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1 题号:619472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梦的河岸

何君华

雨声渐大的时候,爷爷怀揣一把斧头钻进了竹林。

这不是爷爷第一次剁竹子,但冒这么大的雨还是第一次。

要是不趁这一场大水把竹子卖掉,今年也许再也没有机会卖了。想到这里,爷爷就把胳膊抡得更圆,斧头也扬得更高了。豆大的汗珠一颗颗地从他的额头上冒出来,他的脸上已经分不出哪里是汗水,哪里是雨水。

雨来得实在有些急,要不也用不着这么急火火地来砍竹子啊。

很快,所有被伐倒的竹子都褪去了竹枝,光溜溜地躺在瘦了一半的竹林里。

没有任何休息,爷爷便开始把竹子一根根地往黑水河南岸扛。我捡起地上的竹枝,试图证明我也能帮上一些忙,但爷爷很快就制止了我:“那是不用搬的,等天晴晒干了,捆回去做柴烧。”

我只好两手空空地跟在爷爷后面。那个上午,我戴着大得夸张的斗笠跟在爷爷屁股后头,一趟趟地往返于竹林和黑水河南岸之间。

用我奶奶的话说,我简直就是爷爷不离身的影子。我对奶奶的话坚信不疑。

等所有的竹子都扛到了河边,爷爷便开始拿绳子捆它们。很快,一只大竹筏便在爷爷手中做成了。

爷爷要赶在天黑之前到黄龙乡把竹子卖掉。

爷爷撑起竹篙,像老虎一样跳上竹筏。我叫嚷着要和爷爷同去,父亲不容置喙地喝止了我。

要不是这样一场大雨,黑水河肯定载不起这样一捆竹子,何况身宽如牛的爷爷还摇摇晃晃地站在上面。我替爷爷捏了把汗。

雨还没有停的意思。河水越来越黄,河岸越来越低。很快,爷爷便像游水的青鱼一样消失在我踮起脚也看不见的黑水河尽头。

有人站在对岸大声逗我:“细箩,你爷被黑水河吞了!”

我板起脸回敬道:“你爷才被黑水河吞了!”

我不再理他.

爷爷是黑水河的河神,怎么会被黑水河吞掉!想也不用想。

我曾不止一次听过爷爷在黑水河的传奇,最有名的,莫过于爷爷在河里徒手捉过一条一百三十一斤的大青鱼。

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出生。黑水河爆发百年一遇的大水,人们纷纷冲到河里下网捕鱼。突然,爷爷下的网被狠狠磴了一下,爷爷意识到网住了个大家伙,立即拎起网来。爷爷一眼便看见了一条硕大无比的鱼尾巴,还来不及反应,爷爷便被鱼拖进了黑水河里。接下来,令岸上所有人都瞪大双眼的一幕发生了。但见爷爷抓着青鱼的两鳍,骑在青鱼背上在黑水河里游上游下,激起的水花高过人头——我爷爷在黑水河里开起了摩托艇,这是多年后我在一部香港影碟里看到的场景,我一下就想起了我当时年轻气盛的爷爷,我确信我爷爷当年跟影碟里的人一样酷劲十足。

有人数了教,爷爷骑在青鱼身上足足游了二十三圈;最后,筋疲力尽的爷爷终于把青鱼甩上了岸。爷爷像耙完十亩田一样大口喘着粗气,青鱼则僵死在岸上一动不动。何铺街上卖肉的朱屠户当即拿来秤,两个人架起扁担一称,整整一百三十一斤!

这是迄今为止黑水河最大的一条鱼,人们都说我爷爷捉住了黑水河的鱼精。连鱼精都捉得住的人,怎么可能被黑水河吞掉!

可是,爷爷从此再也没有回来,父亲和他的叔伯兄弟沿着黑水河寻了一个月,连爷爷的影子也没有寻到。

直到有一天,奶奶突然说爷爷托梦给她,说他在一条河岸上。人们问奶奶是哪一条岸,她说既不像是黑水河北岸,也不像是南岸,因为岸上既没有成片的麦林,也没有成片的稻林,只能说是第三条岸。

奶奶还说,那条岸上有一片花的海洋。

所有人都以为奶奶疯了,只有我相信她说的是真的。大人们不肯相信一条河会有第三条岸,就像他们从来都不肯相信一只山羊也会唱歌一样。我讨厌这帮傲慢无理的大人,并且决计不再搭理他们。我发誓等我长大,就会像鱼一样游过去看爷爷。爷爷一定就在那条开满鲜花的河岸上欢快地望着我,就像望着他不离身的影子一样。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对大雨的介绍,既为人物出场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又为下文黑水河上涨、爷爷乘竹筏卖竹子等情节作了铺垫。
B.文章第三段画线句,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说明了爷爷冒大雨砍竹子的原因,暗示了中国农村贫穷落后的现状,引人深思。
C.文章善用修辞.如褪去竹桠的竹子光溜溜躺在瘦了一半的竹林里及爷爷像游水的青鱼,分别用了拟人和比喻手法,把形象刻画得生动贴切。
D.小说插入有关爷爷在黑水河捉住大青鱼的故事,不仅丰富了文章内容,使情节富有传奇色彩,而且有助于强化爷爷的形象。
2.文中的爷爷具有怎样的形象特征?请概括分析。
3.小说以奶奶的梦结尾,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客家源流

