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体裁 > 中国现当代小说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6 题号:2295891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状元搬妻

段荃法

去年冬天,县里召开农业劳动模范大会,头两天是劳模讨论,不必细说。到了第三天,小王庄的典型代表王二发言,却出了件稀罕事。

那天,代表陆续到会场来了,看见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头从角落里走出来,模范们没见过他,交换了一下眼色。只见王二背着手,走上台来说:我叫王二。说我家人口多也算多,说少也算少。说少,只有我和老婆过日子;说多,加上我喂的那四个牲口,整整有六口,欢欢乐乐一大家子。

他说到这里,会场活跃起来。冒失的人沉不住气,小声说:怪不得能把牲口喂好,人家把牲口当成了自己家人。一阵嚷嚷之后,王二又说:我喂这牲口都是母的,母生子,子生孙,大队九个生产队,都有我的牲口。俺队有个人,常把马驹子牵到我家,捺着小马头,对我和老婆说:‘快给你姥爷姥姥作揖叩头。’老婆骂他说:‘死东西,就会编圈骂人。’我把马驹子抱在怀里说:‘咱一年能添几个这样的外孙,生产有了本钱,也不赖呀。’讲到这里,台下又是鼓掌又是笑。王二摸摸胡子,又继续往下说:

别看老婆骂,实际她待牲口很亲哩。去年春天,一下添了三个小牲口。小牲口不老实,又踢又跳,把面盆都踢烂了,她也不舍得打它一下。有一回,三个鬼东西啃断我两棵石榴树,我生气了,我想打它们两棍,可又舍不得,我把气出到了老婆身上,说:‘看把它惯成什么样子!’她说:‘说我呢,你没有惯它!’

台下又是一阵哄笑。主任看了看闹钟,走到台前悄声说:大爷,别说大娘了,主要说你自己吧。王二点点头又说起自己来,可说了一会,便又扯到了老婆身上:

那年俺队遭了灾,饲草差几千斤。我和队长到外地去买草,就把这牲口交给了老婆。老婆怕把牲口喂瘦,就在家里那头大肥猪身上打了主意,她卡了猪的口粮,把黑豆料都给牲口吃了。过了一段,牲口的成色越来越好,可那头猪却像个放了气的大皮球,卧到地下连哼都不会哼。

王二说到这里,心里很激动,脸上变红了,嘴唇直打哆嗦。台下的人两眼睁得大大的,等着王二继续往下讲。可真不巧,主席台上的闹钟响了。主任问大家怎么办,忽然台下一片掌声,有的说:往下说,往下说。有的说:时间不够,休息可以取消。张主任激动地点点头,王二就着说起来:

后来,猪死了,老婆很难受。她掂了掂猪耳朵,回到屋里,把槽前半布袋牲口料一下倒进里屋盛猪料的大缸里,然后虚掩上门,找人来抬死猪。恰好这天我从外地回来了。

我走进屋,也没歇,先抓住拌草棍给牲口拌草。一看料布袋,却是空的。我心想:料少,也不能这么快呀!我起了疑心,人到难处才见心哩。想着找着,真的在猪料缸里发现了牲口料。我的头轰了一下,身子打了个仄歪,骂,‘没良心的东西,我早没看清你呀!’话刚落音,老婆回来了,她一进门,我骂她:‘想不到,你会办出这样的丑事!’老婆听了我的话,摸不着头脑,先是一愣,后来又笑着直走到我跟前说:‘他爹,你莫非吃了酒。’我指着她说:‘你专会卖嘴!’她更迷了,说:‘我到底办了那件错事?’我把话一说透,你猜咋着?她像挨了一闷棍,身子摇晃了一下,手扶住床帮,定了定神,一句话也没说,拉住我到猪圈去了。到猪圈一看,我的心一下软了,再看老婆那委屈的脸,也掉了两滴眼泪。晚上,我向老婆赔礼,老婆说:‘你打我骂我我都不恼,你说我和队里两条心,我气得嘴唇直打哆嗦。’

后来,这死猪的事被队长知道了。头天,他在大会上表扬了我和老婆,第二天,他又领着会计到我家来了,无论如何要算钱。老婆有点生气,用手按了一下心口说:‘我们一心都给队里了,你算算能值多少钱?’队长愣了一会,仰头笑起来,说:‘黄金有价心无价,你们这爱社的心,我能用什么计算呢?’会计用手碰了一下队长说:‘咱们队委会给他们家评议评议吧。’后来,竟然就把我评议成典型了。

