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95 题号:639630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美丽的谎言

这天,母亲出门买菜,琳在家里看电视,电视上正好播出骗子的骗局被揭穿的新闻。“又是骗子!这社会是怎么了!”她愤愤不平。“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现在的骗术层出不穷,听得多了,琳也多长了个心眼。

十分钟后,母亲两手空空地回来,走进屋拿了钱,又匆匆忙忙地要出去。琳觉得奇怪,便问母亲发生了什么事。母亲告诉她:“我去菜市场的路上,被一个女孩拦住了,问我借一百块钱。”

借钱?一听到陌生人问母亲借钱,琳就警惕起来,忙问:“那你把钱给她了?”“是呀,小姑娘挺可怜的。”母亲说,那个女孩被人从家里骗出来,差点进了传销组织,幸好及时逃脱,可是身无分文回不了家。听了母亲的话,琳想,像这样弱智的骗局,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了,没想到母亲居然会上当!

  可母亲继续说:“我把钱给她时,她还问我要地址,说回家后就把钱寄还给我。我说不用,只给她留了个电话号码,让她到家后给我打个电话报平安。”母亲讲得诚恳,眉眼间流露出欣喜,看得出她是相信那女孩的,而且还为自己做了好事而高兴。琳看着母亲,也就不愿在这时揭穿女孩的骗局。

  这之后,母亲总不时念叨着那个女孩。第二天晚上九点多,母亲正准备休息,电话铃突然响了,琳去接电话。一个女孩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喂,您好,请问您是李婆婆吗?”琳还没来得及回答,本准备休息的母亲匆匆从卧室出来,边走边说:“这肯定是我的电话!”然后拿过电话按响免提键,听了一会,兴奋地说:“孩子,你到家啦?”“到啦,早上就到了,后来一直在忙,现在才打电话给您。婆婆,真是谢谢您了,麻烦您说一下您的地址吧,我好把钱寄给您!”母亲笑道:“不用还,不用还。你到家就好!”然后,她又叮嘱了女孩几句,让女孩以后要提高警惕,不要再轻信他人。

  挂了电话,母亲满脸疑惑地问琳:“刚才这个电话是那个女孩打来的,昨天晚上的那个是怎么回事?”琳被母亲这么一问,懵了。她没有想到,母亲遇到的那个女孩果真不是骗子。对于母亲的询问,她只得坦白自己不愿母亲发现自己被骗而心寒,于是昨晚让同学假扮女孩打了电话。

  母亲听后,叹了一口气,说:“你把事情想得过于复杂了,总有一些人不是骗子,他们是真的需要帮助才会来找你的。”母亲顿了顿,又补充道,“我相信,好人是有好报的。”琳心里明白,就算母亲遇到的真是个骗子,她也不会因此就不再相信他人。

自从女孩打来电话后,琳心里就踏实了不少。第三天吃完晚饭,家里的电话铃又响了。琳接起电话,一个清脆的女孩声音从电话里传来:“喂,您好,请问您是李婆婆吗?”

怎么又是一个女孩?怎么又是找母亲的?琳赶紧叫母亲接电话。母亲匆匆跑上前,拿起话筒:“我是李婆婆,你是哪位啊?”对方说:“李婆婆,我是小桃,就是那天您给了一百块钱的那个女孩……”母亲先是一愣,然后满脸兴奋,激动得声音都有点变调:“小桃!真是你啊!你到家啦?”“到家了,我坐了两天的火车,又转了几趟车才刚到家。一回家,我就想着给您电话呢。对了,婆婆,您把地址跟我说一下吧,我说好要把钱寄还给您的!”女孩的声音充满感激之情。母亲笑道:“不用还,不用还。你到家就好!”母亲流露出喜悦之情,这让身边的琳看得目瞪口呆。

挂了电话后,还没等母亲开口,琳就迫不及待地问道:“刚才这个电话才是那个女孩打来的吧,可是昨晚的那个电话是怎么回事?”母亲冲琳一笑,不好意思地说:“其实,昨晚那个电话是我托隔壁小刘打的。前天打来的那个电话,我一听就知道不是小桃打来的,我便猜出肯定是你让人打的。目的很明显,是为了让我安心。”

  原来,母亲早就听出前晚那个电话是假的。为了让女儿安心,母亲如法炮制,也找人假扮女孩,打来电话。琳万万没有想到,母亲会用同样的办法编一个谎言来骗她!

