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体裁 > 记叙性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88 题号:22836635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各题。

山外青山

“过了集宁,就隐隐望见了一条从东北向西南伸展的山脉,这就是古代的阴山,现在的大青山。”1961年,历史学家翦伯赞在内蒙古考察之后,在文章中写到了这座“群鹰搏击,万马奔腾”的塞外名山。

踞于北纬40°线和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交会处的大青山,是一道分开南北的天然屏障。关于这道屏障的重要性,能够罗列出许多资料性、概念性的定义:中国重要的地理分水岭,北方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分界线,农牧业经济形态的自然分界线,草原文化的摇篮,众多游牧民族的融汇地,边塞文化的地标……

然而,事实上,我对这座山一无所知。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这座山呢,这座山像是一直伫立在历史中,而不是现实中。长期置身于中国几千年宏大历史叙事之中的大青山,更像是一个边塞美学意象,无处不在的繁杂历史固化着人们对山的感受。重重叠叠的历史之下,如何才能看见一座山的自然形貌,体会山自身的生机和情感呢?七月,我从呼和浩特出发,由大青山南麓到北麓,从武川深入到山中,探访了一个叫榆树店的古老村庄。

一路上,不仅仅是山本身,更多的是人与山古老深刻的依存关系让我感受颇深。

1575年,富有远见卓识的阿拉坦汗在大青山脚下的敕勒川上建起了“库库和屯”,常年游牧的人们从此逐渐定居下来。“库库和屯”即“呼和浩特”,是蒙古语音译,意思是“青色的城”。用颜色来命名一座城,只有生长在天地之间的民族才有这样长在身体里的诗意。轻轻念着这个名字,磅礴的草原文化意象和流动的自然气息瞬间被激活,大地和天空直接进入一个人的心。城里的建筑在岁月中会发生诸多变化,但名字中那些诗意的东西却会保存延续下去。“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仅仅用了27个字,就几乎成了草原美学的至境,敕勒川也因此被人们赋予了文化上的意义和价值。许多人来这座城寻找敕勒川,他们寻找的是一种诗学意象和文学想象:青色的草原,青色的天空,青色的高山,还有青草一般生长的牛羊和人们。人会离去,时代会结束,但美不朽,美造就的语言不朽。

告别呼和浩特,我们来到了山北麓的武川。立刻感觉温度低了下来。这是一个凉爽安静的小城,街道很干净,街面上到处是莜面馆子,不用走进去,就感觉莜面的味道满街流淌。武川是著名的莜面之乡,也是世界燕麦的发源地之一,被誉为中国的“燕麦故乡”。燕麦一般生长在山区冷凉旱地,《本草纲目》记载,“燕雀所食,故名”。在武川这样的高寒干旱地带,大风吹着,大雪落着,如果没有燕麦,那些燕雀,那些燕雀一样的人们,如何存活下去呢?莜麦、燕麦不怕冷,不怕旱,也不怕土质的贫瘠,它们是武川的一部分,带着坚不可摧的力量,带着血肉温度,在空寂无人的荒凉空间里呼吸,蓄力,生长,与武川的人们相依为命。

农作物是被驯化的自然,也是完成的自然,它们的美,是天地大美,是农民们自己作的一幅巨大抽象画。这些美,让这荒凉的苦寒之地,有了颜色,有了温暖,有了生命的依恋。农作物开花的时候,整个武川都是热闹的、鲜艳的。金黄色的菜籽花铺展成一张金色的大地毯:胡麻籽开着活泼的小蓝花,像是天空的影子、蓝色的湖泊;还有荞麦花在风里摇动着身姿,大片大片的白如细雪一样。荒寒与鲜艳,在其他地方无法共存的特质,在武川,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农作物的花朵开得盛,人的心就多了期待,多了盼望。

来到榆树店村,我站在一棵老榆树跟前。老榆树的正面,有一张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特制的“身份证”,上书:树龄840年。国家一级古树,编号15012500007。比起两百多公里长、几十公里宽的大青山,一棵深山缝隙中的树太微小了,简直是微不足道。但是,这棵老榆树不一样。这是一棵被火焚烧过的树。树的主干基本被烧毁了,空洞一样的身体里,浇灌着满满的水泥。如果不是用水泥这样坚硬的东西来固定,也许仅仅是一阵风,老榆树的身体就会化为齑粉。老榆树四处延伸的枝干现在都用一根根长而结实的钢架支撑着,外围也用围墙围了起来。这样一棵被损毁得不成样子的老榆树,居然生出那么多的枝干、那么多的绿叶、在空中张开庞大的绿色树冠。有一截长长的枝干已经完全干枯、低低地探向大地,像是已经没有力气再支撑自己的身体。但向着天空的一面,依然长着那么多细嫩的枝子,绿色的树叶,一片一片,在风中欢快地拍着小手。

