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体裁 > 抒情性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6 题号:22303131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各题。

纸上的李白

①很多年来,我都想写李白,写他唯一存世的书法真迹《上阳台帖》。

②对于李白,他的诗句越是真切,他的肉体就越是模糊。他的存在,表面具象,实际抽象。即使我站在他的脚印之上,对他,我仍然看不见,摸不着。

③不错,新、旧《唐书》,都有李白的传记;南宋梁楷,画过《李白行吟图》。但与我一样,写书作画的人都没见过真正的李白。只有那幅字是例外。那幅纸本草书的书法作品《上阳台帖》,上面的每一个字,都是李白写上去的。透过笔势的流转、墨迹的浓淡,我们几乎看得见他手腕的抖动,听得见他呼吸的节奏。幸亏有这幅字,让我们穿过那些灿烂的诗句,找到了作家本人。有了这张纸,我们不仅可以与他对视,甚至可以与他交谈。一张纸,承担起我们对于李白的所有向往,带我们跨过时间的深渊,看见李白。

④站在它面前的那一瞬间,我外表镇定,内心狂舞,顷刻间与它坠入爱河。那字迹,一看就属于大唐李白。它有法度,那法度是属于大唐的,庄严、敦厚,饱满、圆健。规矩中见活泼,收束中见辽阔。

⑤这与北魏的铺垫关系极大。在粗朴凝重的汉朝之后,之所以形成缛丽灿烂、开朗放达的大唐美学,正是因为它在长期的离乱中,融入了草原文明的活泼和力量。假若没有北方草原文明的介入,大唐文明就不会迸射出如此亮丽的光焰,中华文明就不会完成如此重要的聚变,也不会按照后来的样子发展,一点点地发酵出李白的《上阳台帖》。眼前的字一点一画都如行走在云烟之中,大有收天下于一纸的浩荡情怀。书法作品作为心理节奏和性格的折射,其中的每一个墨点、每一根线条都自然地渗透着李白纵放自如、俊逸洒脱的性格。

⑥或许因为大唐皇室本身就具有鲜卑血统,唐朝没有像秦汉那样,用一条长城与北方游牧民族划清界限,而是包容四海、共存共荣,所以,唐朝人的心理空间,一下子放开了,也淡定了,于是有了香浓美艳的簪花仕女,有了笑容慈悲的佛陀,有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样超越时空、浩大宁静的唐诗。

⑦唐诗给我们带来的最大震撼,就在于它面对宇宙时的这种时空超越感。这种感觉,在此前的艺术中也不是没有出现过,比如曹操面对大海时的心理独白,比如王羲之在兰亭畅饮、融天地于一体的那份通透感,但在魏晋之际,他们只是个别的存在,不像大唐,潮流汹涌,一下子把一个朝代的诗人全部裹挟进去。魏晋固然出了很多英雄豪杰、很多名士怪才,但总的来讲,他们的内心是幽咽曲折的,唯有唐朝,呈现出空前浩大的时代气象,似乎每一个人,都有勇气独自面对无穷的时空。

⑧有的时候,是人大于时代,魏晋就是这样;到了大唐,人和时代,彼此成就。

⑨由此我们便可以理解李白诗歌里的辽阔感。他会写“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也会写“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假如他是导演,很难有一个摄影师,能跟上他焦距的变化。那种渗透在视觉与知觉里的辽阔,我曾经从俄罗斯文学中——从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作品里领略过,但他们都扎堆于19 世纪,而至少在一千多年前,这种浩大的心理空间就在中国的文学中存在了。

⑩李白与杜甫的不同也正源于这种辽阔感,杜甫写风,是“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李白写风,是“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是“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的仙气常让人觉得他不会因生活的狰狞而感到忧伤,其实李白并不是没心没肺,他的生命里也有困顿,那个繁花似锦的朝代背后的饥饿、愤怒、寒冷,在李白的诗里都找得到,比如《蜀道难》和《行路难》。只不过,他不会被这样的伤感吞没,他目光沉静,面前道路远长,像《上阳台帖》里所写,“山高水长,物象千万”,一时一事,都困不住他。杜甫的思想只有一个层次,那就是忧国忧民,他是意志坚定的儒家信徒。李白的思想是混杂的,里面有儒家、道家、墨家、纵横家等等,什么都有。儒与道,一现实一高远,彼此映衬、补充,让我们的文明生生不息,左右逢源。但儒道互补,出现在一个人身上,就不多见了,李白就是这样的浓缩精品。