王二把话讲完,台下又是一片掌声。掌声过后,许多人又都自动发起言来。有说老大娘的事迹真感动人;有说,成绩大哩;还有的说夫妻模范。一个姑娘站在凳子上挥了挥手,对大家说:咱要求领导把大娘请来参加会行不行?大家都鼓起掌来。过了一会儿,主任笑着向大家说:大家的要求很好,主席团作了研究,我们就让王二把大娘也请来交流。

晚上,王二躺在招待所的床上,咋也睡不着,他想起了在队里评议模范的那天晚上,自己踩着淡淡的月影走回家,坐在床上,不说一句话。老婆还没有睡,她一边补扎脖,一边喂牲口。她见老头这般样子,只当他没有被评上模范,便劝他说:咱喂牛是为大家,也不是为的四海扬名。王二听罢这话,忙解释说:评上了,还是特等的,过几日还要到县上开会哩!老婆一听,笑了笑,说:你开了半夜会,饿了,我去给你煮几个鸡蛋吃。王二说:不饿,饭没伸完劲呢。老婆有点糊涂,问道:你立了功劳,中了‘状元’,还有啥不如意?王二斜眼看了一下老婆的脸,停了好大一会,说:要是这喂胖牲口也算大功,你的功劳也不小哩。老婆说:就摸弄几下拌草棍子,算啥功劳!王二笑笑说:县里发了奖章,回来先让你挂。老婆把扎脖补好了,咚的扔在床上,站起来一边给牲口撒料,一边笑着撇撇嘴说:俺,不配。她停了一会,又逗老头说:别说让俺挂奖章啦,只要你中了‘状元’,莫把俺忘了就行。王二说:看你说到哪里去了。我中了‘状元’,抬着花轿回来搬你。

王二想到这里,喜眯眯的在心里说:多玄气!我说回去搬她,原是一句玩话,如今却成真的了。

19635月于郑州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把牲口称作“人口”的一部分,像对待孩子一样惯着小牲口,说明王二十分爱惜公家财产。
B.王二老婆害怕别人知道肥猪是饿死的,于是将草料倒进猪料的大缸,然后去叫人来抬猪。
C.王二老婆拒绝了队长的算钱赔偿,因为她不在乎金钱价值的损失,更在意“模范”的荣誉。
D.王二的发言总离不开老婆,既是交代被评为“模范”的缘由,也表现了对妻子的爱和感激。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第一段介绍劳模大会,用“不必细说”跳过无关情节,直叙“稀罕事”,颇有传统说书艺术的口吻。
B.王二将饿死的肥猪比作泄了气的皮球,“连哼都不会哼”,这个比喻的趣味性化解了王二内心的感伤。
C.小说多次写到会场上听众的反应,这样既可以用听众表现烘托王二发言的精彩,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D.小说中王二老婆被冤枉后的表现,有神态、有动作,着笔不多,简约生动,很好地表现了她的伤心与委屈。
3.小说的题目来自主人公王二夫妇间的一句玩笑,但意蕴丰富。请简要回答。
4.文中王二的发言主要是讲故事。他讲故事很有特色,因而赢得了听众的掌声。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知识点】 中国现当代小说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邮差先生

师陀

邮差先生走到街上来,手里拿着一大把信。在这小城里他兼任邮务员、售票员,但仍旧有许多剩余时间,每天戴上老花眼镜,埋头在公案上剪裁花样。——再加上岁月的侵蚀,他的脊背驼了。当邮件来到的时候他站起来,他念着,将它们拣出来,然后小心地扎成一束。

“这一封真远!”碰巧瞥见从云南或甘肃寄来的信,他便忍不住在心里叹息。他从来没有想到过比这更远的地方。其实他自己也弄不清云南和甘肃的方位——谁教它们处在那么远,远到使人一生不想去吃它们的小米饭或大头菜呢?

现在邮差先生手里拿着的是各种各样的信。从甘肃和云南来的邮件毕竟很少,它们最多的大概还是学生写给家长们的。

“又来催饷了,”他心里说:“足够老头子忙三四天!”