我抬头看向远处,无数云朵,一次又一次,从山后涌起、消失。那是千万年前的云朵,它们让人看到未来会如何消失。这世间总还是有一些永恒的事物,这让我拥有了某种信心。老榆树的存在,足以安稳和维护住一些古老的秩序,古老的人心。我跨越了那么远的距离,从大青山的一侧到达另一侧,然后站在一棵树面前。就是这样一棵树,这大青山里最微小的事物,却如此牢固,支撑起我对整个大青山甚至整个人世的感觉。

(取材于刘惠春的同名散文)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磅礴的草原文化意象             磅礴:气势盛大
B.就几乎成了草原美学的至境   至境:最高境界
C.农作物是被驯化的自然          驯化:使之顺从
D.整个武川都是热闹            热闹:充满生机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文章开头引用翦伯赞的话,交代了大青山的地理位置。
B.第六段描写农作物开花的景象,旨在表明武川土地并不贫瘠。
C.第七段中写老榆树“身份证”的详细信息,突出了其独特地位。
D.本文文笔优美,意蕴深厚,有浓厚的哲理意味,十分耐人寻味。
3.请简要分析第二段在文中的作用。
4.作者在第三段提到“人与山古老深刻的依存关系”。请结合文章,分析这种关系包含哪些内容。
【知识点】 记叙性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各题。

蜡条人家

安宁

秋天的时候,种植蜡条的人家,早早就和父亲联系,定在某一天,用大卡车将父亲一年编筐所需的蜡条,全拉了来。

虽然编筐这门手艺,不能让我们家大富大贵,但至少可以补贴点零花钱。在暂时寻不到别的更合适的行当之前,父亲也就像种庄稼一样,一年年收购满院子的蜡条,浸泡之后,反复风干,才开始让这些蜡条派上编筐的用场。

差不多,新的蜡条要存放半年,父亲才会将它们挑选出来使用。这是父亲的第二职业,基本上,只要忙完地里的活计,他就会在院子里打扫出一片空地,而后将编筐的工具一一摆出来,开始像一只蚂蚁一样勤奋地工作。

但凡经过父亲的手,蜡条就变得温顺起来,想让它们怎么舞蹈就怎么舞蹈,甚至可以像柳条一样柔软无骨。父亲不仅仅会编小巧美观的驮筐、苹果篓、提篮、篱笆,还会一个人完成两三米高的庞然大物——酒海

冬天,村里的女人们热火朝天地忙着编席子,父亲则将蜡条娴熟地掌控在双手之中。只不过,这时候父亲的战场,变成了室内。室内当然因此变得很是拥挤。就连我写作业,都没了阵地,只能搬到昏暗的卧室,打开电灯,奋笔疾书。透过房间的窗户,我可以看到父亲的影子落在墙壁上。那影子夹杂在舞动的蜡条之中,虽然瘦削,却有不怒而威的力量感。我觉得父亲即便老了,也一定像粗壮的蜡条一样,嗖的一声抽下去,就在水泥地上留下一条深深的印记。蜡条在灯下的堂屋里,明显有些施展不开手脚,于是它们时而碰到了灯泡,让满屋子都是飞旋的人影;时而落在水缸沿壁上,发出清脆又寂寥的响声;时而将绳条上的毛巾扯了下来,又甩到洗脸盆里。父亲尽力收拢它们的“手脚”,无奈蜡条太长,房间又太小,总也无法使它们驯服。

母亲大约也觉得自己碍脚,收拾完家务后,就悄无声息地躲到隔壁房间里去做针线活。于是整个堂屋的灯下,就只剩了父亲一个人。他会打开收音机,听单田芳的评书。一场听完,一个驮筐,也就编完了三分之一。母亲这时候才走出来,收拾父亲折腾出的满地狼藉。

我侧耳倾听,院子里静情悄的,夜色笼罩了日间所有的喧哗。干冷的天气里,一切都被冻住了,并泛着惨白的霜。只有父亲的咳嗽声,一下下地撞击着夜色的边缘。

冬季漫长无边,母亲自然也不会闲着。几乎每天,她都会帮父亲用特制的劈蜡条工具,将一根蜡条,从根部劈成两根或者三根。新劈开的蜡条,泛着新鲜的白色光泽,似乎还能看到它们在田地里沐风带雨的生动姿态。