琳望向窗外,月色如水,微风拂过,一切都那么宁静。

她安心地笑了。            

(选自《快乐青春,经典阅读》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引用俗语“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意思是说虽然骗局不断被揭穿,但总有新的骗局出现,体现了作者对当前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愤怒。
B.琳觉得女孩要钱是一个骗局,但不愿意马上戳穿,体现了她照顾母亲的感受,即使内心有不同看法也不愿让母亲扫兴,是个孝顺、体贴的女儿。
C.母亲在帮助了女孩之后“总不时念叨着那个女孩”,是因为母亲重视钱财,担心自己被骗,担心钱花了却没有帮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D.小说结尾的环境描写,描绘了神秘朦胧的自然景象,体现了作者对大地回春、社会风清气正、骗子不再的期盼和呼唤。
2.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母亲形象的特点。
3.小说的结尾写到琳“安心地笑了”,请结合文本分析她笑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航天科技突飞猛进的同时,航天科技对经济的拉动已显现。中国正积极建设一张全国地基网,让中国用户可能获得前所未有的高精度导航服务。随着一年来18颗北斗三号卫星顺利上天,北斗全球系统已现雏形,其应用已到快速发展期,未来将形成庞大产业链。

美国宇航局局长在纪念宇航局成立50周年的演讲中说,“太空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技术创新将成为“太空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所谓“太空经济”,是指包括各种太空活动所创造的产品、服务和市场以及形成的相关产业,也包括太空旅游以及发展中的太空后勤服务,后者可以使商业性的太空旅游成为一个可盈利的商业形态。太空经济规模在50多年时间里增长了上千倍,是迄今为止增长最快的经济形态之一。

(摘编自《凝聚中国航天智慧,北斗拉动经济发展》,2018年12月19日)

材料二:

国际投资银行高盛集团发现,自2000年来,太空领域的投入活动有3/4来自最近5年。仅2015年一年,就有超过50家风险投资选择投资太空领域,使得2015年的空间风投金额甚至远超之前15年之和。根据摩根士丹利的数据,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全球共进行了114次航天发射,开创近30年来的历史最高纪录。这背后有国家层面的战略计划,还有不断成长的民营航天企业。

在国家层面,各国政府已经开始摩拳擦掌加入新一轮的太空竞赛中。近几年军民融合政策的落地,让更多的民营企业有机会加入到太空经济发展的队伍里,使得国内太空领域的科技力量加速发展。在国有航天民营化、商业化、常态化的同时,国家未来也会向航天应用大众化发展。当未来航天应用大众化发展后,将会更加贴近百姓的生活,例如太空旅游业,就是为航天应用大众化而开发的项目。

(摘编自中国财经网《万亿蓝海待发掘,“太空经济”将成新风口》,2019年1月10日)

材料三:

我国多地正在挖掘自身比较优势,瞄准“太空经济”,打造发展新引擎——这是吉林、海南、四川、湖北等地近来传递出来的新信号。

近年来,吉林省借助中国科学院的航空航天科研力量和成果,面向太空大力发展航空航天产业。今年吉林装备制造业的重点是推动“吉林一号”卫星星座组网,积极参与国家低轨互联网星座建设,大力发展卫星及航天信息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抓好进取空间探空“小型运载火箭”项目。该项目采取整体规划、分期建设的形式,目前,正在长春新区进行总装联调测试和办公条件建设,并拟在吉林境内规划建设发动机总装车间.

除了吉林外,越来越多的省份也开始瞄准航空航天产业,努力挖掘自身潜力,争先恐后抓住面向太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机遇。海南省提出,推动文昌国际航天城相关规划编制实施,加快航天领域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而拥有众多航天科技研发力量的北京市则提出,争取深空探测等重点任务和项目在京落地。

近年来,我国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迅速,商业航天前景广阔,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在航空航天等领域拥有比较优势,发展潜力很大。

(摘编自张建《瞄推“太空经济”:中国多地确立面向太空发展航天产业》,2019年2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发射卫星、载人飞船等太空活动所创造的产品、服务、市场以及形成的相关产业都属于“太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最近5年的太空领域投入活动占全部太空领域投入活动的75%,仅2016年一年,就有超过50家风险投资选择投资太空领域。
C.近儿年,更多民营企业借助军民融合政策的实施,有机会加入到太空经济发展的队伍,有益于航天应用民营化、商业化的发展。
D.吉林、海南等地正挖掘自身优势和潜力,抓住面向太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机遇,喵准“太空经济”,打造发展新引擎。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内用户获得超过现有导航系统的高精度导航服务,需借助全国地基网全面建成。
B.太空旅游业将是航天应用朝大众化方向发展的尝试,也会成为可盈利的商业形态。
C.2015年的空间风投金额与2018年全球航天发射次数,说明太空领域已成风投热门。
D.吉林采取整体规划、分期建设的形式,大力发展卫星及航天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3.促进“太空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19-06-29更新 | 4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文段一)