他在空旷的很少行人的街上走着,一面想着,如果碰见母猪带领着小猪,便从旁边绕过去。小城的阳光晒着他花白了的头,晒着他穿皂布马褂的背,尘土极幸运的从脚下飞起来,落到他的白布袜子上,他的扎腿带上。在这小城里他用不着穿号衣。一个学生的家长又将向他诉苦,“毕业,毕我的业!”他将听他过去听过无数次的,一个老人对于他的爱子所发的这种怨言,心里充满善意,他于是笑了。这些写信的人自然并不全认识他,甚至没有一个会想起他,但这没有关系,他知道他们,他们每换一回地址他都知道。

邮差先生于是敲门。门要是虚掩着,他走进去。

“家里有人吗?”他大声在过道里喊。

他有时候要等好久。最后从里头走出一位老太太,她的女婿在外地做生意,再不然,她的儿子在外边当兵。一条狗激烈的在她背后叫着。她出来的很仓促,两只手湿淋淋的,分明刚才还在做事。

“干什么的?”老太太问。

邮差先生告诉她:“有一封信,挂号信,得盖图章。”

老太太没有图章。

“那你打个铺保(旧时以商店名义出具证明所做的保证),晚半天到局子里来领。这里头也许有钱。”

“有多少?”

“我说也许有,不一定有。”

能怎么办呢?对于这个好老太太。邮差先生费了半天唇舌,终于又走到街上来了。小城的阳光照在他的花白头顶上,他的模样既尊贵又从容,并有一种特别风韵,看见他会当他是趁便出来散步的。说实话他又何必紧张,他手里的信反正总有时间全部送到,那么在这个小城里,另外难道还会有什么事等候他吗?虽然他有时候是这样抱歉,他为这个小城送来——不,这种事是很少有的,但愿它不常有。

“送信的,有我的信吗?”正走间,一个爱开玩笑的小子忽然拦住他的去路。

“你的信吗?”邮差先生笑了。“你的信还没有来,这会儿正在路上睡觉呢。”

邮差先生同爱开玩笑的小子说话。在轻松和缓的送信过程中也有愉悦的事发生。

邮差先生拿着信,顺着街道走下去,没有一辆车子阻碍他,没有一种声音教他分心。阳光充足的照到街岸上、屋脊上和墙壁上,整个小城都在寂静的光耀中。他身上要出汗,他心里——假使不为尊重自己的一把年纪跟好胡子,他真想大声哼唱小曲。

为此他深深赞叹: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

一九四二年二月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事发生的小城宁静祥和、生活节奏慢,而邮差先生弄不清云南和甘肃的方位这一细节又暗示出小城的闭塞落后。
B.虽然写信的人并不都认识邮差先生,但他却熟知他们的情况,因此有些时候,他可以猜测到他们信中所写的内容。
C.“虽然他有时候是这样抱歉”这句话体现出邮差先生内心的不安,他会因为送达的信传递的是不好的消息而感到难过。
D.“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不只是邮差先生对怡人天气的赞叹,也是他对小城生活状态的赞叹,也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特别注重对邮差先生心理的描写,直观、细致地表现出了他对待工作、对待他人、对待生活的态度。
B.小说中多处写到阳光,写出小城阳光明媚的特点,在结构上形成呼应,同时也用以衬托邮差先生愉悦的心情。
C.小说中加点的两个“你”字实现人称转换,都用来指称读者,增加了与读者的对话感,更能将读者带入文本情境。
D.小说与茹志鹃的《百合花》多有相似,都写于战争年代,都侧重表现人情人性之美,语言都有质朴自然的特点。
3.文中用“邮差”称呼主人公即可,作者为何还要加“先生”一词?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作家冯骥才说过“一个人自由自在地走在路上,那就是散文;一个人忽然被推到水里,那就是小说”,简要说明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并就此谈谈这篇小说的独特之处。
2023-01-29更新 | 15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白四爷说小说     

冯骥才

天津人好武侠小说,写武林的高手大多扎在天津。有一人名气特别大,别人都是写小说,他说小说。他是白云飞,排行老四,人称白四爷。

白四爷长得怪,大身子,四肢短,肚子圆,屁股低,脑袋大如斗。但脑子比脑袋还怪,过目不忘,思路快得离谱。他书看得不多,写得比看得多。最初也用笔写,可是笔杆跟不上脑子,就放下笔,改用嘴说。

那时天津卫时兴办刊办报。报刊为了吸引人,就请名家在报刊上连载武侠小说,刊物每期一段,报纸每天一段。小说名家成了香饽饽,天天给编辑逼着趴在桌上从早写到晚,第二天再接着干。唯有白云飞活得舒服,不写只说,只用嘴巴不费力,要说他活得舒服,还不止如此呢——