父亲总会将劈好的蜡条和无须劈开的蜡条,巧妙编进篓筐里去,让成品看起来色彩丰富又不凌乱。每根蜡条的根部,都会被削尖,方便插入像士兵一样排好方队的其他蜡条队伍里去。母亲做起这些来,俨然是父亲最好的学徒工,熟练到无须父亲开口,就能完成他所有的要求,知道今天要编的物什,大概需要多少根蜡条;其中有多少是粗的,可以用来打底或者作为“顶梁柱”,又有多少是血管一样细细游走在其躯体中的。他们一个编织,一个修剪,配合非常默契。平日经常争吵的两个人,唯独在这件事上,从未有过矛盾。父亲将编筐当成艺术品一样去打理,母亲也恰好将其看成织毛衣或者纳鞋底一样的细活,基于同样的态度,两个人便有了"打败天下无敌手"般同心协力作战的姿态。

这看上去颇有些动人的姿态,让我在冬天会觉得日子不那么难熬。甚至,有时听见父母轻声絮叨家长里短,炖着白豆腐的锅里发出咕咚咕咚的响声,或者母亲帮父亲用力扳蜡条时喉咙里发出的轻微声音时,我还会觉得感动。

那一刻,我完全原谅了父亲拿着一根蜡条,将我和姐姐追得满院子跑时的冷酷无情。我的脸微微发烫,好像炉火太旺了。窗外是静寂无人的冰天雪地,而房间里的一切,却被燃烧得近乎透明的炭,给烤得像一块炉底的馒头。一口咬下去,酥脆松软,不由得你不心生欢喜。


【注】①酒海:一种大型的盛酒容器,因盛酒量多,故称“海”。
链接:安宁,生于泰山脚下的青年作家,屡获国内散文大奖。她的写作中,对故乡的思念已经融入了血脉里,乡村是我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承载了我们对于美好家园的一种向往和回归。“通过写作,我发觉自己的根基,其实一直都停留在乡村的泥土里,从未离开”。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标题既写出了蜡条对农村人家的重要性,也暗含了农村人家对蜡条的质朴感情。
B.冬天连写作业的我都要把地方让给父亲编织蜡条,说明农民谋生不易,顾不上孩子学习。
C.经常吵架的父亲和母亲唯独在编蜡条上没有矛盾,是因为他们对待劳动的态度是一样的。
D.文章对编织蜡条细致入微的描写,也是在塑造父亲面对生活柔韧不屈的人物形象。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蜡条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思想主旨和情感脉络明确集中。
B.第五段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等手法,丰富生动,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C.本文恰切地运用儿童视角,展现出孩子天真视野中农活的童趣以及生活的本真面貌。
D.本文语言看似朴实无华,实则温婉动人,在琐碎的生活记录中描摹出温情的中国乡村。
3.作者安宁被评价为“在故乡底子上绣花的女孩”,请结合文章和链接谈谈你对这句评价的理解。
4.结尾说“不由得你不心生欢喜”,作者因何心生欢喜?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2021-04-16更新 | 18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人家

贾平凹

①在秦岭,去一户人家。院子没有墙,是栽了一圈多刺的枳篱笆,篱笆外又是一圈荨麻。我原本拿着棍,准备打狗的,狗是不见,荨麻上却有螫毛,被蜇了胳膊,顿时红肿一片,火烧火燎。

②主人是老两口,就坐在上房台阶上,似乎我到来前就一直吵着,听见我哎哟,老婆子说:馍还占不住你的嘴吗?顺手从门墩上拿起一块肥皂,在上边唾几口,扔了过来。我把肥皂在胳膊上涂抹了一会,疼痛是止了,推开篱笆门走进去。

③你把棍扔了,老头子说,你防着狗,我们也防着你么。

④他留着一撮胡子,眼睛里白多黑少,像是一只老山羊,继续骂骂咧咧,嘴里就溅出馍渣来。一只公鸡在他面前的地上啄,啄到脚面上的馍渣子,把脚啄疼了,他踢了一下公鸡。

⑤老婆子已经起来从台阶下来,她的腿脚趔趄着,再到院角的厨房去,一阵风箱响,端了碗经过院子,再上到上房台阶。院子里的猪槽,捶布石,还有一个竹篓子,没能绊磕她。她说:没鸡蛋了,喝些牡丹花水吧。

⑥牡丹花水?我以为是用牡丹花煮的水,接过碗,水是白开水。

⑦哦,我笑了一下,说:这里还有牡丹?