客家是如何形成的?从中原南迁的移民开始于什么时候?中原移民又与赣闽粤三省交界处的土著又有什么关系?客家与土著两种文化又是如何融合的?这些问题在历来的客家研究中都是众说纷纭,各执一词,存在着多种看法。

赣南师范学院教授万陆先生在《客家学概论》中,详细阐述了关于客家民系“源于整个古中原地区”的论点。在客家源流问题上,万陆先生与罗香林先生的主张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分歧的地方。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主张客家是汉族的一个独特的民系。分歧之处有两点:一是客家先民南迁的过程,二是关于中原的地理概念。

罗香林先生认为客家先民有五次大的迁移,而万陆先生认为大规模的迁移活动只有三次,后两次是客家先民后裔的迁移活动。万陆先生在《客家之源》的“客家先民的南迁”中写道:

按我们对客家概念的界定,客家先民应该是在西晋末“五胡乱华”后逐步南迁,最终定居赣闽粤三角地带的汉人。这一过程的下限,则只能断于客家民系的形成之际,具体地说,当在南宋末年蒙古兵大举南侵造成汉民大迁移之前,因此我们这里的论述只限于西晋末到南宋末这一区段大约900多年时间。其间,大规模的迁移行动主要有三次。

第一次在西晋之际,即“永嘉之乱”,“五胡十六国”时期,大约130多年。这一次的迁移,主要起于战乱。

第二次起于安史之乱至黄巢起义,即从唐玄宗至德元年至僖宗中和四年,大约在300年左右。

第三次在北宋末,金人攻陷开封,掳徽、钦二帝大举南侵,使中原汉人与先期到达长江南岸的汉人‘风声鹤唳’,继续往赣闽粤南迁,最终定居于此。时间于靖康之难起至伯颜大举南侵,大约150年左右。

总括以上,客家民系三次南迁遍及整个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北中国,因此实际上是中华文化所辖各区域文化的大融合,其主要是由北向南,由东向西,循水系、沿山势逐步推进。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南迁行动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站站,一程程,显示着历史的过程性,而正是这种过程性影响着客家形成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从万陆先生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他与罗香林先生的“五次大迁徙”的前三次大致是一致的,但是万陆先生对每一次的迁徙的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描述得更具体一些,使读者更容易了解迁徙的历史时代。万陆先生之所以不赞成罗香林的发生于明清时期的第四、五次迁徙之说,是因为他主张客家先民南迁“只能断于客家民系的形成之际,具体地说当在南宋末年蒙古兵大举南侵造成汉民大迁移之前。”所以,他认为客家民系形成之后的客家迁徙与客家源头没有什么关系。也就是罗香林先生提出的第四次、第五次的迁徙,均发生于客家民系形成之后。

万陆先生和罗香林先生都主张,客家是汉人的后裔,但客家在迁移入客地后与当地土著是否融合又有不同的观点。罗香林先生的“纯正”说,不仅否认了与土著的融合关系,而且“与周边民系较少掺杂”,而万陆先生认为客家与土著关系密切。他说:“任何影响都是双方的,相互作用的,因此我们不能像以往一样,拒不承认畲瑶兄弟及其祖先对客家的影响,忽视这种影响对客家民系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客家源流问题上,万陆先生与罗香林先生的观点有分歧的地方,但他们都认同客家人是汉人的后裔。
B.按客家概念的界定,客家人是定居赣闽粤三角地带的汉人。
C.万陆先生认为客家先民在迁徙过程中经过的地域非常的广阔。
D.万陆先生与罗香林先生在包括“客家先民南迁的过程”“中原的地理概念”以及“客家人迁移入客地后与当地土著是否融合”等问题上都存在分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代客家先民大规模的迁徙主要是因为受到了战乱的影响。
B.按万陆先生的观点,客家先民大规模的迁徙行动始于西晋末,止于南宋末。
C.客家先民在迁徙的过程中,受到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多元的客家文化。
D.万陆先生否认了罗香林的“纯正”说,他认为客家先民在迁移入客地后与当地土著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所以客家人都不是纯正的汉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陆先生认为,明清时期客家的迁移是客家先民后裔的迁移行动,与客家源头没有什么关系。
B.万陆先生并不认同罗香林的第四、五次迁徙之说,他认为罗香林先生提出的第四次、第五次的迁徙,均发生于客家民系形成之后。
C.与罗香林先生相比,万陆先生对客家每一次的迁徙的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描述得更具体一些,使读者更容易了解迁徙的历史时代,其观点也更具说服力。
D.罗香林先生认为,客家民系的形成没有受到当地土著的影响,所以客家人是纯正的汉人后裔。
2018-12-20更新 | 7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为期两天的G20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2018年12月1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闭幕,G20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以“为公平与可持续发展凝聚共识”为主题,主要讨论世界经济、贸易和投资、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和气候变化等议题。

