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63 题号:2156506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现代化是人类主体力量的增长,是文明程度的提高,也是世界不同地区人们的普遍追求,但不同民族、国家由于社会、文化的差异,其现代化的路径和进程也会显示出很大差异。看待不同社会、文化间的现代化程度和差别时有两种基本思路:一是差序化思路,二是差异化思路。差序化思路突出的是不同社会、文化间的文明程度差别,表现出对现代化道路的单一性理解;差异化思路强调的是不同社会、文化在文化性格、类型上的差异,认为不能简单地用文明程度的高下取代文明性格的差异,体现出对于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理解。中国近现代遭遇西方现代文明,不论是器物和制度,还是观念和思想都遭到巨大冲击。在看待中国与外部世界尤其是西方文明之间的关系时,存在种种不同看法,既有鲁迅的“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的创造性转化,也存在全盘西化论的倾向,如胡适说:“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上不如人,不但机械上不如人,并且政治社会道德都不如人。”胡适认为中国文明完全落后于西方文明,所以要全面向西方学习。这种倾向体现为一种差序化的思路。所谓差序化思路并不在于是否向他者学习,也不在于是否批判传统,问题的要害在于,要实现自身的文明进步,实现自身的现代化,还要把自己变成他者,变成他种文明。

具体到文学领域,乡土小说在早期虽然体现出一定的启蒙色彩,但并没有构成对于现代化发展的差序化的思路。大约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现代化道路问题逐渐上升为一个理论热点。八十年代中期,学术界在对历史探索进行总结时,忽视了历史过程的复杂性、多样性,逐渐形成一种差序化的思路。这是因为,一旦我们认为现代化只有启蒙这一条路径,启蒙就成了必然的不可跨越的历史环节。这样,对于中国社会来说,现代化就不是一种主动选择,现代化过程也就谈不上来自一种独立文化样态的主动选择。其结果就如同论者所说,“现代性的故事已经成功地构造了一个‘历史的必然’,一切似乎都是以西方的文化社会为终极范本。”需要借鉴、学习是一回事,无主体性和不加反思地借鉴、学习则又是另一回事。

差序化思路从根本上说是对社会、文化间相互关系的理解,却是一种偏颇的理解。乡村变革书写中,差序化思路往往体现为两种方式,一种是文化问题社会化,一种是社会问题文化化。文化问题社会化在早期乡村建设运动中就已经出现,并且比较典型。比如晏阳初对于乡村社会的判断,认为其病根在于“愚、贫、弱、私”。他认为,乡村社会绝大多数农民不识字便是其中的“愚”。对此,费孝通提出了质疑,认为晏阳初把文化问题社会化了,应回到文化的角度来看待农民的“不识字”现象。他们不识字并不是他们没有识字的能力,而是他们没有识字的需要和条件,所以谈不上“愚”。与此相联系,对那些传统文化底色比较突出的作品,研究往往从启蒙的视野出发解读为“静态的”文明,言下之意是过时的,不符合现代社会即动态文明要求的审美表达。不难看到,不少研究从这一角度来解释和评判沈从文、废名、汪曾祺等作家的乡土抒情小说。又如,从当代寻根小说的宣言来看,寻根小说似乎有着一种文化自觉。韩少功的《文学的“根”》强调“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虽然说在理论上不乏清醒的认识,但对照具体的文学表达及相关批评,我们见到更多的则是与启蒙视野相联系的对传统文明的批判。

出于对现代文明的渴望,差序化思路从社会变革的层面要求乡土文明作出相应的调整与改造;然而,富有意味的是,当中国乡村社会探索自己的变革路径时,这种思路也同样表现出一种批判的姿态,表现出把社会问题文化化的倾向。说到底,其背后存在着一个以西方文化为旨归的参照,进而影响到作品的叙事架构和情感表达,使作品呈现出二元式架构和鲜明的焦虑化心态。

