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9 题号:54768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寒夜星光

徐树建

韩晓龙日日夜夜盼望着能回家过年,可是,他不敢回家,因为妈妈托人捎过话来:“要想我原谅你,除非年三十晚上满天星光。”

要知道寒夜的天幕上,向来只有几颗闪着冷光的星星,哪有满天星光,妈妈这是在明确表明态度:拒绝儿子回家。

而妈妈之所以如此绝情,是因为韩晓龙伤透了她的心。几年前韩晓龙开的小餐馆为降低成本使用了价钱便宜的肉,让一桌食客食物中毒进了医院,其中一名老人还因并发症送了命,韩晓龙也因此坐了大牢。

韩晓龙不怨妈妈心狠,爸爸早逝,家境贫寒,妈妈一直教育儿子要光明磊落,不贪便宜,好好做人。

可是,自个儿让妈妈失望了。

有家不能回,韩晓龙只好在县城内租一小间房子住了下来,靠什么生活呢?幸亏妈妈曾经教过他扎孔明灯的手艺,于是韩晓龙晚上扎灯,白天在热闹的地方卖灯。当他扎好第一个灯时,忍不住想起小时候跟妈妈一起扎灯的情景,那时候虽然贫穷,但母子情浓,虽苦也甜,这么一想,热泪一下子夺眶而出。

年根的生意还算不错,有位大商户一下子订了100只孔明灯。韩晓龙快乐极了,没日没夜地赶做,终于按时完工交货。

除夕这天,过年的气氛越发浓厚,韩晓龙心里却越发凄凉,想了半天无事可干,出租屋内恰好还有几只孔明灯,索性顶着寒风拎了灯上街,准备卖了后再买瓶酒,一醉方休。

刚站了一会儿,身后就有人大声叫道:“给我一只灯!”

韩晓龙心内一喜,但抬头一看,却掉头就跑,因为那人他认识,是他初中同学大山,还是住对门的邻居。他没脸见到他们。

大山气冲冲地提高嗓门吼道:“韩晓龙,你个孬种,你难道一辈子不见人?”

韩晓龙只好停住脚步,大山走过来,恨恨地又说:“我恨不得抽你两下,你小子混啊!走,跟我回去,明天就过年了,家家户户团圆,你就不想跟你妈团圆?”

韩晓龙低头小声说:“大山,我怎么不想啊,可你也不是不晓得我妈撂过的话,她说除非年三十晚上满天星光才肯原谅我,你说我怎么回去?”

大山叹口气,说:“我们住对门,你们家里的情况我爸妈是最了解的,所以叫我来找你回去。你妈年轻受寡,喝过的苦水能用船装,可一辈子不求人,硬气要强,大伙谁不佩服她,可现在全给你毁了,让她抬不起头来,她能不气你吗?可你不回去不行啊,你妈病了。”

韩晓龙一惊:“我妈怎么会生病?什么病?”

大山双眼朝天,气哼哼地说:“还用问,想你呗,可嘴上又不承认,一直闷在心里,这就病了,所以你一定得回去。至于怕你妈不肯原谅你嘛,这个你放心,今天晚上我们在村口接你,你妈一定会给乡亲们面子的。”

一下午的忐忑不安过后,除夕之夜来到了,到处是欢声笑语,到处是红彤彤的对联和醉人的鞭炮声,韩晓龙孤零零一个人来到了村口,却没勇气再往前进一步了。

就在这时,他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整个村子静极了,没有鞭炮声,没有欢笑声,甚至黑漆漆的连灯光都没有,这是怎么回事?大山呢?乡亲们呢?说好了在村口等的啊。

肯定是大山爸妈和乡亲们没有说服妈妈,韩晓龙心里酸极了,忍不住嘶哑着嗓子大叫起来:“妈、乡亲们,我给你们拜年了,我真悔啊……”

话音刚落,眼前突然出现一幅童话里才有的景象:无边漆黑的夜空一下子繁星点点如鲜花绽放,更像夏夜里无数的萤火虫,正冉冉上升,一时间天上地下交相辉映、灿烂辉煌,是无数的孔明灯升上了天空!

然后,韩晓龙看到了大山,看到了那个一下子订了100只孔明灯的“大商户”,看到了乡亲们!

大山声如洪钟大叫起来:“晓龙妈,看,年三十晚上满天星光!你就让孩子回来吧!”

大伙一起说:“让晓龙回来吧!”