生活给了我克服困难的勇气

叶辛

1969年3月31日,我来到了贵州毕节的砂锅寨。这里,有             的山川河谷,有淳朴独特的风土人情。这里,带着浓郁韵味的方言在我听来如同音乐一般美妙。那年我刚刚20岁,浑身充满了热情与朝气,我感觉眼前的一切美好而奇妙。然而新鲜过后,面临的是苦涩和艰难的生存环境。

还记得第一次参加挑灰劳动的情景,我用尽力气也只能挑起29斤重的担子。当时,有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嘲笑我:“你看你长得这么高,才只挑29斤啊!”老乡们也             。当天晚上,我就在日记中记录了这件事:“虽然我今天只挑了29斤,明天就能挑30斤,后天便可以挑31斤。三个月后,我就能挑100多斤了。”但直到最后,个子瘦小的我也没能挑起100斤的重量。虽然如此,但生活却教会了我如何适应环境、克服困难。

我从小就喜欢文学,一直梦想当名作家。白天我们出工,晚上我就坐在所住的茅草屋外,点着煤油灯,腿上放块搓衣板,在上面写作。对于那时的我来说,写作是唯一能够与外界沟通的工具。虽然身在闭塞山村,但是我依然相信,只要坚持梦想,终有实现的一天。在这间茅草屋外,我写完了我人生的第一部作品,40万字。然而,这份历经             完成的作品却被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


这次的挫折并没有让我气馁,反而更让我坚信知识的力量,我觉得这里的人不应该被连绵的群山封闭,他们应该了解外面的世界。机缘巧合之下,我在村里当起了小学老师。通过与孩子们的接触,感受到了很多快乐。我给他们讲大山外面的世界,给他们讲上海的新鲜事,有时还会读小说给他们听。

有一次,我给孩子们读高尔基的《童年》,里面讲到面包。没吃过面包的孩子们不知道那是什么,有人说是发糕,又有人说像馒头。我就利用回上海探亲的机会,专门给孩子们带来了一个面包,切片分给孩子们吃。

我一边上课,一边坚持写作,我坚信“失败乃成功之母”,铺开稿件继续写。有一天,一场大雨浇塌了我住的茅草屋,无奈之下只好搬到了一位老乡家里暂住。我发现,每天清晨四五点钟天还黑着,老乡便牵着两匹马出门;等我一觉醒来,天已大亮,老乡已经挑了满满一担山草回来,两匹马背上也多了两大桶煤。吃完早饭,他就开始了一天的正常劳动,一直到天黑了,他还要擦猪屎、喂马、喂牛,夜深了才睡。看到老乡的生活,我深有              ,这才是中国农民最真实的生活。我开始与他一起劳动、一起生活,用心感受着这里的一切。农村的生活给了我丰富的创作灵感,同时也让我明白一个道理,有温度的作品一定是贴近百姓生活的作品。

1977年2月,我的作品《高高的苗岭》发表,这部小说以苗寨孩子为主人公,讲述了解放军进军苗岭、消灭残匪的故事,里面塑造的很多人物形象都取材于我的现实生活。这是我的第一本书,距今已经过了40多年,虽然现在看来内容有些幼稚,但对我来说还是特别值得纪念。

1982年,我的长篇小说《蹉跎岁月》被改编成了电视连续剧。这部电视剧是中国第一部反映知青生活、工作、情感的电视剧。电视剧播出以后,反响很热烈,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在电视剧中,主人公柯碧舟有一句座右铭:“不要气馁,总是干;但也不可自满,仍旧总是用功。”与其说这是柯碧舟的座右铭,不如说是我借柯碧舟之口说出的心中感悟。每当我白天劳作了一天,晚上写作累了的时候,就会抬起头看看这句话,心里就不觉得苦了。

(摘编自《叶辛:书写辛苦书写甜》,有删改)


【注释】①题目为编者加。②叶辛,原名叶承熹,1949年10月出生于上海市,中国内地作家、编剧。
1.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层峦叠嶂             哄堂大笑             艰苦             感触
B.层层叠叠             一哄而散             艰辛             感悟
C.层峦叠嶂             一哄而散             艰苦             感悟
D.层层叠叠             哄堂大笑             艰辛             感触
2.下列不属于叶辛碰到的困难与挫折的一项是 (     
A.个子瘦小,用尽力气只能挑起29斤重的担子。
B.没吃过面包,不知道《童年》里面包的样子。
C.他人生的第一部作品被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
D.住茅草屋,点煤油灯,在腿上放搓衣板写作。
3.请结合选文说说作者是如何适应环境、克服困难的。
4.选文插入作者当小学教师的事情,有什么作用?
2020-11-17更新 | 3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几年,无论是各大院团还是诸多影视制作机构,对剧本重视程度都大大提升。像重金买下某小说改编权、热门编剧遭影视方争抢的例子,时常见诸媒体。“剧本剧本,一剧之本”的重要性在相关部门政策设计中也逐渐凸显,如国家艺术基金出台的青年编剧扶持计划等。