⑧咋没牡丹,我就是种牡丹的。

⑨老头子是插了一句,径自顺着牡丹的话头骂起来。骂这儿地瘦草都生得短,人来得少门前的路也坏了,屋后那十二亩牡丹,全是他早年栽种的。那时产的丹皮能赚钱,比种包谷土豆都划算。包谷是一斤×毛×分,土豆是一斤×毛×分,怎么能不栽种牡丹呢?他咳出一口痰来,要唾给公鸡,却唾在公鸡背上。现在牡丹长得不景气了,收下的丹皮也卖不了,没人么,黄鼠狼不来来谁呀,来了一次,又能来两次,拉的全是母鸡。拉母鸡哩,咋不把你也拉去?!

⑩老婆子手在空中打了两下,好像要把他的话打乱,打乱了就不成话了,是风。她说:水烧开了,翻腾着不就是和牡丹花开了一样么,你是城里来的?

⑪是城里来的。

⑫我儿也在城里!

⑬在城里哪个部门?

⑭老头子又骂起儿子了,说屁部门,浪荡哩!五年前还跟着他栽种牡丹卖丹皮哩,这一跑就再没影了,他腿脚不行了,卖丹皮走不到沟外的镇子去。养儿给城里养了!

秦岭深似海,我本是来考察山中修行人的,修行人还没找到,见着了很多这样的人家。遂想起我在城里居住的那幢楼上,就有着五六个山里的孩子合租着一间房子,他们没有技术,没有资金,反靠着打些零短工为生,但都穿着廉价的西服,染了黄头发,即便只吃泡面,一定要在城里。

⑯是树就长在沟里么。老头子说,要到高处去,你站在房顶了,缺水少土的,就长个瓦松?!

⑰我儿是个菟丝子,纠缠它城里又咋啦?老婆子说:他说他挣下好日子了,还接咱去城里哩。

⑱你就听他谎话吧!

⑲啥树上的花全都结果啦?有谎花也有结果的花么。

⑳老两口就再次吵起来,他们可能是吵惯了,吵起来并不生气,就那么你一句我一句,不紧不慢,软和着嘴。

㉑我站在那里,先还尴尬着,后来就觉得有趣,我说我会掏钱的,能不能给我做顿饭呢?老婆子说:做啥饭呀?老头子说:你还能做啥饭?熬碗糊汤,弄个菜吧。老婆子说:弄啥菜?老头子说:树上不是有熟菜么,这你也问我?!

㉒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紫薇,一棵是香椿。老婆子拿了竹竿在夹香椿树上的嫩芽,嫩芽铁红的颜色,倒像是开着的花。我过去帮着捡掉在地上的香椿芽,她嘟囔说:他说我没生下好儿,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怪地呀?我应该噎住他,刚才倒没想出来。

㉓却突然问我:你知道燕麦吗?

㉔我说:知道呀,麦地里长的一种草。

㉕她说:那不是草,燕麦也是麦么。

㉖我说:你是说你儿?

㉗她说:我儿好着哩,燕麦就要长到麦地里,你越要拔它,它越疯长哩。

㉘我靠在了紫薇树上,树叶都是羽状,在哗哗地响,这树是想飞的。

㉙吃过了饭,老两口又开始吵嘴,我离开了继续往深山去。黄昏时经过另一个村子,也就七八户人家,村口的一丛慈竹下是座碾盘,碾盘旁站着几只狗,伸长脖子向远处张望,而一只一直坐着,坐着的狗比站着的狗高。

(有删改)

1.根据第⑮段划线句,联系上下文,揣摩“我”当时的心理。
2.简析“我”在文中的作用?
3.有人评价贾平凹的文字“大巧若拙”,结合本文举例说明。
4.结合全文,推断“我”是否赞成“老头子”对其子进城的态度,并结合下面材料加以评析。

材料: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

(《乡土中国》之乡土本色)

2022-05-24更新 | 15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冬夜记

李娟

①小时候的富蕴县,冬天真冷啊。睡到天亮,脚都是冰凉的。我和我妈睡一个被窝,每当我的脚不小心触到她,总会令她惊醒于尖锐的冰意。被子那么厚,那么沉,却是个大冰箱,把我浑身的冰冷牢牢保存。我俩睡在杂货店的货架后面。那时,我还是个八九岁的孩子,就已经开始失眠了。我总是静静躺在黑暗中,相峙于四面八方的坚固寒意。潜伏于白昼中的许多细碎恍惚的疑惑也在这寒冷中渐渐清晰,膨胀,迸裂,枝繁叶茂。我正在成长。一遇到喧嚣便欢乐,一遇到寂静便恐慌。我睡不着,又不敢翻身,怕惊醒我妈。好在不到十年就已经攒存了许多记忆,便一桩桩一件件细细回想。黑暗无限大。我一面为寒冷而痛苦,一面又为成长而激动。