白四爷好泡澡。他说,一天不泡,浑身是土,两天不泡,浑身长毛。他在劝业场隔壁的大澡堂子华清池有个单间——甲排四号。他一年四季,除了大年三十和八月十五,天天在此,每天整一下午。

他先在热水池子里泡足,然后光着身子,腰上裹一条大白毛巾,一掀甲排四号的门帘,进去往小床上一躺。澡堂子里的单间都是左右两张小床,中间一个小方柜子。他躺在一张床上,另一张床给找他的人当椅子坐。他一躺下,小伙计便过来,搓泥,修脚,一通忙,跟着,伙计端来各样小吃:酱油瓜子、话梅和切成片儿水灵灵的青萝卜……这些吃喝有热有凉有甜有咸有脆有黏有硬有软。这种活法,就是市井里的神仙。

一天,门帘一撩进来一人,戴着眼镜,是报馆编辑。他往白四爷对面的小床上一坐,拿出纸笔说:白四爷,明儿咱没稿子登了,您今儿得给我们说上一段,两段更好。

你哪个报?

《庸报》啊。我天天来,您怎么不记得?

天天七八个报馆杂志找我,没前没后叫我说哪段我就说哪段,哪能都记得?我没把你们的故事说混了,就算不错。

四爷,您是嘛脑子,同时说七八部小说。不仅天津没第二人,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人!

白四爷听了高兴,来了神儿,便说:

我在贵报连载是哪一部?把前边一段念给我听听。

戴眼镜的编辑笑道:四爷,您在我们报上连载的是《武当争雄记》。我给您带来今天的报了,您听着,这段是……人摸到窗前,伸出舌头一舔窗纸,悄无声息地把窗纸舔了个洞,一根细竹管子便伸了进来。这人用嘴一吹竹管外边那头,里边这头就冒出一缕青烟,这就是要人命的迷魂药——‘鸡鸣五更返魂香’!编辑念到这里停住,说道,您上一段就停在这里。

好,咱说来就来了!你记——白四爷像抽一口大烟,来了精神。他一张嘴就把前边的故事接上,窗外那人把迷魂香吹进屋内,半天没见动静。他凑上耳朵听,屋里只有轩声,这便抽出腰刀轻轻撬开窗户,飞身落入屋中。四爷说到这儿,眼睛四处溜溜地看了两眼,似乎在找下边的词儿。他一望到现在房内的两张床,再往上一看,马上把故事接下来说,这人手下极是利索,身子一翻,左右两刀,分别砍在左右两张床上,发出‘啪啪’清脆的两声,他忽觉声音不对,定睛一看,床上没人。人呢?他心想不好,未及再看,两条人影忽然由天而降——原来谢虎和廖含英早就伏身在房梁之上。不容这贼人反应过来,他俩已飞落下来,三下两下用绳子捆了,点灯一瞧,同声惊呼:‘怎么是你?’

四爷停住了。这戴眼镜编辑说:我还没听够呢,四爷,您接着往下说呀!

行了,够五百字了。扣子也留下来了,不是说好每天五百字吗?白四爷笑着说道,你看,人家《369画报》的老秦已站这儿等半天了。

《庸报》编辑赶忙撤走。白四爷未等老秦开口,便笑道:我在你们那里连载的是《花面侠》吧。我记得上次说到,花面侠正在山间野店要了一大盘子红烧豹肉,对吗?

老秦说:四爷好记性!您兵分八路,竟然一路不乱,您是奇人!

此时白四爷边听边在寻思,他正捏着一片碧绿的萝卜往嘴里送。他盯着这萝卜片,嘴里已将今天一段的开头说了出来:忽然她手一抖,咔嚓一声,只见两根筷子中间不是那块豹肉,而是一柄六七寸、银光耀眼、两面开口的飞刀!

好!老秦大叫,这开头太漂亮了!神来之笔!四爷说来就来,满脑袋奇思妙想啊!

