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90 题号:609354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快餐店里的演出

老婆下了岗,在附近一所大学旁边开了家快餐店。本想混碗饭吃糊糊口,没承想生意竟甚是红火。整日忙得脚不离地的老婆便一直想让我辞职帮她,可我死要面子,只说考虑考虑。后来我也下岗了,只好就坡下驴,当起了小老板。

上班的第一天,习惯捧茶看报纸的我挨了老婆一通训斥,说我那里是上班干活儿啊,简直是旅游度假。可悠闲惯了,我是真不知道该干点啥好,便乍着手四处乱窜找活儿干,扰得小店里叮当乱响。老婆见我这样,只得摇头叹息,让我坐在桌前收账,还郑重其事地交代,两眼不许闲着啊,有些学生会趁热闹蹭白食。学生这么单纯也会干这个?我这么疑惑着,但没敢说出来,老婆那刀子嘴我可是领教够了。

经老婆一再提醒,我还真看出点门道来。是有那么几个,看来是老手了,专趁着人多人挤的时候来。他们的衣着很不一般,进店时自然熟练,不过眼神却不像别的学生那样去瞅炒的什么菜,而是观察人多不多,埋单那儿挤不挤。只要人多,他们饭菜没吃完也会立马放下碗筷,挤到门口,撕段餐巾纸,抽根牙签,心满意足地大摇大摆出门。这样的演出我看了两天便明白怎么回事了,第三天我开始实施行动。由于有了前两天的观察,我心里有底,瞬间就撕破了他们的伪装。这么一来,店里的秩序好多了。老婆对我的工作很满意,便由着我半躺着跷起二郎腿喝茶看小说。这样的悠闲是我没料到的,所以心宽体胖,我很快长出了肚腩有了赘肉,冒出了小老板的迹象。于是老婆便发牢骚,凭什么你可以当着老板而我却要累死累活地忙?知道老婆心里不平衡,我便从学校请了两个勤工俭学的女生来刷盘子洗碗,让老婆化了淡妆捧着瓜子当老板娘。

这天中午很热闹,生意和往常一样火爆。我正沉浸在一部小说的情节里时,老婆用在数钱的胳膊捅了我一下,说,又有蹭白食的了。我眯起近视眼,很快就找到了老婆示意的目标。这次有所不同,是个长相很清秀的男孩,估计他的性格应该是腼腆的,一招一式都显出初出道的稚嫩。他观察形势的时候头随着眼动,有些食不知味,很是犯怯。这是大忌,我有把握保证命中率,所以由着他表演。趁着一股人正多,他手脚有些不利索地丢了碗筷便往门口挤。这样的演技差得要命,所以老婆怒目圆睁,露出一副女屠户的架势,撸起袖子就要上去揪他。我制止了老婆的鲁莽,示意她看形势。那两个平时不知辛苦不计工钱的女学生打着掩护,一个反常地慢腾腾地收拾着碗筷,一个大声嚷嚷着安排新进来的几个学生落座。

这小子为什么蹭白食呢?看样子他绝不像以前那些油赖之徒。他的衣饰简单朴素,透着股土气和寒酸。他是家境贫寒,还是因为意外而手头拮据?我不敢确定,但我能确定的是他的自尊肯定像他的脸皮一样薄,吹阵风就能破成满地碎片。

干活的两个女学生我是知道的,学习成绩我是优中选优,家境情况我是差中选差。能让她俩这么努力帮忙的学生,应该不会差。不知老婆是发善心还是忘了有此事,一直和我有意无意地步调一致,好像成心忽视着这场拙劣的演出。

久了,那个男孩还来,虽不是天天,但称得上经常。我乐得在无聊的生活中有点事可想,便不自觉地更留心观察起他来。他的演技有进步,在走时已经可以不慌不忙,甚至记得撕段纸巾作掩饰。我在心里乐,为他的进步而欣慰。但我一直没拆穿他,是因为他清秀的外表还是因为他偶尔也会掏钱付账?我不知道,反正看着他和店里的两个女学生越来越显示出大学生自信的神韵时,我反倒莫名高兴起来。也许是我想到了自己的过去吧。

有一晚一大帮学生在我的店里聚餐。他们喝了不少酒,听谈话才知道他们要毕业了。后来,他们大都醉了,抱头痛哭。那个男孩也在里面。他还是很腼腆的模样,但脸上的红晕已经不是羞涩而是酒晕了。

结账的时候我突然说,你们照顾了我几年的生意了,这顿酒算我请你们的。一帮人静了一下,哄然叫起好来。老婆拧了我一下,我没改口,我想我能做一次主。可那男孩摇晃着站了起来,手脚不协调地摆了过来,掏出一把零碎的票子,说,不,这顿酒说好我请的。