人群正中站着的正是颤颤巍巍白发苍苍的妈妈,妈妈神情悲楚老泪纵横。

星光这么美、这么亮,从未见过,无以伦比,把回家的路照了个一清二楚。

(选自《2014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韩晓龙开小餐馆因使用价钱便宜的肉,发生严重的食品安全事故而锒铛入狱,说明了韩晓龙的本性低劣,也间接交代了妈妈拒绝韩晓龙回家的原因.
B.大山受其爸妈叮嘱,特意来找韩晓龙,要求韩晓龙务必回去,但是当大山看到韩晓龙时,气冲冲地提高嗓门吼道,说明大山其实并没有原谅韩晓龙。
C.小说的环境描写很有特色,如到村口后,“没有鞭炮声,没有欢笑声,甚至黑漆漆的连灯光都没有”,用环境的黑暗寂静烘托了韩晓龙紧张忐忑的心情。
D.妈妈“老泪纵横”,这既是对乡亲们的感激之泪,也是对儿子铸下大错的伤心之泪,说明即使出现了寒夜星光,此时,妈妈的内心还是不能原谅儿子 。
2.小说开篇的“妈妈放话”以及中间的“大商户订货”,这两处情节安排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结合文本,请简要分析小说以“寒夜星光”为题的作用。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石窝窝

尧山壁

石窝窝感觉是在做梦。这才几年的光景,他一个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说变就变成了四体不勤的市民。一年两季庄稼的土地,呼啦啦蹄出好多山峦一样的楼群。他这个曾经的乡级劳模,英雄无用武之地了,连使用过的锄头、犁耙,老伴儿的纺花车、织布机都有人收购,说要成为文物了。打小平房搬到高楼上都半年多了,每次看到这个18A的门牌还都认生:这是家吗?站在窗前往外看,还是头晕,腾云驾雾似的。

做梦都没想到,二十多里外的城市,像放了酵子的面团,可劲儿地膨大。小村被襄了进去,从农村、城乡接合部到城中村,没用几年。开发商跑马圈地,他们吃肉也给老百姓喝汤,一座农家小院换了三套单元楼房,外加50万元人民币,住一套出租两套,铁杆庄稼,旱涝保收,月进四千多元,顶上一个处级干部。

对于这次城中村改造,开始他也想不通,心里嘀咕了多半年。靠出租房为生,过去叫“吃瓦片”,可是有前车之鉴呀。本家有位六叔,新中国成立前在市里开饭馆,家大业大。后来六叔没了,六婶不会经营,把十几间门面房租出去,一年二百大洋,享了几年清福。后来遇上土地改革,算剥削账,划阶级成分,房子轻易就被没收了,资本家帽子牢牢戴在头上。“文化大革命”时又被扫地出门,赶回老家监督改造,自家没落脚之地,住进村口破土地庙里,风雨飘摇。1969年一场大雪下了五天,雪停了民兵连长喊她出来扫街。白茫茫雪地,只有她家门前没有脚印。喊了几声没人应,破门而入,人早冻僵了。这件事想起来就打寒战。

一场变革太过突然,思想准备不足。失去土地,农民下岗了,自谋生路。年轻人紧跑几步还跟得上,文化不高,去打工,干保安、送快递。上年纪的跟不上,月月跑银行,领几百元养老金,衣食不愁,没营生可干,吃了睡,睡了吃,总觉得失去了什么,没意思极了。

石窝窝在家坐不住,没事儿就溜达,见人群就凑,连闻带问,竟摊上了许多好事。超市每天早九点开门,先处理头天剩下的面条,怕酸了,一块二毛八一斤,便宜一半。蔬菜柜上,隔两天下午七点处理一次,刚打蔫儿就打折,有时论堆儿卖,比自己种菜都合算。有些卖保健品的,搞推介会,进门就发鸡蛋,七八个,石窝窝不听讲领了就走——后来改了规矩,散了会发;石窝窝就耐着性子坐下去,为了那几个鸡蛋。

石窝窝消息灵通,天天挺忙活,天天有收获,白领的鸡蛋吃不完,攒起来腌咸蛋。有时也跟大家分享。有人故意逗他,要饭吃要来的,咱不吃。石窝窝忙分辩,不是,要饭吃得靠门框,喊人家爷爷奶奶。咱这是有人下请帖,大闺女们又拉又拽,喊咱爷爷呢。时间不久,小区的闲人们都出动了,跟着石窝窝去“创收”。

天天排队,天天开会,跟进的人越来越多。石窝窝跳出来,找到另一份工作,给房地产开发商发广告,一天发出去500张,给50元工资。8开的16开的画片,印刷精美,花花绿绿,一张成本好几元。开始石窝窝还舍不得发,看着谁都不像有钱的,半天还没发100张。同行告诉他,不能那么认真,落叶纷纷,大海捞针,老板说上钩的人有概率,只管发就是了。石窝窝开了窍,见就发,天女散花,500张不大会儿就发光了。一天50元,十天500元,一个月1500元,顶过去一个民办教师的月收入呢。发着发着有了发现,这印刷精美的广告,人们并不喜欢,有人躲着,有人不接,有人看一眼随手扔在地上,扔得他心疼,好几元一张呢。他便一张张捡起来,攒多了当废品卖,一斤四角五,又一笔收入。有人说他,脱了裤子放屁,干脆领过来就卖到废品站多省事。石窝窝连忙摆手,那可不行,咱农民办事也有底线;我发是一种劳动,捡也是一种劳动,公私分明呢。