⑪所以,当官场试图封堵他的生存途径,他一转身,就进入了一个更大的空间。这个空间里有“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有“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如此明净、高远。他有家——诗、酒、马背,就是他的家。他就像一个浪迹天涯的牧民,生命中掺杂着游牧民族歌舞的华丽、酣畅和任性,总有无数的意外,等待着与他相逢。李白精神世界里的纷杂,更接近唐朝的本质,许多元素、许多成色搅拌在一起,绽放成明媚而灿烂的唐三彩。

⑫只有唐代,能成全这样的李白。

⑬写《上阳台帖》时,他刚刚鼻青脸肿地逃出长安,但《上阳台帖》的文字里,却不见一丝一毫的狼狈,仿佛一出长安,镜头就迅速拉开,空间形态迅猛变化,天高地广,所有的痛苦和忧伤,都在炫目的阳光下,烟消云散。

⑭因此,在历史中的某一天,在白云缭绕的王屋山上,李白抖笔,写下这样的文字:

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

十八日   上阳台书   太白

⑮那份旷达,那份无忧,与后来的《早发白帝城》如出一辙。李白从人生的有限看到宇宙的无限,在油然而生的凄怆中,悲着悲着,李白就大笑起来、放纵起来。李白不是无知者无畏,他是知道了,所以不在乎。

⑯李白的传奇并未结束,他的尾声比正文还长。一代代后人,都声称他们曾经与李白相遇,甚至包括苏东坡。仿佛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的路上遭遇李白。这是他们的“白日梦”,也是一种心理补偿——没有李白的时代,会是多么乏味。而李白也在这样的穿越里得到了他一生渴望的放纵和自由。

⑰“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的意思是说:“你们等着,我来了。”他会散开自己的长发,放出一叶扁舟,无拘无束地,奔向物象千万,山高水长。

⑱深夜,那一卷《上阳台帖》,正夹带着所有往事风声,在我面前徐徐展开。静默中,我在等候写下它的那个人

(取材于祝勇的同名散文)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那法度是属于大唐的                                     法度:格式准则
B.把一个朝代的诗人全部裹挟进去                    裹挟:因被迫卷入而顺从
C.让我们的文明生生不息,左右逢源                左右逢源:圆融通达
D.他刚刚鼻青脸肿地逃出长安                           鼻青脸肿:遭受重大挫折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通过《上阳台帖》看到了一个与《唐书》等记载截然不同的李白。
B.“人大于时代”指魏晋某些艺术家浩大与通透的思想超越了当时的时代。
C.文中李白与杜甫的对比是为了突显出李白在思想精神方面的纷繁驳杂。
D.第段独句成段,强调李白思想、诗、书等特质的形成深受时代影响。
3.结尾处作者说“静默中,我在等候写下它的那个人”。请简要分析这句话的作用。
4.作者笔下的李白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知识点】 抒情性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①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涮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们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当这中间,有的萝卜、鸭梨儿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

②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③我生长在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季节,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④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着;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换上一件夹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

⑤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觉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

⑥说起了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予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绝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

⑦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图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

⑧一提到雨,也就必然地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假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⑨有几年,在江南也许会没有雨没有雪的过一个冬,到了春间阴历的正月底或二月初再冷一冷下一点春雪的。去年的冬天是如此,今年的冬天恐怕也不得不然,以节气推算起来,大约太冷的日子,将在一九三六年的二月尽头,最多也总不过是七八天的样子。像这样的冬天,乡下人叫作旱冬,对于麦的收成或者好些,但是人口却要受到损伤。旱得久了,白喉、流行性感冒等疾病自然容易上身,可是想恣意享受江南的冬景的人,在这一种冬天,倒只会得到快活一点,因为晴和的日子多了,上郊外去闲步逍遥的机会自然也多。

⑩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上湖上散散步罢!