他们走了,男孩走在最后。稍低着头出了门后,我看见他停了停,挺直了背,有一种如释重负的坦然。我知道他怎么想的,演出,终于结束了。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大学里“请了两个勤工俭学的女生来刷盘子洗碗”,让老婆能够化了淡妆捧着瓜子当老板娘,写出了“我”的虚荣心理。
B.小说里的“老婆”是快餐店的老板娘,她既有牙尖嘴利冲动鲁莽的一面,也有对老公宽容体贴、对男孩富有同情心的一面。
C.小说的语言平实中透着一种淡淡的幽默,“老婆那刀子嘴我可是领教够了”“露出一副女屠户的架势”等,幽默中透露着对生活的感慨。
D.小说的题目“快餐店里的演出”是对小说情节的概括,这里的“演出”指的就是男孩的演出,即男孩因为贫穷而到快餐店里吃白食。
2.小说的前三段与“男孩”在快餐店里的演出这个主要情节有什么关系?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我”为什么一直没拆穿男孩的演出?你认为小说这个情节的安排合理吗?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互联网和科技与教育的结合不是新鲜事,近几年被不断提及的在线教育就是很好的例子。2016年又有一种新鲜形式迅速崛起一一直播课。直播其实是在线学习的一种形式,在互动性和教学效果上可以说完胜录播,成为当下最热门的K12辅导和学习形式。所谓K12教育,“K”代表Kindergarten(幼儿园),“12”代表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12年中小学教育。

对于K12消费者群体而言,因为每天上学、放学,学习的时间相对固定为晚上,在线直播是比较适合的模式。此外,教育机构之所以都瞄准教育直播课,还有一个原因是直播是当下比较靠谱的变现方式。数据显示,参与调查的近7成家长会给孩子购买直播课,也从侧面反映了直播课被家长和学生接受的程度很高。

直播课巨大的市场需求,在2016年促使一大批教育直播机构出现。

传统教育机构,如新东方,在2016年7月成立子公司北京东方优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在线直播课为核心主营业务,辅以在线一对一课程、私播优选(录播课)等授课方式。还有“好未来”,2016年,以录播为主的“学而思网校”转型直播+辅导模式,与其旗下另一产品“海边”分别开展直播业务。截至2016年8月31日,好未来旗下的学而思网校覆盖城市超过40个,学员数量在40万左右,占到总学员数的23%。在线下教学中心无法覆盖到的四五线城市,新东方和好未来都在尝试以在线特别是直播的方式渗透,触达更多的用户。

一些新兴教育平台也推出了直播课程抢占直播市场,如猿题库更名为猿辅导、发力在线直播课、作业帮推出“果园直播课”、学霸君推出“不二课堂”等,甚至以游戏赛事直播出身的斗鱼也推出“鱼教鱼乐教育频道”,希望能在教育直播中分一杯羹。

直播时代,最关键的是老师。“网红教师”似乎成了直播的最大看点之一,也成了学生选择直播课程重要的参考。而网红教师不仅是对传统教育行业的变革,也成为K12教育机构的主打牌之一,很多直播课就是在发展网红教师这一思路下争取更多的用户和利润,如猿辅导开出20-50万年薪招聘全职教师,发力K12直播大班课;作业帮的“果因直播课”,也是主打名师牌等。猿辅导联合创始人帅科认为,相比线下辅导机构,直播课可以不需要很多老师,老师的利用效率会更高。对于K12教育机构而言,只需要去选择最优秀的老师,给予强化培训。

(摘自搜狐教育《2016中国教育行业白皮书》,有删改)


材料二

选择直播课的原因


直播课效果如何


(摘自搜狐教育“2016年度消费者调查”)


材料三:

在教师节前一天,“藏狂老师”创始人张浩在媒体见面会上,公开披露了平台运营数据:“疯狂老师”8月份完成课耗金额1.07亿元。张浩表示,“疯狂老师”的创立目标是改变中国教师的生存状态,而O20的决胜点就在于老师的生存状态。在媒体见面会上,张浩公布了8月份教师的收入数据:平台教师平均收入27936元,平台前30%教师平均收入75423元。“高薪,是对老师起码的再重。更准确地说,高薪是对优秀老师起码的尊重。”张浩说。近日,“疯狂老师”从平台里选出数十位优秀教师进京参加“超级名师成长营”,通过学习、研讨等形式,夯实老师的专业知识以及拓展眼界。正因为高薪和发展空间,张浩表示,机构老师高开机构,选择平台化生存已成为趋势。

(摘自网易教育频道专稿《疯狂老师张浩:高薪是对老师起码的尊重》,有删改)


材料四:

在新一轮的在线教育融资热潮中,K2领域融资的次数和规模都远超其他在线教育的细分领域,特别是学业辅导、英语教育这两个赛道已跑出头部企业。公开资料显示,在20177月,猿题库融资额度达到1.2亿美元;814日,作业帮宣布完成1.5亿美元的C轮融资;近一周后的823日,在线外教英语品牌VIPKID宣布获得2亿美金D轮融资。在线教育领域的融资金额在不断刷新纪录。不过,资本市场涌向互联网+教育,并非代表目前阶段的在线教育就是一门好生意。根据央视财经在报道中提供的调查数据,这个火爆行业却面临着70%的企业存在亏损的窘境。

(摘自“每日经济新闻”《在线教育今年已融资75亿却有七成企业深陷亏损泥潭》,有删改)

1.下列对“在线直播课”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兴起的教师在线上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实时授课和辅导的一种教学形式。
B.互联网+科技和教育环境下的一种新鲜事物,在互动性和教学效果上完胜录播模式。
C.是当下最热门的K12教育辅导和学习的转型趋势,是线下教育的一种有效补充。
D.在线下教学中心无法覆盖到的四五线城市,经过努力,在线直播将触达更多用户。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在线直播是一个巨大的新兴市场,因为适合学生和家长的要求而备受教育机构追捧。
B.在线直播对授课老师业务水平的要求很高,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和家长的选择。
C.网红教师的高收入会刺激老师选择平台化生存,影响到机构乃至学校教师队伍的稳定。
D.七成企业深陷亏损表明在线教育并非一门好生意,资本大量涌入有很大的盲目性。
E.从2017年融资的情况看,在线直播课必将成为将来教学机构教学辅导的主流形式。
3.根据上述材料,给教育机构提出保障在线直播课良性发展的两条建议,并说明理由。
2019-06-25更新 | 7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道德情感是个人道德意识的构成因素,指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现实的道德关系和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行为等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等心理体验。中国古代儒家对道德情感的培养有很多深刻的论述,孟子便对道德情感,尤其是恻隐之心做了细致的阐述。他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并以“孺子将入于井”为例,说明任何一个路遇此事的人都会对将要掉入井里的孩子产生同情,这种同情并非为了结交孩子父母,也不是为了邀誉于乡党朋友。由此看来,恻隐之心是纯然的善,是无条件地具有道德价值的。

这意味着,儒家学者不会同意卢梭的认为同情心源自爱的观点。按儒家的观点,恻隐与自爱截然不同,两者之间没有因果或源流的关系。恻隐固然也需要对自身感受的关切,因为恻隐之心是经由的痛苦而感知他人的痛苦,但用自爱却无法解释一个人为什么一定要从自己推及他人,同情他人的痛苦,更无法解释那种自我奉献的意愿和行为。

那么,恻隐是人类道德的源头吗?概括地讲,可以这么说,但还需要做些具体分析。完整意义上的道德包括三种现象-------道德心理、道德行为、道德知识。对道德心理而言,恻隐之心无疑是其原始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推动着其扩展和深化;对道德行为而言,恻隐只是一种最初的动力,且不一定是最主要的动力;对于道德知识来说,恻隐则是形成它们的最原始也最微弱的动力,必须经过理性的中介才能起作用。恻隐之心是道德最初的涓涓细流,虽不汹涌澎湃,但却源源不断。人类历史上虽不乏以所谓“原则”“主义”扼制甚至消灭恻隐之心的企图,但最终都归于失败。在一个基本的底线上,我们甚至可以说恻隐之心绝对无误。“原则”“主义”可能会出错,会忘记生命的根本,而恻隐之心对待生命的基本状态却不会出错,它是人类道德乃至全部文明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连这一防线也守不住,如果人类连起码的恻隐之心也丧失殆尽,那就很难想象人类会成为什么样子。当然,从另一方面看,作为源头,恻隐之心还有必要发展,它不能满足和停留于自身。它最主要的发展当然是和理性结合,使单纯个人主观的恻隐之心转向普遍客观的道德理性,使人治转向法治。