(摘编自赵顺宏《中国式现代化与乡村百年变革的文学书写》)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不同民族、国家的现代化的路径和进程有着很大差异,所以他们看待不同社会、文化间的现代化程度和差别时形成了两种基本思路。
B.差序化思路突出了不同社会,文化间的文明程度差别,它的关键在于要实现自身的文明进步和现代化,要将自己变成他者,变成他种文明。
C.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学术界逐渐形成一种差序化思路,这与当时中国的现代化道路问题逐渐上升成为一个理论热点有关。
D.作者认为,从启蒙的视野出发,沈从文、废名等作家的乡土抒情小说和寻根小说都是一种“静态的”文明,不符合动态文明要求的审美表达。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开头从多个角度详细地阐释了差序化思路与差异化思路之间的区别,论证严谨。
B.材料引用鲁迅,胡适的观点,论证了在看待中西文明关系方面存在种种不同的看法的观点。
C.材料列举晏阳初对乡村社会的判断的事例,是为了证明文化问题社会化早就出现了。
D.材料由现代化引出差序化思路的话题,然后主要围绕差序化思路展开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的“拿来主义”不属于差序化思路。
B.对待西方文明,作者更倾向于差异化思路。
C.费孝通对农民“不识字”现象的看法更合理。
D.差序化思路对作家作品创作有害而无利。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张岱年先生主编的《中华的智慧》一书“智慧”一词是张岱年先生对应于西方哲学的原义“爱智”提出的,体现出自觉的对话意识和民族意识。他说:“西方哲学所取得的成果可谓之‘西方的智慧’。中国古代哲人志在‘问道’,‘道’即真理,亦最高的智慧。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历代哲学家所提出的创造性见解,亦可谓之‘中华的智慧’。”张岱年先生将“道”具体概括为“人生之道”“自然之道”“致知之道”,涉及宇宙观、伦理观、方法论等内容。

若想真正触及中华智慧,个案研究是必不可少的。毫无疑问,精当的个案研究是本书的特点,区别于大而化之地讨论中国文化的数以千计的著作。比如讨论老子,阐释了“道为万物之索”“道法自然”“柔弱胜刚强”等问题,立论相当准确地概括了老子思想中尚柔、尚自然、反造物主的精神特质。“如果说孔子仅对鬼神、上帝有所怀疑的话,那么老子的道则彻底推倒了上帝的宝座,开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神论传统。”这个论断是有理据的。在老子的道出现之前,上帝有着无上的荣光,它派生出的文化也充斥着权力与等级关系,老子独特的“道”论正是时代的产儿,他将人类从上帝的威权统治下解放出来。在老子的有些著作中摆脱了神灵崇拜,充分肯定人的价值与意志,而他所肯定的价值和意志毫无上帝的影子,他彻底地与威权决裂。关于儒道之区别,作者说:“道家思想是在儒家道德伦理体系之上增加一个自然而然的价值取向,并非简单否定儒家伦理。儒家希望通过每个人,特别是君王的个人道德修养达到天下太平、万民幸福;老子希望社会的治理者约束强制的手段,追求实现自然而然的理想秩序。”这样通脱中肯的见解在书中比比皆是。

张岱年先生坚持以唯物史观指导文化研究,他主张综合中西文化之长,创造新型的中国文化,他一生致力于正确理解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以期树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张先生没有将中国文   化当作西方文化的注脚,也没有将中国文化当作人类文化中的异类,而是努力将中国文化容纳到人类文明的历史洪流之中。他在本书《序言》中说:“中国哲人,在一定意义上,富于探索精神……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彼此立说不同,但都肯定‘穷理’的必要,都肯定世界是有理的,学问在于认识此理,生活在于体现此理。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哲学可以说富于理性精神。但是,这种‘穷理’的传统却没有和重视实证的态度结合起来,以致没有孕育出近代实证科学。”此种高屋建瓴的中国文化观,成为本书重要的纲领与血脉。本书一方面寻绎着“理性精神”,另一方面又试图以历史唯物论的理论视野观照先秦诸子、魏晋玄学与宋明理学家们,超越他们的旧哲学。他在书中还提出任何文化形式也不是教条地、理念性地存在的,它往往存在于对传统文化的深刻阐释中。中华文化的复兴与时代性存在,依赖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科学、现代的解读和实践。