1935年12月

(有改动)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与《故都的秋》相比,描写的主要内容不同,但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和真诚的热爱。
B.文中写闽粤的冬天,突出了暖和的特点。一方面和江南的冬天形成了对比,另一方面也给“江南”界定了范围。
C.《故都的秋》饱含一种悲凉、清静之美;本文描写江南的冬天也隐含着这种情调。但近乎荒凉的风景掩盖不住精神的奢华。
D.江南的冬天偶尔也会有寒冷的早冬,容易让人得病,但它不影响作者对江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2.文章的开头为什么写北方的冬天?运用了什么手法?这种手法在文中多处使用,请在文中再找出两处。
3.文中说:“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请结合本文和下面的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要求观点明确,阐述合理,表达简洁。
“对于这种利欲熏心的人,我以为对症的良药,就只有一服山水自然的清凉散。”(郁达夫《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
2022-02-16更新 | 6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槐树底下搭戏台

有多少个村庄,就有多少座戏台。

戏台,是一个村庄最重要的场所,显赫地坐在视觉的高处,与四周简陋的房屋形成鲜明对比。这个与日常重复的劳动生活划分开的区域,会生出许多激动人心的画面。

农村人对戏台真是太热爱了,他们把唱戏看作是村庄的脸面,村庄的荣光。一年能开上两台戏,庄稼汉外出走动那得挺起胸脯仰起脸。

戏台,拢着几千年中国人的梦想。“演朝野奇闻兴废输赢可鉴,唱古今人物是非曲直当资。”大幕二幕打开,活生生的历史开合在人间的戏台上。都知道是假,可观众偏偏喜欢。一场戏的开演,让人联想到一日又一日的生活与反复呈现的乡村季节,戏台连着庄稼人过日子的心心念念。那一刻,丢下焦苦,放下农事,美美地望上一眼,望过去,也就望见了虚虚幻幻的来日方长。

我见过山西省万荣县孤山脚下的北宋石碑,碑上记录着民间集资建造的最早的戏曲舞台。历史上,山西有过六次大移民,移民们不惮万里跋涉、背井离乡,身处异地,面对与出生地区迥异的方言、风俗习惯,在精神上急需一种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家乡戏”作为当时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化娱乐活动,自然也被带到了迁徙地,“音随地改”,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韵味的杂交戏剧。

乡戏唱起,星光的闪烁与夜鸟的鸣唱在彼此胸腔汹涌。那一刻,出门的人觉得大地上的声音开始乱了。望着乡戏,听着乡音,看着老树横杈上落着一层来看戏的乌鸦,那眼泪便一次次地滴落在胸口。

要说什么地方最能体现乡村的味道,肯定是戏台

一年中最值得记住的喜庆是从秋收后的锣鼓声开始的。秋罢,粮食丰收了,一台戏水到渠成。只要唱戏了,生活就进入了最饱满最恣意的时刻。很多人你平常想不起来,在你就要将他忘掉的时候,一转身却和他在戏台下碰面了。舞台是一扇窗户,如果你是演员,你可以由此而向外观望。舞台是四维空间,如果你是观众,它是你观望过往和现实的途径。台上锣鼓家伙一响,台下黑乎乎清一色核桃皮般的脸上,会漾开一片十八岁的春光。

走到天涯海角的家乡人,到了过会【注】的节点上,再忙也要找一个借口,回乡看戏去。“回乡看戏”,啥时候念着了,心会吊在腔子里咣咣响。

“六七步九州四海,三五人万马千军。”四个龙套,一个主将,舞台上转一个圈就一下从长安北上出了雁门关。戏剧脸谱也好看,来源于生活,也是生活的概括。生活中晒得漆黑、吓得煞白、臊得通红、病得焦黄的人脸,被勾勒、放大、夸张,成了戏剧的脸谱。关羽的丹凤眼卧蚕眉、张飞的豹头环眼、赵匡胤的面如重枣、媒婆嘴角那一颗超级大痦子等,夸张着人们的趣味。