在当今的社会,理性规则、道德义务都是必要的,但规则和义务并不是道德的全部,道德并不仅仅是规则和义务的普遍履行,我们还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深厚同情。它会让规则与义务不至于硬化干枯,会提醒我们道德与生命的深刻联系。道德也会与时俱进,只要人类还有恻隐之心,我们就可以对它的变化基本放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恻隐之心让我们同情他人的苦难并做出超越功利、舍己为人的道德行为。
B.儒家认为恻隐与自爱不同,两者虽都关注自身感受,但它们之间并无任、何联系。
C.恻隐对道德心理、道德行为、道德知识的推动作用呈逐渐减弱的趋势。
D.恻隐是人类抵御不道德行为的最后一道防线,守住它就守住了人之为人的底线。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以“孺子将入于井”为例,证明恻隐是纯粹的善,无条件地具有道德价值。
B.阐述道德这一概念,是讨论“恻隐是人类道德的源头吗”这一问题的重要前提。
C.恻隐之心绝对无误是基于它对待生命的基本态度而言的,否则就不一定能成立。
D.文章主要按照提出论题、辨析概念、分析作用意义这一基本逻辑对恻隐之心展开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恻隐会推己及人,同情他人的痛苦,因此从人类生存的角度看,恻隐比自爱更重要。
B.仅有恻隐之心是不够的,如果它不能朝向道德理性发展,其意义就会打折扣。
C.如果社会的治理者只是从恻隐之心出发施政,那么这种治理方式只能算是人治。
D.只有保持恻隐之心,道德规范才会具有人性的温度,道德的演化才不会违背人性。
2019-06-18更新 | 8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当前一些技术工种开高薪都招不到人,职业院校的生源并未随着技术工种的吃香而随之 “火爆”,这除了职业教育的投入不足,也与整个社会的人才观念和文化偏见有关。有论者指出, 近两年热闹非凡的各城市之间的“人才大战”,多数还是突出学历,主要按照本科、硕士、博士的 分类给予相应优待,而职业技术人才落户虽然也打开了缝隙,却居于次位,门槛也高得多;而在教育政绩的考核中,也还是偏重于“大学生”的培养数量。另外,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未尝没 有偏见。一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看法是,中西部地区要优先发展职业教育。其实,东部地区同样应该重视职业教育,如此才能让人才供给和需求在地域分配上更加吻合。

(摘编自朱昌俊《高级技工严重短缺学历偏见早该放下》)

材料二:

为破解“技工荒”,不少企业和地方都以重奖和高薪的方式来吸引和激励技术人才。让人无 奈的是,很多时候高薪和重奖也很难招到合适的人才。与此同时,却有不少技术工人申请到国 外“打洋工”。在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甚至德国,都有中国高技术人才获得工作签证,涵盖电焊、水电、安装等工种。为什么中国技工要舍近求远?除了经济收益高这个重要原因外,恐怕 就是在国外从事技术工作,社会地位并不会低人一等。比如“水电工”这个职业,在不少西方发 达国家就很有含金量。对此,全社会都要树立“让劳动者体面工作”的意识和信心,给予普通劳 动者重奖和高薪不应是权宜之计,而应成为常态,让“劳动最光荣''深入人心.

要从根本上破解“技工荒”,我们必须营造重视技能、尊重技工的社会氛围。在提高技工人 才收入的同时,更要注意消除其成长路上的瓶颈,让年轻人看到当技工也可以有尊严地生活,看 得到事业前途和人生希望。唯有如此,才能迎来技工人才的春天。

(摘编自罗旭"'不屑F当技工”心态必须破除》)

材料三:

2012-2016年普通本专科、中等职业教育及普通高中招生人数

材料四: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王继平谈到高职扩招背景时表示,一是经济结构变革有 要求。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变革、 增长动力转换的攻关期,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这就 需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优化人才结构、扩大有效供给,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 争力提供支撑。

二是职业教育改革要深化。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职教20条",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 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树立了新的教育理念。高职扩招,就是围绕贯彻 落实“职教20条”,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和技术技能人才保障政策,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 育人机制改革,以现代职业教育的大改革大发展,推动高等教育结构优化。

三是区域经济发展须升级。据统计,在现代制造业、新兴产业中,新增从业人员中70%以 上来自职业院校,近70%的毕业生在县市就近就业,成为支撑区域产业迈向中高端产业的生力 军。当前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高职院校主动融入区域发展,不断深化产 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一大批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今年高职扩招100万,将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两年各城市之间的“人才大战”,多数突出的还是学历,职业技术人才落户的门槛仍然 很高,这其实也是一种人才观念和文化偏见。
B.我国与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的技工在工资收入和社会地位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 距,这使得不少技工舍近求远,到国外“打洋工”.
C.我国当前存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的问题,如果不能解决,这将危害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提高。
D.国务院印发的“职教20条”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政策支持,高职扩招正是对这一政策 的贯彻落实,它将有效推动高等教育结构优化。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到一些技术工种即使高薪也找不到人才的困境,并分别从不同的 角度分析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及对策。
B.认为中西部地区要优先发展职业教育的看法实际是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上的一种误导, 并不利于人才供给和需求在地域分配上的吻合。
C.2012年到2016年间,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人数始终处于下降趋势,与普通高中招生人数的差距逐年扩大,但与普通本专科招生人数的差距则在逐年缩小。
D.目前,我国经济结构变革、职业教育改革、区域经济发展升级等因素是高职扩招的有利 因素,职业教育应以此为契机加快发展。
3.综合材料,简要分析我国当前应如何破解“技工荒”。
2019-09-06更新 | 10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