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38 题号:6884887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香香的端午

谢 冕

①端午是香香的,香飘万家。最初是菖蒲、艾蒿的香味,后来是雄黄酒,是年轻女性胸前、腋下的香囊,那香囊里充填着香香的沉香、木香、丁香碾成的粉末,再后来就是竹叶包裹的粽子,满街满巷飘浮着粽叶的清香。进入五月,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都浮动着端午特有的香气,隐隐地、若有若无地散发在逐渐浓郁的节日的气氛中。时序已是初夏,也许茉莉正在悄然开放,也许含笑正在蓓蕾,也许白玉兰正在高处的枝叶间发出诱人的暗香;但此刻充盈着这城市的,是端午特有的香气。这是让人着迷的香香的端午!

②“端取乎正,午得其中”,除了香香的,端午也是端端的。这节日恰在一年的中间,元宵以后,中秋以前,这是这一时段最盛大的节日。古时民间庆典,大抵总与节候有关,端午时节,天气转热,百虫萌动,百毒衍生,蕴含在这个节日仪式背后的,也就是造成端午的香香的气味的,正是适应节候去瘟避邪的动机。端午到了,家家门楣插上红纸围束的艾蒿和菖蒲,说是门上悬剑,妖魔却步,实是借那些植物分泌的香气驱虫。让小孩们饮雄黄酒,给女孩们额前点朱砂痣,那些香囊中装的也是一些中药材的粉末。这些举措,无不指向这个盛夏到来之前消毒驱虫的实际,所谓的“菖蒲似剑斩千邪”即指此。

③我们的祖先是智慧的,他们能够把实用的动机予以诗化,使人们在充满诗意的仪式中享受节日的愉悦。记得幼时,节日临近,家家都贴起对联——在福州,对联不光是春节张贴,一般节庆也都贴——记得一副对联是:“海国中天传令节,江城五月落梅花。”那时似懂非懂,倒是记住了,直到如今。福州近海,原是“海国”无疑,闽江贯穿福州城,说是“江城”,更是贴切。然而,农历五月天,挥汗如雨,哪有什么梅花?梅花又怎么会“落”?不懂了。后来读唐诗,方知其句出自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

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上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

④由此才知道“梅花”是笛曲名,汉乐府的名曲有叫“梅花落”,也叫“梅花引”的。

⑤端午的诗情远不止这些,这个节日是为一位伟大的诗人而设,全中国的百姓都在用各自的方式怀念屈原,但龙舟竞渡在有水的地方倒是不分南北的一致。我曾在汉江上游的安康观看过盛大的龙舟节。“扒龙船”(福州话)是为了寻找那位为理想投江的诗人——结果成就了一项惊天动地、万民同乐的竞技;包粽子,据说是给溺水的诗人送食物的,结果成就了一方传统美食。全中国的人们都在这天包粽子纪念诗人,但全中国的人们都用自己的方式包。广西的枕头粽,浙江的火腿粽,厦门和泉州的肉粽堪称粽中极致,最为富丽堂皇——它是咸肉粽:火腿、鸡、松花、花生——恨不得把所有的美味囊括其中。

⑥在福州,母亲包的粽子非常结实,她总是把专用的草绳固定在一处,一头用牙咬着绳子的另一端,拼全力把粽子勒得紧紧地——母亲此时有一种惊人的爆发力——因为母亲的缘故,到了北方之后,常常感叹他们包的粽子总松松垮垮的,好像总在敷衍,比母亲的手艺差多了。福州粽子大体用花生或赤豆和着糯米做材料,不咸也不甜,糯米加上很重的碱(这是福州粽子的特色),橙黄色深到发暗,糯米碱面的香气,加上竹叶的香气,非常的迷人。吃时蘸糖,与别处的粽子不同,它靠的是本色的味道。

⑦闽都端午活动的重心是龙舟竞渡。闽江流过城市中心,是极佳的竞赛场所。竞渡之前来自四乡的龙舟分别在闽江各处整装待发,龙潭角、鸭姆洲、仓霞洲各处都有健儿的身影。当然正式的比赛是在江面开阔处,万寿桥下是中心,龙舟从上渡方向顺流而下,到了中洲,正是冲刺的时节,此时锣鼓喧天千舟齐发,气势极为雄伟。当日我家住仓前山程浦头,离江甚远,也还是冒着夏日的酷暑前往观战。这时候热辣辣的太阳直接照射着,毫无遮拦,即使如此,也不能减去我们的热情。清代董平章有一首榕城竹枝词写的就是这个场面:

凉船过处水生风,

鳌鼓声喧万桨同。

若个锦标先夺得,

蒲葵扇系手巾红。

⑧龙舟赛事缘起于悲苦的寻觅,而终于化成了民间的节日喜乐。渐至今日,不仅中国,遍及世界各处,成为一项体育项目。这是中国人伟大的创造。正如我在关于清明的那篇文字说的,我们的祖先能够化解人间的苦难,将悲怆转化为现世的享乐。清明如此,端午也如此。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菖蒲似剑斩千邪”中的“似剑”,表面指菖蒲形状像剑,实指它分泌的香气有消毒驱虫的功效。
B.文章引用对联“海国中天传令节,江城五月落梅花”,旨在说明端午节日中饱含的诗情,我们民族文化的丰富博大及智慧。
C.文章写各地不同样式的粽子,目的是衬托母亲包的粽子结实,凸显福州的粽子味道最本色。
D.谢冕的这篇文章,再现了家乡的人文风俗并揭示其文化意蕴,写出自己对故乡、对民族文化的深厚情感。
2.文中有两处分别引用了李白和董平章的诗句,请指出这两处引用的作用。
3.文中说“我们的祖先能够化解人间的苦难,将悲怆转化为现世的享乐”,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请联系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要求200字以上。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画是一个庞大的艺术体系,水墨画在其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简单地说水墨就是水与墨的融合,从物理的角度来看,水墨画就是用毛笔蘸着墨和水的合成物,描绘在宣纸上的一种绘画形式。

据考证,唐以来,水墨画从诞生到不断地发展、提高、完善,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尤其是文人画的形成和兴盛,使中国水墨画备受时代的推崇,以致成为衡量东方绘画艺术水平的标准。传统水墨画即传统文人画,属于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一支,传统文人画是在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文人士大夫为了逃避现实而寻求艺术寄托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现代水墨画是举着反传统、反美学的旗帜出现的,它的根本出发点是打破传统。现代水墨在吸取西方的笔墨、色彩、造型等形式,在立足传统又改变传统的表现方式中应运而生,现代水墨画家吸收借鉴西方艺术,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

中国画受宗教影响深远,无论画家是不是士大夫身份,从盛唐开始,文人士大夫无不为脱离宗教与帝王的约束而奋斗,追求自由自在的发展。“悦人”和“足以为乐”是苏轼在《苏东坡集》中所说的绘画价值所在,绘画是画家用来寄托情感、抒发意气的,作为个人的爱好存在。明代书画家董其昌在以禅论画时也说:绘画的目的是自娱以及表达情感,是纯粹的艺术表达,它的原则不是为他人服务,也不是为宫廷士大夫服务,它的主要阵营以文人士大夫、高人选士以及虽身居高位但心存隐逸、又不是贵族的画家为主。艺术是纯粹的,以纯粹的艺术创作为目的,艺术就是艺术本身,是艺术家个体的事情,不再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这一观点与现代水墨画“为了艺术而艺术”的观点是一致的。

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画家笔下所描绘的内容是不同的。传统水墨画家们希望通过绘画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对大自然生活的向往、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在题材上大多为高山、梅兰竹菊之类。这些景物不单单是景色那么简单,而是代表了一种高尚的情操,象征了君子的清高文雅,其中有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苏轼“竹生时,何尝逐节生”。