(选自《小小说选刊》)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石窝窝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变化和身份转换感觉如同做梦,说明这种变化和转换来得太突然、太迅猛,也太不真实,所以让人难以置信。
B.城中村改造让石窝窝获得了好处,住上了高楼,月收入顶上一个处级干部,但他却想不通,仍想着他的小平房和旧式农具,这其实是那种狭隘的小农意识在作怪。
C.小说中间插叙了石窝窝六叔家当年的“前车之鉴”,其作用是说明石窝窝担心靠出租房为生的原因,丰富小说内容,增加作品的内涵。
D.石窝窝由不适应城市生活到适应城市生活的关键转折点是他在城里“摊上了许多好事”,能“创收”,有便宜可占,这时的石窝窝已经变成了一个爱占小便宜的小市民。
2.石窝窝这个人物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
3.这篇小说表达了怎样的主旨?请根据文本简要阐述。
2018-04-14更新 | 6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一个个观点在乌镇碰撞,一项项最新科技成果在乌镇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亮相。“乌镇热词”掀开了通往未来大幕的一角。

“5G”是本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最热门的关键词之一。5G高效地利用现有网络频段以及占24G以上的毫米波频段,从而提供前所未有的速度。据专家预计,到2025年,5G将覆盖全球40%的人口,也将成为互联网创新的关键驱动力。高速度、低时延让创新充满想象力,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看高清,速度的量变会引起质变。未来人们可能会体验难以想象的场景,比如回到过去、走到未来、星际旅游,这些需要大量数据交互的场景都可能实现,5G的超高带宽带来的高清显示甚至可以创造新的商业模式。

在本届大会上,搜狗发布了全球第一个“人工智能合成主播”,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先进技术的“加持”下,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融合”成为本会另一关键词。

截至2018年6月底,我国农村网民数量占整体网民数量的26.3%。而相比城镇地区72.7%的互联网普及率,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仅为36.5%,乡村用户对互联网的需求与供给存在巨大缺口,“农村”成为本届大会的又一关键词。

(摘编自《5G产业互联网标准化、农村新市场——“乌镇热词”勾勒未来》,《经济日报》2018年11月9日)


材料二:

世界互联网大会是由我国倡导并每年在浙江嘉兴市桐乡乌镇举办的世界性互联网盛会,旨在搭建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的国际平台和国际互联网共享共治的中国平台,让各国在争议中求共识、在共识中谍合作、在合作中创共赢。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的乌镇,现在外表依旧古朴,但内里透着互联网的潮流范儿。

迈进乌镇景区,检票口用的是人脸识别系统,信息处理仅需0.6秒;想坐游览车或摇橹船,由于安装了定位系统,手机可一键呼叫;入住酒店无需前台人工登记,通过自助设备登记办卡并刷脸即可入住,房间机器人通过声音指令控制窗帘、电视……此外,阿里无人超市、垃圾捡拾机器人等26项智慧化项目也已在此落地。乌镇改变了破旧落后的面貌,成为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学有所教、老有所乐的幸福小镇。

乌镇自2014年首次承办世界互联网大会以来,成为中国互联网行业与世界交流的窗口。5年来,乌镇着力发展互联网产业,502家互联网及相关企业集聚乌镇,这座“智慧小镇”逐渐成为浙江信息传输最为繁忙的区域之一。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11月28日)


材料三:

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7日至9日在浙江乌镇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致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世界各国虽然国情不同、互联网发展阶段不同、面临的现实挑战不同,但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愿望相同、应对网络安全挑战的利益相同、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的需求相同,各国应该深化务实合作,以共进为动力、以共赢为目标,走出一条互信共治之路,让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更具生机和活力。

中国“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得到多国、多地区专家学者的广泛认同。英国专家认为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非常符合互联网的本质,互信共治是一种共赢的方式;肯尼亚专家认为世界各国要在网络治理和网络安全领域加强合作,最大化地利用技术革命带来的红利,共同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墨西哥专家建议各国还需共同打造坚实的数字社会和经济发展基础,以应对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挑战;俄罗斯专家分析到若想推动数字经济,就需保障各参与方普遍融入网络空间,在这一过程