峰会通过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布宜诺斯艾利斯峰会宣言》。宣言承认在全球经济强劲增长的同时,各国增长欠缺均衡,下行风险犹存。宣言关注贸易问题,并重申运用所有政策工具以实现强劲、可持续、均衡和包容性增长,通过对话和行动增强信心、抵御风险。阿根廷总统马克里在峰会闭幕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G20领导人峰会机制启动10年后,已成为一个“对话与合作的共同空间”。作为此次G20领导人峰会的主席国,阿根廷的责任就是促使各方“达成共识”,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通过协商达成协议。马克里同时强调贸易和开放的重要性,他还呼吁“每一个人都继续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

(摘编自《G20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呼吁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材料二: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积极参与G20这一多边机制的政策协调,对控制金融恐慌和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全球金融危机逐渐平息后,G20峰会更多着眼于如何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中国就此提出一系列重要理念和主张,与世界共享中国智慧。在2013年俄罗斯圣彼得堡峰会上,中国提出“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等理念。在2014年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峰会上,中国提出“创新发展方式”“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等主张。在2015年土耳其安塔利亚峰会上,中国强调“加强宏观经济政策沟通和协调”“推动改革创新”“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等建议。2016年,中国成功举办G20杭州峰会。杭州峰会以“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为主题,有力推动G20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被誉为G20合作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充分体现了中国对G20合作的全力支持与贡献。2017年的德国汉堡峰会延续落实了杭州峰会的诸多共识。

巴西瓦加斯基金会国际法教授埃万德罗·卡瓦略指出,正是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突出作用,让G20愈发成为一个更适合应对国际金融和经济问题的平台。深化改革,大开放,全力支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系,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举办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中国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促进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经济全球化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2013年至2017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未来15年,中国预计将进口24万亿美元的商品,吸收2万亿美元境外直接投资。在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国坚持扩大开放、支持多边主义、全力推进南南合作,在各方面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摘编自《G20峰会十年变迁中国印记愈发鲜明》)

材料三:

G20之所以能够在全球治理中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是因为G20本身契合了全球发展的需求,并在全球治理中充分发挥了协调与平衡的作用。一方面,G20涵盖了七国集团G7)等传统工业强国和金砖国家等新兴市场经济体国家,因而G20兼顾了不同国家及地域之间的利益平衡,具有较为广泛的代表性。另一方面,G20属于非正式的国际论坛,各国以非正式磋商的形式对全球经济、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等议题开展建设性与开放性的对话,因而G20能从更为普遍性的视角对全球治理进行讨论与协商,具有较为灵活的实效性。

目前,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的崛起使得世界逐步进入一个全球治理主体多元化的时代,并对全球治理的公平性与合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全球治理机制的变革仍滞后于这一世界格局的变化,原有国际秩序也无法满足全球治理的巨大需求。这一失衡导致全球治理的内在缺陷与系统性风险不断扩大,全球社会由此面临着诸如增长乏力、发展失衡、共识赤字等发展困境,近期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更是说明了这一问题。因此,G20峰会尤其需要发出支持多边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明确信号,并积极推动国际社会共同参与全球治理的转型与升级。