②就在这时,有一个姑娘远远走来了。我过于清晰地感觉到她浑身披戴月光前来的模样。她独自穿过长长的,铺满冰雪的街道,坚定地越来越近,终于响起了敲门声。我惊醒般翻身坐起。听到我妈大喊:“谁?”她的声音清晰响起:“我要一个宝葫芦。雪青色的。”我妈披衣起身,持手电筒走向柜台。我听见她寻摸了一阵,又向门边走去。我裹着被子,看到手电筒的光芒在黑暗中晃动,看到一张纸币从门缝里递进来,又看到我妈把那个小小的玻璃饰品从门缝塞出去。这时,才真正醒来。

③小时候的富蕴县真远啊。从富蕴县去乌鲁木齐至少得坐两天车。我妈每年去乌鲁木齐进两到三次货。如果突然有一天,县里所有的年轻姑娘都穿着白色“珠丽纹”衬衫、黑色大摆裙;或者突然一天,所有人不停哼唱同一个磁带专辑的歌——那一定是我家的小店刚进了新货。在小而遥远的富蕴县,我家小店是一面可看到外面世界些微繁华的小小窗口。

④又有一天,所有年轻人每人颈间都挂着一枚葫芦形状的玻璃吊坠,花生大小,五颜六色,晶莹可爱。“宝葫芦”是我妈随口取的名字,一旦叫开了,又觉得这是唯一适合它的名字。还有“雪青色”,原本也从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然而一夜之间突然开窍。从此一种颜色美于另一种颜色,一个人比另一个人更令人记挂。原来世上所有美丽的情感不过源于偏见罢了。偏就喜欢雪青色,偏要迷恋前排左侧那个目光平静的男生。盲目任性,披荆斩棘。

⑤我在路上走着走着,总是不由自主跟上冬夜里前来的那个姑娘的脚步。我千万遍模仿她独自前行的样子,千万遍想象她暗中的美丽。又想象她已回到家中,怀揣宝葫芦推开房间门。想象那房间里一切细节和一切寂静。我非要跟她一样不可,仿佛只有紧随着她才能历经真正的青春。

⑥我总是反复想她只为一枚小小饰品冒夜前来的种种缘由。想啊想啊,最后剩下的那个解释最合我心意:她期待着第二日的约会,将新衣试了又试,难以入睡。这时,突然想起最近年轻人间很流行的一种饰品,觉得自己缺的正是它,便立刻起身,穿上外套,系紧围巾,推开门,心怀巨大热情投入黑暗和寒冷之中。

⑦我见过许多在冬日的白天里现身的年轻姑娘,她们几乎是穿一样的外套,梳一样的辫子,佩戴一样的雪青色宝葫芦。她们拉开门,掀起厚重的门帘走进我家小店,冰冷而尖锐的香气迎面扑来。她们解开围巾,那香气猛然浓郁而滚烫。她们手指绯红,长长的睫毛上凝结白色的冰霜,双眼如蓄满泪水般波光潋滟。她们拍打双肩的积雪,晃晃头发,那香气迅速生根发芽,在狭小而昏暗的杂货铺里开花结果。

⑧我是矮小黯然的女童,站在柜台后的阴影处,是唯一的观众,仰望眼前的青春盛况。晚上睡不着时,再一遍又一遍回想。一时焦灼一时狂喜。这时敲门声响起,雪青色的宝葫芦在无尽暗夜中微微闪光。霎时所有门都开了,所有的路光明万里。心中雪亮,稳稳进入梦乡……

⑨这世上那么多关于青春的比喻:春天般的,火焰般的,江河湖海般的……在我看来都模糊而虚张声势。然而我也说不清何为青春。只知其中的一种,它敏感,孤独,光滑,冰凉。它是雪青色的,晶莹剔透。

⑩白天我缩在深暗的柜台后,永远只是青春的旁观者。

⑪那时,我觉得一切的困境全都出于自己缺了一枚宝葫芦。我困于冰冷的被窝,与富蕴县有关的那么多那么庞大沉重的记忆都温暖不了的一个被窝。躺在那里,缩身薄脆的茧壳中,侧耳倾听。似乎一生都处在即将长大又什么都没能准备好的状态中。突然又为感觉到衰老而惊骇。

(选自《文汇报·笔会》,有删改)

1.第①段画线句的描写给人新奇之感,分析作者这样开篇的意图。
2.有人认为第②段的内容显得太过突兀,放到第④段后更加合理,说说你的看法。
3.第⑦段连用五个“她们”,简析其表达效果。
4.赏析“宝葫芦”在全文构思中的作用。
2020-12-24更新 | 2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