现代水墨画与传统水墨画相比较,在内容上更加扩大化,很多以往没有涉及的题材融入到现代绘画中,从整体看水墨画已经突破传统的符号象征体系,越来越趋向多元化、个性化。

多元化的新材料和新技法也被运用到现代艺术创作中,人们的传统审美经验因此改变,新的艺术空间和语言被开拓,艺术家们探求各种材料的新特性,寻找新的表现技法。综合材料的运用范畴因为现代审美意识的介入,变得更加宽广。现代水墨创新的表现手法和传统水墨的技法拉开了距离,现代水墨的表现语言变得更加丰富,形式各异的风格流派也不断产生,现代水墨走出了一条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选自汪海燕《中国水墨的传承与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水墨画和现代水墨画的产生背景各不相同,但它们在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后,都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艺术道路。
B.中国画受宗教影响深远,从盛唐开始,一些文人士大夫开始为脱离宗教与帝王的约束而奋斗,追求自身自由的发展。
C.苏轼认为,绘画是画家用以寄托情感、抒发意气的艺术,它表现了画家的爱好,而其价值就在于“悦人”和足以为乐”。
D.水墨面是用毛笔蘸着水墨混合物在宣纸上绘画的艺术形式,它在中国画的艺术体系中,地位重要,历史悠久,成就斐然。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董其吕认为,绘画的阵营由文人士大夫、高人逸士等组成;那些身居高位、心存隐逸,但出身于贵族的人不在其中。
B.董其吕认为绘画是纯粹的艺术表达,绘画的目的是白娱白乐或表达某种情感,它遵循“不是为他人(包括宫廷士大夫)服务”的原则。
C.传统水墨画家们大多通过高山、梅兰竹菊之类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对大自然生活的向往、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
D.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面家笔下所描绘的内容是不同的,现代水墨画与传统水墨画相比较,在内容上更加扩大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家们探求各种材料的新特性,综合材料的运用范畴因为现代审美意识的介入,变得更加宽广,新的艺术空间得到拓展。
B.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苏轼的“竹生时,何尝逐节生”中的物象表现了一种高尚的情操,不再是景色那么简单。
C.现代水墨的表现语言变得更加丰富,形式各异的风格流派也不断产生,这就使现代水墨创新的表现手法和传统水墨的技法拉开了距离。
D.现代水墨画的题材越来越趋向多元化、个性化,多元化的新材料和新技法也被运用到现代水墨艺术创作中。
2016-11-18更新 | 8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一代才女林徽因