(摘编自《G20:全球治理转型与升级的再出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G20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为期两天,主题是“为公平与可持续发展凝聚共识”,议题包括世界经济、贸易和投资、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和气候变化等。
B.G20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通过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布宜诺斯艾利斯峰会宣言》,宣言正视全球经济下行的现实,关注贸易问题,呼吁共同抵御风险。
C.阿根廷总统马克里认为,启动十年的G2领导人峰会机制已成为一个“对话与合作的共同空间”,阿根廷有责任在第十三次峰会上促使各方达成共识。
D.G20峰会不局限于关注经济与贸易问题,它着眼于全球经济健康发展,致力于培育合作互利与协调共治的精神,为全球治理体系开辟出新的发展道路。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积极参与G20多边机制的政策协调对控制金融恐慌和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全球金融危机平息后,中国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贡献出中国智慧。
B.中国举办的G20杭州峰会以“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为主题,推动G20转型,成为G20合作史上的里程碑。杭州峰会的许多共识后来依然得到落实。
C.中国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经济全球化,惠及他国和人民的举措有很多,例如支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系,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举办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
D.G20契合全球发展的需求,兼顾不同国家及地域间的利益平衡,以灵活的方式开展建设性与开放性的对话,充分发挥协调与平衡的作用推动全球治理的成功转型与升级。
3.当前全球治理存在哪些困难?中国参与G20会对此有哪些帮助?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2019-03-13更新 | 2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信仰是个性心灵深层的隐密,具有相当的抽象性和神秘色彩,是一个不易交流的话题。然而,信仰作为人类精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却备受人们的关注。
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其相信和尊敬,并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或榜样。信仰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性选择和追求,“是在不确定性中寻求确定性的努力”。诚如康德所言:“信仰是客观的不确定而主观上确定。”以此看来,信仰是一种价值预设,是信仰者相信其正确或有意义,而不在于其是否真实或能否实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黎巴嫩诗人哈·纪伯伦说:“信仰是心中的绿洲,思想的骆驼队是永远走不到的。”
  信仰是一种奇妙的精神现象,具有复杂的内在结构。从认知角度看,信仰表现为正确和认同;从情感角度看,信仰表现为敬畏和尊重;从意志角度看,信仰表现为坚守和追求。人的信仰具有多样性,如宗教信仰、哲学信仰、政治信仰、道德信仰、科学信仰等,这种多样性是由人的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和价值观念的多元性等因素所决定的。
长期以来被信奉、被坚守的信仰突然被人们普遍质疑或放弃时,则表明信仰危机的出现。信仰危机不是偶然的,在其背后有复杂的社会原因和深刻的思想根源。信仰危机固然会给人的生活与社会发展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但也不完全是一件坏事,它至少说明人不盲从迷信,而且在危机中还会孕育出新的信仰。罗曼·罗兰说得好:“怀疑和信仰两者都是必需的。怀疑能把昨天的信仰摧毁,替明天的信仰开路。”我们应当坚信,信仰的发展自有其内在机理,社会能瓦解人的信仰,必能帮助人确立新的信仰。多元的、充满理性光芒的信仰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对于人类来说,信仰问题是普遍而永恒的,需要信仰且能够具有信仰,是人之为人的重要条件。人为什么需要信仰?从哲学层面看,信仰关乎人的价值追求。人不会满足于既有的生命状态,向往崇高与尊严,期待延续与永恒,追求价值与意义。人来自物,人原本就是物,信仰的确立使人获得了尊严,升华了境界;人是有限的生命存在,信仰(尤其是宗教信仰)的确立使人超越了死亡,满足了追求永恒的愿望;人生是不断寻求价值和意义的,信仰的确立使人获得价值目标和生活信念。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信仰源于人的精神需要。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人会产生诸多心理需要,信仰无疑是满足这些需要的基础:信仰使人有了精神寄托,从而满足了归宿感;信仰使人的精神有了确定性,从而产生了安全感;信仰克服了灾难和死亡所带来的紧张和恐惧,从而获得了平和与慰藉感。
信仰关乎人类生活的根本,赋予人生以意义,为生命赢得了尊严。愿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圣洁的信仰星空,愿我们每个人对心中的信仰都能保持一种深深的虔敬!
(选自2010年第21期《记者观察》中的《话说信仰》,有删节)
1.有关信仰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信仰具有相当的抽象性和神秘色彩,是不易交流的话题,它备受人们的关注。
B.信仰的多样性,必然决定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和价值观念的多元性。
C.信仰是人们行动的指南或榜样,人们对其信仰的对象是极其相信和尊敬的。
D.信仰具有复杂的内在结构,从认知、情感、意志等角度看,表现各有不同。
2.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需要信仰”的原因的一项是 (       
A.信仰问题是普遍而永恒的,人们需要信仰且能够具有信仰,是人之为人的重要条件。
B.人不满足于既有的生命状态,向往崇高与尊严,期待延续与永恒,追求价值与意义。
C.信仰能使人有精神寄托,使人精神有了确定性,克服灾难和死亡带来的紧张和恐惧。
D.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人会产生诸多心理需要,而信仰使人们有了归宿感和安全感。
3.有关作者的观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信仰是心中的绿洲,思想的骆驼是永远走不到的”,是说信仰是正确的、有意义的,不在于其是否真实或能否实现。
B.信仰危机会给人的生活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但不是一件坏事,其背后有复杂的社会原因和深刻的思想根源。
C.信仰关乎人类生活的根本,赋予人生以意义,为生命赢得了尊严,所以作者希望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信仰。
D.信仰的发展自有其内在机理,社会能瓦解人的信仰,必能帮助人确立新的信仰,信仰危机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2016-11-18更新 | 68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