缕地升起来了。

(选自艾芜《南行记》,有删改)


小说中反复出现对江边环境的描写,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作用。
2023-07-12更新 | 279次组卷
小阅读-课外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亲爱的小孩(节选)

柏祥伟

寒假开学以后,小荞去县城的一所私立学校去读书了。

微公益协会的孙会长开车来接小荞去县城的那天,全村人到街上去送小荞。村里的婶子大娘们给小荞套了新棉被,买了新书包,还给小荞的背包里塞满了花生、核桃、苹果。小荞提着这些东西,觉得心里也沉甸甸的。

孙会长对村里人说:你们放心吧,小荞去的这所学校条件很好,吃穿住行都有专门的老师照顾,小荞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

张书记和李文书把小荞送到车上,叮嘱小荞:你是咱村里第一个去县城读书的孩子,你要给咱村里人争脸啊。

小荞点点头,弯腰对村里人鞠了一躬。

孙会长带着小荞去县城的路上,小荞说:孙叔叔,谢谢您。

孙会长说:你不用谢我,你来上学这件事,很多好心人都帮忙了。

小荞说:还有哪些好心人呢?您能告诉我吗?我想记下他们的名字。

孙会长犹豫了一下说:那些好心人不让我告诉你。其实很多人,做好事都是不留名的。

小荞听着,老大会儿没再吱声。过了片刻,小荞说:谢谢孙叔叔,我明白了。

孙会长说,你只要记住,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有一颗爱别人的心。

小荞没再吱声,车子缓缓进入了县城,大街上的人和车多起来,小荞默默地朝窗外看着,在那一瞬间,小荞又想起了死去的瓜秧。瓜秧也来过县城啊,并且他来过不止一次呢。只是瓜秧每次都是带着病痛的折磨来县城看病,而如今,小荞是充满着幸福和向往来县城读书。在以后的日子里,小荞将在县城生活,她会像县城里的孩子一样,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憧憬美好的明天。

忽然听得一阵喇叭响,小荞回过神来,朝车窗外看,车窗外的街面上,背着书包的学生和提着包袱的家长前后朝前走。小荞举目朝前看,一座高大的门前,悬挂着一条长长的红布幅,上面写着:欢迎同学们入学。

孙会长扭头对小荞说:小荞,到新学校了,咱们下车吧。

小荞犹豫着说:孙叔叔,您还去学校吗?

孙会长说:当然啊,你是一位特殊的学生,学校里的校长还等着见你呢。

小荞有些吃惊,迟疑着问孙会长:我是特殊的学生?

孙会长说:你还记得小豆荚吗?

小荞点点头:记得啊,小豆荚和我一起去北京参加过冬令营呢。

孙会长点点头:你和小豆荚一样,是学校免除了一切费用的学生。

小荞说:我在这里上学,不用花钱吗?

孙会长点点头:在这里上学,你的吃住学费全免了,你只管好好学习就行啦。还有呢,我们给你找了个爱心妈妈,这是咱们协会新开展的一个爱心活动,让每个没有妈妈的孩子,都能有个妈妈。

小荞想起了在北京的那一夜,她趴在闫阿姨怀里喊妈妈的情景。

小荞说:闫阿姨已经是我的妈妈了。

孙会长说:很多人都愿意当你的妈妈。以后,每个周末爱心妈妈都来陪你,带你出去玩,给你妈妈的温暖,教给你怎么长大。

小荞点点头,她不知道该再说什么,好像说什么都不合适,又好像什么都不用说了。

小荞跟着孙会长默默地下了车,走到学校门口的时候,小荞悄悄摸了摸贴身衣兜,拽住孙会长的衣角,仰脸对孙会长说:叔叔,其实我带着很多钱,三百多块钱呢。

孙会长低头看小荞:谁给你的这么多钱呢?

小荞说:是我夏天捉知了龟赚的钱,本来想给我奶奶买洗衣机呢,后来你们这些好心人给我家送了一台洗衣机。

孙会长哦了一声。小荞继续说:在这里上学,吃住不花钱,我想把这三百块钱给您吧。

孙会长笑起来:你的钱给我做什么呢?

小荞说:叔叔,我想把这些钱,送给比我更需要的孩子。

孙会长蹲下身,面对着小荞,笑眯眯地说:小荞,你长大了。

小荞很认真地说:我也想像你们一样,做个好心人。

孙会长怔怔地看着小荞,小荞看到他眼里闪着亮晶晶的泪花。片刻之后,孙会长扭头指着学校门口的台阶,对小荞说:你看见了吗?所有的台阶都是向上的。来,现在,咱们一起走上去吧。

节选自《人民文学》2022年第6期


小说用人物对话来组织文章,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2022-10-15更新 | 87次组卷
小阅读-课外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乾坤香包

杨西京

熄灯号刚响,房东康大叔找到女大三分校四中队学员柳山韭,送给他一个纸包,俺在洛汭码头碰见一个人,他说是您老乡,还说,您一看这,啥都知(道)啦……

柳山韭剥开纸包:这是一个亚麻刺绣的半壁香包。她悄悄从枕头包里取出香包另一半,乾坤合璧:乾包上牡丹枝叶伸向坤,花开在坤,坤包上牡丹枝叶伸向乾,花开在乾……她清楚,这是未婚夫赵忆泽家文曌药号祖传千年的定情物。咦?他怎么到这来啦?