老秦是报业老江湖,懂得给写东西的人煽风点火,撩动兴致。他这一捧,白四爷上了劲,大江决堤般说了下来。不知不觉间,老秦身边又坐了一高一矮两位,也是来要稿的编辑。

真叫人不明白,他这些小说哪儿来的?没见过他苦思冥想,咬着笔杆,愁眉苦脸,也从不把自己关在书斋硬憋自己。泡澡、搓背、喝茶、嗑着瓜子,指天画地一通乱侃,不动笔杆,就把活儿全干出来。而且是几个不同故事的长篇同时干。他口才好,记下来便是文章,完全用不着编辑加工润色。编辑们你来我往,要哪段他说哪段,他脑袋里这些故事就像天津的电车,红黄蓝绿白花紫七个牌七条线,各走各的,绝不撞车,也没人上错车。

白四爷红了三十年。所有连载的书都由有正书局印行,发行量津门第一,北边卖到黑龙江,南边远到香港。直到1947年华清池热水池屋顶给常年蒸汽熏糟了,掉一块砸在白四爷脖子上,砸坏颈椎,天天犯晕,便停了各报刊上的连载,一年后去了湖北老家养伤养老。

于是,原先有一种说法重新冒了出来:他一离开澡堂小说就没了。不管闲话怎么说,打开他的小说一看,还得服人家。

(选自《俗世奇人》,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对于一般小说追求情节的跌宕起伏而言,本篇小说不以情节曲折取胜,而是以白四爷的奇特形象不断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小说中人物形象众多,性格各异,澡堂的伙计勤快机灵,《庸报》的编辑老实厚道不善言辞,《369画报》的老秦老道世故。
C.小说的语言“津”味十足,文中“这些吃喝有热有凉有甜有咸有脆有黏有硬有软”在排比写出食物的丰富,一气呵成,趣味十足。
D.白四爷一生似乎有些“成也澡堂,败也澡堂”的意味,澡堂泡澡给了他创作的灵感,又因澡堂泡澡被砸而停止了小说创作。
2.小说是如何塑造白四爷“奇”的形象的?请结合文本概括。
3.闲笔,是指文学作品中非主线情节的文字。本文有关白四爷“泡澡”的描写也是闲笔,能否删去,请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2022-07-05更新 | 5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许云峰就义

徐鹏飞又出现在白公馆集中营,他走过一间间寂静无声的牢房,突然转到特务管理室旁边的隧道入口。杨进兴赶到前面开亮了电灯,徐鹏飞带领特务,钻进了隧道。幽深的隧道,充塞着霉臭难闻的气味。徐鹏飞摸出手巾,捂住鼻孔,弯着腰,走过了原来小萝卜头全家住过的地牢,到了第一道铁门边。杨进兴开了铁门,领着他继续向前走。又进了一道铁门,沿着潮湿的石阶,向地底深入。下完了石阶,才到了被条石封死了的地窖门口。地窖的门是一块平放的铁皮盖板。揭开盖板,钻下去,又下几级石阶,才进入地窖。周围是冰冷潮湿的岩石,把整座地窖箍得紧紧的,四壁、地下、头顶,全用石头砌成。岩块和条石,都用石灰粘凝起来,显出一条条石灰粘合的接缝。电灯,暂时照亮了这与世隔绝的,成年累月没有一丝光线的黑暗地狱。敞开的门边,透出一股股霉味的冷风。不时有滴答的水珠,从头顶的岩缝,滴落到凸凹不平的岩石地上。

地窖深处,堆着一堆霉烂的稻草,一个半倚半坐的衰弱的人,正侧身靠着墙角一动也不动。徐鹏飞上前两步,不慌不忙地拿下手巾,用十分平和的声音招呼道:许先生!

侧坐的人,没有回答。

徐鹏飞停了一下,又上前一步,殷切地喊道:许云峰许先生!

侧坐的人,这时才转回瘦弱无方的身体,用炯炯的目光,打量着面前的几个特务。从离开渣滓洞到这潮湿黑暗的、完全与世隔离的地窖来,许云峰已经关了将近一年。他的身体被折磨得衰弱不堪了。脸色苍白,隆起的颧骨,在他的脸上,显得十分突出。比起当年的许云峰,他像变成了另一个人。可是,他的两只眼睛,仍然炯炯有神,带着永不熄灭的威力,直视着任何危险与威胁,毫无畏缩。