从前的舞台上没有麦克,声音不装饰,将自身当作舞台的一部分,尽量让音乐从人烟当中响起,那热闹嘈乱到极致。现在不是了,变幻无穷的灯光让戏剧成为声光电的世界。

在乡村,深秋一场戏结束后,冬天才真正开始。村庄成了麻雀的世界,它们把饥饿和焦躁嚷嚷得满世界都知道。冬天里的乡村就像黑白电影,而人们在黑白世界里,想着明年春来的第一场戏。

女人们冬天里看不得男人闲着,日常生活中会对他们施以一些小惩罚。女人们总喜欢制造一些生活的叽噪打闹,喜欢在冬天里交出眼眶中的泪水。女人喜欢把戏说和现实比较,喜欢冲击感官亦打动心灵的戏。戏让她们更有远见也更懂得生存的智慧。几场戏看过,人生历练的真相所知越多,女人就越显灵动。

记得有一年麦黄时节,山外我姑姑家的女儿爱苗进山里来看我。我和爱苗胳膊上挂了丝巾当水袖,两个人在炕上对唱《断桥》,小奶奶坐在对面炕上咧开嘴笑。细碎的阳光紧贴在她的头发上闪着光辉,她的眼睛随着我们的表演渐渐湿润。

人这一辈子有多少人事可以入戏?戏剧人生,人生戏剧,它就埋伏在村庄那头,随时可能扑向我们。

乡下飘着粮食成熟的味道,我总是在乡下才会认清自己。在乡下,我的反省与幻想绝佳,舞台上生动的时光加深了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亲人的眷恋。

“姐儿哪门前一棵槐,槐树底下搭戏台,前晌唱的梁山伯,后晌又唱祝英台……”一台戏就是一个季节的驿站。庄稼人从大地深处直起身子,暮色斑驳迷幻,在看见戏台的刹那,所有人的心变得澄明如镜。生命充满了生与死、爱与恨,充满感知又处在未知。生存之外,精神在循迹攀升。一台戏结束后,庄稼人便找到了白天与夜晚交替的节奏和韵律,找到纾解、释放、安稳,然后进入周而复始的劳动之境。

(取材于葛水平的同名散文)

【注】过会:我国民间的一种习俗,指通常在每年岁时年节(如春节、端午、中秋等)进行的集体游艺活动。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显赫地坐在视觉的高处                                  显赫:明显
B.戏台连着庄稼人过日子的心心念念             心心念念:心里老是想着的(东西)
C.夸张着人们的趣味                                        夸张:形容言过其实
D.找到纾解、释放、安稳                                  纾解:缓解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戏台在村庄建设中是必不可少的。
B.作者以山西历史上的六次移民为例,阐释了戏台产生的背景和过程。
C.即便在天涯海角也要回乡看戏,说明村民对“乡戏”有着独特情感。
D.作者认为过去戏台上没有麦克,声音嘈杂,不如现在的舞台效果好。
3.文中写到:“要说什么地方最能体现乡村的味道,肯定是戏台。”戏台为什么“最能体现乡村的味道”?请根据文意,简要分析。
4.请赏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妙处。
2024-02-21更新 | 5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故乡的炊烟

周成新

炊烟是一根绳子,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

清晨,炊烟是起床的号角。我用它唤醒了整个村子。放水,烧火,下面条。临走时,我轻推父母的房门,告诉他们,我走了,锅里的面半掩着,起床后可不要忘了再热下。随后,父母起床了,邻居起床了,整个村子全都醒了。

中午,炊烟是回家的小憩。走在放学路上,我远远就能看见自家的炊烟。一阵一阵地突突直冒,袅袅升起。饭菜香吊起了我的食欲,紧接着便是一顿最美好的畅想。饱餐之后,大家又开始各奔东西,忙里忙外。

傍晚,炊烟是劳累的归宿。我漫不经心走在回家的路上,田埂上、码头边、小路旁,乡亲们收起锄头、钉耙、扁担,一个个全都拖着疲惫回到家中。放下农具、放下书包,换下衣服,拾掇零碎。然后,一家人围在桌前,踏实地吃着,美美地聊着。不怕时间,不怕催促,有时很早,有时深夜。最后上床睡个安稳。

风中的炊烟是个姑娘,一位、两位,一群、两群,相约着,簇拥着,腾空而跃,妖娆地舞弄身姿,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前或后。无论走到哪,你都能看到她的美。她从不害羞,从不遮脸,只要你愿意,何时何处都能见着她的舞。