与此同时,放眼全国创作实际,“剧本荒”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剧本还没立住就拿着大纲匆匆上马排演、开拍的现象仍为业界所诟病。这提醒我们,重视和加强剧本创作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文艺创作要想强起来,文学基础、创意基础必须做强做实。

在文艺创作生产链条里,需要端正对编剧环节的认识。作家和编剧创作的故事和文学形象,是艺术创造的创意源头,是舞台和影视产业“基础的基础”。导演表演、服化道、声光电等一切再创造,都建基于剧本之上。剧本这一前端环节打不牢,后续制作将“地动山摇”原创得不到足够尊重,只会让跟风抄袭大行其道。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院团热衷于请大咖级导演,试图将一度创作解决不了的问题,交给二度创作解决。客观上说,很多导演为此立下汗马功劳,但有时文学原著或文学剧本“先天不足”,再优秀的导演也难以点铁成金。其实剧本的后续制作、改编、搬演必须遵循创作规律。

作为创作主体的编剧需要保持创作初心,坚持品质至上。在戏剧界、影视界对文学剧本的旺盛需求之下,剧本产量激增,艺术生产周期缩短,带来的弊端之一便是跟风创作,导致作品内容贫血缺乏特色,缺少灵光。像先贤那样“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精益求精变少了,有些编剧不再关心自我是否有突破、有超越,满足于高频运转下流水线操作,有些编剧主动给自己贴上标签,成为某类题材的快手编剧。“短平快”很难出精品剧本,越是在机遇面前编剧越要保持清醒,以持久定力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加强题材和经验储备,精心创作,用心打磨。

编剧所在院团以及地方和行业主管部门需要给“一剧之本”更多战略保障。院团要对编剧多一些涵养耐心,让他们得以真正对一个题材深入下去,不流于简单的规定内容、规定动作。现在已经有不少院团在剧目策划阶段就请业界名家提前介入,论证剧目可操作性,帮助编剧有的放矢,精准运作,提高了作品成功率,让编剧创作过程更为从容扎实。地方和行业主管部门在编剧人才培养、编剧队伍建投上也需统筹协调,给予编剧更多政策倾斜。

在内容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出好剧本、好创意也离不开市场机制的正向作用。让市场的热与冷、观众的喜欢与排斥来进行剧本筛选,让好剧本得到好回报,以激励优秀编剧继续创作。此外,要加强版权法规的执法力度,依法保护编剧权益,建立健全产业体系和市场规范。当前一个积极态势是,越来越多投资方带着剧本顾问与编剧洽谈项目,由专业剧本顾问对剧本创意是否适合市场做出判断,来保障编剧环节。

总之,回归内容,回归原创,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精品,这是文艺创作强起来的必经之路。一个不能捍卫源头根本、不能保护原创生产力的行业无法持续发展。剧本是立足之本,把文学前端筑牢,把创意基础夯实,才有文艺可持续的繁荣发展。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9年05月24日《文艺创作如何强起来:夯实文艺的创意基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近几年,虽然对剧本创作的重视程度提升了,但跟风创作、流水线创作等现象仍然存在。
B.“短平快”创作不会出精品剧本,作为创作主体的编剧要深入生活、精心创作。
C.剧本产量激增,艺术生产周期缩短,带来跟风抄袭的弊端,编剧不再关心自我超越。
D.为了提高作品成功率,现在有些院团计划在策划阶段请业界名家帮助编剧精准运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首段提出观点,中间从四个角度进行阐述,最后一段总括上文。
B.文章论述时既有对编剧跟风创作的批评,也有对院团及行业主管部门为提高剧本创作质量所做努力的肯定,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C.文章论证部分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夯实文艺创意基础的意义,在逻辑上是并列的。
D.文章第五段用投资方带着专业剧本顾问与编剧洽谈项目这一事例,论述了市场机制对剧本创作的正向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编剧环节是舞台和影视产业“基础的基础”,编剧环节打不牢,单靠二度创作很难解决后续制作中出现的问题。
B.对编剧而言,面对戏剧界、影视界对文学剧本的旺盛需求,要始终不忘创作初心,坚持品质至上的创作标准。
C.“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些诗句体现了一种文艺创作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D.只要回归内容,回归原创,做强做实文学基础、创意基础,文艺创作就一定会强起来,文艺就能持续繁荣发展。
2019-10-07更新 | 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