我特地来告诉许先生一件好消息。

许云峰挺身坐直了身子,沉重的脚镣碰在岩石上,铛啷地响了。看惯黑暗的目光,在电灯下看清了徐鹏飞恶毒的笑脸。可是,久不说话的嘴巴,紧紧闭着。也许,徐鹏飞笑了笑:这一年来,许先生的消息不很灵通了吧?现在,我可以把真实情况全部奉告:共军分两路,由川东川北入川,国军全线溃退,重庆已经危在旦夕……徐鹏飞摸出烟盒,送到许云峰面前,许云峰毫无接受的表示。徐鹏飞缩回手,满不在乎地吸上一支。他喷了口烟雾,才问道我想,许先生听到这个消息,一定很高兴吧?”“当然高兴。许云峰毫不掩饰内心的感情,瘦削的脸上浮现出肯定的笑容。

事实完全如许先生过去预料的那样发展。国民党已经逃不脱毁灭的命运。但是,历史的进程不会是平静无波的,我也可以把另一方面的情况奉告。徐鹏飞用十分平和的声音,又缓缓说道:我相信当局也有一些准备,例如说:炸药、雷管、定时炸弹。一旦共军进入市郊,那个时候,重庆这座有名的山城,也许就不存在了……焉知胜利者不会遭到和城市同归于尽的命运?

许云峰忽然朗声笑了。笑声使徐鹏飞心头一惊,不觉想起了许久以前许云峰在侦讯大楼里的笑声。不过,这笑声比那时更使他不安。徐鹏飞再也不能控制刚才那种狠毒而故作镇静的心境了。挑衅的目光蓦地疯狂地盯在许云峰带笑的脸上。

山城将在黎明前消失,许先生听了这个消息,恐怕很难高兴吧?

我丝毫不担心。许云峰应声说着,根本没注意到对方的狞视。

他仿佛满怀着兴奋和愉快之情,朗声说道:我确信,在黎明前消失的不是山城,而是见不得阳光的鬼魅!罪恶的血手将最后被人民缚住!雨过天晴,山城必将完整地归还人民。

还有一点小消息,我也不想隐瞒。徐鹏飞再次露出奸笑,端详着许云峰满怀信心的脸。共产党的胜利就在眼前,可是看不见自己的胜利,这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事!我不知道此时此地,许先生到了末日,又是何心情?

许云峰无动于衷地笑了笑。这点,我完全可以奉告。我从一个普通的工人,受尽旧社会的折磨、迫害,终于选择了革命的道路,变成使反动派害怕的人,回忆走过的道路,我感到自豪。我已看见了无产阶级在中国的胜利,我感到满足。风卷残云般的革命浪潮,证明我个人的理想和全国人民的要求完全相同,我感到无穷的力量。人生自古谁无死?可是一个人的生命和无产阶级永葆青春的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那是无上的光荣!这就是我此时此地的心情。

许云峰慢慢站了起来,缓步走到徐鹏飞面前,直视对方,再次微微露笑。你此刻的心情,又是如何呢?

听到这意外的问话,徐鹏飞一时茫然不知所措。也许你可以逃跑,可是你们无法逃脱历史的惩罚。许云峰的声音,揭开了对方空虚绝望的灵魂:你不敢承认,可是不得不承认:你们的阶级,你们的统治,你们的力量,已经被历史的车轮摧毁,永劫不复了!美帝国主义的飞机大炮,改变不了你们的命运;潜伏,破坏,上山当土匪,难道能挽救你们的毁灭?你自己心里也不相信这些!你们看看人民的力量,看看人民的胜利,你敢说不害怕?不发抖?不感到空虚与绝望?你们的前途,只有一片漆黑!

许云峰不屑再讲下去。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他神色自若地蹒跚地移动脚步,拖着锈蚀的铁镣,不再回顾鹄立两旁的特务,径自跨向石阶,向敞开的地窖铁门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阶上,忽然回过头来,面对跟随在后的特务匪徒,朗声命令道:走!前面带路。

(选自《红岩》)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节选开始部分写牢房地窖的环境,凸显了敌人对于许云峰的残酷折磨和许云峰的坚强意志。
B.徐鹏飞看到牢房地窖情形,不受影响,心态始终平和,并且用殷切的声音与许云峰打招呼。
C.许云峰反问徐鹏飞心情,徐鹏飞一时茫然不知所措,说明徐鹏飞此时此刻不过是色厉内荏。
D.许云峰喝令特务前面带路,表明自己视死如归,坦然迈向刑场,体现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2.徐鹏飞在准备对许云峰行刑前进行了一番“心理战”,请分析他是如何设计的并且用意何在?
3.许云峰是如何回答徐鹏飞的问题的?这体现了许云峰的什么特点?
2021-05-30更新 | 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