左猜右想,柳山韭在梦里回到了家乡——

她惊恐地看着搭在村口的戏台。戏台上,支着一个油锅。锅下,劈柴熊熊,锅内,滚油沸腾。两个手执短刀的匪兵把五花大绑的未婚夫推向油锅边。身着皮大氅的恶霸牛趟山面对台下逼迫而来的乡亲,恶狠狠地说道:都认识吧,这就是本县抗日二区武委会主任赵忆泽,我要一刀刀割下他的肉,一片片扔到油锅里炸,叫老少爷儿们都尝尝,这就是闹减租减息,搞‘倒地运动’的下场……

台下一侧,牛趟山的二公子流着长长的哈水,死盯着脸色发白的柳山韭,趁机提出以婚易人。三天后,在牛家大院醉拳冲天的夜半,赵忆泽翻墙而入,从洞房后窗救出未婚妻……两人逃至金牛山半腰,匪兵鸣枪追近。忆泽,他们撵的是俺,俺向东,引开敌人,你往西……赵忆泽掏出家传乾坤香包,各执半壁,言定以后拿此见面。

泪水湿透了枕头。那晚,赵忆泽由西入陕,奔向延安,后上了抗日前线……而她,匪兵近身之际,纵身跳崖,恰被豫西抗日先遣支队救起,参加了八路军。

五年啦。托人托亲打听,两人有了联系。第二野战军女子大学在巩县康百万庄园成立时,她从作战部队选调入校。快一年的学习,她像变了个人似的。这两天,全校开展给前线丈夫一封信活动,她用学到的文化知识,给未婚夫写了封挑战书:你在前线打敌人,俺在后方学文化,咱俩比一比,看一看,看谁立功受奖走在前……挑战书还未发出,他怎么回来了?莫非他牺牲了,老乡把的随身物品给捎回来了?

翌晨,起床号一响,一夜未眠的柳山韭向指导员请了假,来到约定地点。

柳山韭所有的梦幻都没有这一幕:赵忆泽身穿大褂,头戴礼帽,一副小商人模样。见到她,他的目光躲躲闪闪的:俺打仗……受伤了,部队南下,俺……俺掉队啦……

掉队?掉队咋不去部队收容站,收容站就在河对面哇?

看到柳山韭不吭声,赵忆泽又说:新中国成立了,咱县也解放了……咱俩也二十五六了,该回家成亲过日子……

柳山韭明白了,未婚夫这是开小差!还要拉自己一块开小差!顿时,极度的羞耻涨红了脸。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一支支早操的队伍迎着曙光,从康百万庄园飞出,着装严整的女学员特有的口令,口号,脚步声,响彻在伊洛河长堤上。

听见了吗?咱县解放了,全中国都解放了吗?!

赵忆泽垂下头,不敢去看那一支支英姿飒爽的女兵铁流……此刻,他的心一下子回到自己火热的连队生活,这铿锵的口号,曾从自己嘴里喊出,然而,当连队南下路过家乡时,自己却以战伤为由,萌生了解甲归乡的念头。

沉默,沉默。

忆泽哥。柳山韭柔柔的甜语,吐出一句句乡音,你忘了您赵家的家训了嘛?柳山韭掏出乾坤香包,指着正反两面红黄绿三色丝绒刺绣的两行字:金瓯缺,丈夫不望月;乾坤圆,男儿把家还!

赵忆泽落泪了。赵家原为北宋士人,在汴京城东宋门外开了一家文曌药号,擅做香包生意,独特的牡丹香配料,别致的造形,精巧的制做,享誉京城。靖康之难中,其先祖爷携家小避难至巩县浮戏山区。安顿好家人,先祖爷只身南下投岳飞抗金。离家当晚,先祖爷让先祖奶在家传乾坤香包正反两面,各蘸二老鲜血,刺下了赵家这两句千古家训。

先祖爷走后,先祖奶在家门口朝南的峰顶栽下一棵白檀树。每天早晚,先祖奶手拉树梢,踮脚南望,渴盼着丈夫早日归来。树高了,树大了,树老了,比树杆还粗的树根顽强扎在石缝里,巨伞似的树冠,枝枝梢梢,伸腰握拳,齐齐向南。后人便称此檀为望南檀……

忆泽哥,咱这阵儿回家过日子,你敢看那棵望南檀吗?你有脸见咱的先祖爷,先祖奶吗?

倏然间,赵忆泽想起了全连高喊口号宣誓南下的场面,想起了断臂挥枪的连长,想起了独目冲锋的指导员……猛然,他弯下腰,拾起脚下一块尖石,一下子砸向自己额头,说:韭妹,俺立马回收容站,重上前线,立功雪耻!

忆泽哥,全中国都解放啦,咱再成家。妹子永远等着你……柳山韭把乾坤香包捂在未婚夫额头,那血,一点一点,浸入先祖爷、先祖奶刺绣的两行家训里。

伊洛河上,一只小鹰船上,赵忆泽挺起了军人的脊梁,立在船头,回望着长堤。

长堤上,柳山韭汪满泪水的双眼,看着飞去的小船。

霞光里,船上、堤上,两双各执半壁乾坤香包的手,频频摇着,晃着……


“以婚易人”的情节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2022-10-15更新 | 3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