(摘编自李瑞卿《建构中华智慧谱系——评张岱年主编<中华的智慧>》)

1.下列对于《中华的智慧》一书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书中“中华的智慧”是指中国历代哲学家所提出的创造性见解,是有别于西方智慧的最高智慧。
B.书中关于老子的研究认为摆脱了神灵崇拜,充分肯定人的价值与意志是老子著作的显著特征。
C.著作中提到的“道”,不同于西方的“爱智”,是接近于老庄思想中的“道法自然”的概念。
D.张先生在书中提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神论传统最早可以从老子的“道”的理论中找到依据。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论题,然后围绕论题逐层运用材料分析,最后提出要古为今用,树立民族文化复兴的观点。
B.张岱年先生认为建构中华智慧谱系的方法就是加强个案研究和建立唯物史观,这也是本文展开充分论述的两个重要角度。
C.在分析的过程中,文章大量引用了张岱年先生作品的原文,具体地展示了《中华的智慧》的哲学观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D.文章第三段引用《<中华的智慧>序言》的原文证明了中国哲人是富于探索精神的,中国哲学是富于理性精神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岱年先生既认为中国文化是独立于西方智慧的另一种人类文明,同时又主张必须综合中西文化之长才能创造新型的中国文化。
B.中国近代之所以没有孕育出实证科学,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穷理的传统没有和重视实证的态度结合起来。
C.因为作者认为道家思想是在儒家道德伦理体系上增加了一个价值取向,所以说道家思想其实是儒家思想的有益补充。
D.张岱年先生的这本书之所以能真正触及中华智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进行了精当的个案研究。
2020-10-29更新 | 2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呼应着“一带一路”倡议,随着海上丝绸之路在新时代的延伸,诗歌创作也开辟出了一条朝向海洋的航线。越来越多的诗人将笔触伸向大海的神秘与无垠,抒写海洋意象与海洋经验,从而拓宽了新诗的题材,形成了诗歌创作中审美方式的嬗变与生存经验的更新。

海洋意象与海洋经验对于中国诗人来说并不陌生。当曹操面对大海时,首先征服他的是大海对日月经行的容纳:“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但是,曹操在《观沧海》中对海洋的书写也预示了诗人的位置与书写范式:一种海边眺望式的感性书写。这种书写一直延展到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面朝大海,意味着诗人的立足之地仍然是坚实的陆地。诗人用想象中的春暖花开遮蔽了对大海本身的恐惧,拒绝了直接面对大海不测的幽深与辽阔。这种对于海洋的眺望式书写构成了审美经验与生存经验的双重自闭。在眺望中,海洋成为陆地的中断而不是延伸,作为陆地的限制而不是开放。用黑格尔的话说,他们和海不发生积极的关系。

现在,到了必须与海发生积极关系的时刻。诗人们不再满足于对海的眺望与想象,而是真正地朝向海洋,投身海洋,置身于大海之中。“一带一路”倡议为海洋诗歌创作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三沙抒怀》《诗遇三沙》《海天集》等诗集的陆续出版,展示了诗人们跃过陆地的边界,朝向海洋,投身大海的积极努力。诗人们终于摆脱了眺望式、观光式、想象式的海洋书写,而真正让海洋作为一种诗歌元素内化为诗人的生存视野,从而在诗歌中带来一种全新的生存空间感受与诗歌审美经验。