中遇到技术与管理等多方面的问题,各国应该携手合作运用全球信息技术资源,使网络空间治理更加国际化。

(摘编自《网络空间需要互信共治》,《中国科学报》2018年11月15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5G的高速度、低时延,让创新充满想象力,能让速度的量变引起质变;其超高带宽带来的高清显示甚至可以创造新的商业模式。
B.全球首个“人工智能合成主播”的推出,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加持”下,互连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的成果。
C.乌镇是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因与互联网结缘,由一个破旧落后的小镇蜕变成了信息传输繁忙的现代化“智慧小镇”。
D.中国提出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得到积极回应,各国政府在互联网领域开展深入合作,营造了充满生机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5G”“融合”“农村”等热词勾勒了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现实世界融合的面貌,展现了科技和产业变革对未来的影响。
B.我国农村地区与城镇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还有很大差距,农村互联网市场的缺口较大,表明农村互联网的发展空间很大。
C.乌镇的变化说明,互联网正以独特的创造力改造着现实生活,城镇的现代化进程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数字经济密不可分。
D.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导致网络治理问题剧增,世界各国要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实施共治策略,共同应对互联网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
3.以上三则材料中,《经济日报》《人民日报》中国科学报》报道的侧重点各是什么?建设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需要从哪些方面去做?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19-05-15更新 | 6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①最近几年来,我在许多文章中和发言中,都宣扬一个观点:文化交流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我是根据历史事实和现实情况有感而发的,没有丝毫主观成分。

②在这里,关键是一个“交”字,一边倒,向一边流,不能称之为“交流”。古往今来,地球上不知道有多少国家,多少民族。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创造。文化不论大小,一旦出现就必然向外流布。我认为,这可以算是文化的一个特点,全体人类都蒙受了这个特点之利。如果没有文化交流,我们简直无法想象,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世界,文化会是一个什么样子,人民生活水平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③在文化交流方面,中国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国家。从蒙昧的远古起,几乎是从一有文化起,中国文化中就有外来的成分。中国古书上说:“有容乃大”。中国人民是最“有容”的,我们肯于和善于吸收外来的好东西,不管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只要对我有利,我们就吸取。海容百川,所以能成其为大。我们能吸收各种文化,所以才能创造出这样光辉灿烂的文化。鲁迅先生提倡“拿来主义”。正表示了这种精神。

④但是,中国不但能“拿来”,我们也能“送去”。历史上我们不知道有多少伟大的发明创造送到外国去,送给世界人民。从全世界范围内历史和现状来看,人类文明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这样辉煌的程度,中国人民与力有竭。

⑤可惜的是,西方国家自从产业革命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势。世界上其余的国家都争先恐后地向西方学习。即以中国而论,我们今天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甚至衣着打扮,从头到脚,哪一件不是从西方来的?中国素以美食名扬全球:然而,就是在这方面,我们也受到了西方的影响。其余的更不必说了。于是乎西化之声洋洋乎盈耳,响彻全球矣。西方人大都自我感觉极为良好,以“天之骄子”自命。他们在下意识中大概认为,自古以来就是这样,今后也将永远是这个样子。

⑥孙子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是指战争而言。其实在其它方面也是这样。今天,中国人民对西方的了解远远超过西方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在西方,不但有一些平民老百姓对中国毫无所知;有的人甚至认为今天中国人还在裹小脚,吸鸦片。连一些知识分子也对中国懵懂无知。一旦世界有事,我们中国是处在“百战不殆”的位置上的。有识之士,必须承认这一点的。

⑦我曾在上面说过,中国人不但能“拿来”,也能“送去”。在历史上的“送去”,可能是无意识的。但是,在今天的情况下,我们认为,既然西方人不肯来拿,我们只好送去了。想要上纲上线的话,我们可以说,这是我们的国际主义义务,我们必须认真完成的。我们必须把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分送给世界各国人民,使全世界共此凉热。

⑧还有一个问题,我必须在这里指出,这就是,把中国文化介绍出去,是十分困难的一件事,我们过去都把它看得过分简单了。我最近读了几篇关于李约瑟的文章,才清晰地意识到,中国思想史或哲学史上的一些基本概念,比如仁、义、礼、智、信等,都是很难译为外文的。一个最重要的“道”字,就简直无法翻译。在历史上长期的环境影响下,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思维内容,都与西方迥异,想介绍中国文化让外国人能懂,实在是一个异常观巨的任务,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头脑清醒。

季羡林《<东学西渐品书>总序》

1.文章第③段中的“这种精神”具体是指   
2.文章第⑤段中作者为   感到可惜。
3.下列各项中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东学西渐节》的编纂目的是介绍中国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
B.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中国文化中从来就不缺少外来优秀文化的元素。
C.中华民族曾经创造出辉煌的文明,而如今我们的文化创造力已经落后。
D.由于语言的差异和障碍,要把中国传统文化介绍出去几乎是不可能的。
4.作者倡导文化交流有哪些理由?
5.结合文章第⑤﹣⑦段对作者关于“东学西渐”的认识作简要评析。
2019-06-17更新 | 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