雨中的炊烟是个勇士,柔弱中带着刚强,柔嫩中带着坚硬。他用微笑去接纳无情的每一次,敞开自己的宽容和大度。拥雨入怀,化作薄雾,将整个村子罩住。最后,在空中徘徊,飘入空中,形成一处醉美的仙境。

雪中的炊烟是位母亲。寒冷裹不住她的热情,积雪挡不住她的柔嫩。她的爱一点一点地从灶膛升起,冲出烟囱,冲破屋顶。积雪再厚也把持不住内心的感动,慢慢地一点一滴开始融化,最终化作泪水顺着屋檐快速流淌。很快,整个屋顶又恢复了往日。

乡下农村,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很长很长、凸出屋顶的或方或圆的烟囱。为了应对下雨,有的还会用瓦片、砖头或是铁皮斗笠半遮着。

农村的孩子放学或放假都要烧饭,尤其是放假。几个小伙伴玩在一起,功课在一起,烧饭也在一起。灶膛里的火越旺,炊烟就越大。大家常喜欢一边烧火,一边急跑到屋外去看炊烟。大家相互约定,比比谁家的烟冒得多、冒得长、冒得久。谁冒得早,谁就勤快。谁冒得久,谁家的饭菜就多。谁冒得浓,谁添加的柴火就多。炊烟结束后,大家又聚在一起玩耍。等待父母回来吃饭。小学至初中阶段,我曾很长一段时间在家烧饭。炊烟成了我的伙伴。每次看到它,我总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感。

不同的柴火烧出的烟也不同。白的、灰的、青的,甚至还有黑的。稀饭、米饭、面条,炒菜、馒头、熬汤。不同的伙食,不同的柴火,不同的炊烟。

离家上学之后,我见炊烟的机会少了。只有在放假时候,我才能与它相伴。再后来,工作了,我再也难以见它。只有在每次回家的时候,我才能看见它,看见灶膛边坐着的父母或是祖母。

如今,家里的灶膛还在,可是祖母没了,炊烟没了。每次回家,我都要登上二楼的阳台。看自家的烟囱,邻居的烟囱,甚至全村的烟囱。烟囱一个个巍然耸立,可怎么也却冒不出烟来。我知道,有时它仅是一个摆设,只有在腊月或是红白喜事的时候,它才会自豪地高昂头颅,仰天长啸。而那时,我却也很难见它。

长期在外,我一直都很庆幸我所生长的那个小村还在。小村里的民房还在,厨房还在,烟囱还在。虽然偶尔难见几次炊烟,但我却还是十分开心。因为,只要它在。我对故乡就会有种思念。而这种思念,则更是无时无刻、无处不在。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化用了余光中的诗句“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巧妙点题,并引发了下文对故乡的情思。
B.文章写清晨、中午、傍晚的炊烟,记录了农村一天的生活,表现出农家生活的忙碌、温馨而安稳,表达了“我”对故乡生活的怀念。
C.文中写“我”和小伙伴们放假的时候帮助家里烧饭以及比炊烟的内容,既表现了“我”对炊烟的喜爱,又表现了农村孩子生活的单调、乏味。
D.文章写雨中的炊烟像个勇士,柔弱中带着刚强,柔嫩中带着坚硬,宽容大度,表现了炊烟包含的坚强的精神内涵。
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将炊烟比喻成绳子,既写出了炊烟的样子,又将抽象的感觉化作形象的画面,让炊烟承载了丰富情感。
B.文章第五段将风中的炊烟比喻成姑娘,妖娆、大方,形象地表现了炊烟给人带来的视觉上的美感。
C.文章第七段落将雪中的炊烟比喻成母亲,热情,用爱融化冰冷的积雪,形象地表现了炊烟给人带来的爱的温暖。
D.文章写到祖母没了,家里的炊烟没了,村子里的炊烟也没了。这与前文写灶膛边坐着父母或祖母,比谁家的烟冒得多,形成对比,表达了物是人非之感。
3.文章的叙述线索是炊烟,设置这一线索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
4.请结合文本,分析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作用。
2023-09-07更新 | 10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