朝向海洋的诗歌创作,意味着一种新的生存空间与生存经验的开拓。在诗歌中,海洋成为祖国的具体构成部分,被诗人具体地感知。诗人李琦在《三沙笔记》中写道:“祖国在此,有了颜色、气味、形状和声音/蓝色的系着白浪花飘带的祖国/贵重的被波浪簇拥的乡土。”诗歌更新着人们对于祖国的认知:无垠的大海的蓝也是我们贵重的乡土。

朝向海洋的诗歌创作,意味着“海与诗”构成一种丰富而微妙的互喻关系。海洋在拓展诗的经验疆域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激发诗歌本身的形式与语音的潜能。诗人蒋浩的作品《诗》是一首典型的“海之诗”。在诗中,“诗与海”之间具有非常微妙的互喻、互文关系。诗歌采用的体例具有波浪般的片段性、一种海水涌动的语法和一排排浪式的句群。“岛是这颗心脏。波浪是,船也是。”诗人不再仅仅把海洋作为一个观光的对象,而是将海洋当成一个立足点,重新展开诗人的语言和诗人的世界。

朝向海洋的诗歌创作,意味着一种新的诗歌审美经验的体验。当诗人被命运驱使,来到大海之中,他总会从大海里获取他所寻找的东西。许多震撼的瞬间会楔入诗人涌动的生命的潮汐中。这样的瞬间,要求诗人更新自己的诗歌语言与诗歌经验来适应这种全新的生存经验;或者说,为这种全新的生存经验找到一种恰当的诗歌表达。如果再用以前的“风、花、雪、月”的诗意经验模式,显然不能够很好地应对商业化、全球化和海洋化的新的生存秩序。

当一个诗人敢于站在大海边上,敢于出海,敢于像海燕置身于海洋的风暴中,他才不会辜负这个新时代。

(摘编自田一坡《朝向海洋的诗歌创作》)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审美方式的嬗变促使诗人们拓宽诗的题材,把笔触伸向大海去抒写海洋意象和海洋经验。
B.从李琦和蒋浩的作品看,朝向海洋的诗歌创作通过海与诗的互喻,能更新我们对祖国的认知。
C.当诗人将海洋当成一个立足点而不是观光对象时,诗歌语言就不再是以前的“风花雪月”了。
D.当诗人跃过陆地的边界,投身大海之中,那些震撼的瞬间总会使他找到一种全新的生存经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就提出了“朝向海洋的诗歌创作”的背景与意义,总领全文,提纲挈领。
B.第二至六段从不同角度提出分论点以论证中心观点,各段间构成并列式的论证结构。
C.在论证对待海洋的态度时,作者列举《三沙抒怀》等,与曹操和海子的诗形成对比。
D.文章最后指出诗人们要敢于置身海洋的风暴中,才不会辜负这个新时代,收束有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带一路”倡议为海洋诗歌创作带来难得的机遇,有利于打破眺望式书写构成的双重自闭。
B.“披襟眺沧海,凭轼玩春芳”是李世民《春日望海》中的诗句,属于海边眺望式的感性写作。
C.想要更好地应对商业化、全球化、海洋化的生存秩序,诗人创作要摒弃传统的诗意经验模式。
D.朝向海洋的诗歌创作,不能回避与海洋发生积极联系,这是创作的进步,呼应了时代的发展。
2022-10-11更新 | 13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朱光潜
北方人初看到西湖,平原人初看到峨嵋,即使是审美力薄弱的村夫,也惊讶它们的奇景。但生长在西湖或峨嵋的人除了以居近名胜自豪以外,心里往往觉得西湖和峨嵋实在也不过如此。这些经验你一定也注意到的,它们是什么缘故呢?
这全是观点和态度的差别。就好比乘海船遇着海雾,只知它妨碍呼吸,只嫌它耽误程期,预兆危险,没有心思去玩味它的美妙。持实用的态度看事物,它们都只是实际生活的工具或障碍物,都只能引起欲念或嫌恶。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我们一定要从实用世界跳开,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欣赏它们本身的形象。总而言之,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艺术一方面能使人从实际生活牵绊中解放出来,一方面也要使人能了解,能欣赏,“距离”不及,容易使人回到实用世界,距离太远,又容易使人无法了解欣赏。
许多人喜欢从道德的观点来谈文艺,从韩昌黎的“文以载道”说起,一直到现在的“革命文学”以文学为宣传的工具止,都把艺术硬拉回到实用的世界里去,一个乡下人看戏,看见演曹操的角色扮老奸巨滑的样子惟妙惟肖,不觉义愤填胸,提刀跳上舞台,把他杀了。从道德的观点评论艺术的人们,都有些类似这杀曹操的乡下佬,义气虽然是义气,无奈是不得其时,不得其地。他们不知道道德是实际人生的规范,而艺术与实际人生是有距离的。
艺术须与实际人生有距离,所以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兼容。写实主义的理想在妙肖人生和自然,但是艺术如果真正做到妙肖人生和自然的境界,总不免把观者引回到实际人生,使他的注意力旁迁于种种无关美感的问题,不能专心致志地欣赏形象本身的美。
艺术上有许多地方,乍看起来,似乎不近情理。古希腊和中国旧戏的角色往往带面具,穿高底鞋,表演时用歌唱的声调,不像平常说话。埃及雕刻对于人体加以抽象化,往往千篇一律。波斯图案画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扭曲,中世纪“哥特式”大教寺的雕像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延长等。这种艺术上的形式化往往遭浅人唾骂,它固然时有流弊,其实也含有至理。这些风格的创始者都未尝不知道它不自然,但是他们的目的正在使艺术和自然之间有一种距离。说话不押韵,不论平仄,做诗却要押韵,要论平仄,道理也是如此。艺术本来是弥补人生和自然缺陷的。如果艺术的最高目的仅在妙肖人生和自然,我们既已有人生和自然了,又何取乎艺术呢?
艺术都是主观的,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但是它一定要经过几分客观化。艺术都要有情感,但是只有情感不一定就是艺术,许多人本来是笨伯,而自信是可能的诗人或艺术家。他们常埋怨道:“可惜我不是一个文学家,否则我的生平可以写成一部很好的小说。”富于艺术材料的生活何以不能产生艺术呢?艺术所用的情感并不是生糙的而是经过反省。蔡琰在丢开亲生子回国时决写不出《悲愤诗》,杜甫在“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时决写不出《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两首诗都是“痛定思痛”的结果。艺术家在写切身的情感时,都不能同时在这种情感中过活,必定把它加以客观化,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尝受者退为站在客位的观赏者。一般人不能把切身的经验放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所以情感尽管深刻,经验尽管丰富,终不能创造艺术。                                                                                                                     (有删改)
1.下列关于“艺术和实际人生”关系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是与实际人生有距离的,当人们用体现实际人生规范的道德来谈艺术时,就把艺术拉到实用的世界里去了。
B.写实主义旨在表现人生和自然,而艺术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相容的,所以艺术与实际人生有距离。
C.艺术与实际人生要有距离,没有距离,就会让人回到实用世界;距离远了,才能使人欣赏。
D.艺术上的做法要不近情理,其目的正是使艺术和实际人生产生距离,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2.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艺术如果达到妙肖人生和自然的境界,就意味着艺术和实际人生没有距离,便走向了写实主义。
B.在古代中国与西方的艺术实践中,许多艺术形式表明人们总能在适当的距离外看到事物本生的美。
C.有些人盲目自信自己的生平可以写成小说,实际是他们不懂得自己只是尝受者,而没有换位为观赏者。
D.说话不押韵,作诗却要押韵,这表明人生与艺术是有距离的,诗歌能弥补人生和自然的缺陷。
3.3.作者认为艺术要与实际人生有距离,请根据本文概括其理由。
2016-11-18更新 | 15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