林杉


       阳光正在窗户上泼洒着桔黄色的写意。林徽因用目光寻找着那一对靛蓝色的小鸟,它们在窗外的竹梢上跳着、唱着,仿佛从唐诗中飞来的鸟儿,阳光梳理着它们轻灵的羽毛。有时它们便跳到窗台上来,在这个狭长的窄窄的舞台上蹁跹着。   林徽因多么羡慕窗外的一切,羡慕在窗台上舞蹈的小鸟,她也需要那么一小点儿平凡而简单的欢乐,而此刻,她却只能躺在病床上,一任阳光在窗棂上涂抹着晨昏。
       从大足考察回来之后,因劳累又受了风寒,她的肺病再次复发,连续几周,高烧四十度不退。上坝村无医无药,梁思成去李庄镇请来史语所的医生为她诊治,无奈他也学会了打针。
  艰苦的日子伴着川南的冬天来临了,营造学社的经费几近枯竭,中美庚款基金会已不再补贴,只好靠重庆的教育部那杯水车薪的资助。成员的工资也失去了保障,幸亏史语所、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的负责人傅斯年和李济伸出援助之手,把营造学社的五人划入他们的编制,每个人才能拿到一点固定的薪水。
       林徽因和梁思成两人的工资大部分都买了昂贵的药品,用在生活上的开支就拮据起来,每月开了工资,必须马上去买药、买米,通货膨胀如洪水猛兽,稍迟几天,就会化作废纸一堆。
       林徽因吃得很少,身体日渐消瘦,几乎不成人形,在重庆领事馆的费正清夫妇,托人捎来一点奶粉,像吃油一样谨慎地用着,为了改善一下伙食,梁思成不得不学着蒸馒头、煮饭、做菜,他还从当地老乡那儿学会了腌菜和用桔皮做果酱。
  实在没有钱用的时候,梁思成只得到宜宾委托商行去当卖衣物。
  衣服当完了,便只好把宝贝一样留下来的派克金笔和手表送到那山一样巍峨的柜台上。帐房先生对梁思成视为生命的东西,却越来越表现出冷漠和不耐烦。一支二十年日夜伴随他的金笔,一只从万里之遥的美国绮色佳购得的手表,当出的价钱只能在市场上买两条草鱼。
  拿回家去,他神色凄然地说:“把这派克笔清炖了吧,这块金表拿来红烧。”
  林徽因除了苦笑,却什么也说不出来。唯一没有当掉的就是那架留声机了。在最艰苦的日子里,音乐成了他们的药品和粮食。林徽因喜欢贝多芬和莫扎特的作品,一曲《维也纳森林故事》、一曲《月光水仙女之舞》、一曲《胡桃夹子》,便把人带入一个奇幻的世界,只有在音乐里才能同遥远的先哲对话,让心灵听到明日的传闻,只有音乐才能让他们暂时忘掉苦难。
  从这只黑色底片上旋转出来的音乐,把浸渍在盐水里的心,悄悄地冰释了。那音符是一群精灵,因为它们的降临,这两间简陋的屋子里充满了光辉。阴冷的冬天,在大面积地退去。音乐的芳香,在所有的空间弥漫着一个季节的活力。
       更多的时候,林徽因以书为伴,雪莱和拜伦的诗伴她挨过沉默、孤寂的时光。那些诗句,一个字一个字地在她的心里生长着:你那百折不挠的灵魂——/天上和人间的暴风雨/怎能摧毁你的果敢和坚忍!/你给了我们有力的教训:/你是一个标记,一个征象,/标志着人的命运和力量;/和你相同,人也有神的一半,/是浊流来自圣洁的源泉。
       当她觉得自己的生命快要耗尽的时候,她便从这些诗句中,重新汲取到了力量,如同一个在沙漠里跋涉太久的旅人,惊喜地发现了甘泉和绿洲。
        病情稍微好些的时候,林徽因便躺在小帆布床上整理资料,做读书笔记,为梁思成写作《中国建筑史》作准备。那张小小的帆布床周围总是堆满了书籍和资料。
  林徽因、梁思成和大家一起商量恢复营造学社已经停了几年的社刊。
抗日战争时期的四川,出版刊物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在李庄乡下。没有印刷设备,他们就用药水、药纸书写石印。莫宗江的才华得到了最大的发挥,他把绘制那些平面、立体、刨面的墨线图一揽子包了下来。他描出的建筑图式甚至可与照片乱真。从抄写、绘图、石印、折页、装订,学社的同仁一起动手,最紧张的时候,连家属和孩子们也都参与了劳动。一期刊物漂漂亮亮地出版的时候,大家高兴得又笑又跳。
  继抗战前的六期汇刊之后,第七期刊物便诞生在这两间简陋的农舍里。
  向命运喘息的人,却终究不会把自己抵押给命运。有时候,命运当胸一拳,会击倒一个虎背熊腰的壮汉,然而,林徽因却顽强地抗争着。
窗子外面的景色变幻着,田野重新勃发生机,雨后的甘蔗林,可以听到清脆的拔节的声音,那声音如火苗般燃烧着。棒棒鸟照旧是窗台上的客人,它们洞悉所有季节的秘密。林徽因把她的诗句写在纸上的时候,阳光仍旧在窗户上泼洒着桔黄色的写意。

                                                                                (选自《一代才女林徽因》,有改动)

1.下列表述符合文章原意的两项是(        )(       
A.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描写了阳光的明艳、小鸟的欢乐、甘蔗拔节的清脆声,这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景物与林徽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暗示其时日不多。
B.从大足考察回来后,林徽因因劳累、风寒,肺病再次复发,连续几周,高烧四十度不退。说明野外考察工作是艰苦而危险的。
C.在最艰苦的日子里,林徽因唯一没有当掉的就是那架留声机,因为音乐是他们夫妇俩的药品和粮食。
D.更多的时候,林徽因以书为伴,书籍伴她挨过沉默、孤寂的时光,从这些书籍中她重新汲取到了力量。
E.病情稍微好些的时候,林徽因便躺在小帆布床上整理资料,做读书笔记,那张小小的帆布床周围总是堆满了书籍和资料,为她写作《中国建筑史》作准备。
2.在林徽因最艰难的日子里,是什么支撑她走过这一段人生之路的?请简要分析。
3.综观全文,林徽因在当时有着怎样的遭遇?在她与命运的抗争中,表现出了哪些可贵的品质?对你有什么启发?
2017-03-25更新 | 4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阮仪三:最留恋苏州平江路

①一个老城总有几条老街,这些老街就是人们认识这个城市的窗口。老街上大都开着店,这些店铺卖着不同的商品,特别是那些反映这个城市特色的商品,会使你有特别的感触与兴趣。老街上有老字号,挂着老的招牌,老式的门面装饰,卖着经久不衰的老东西,透出历经岁月的沧桑,给人历久弥新的感受。

②北方街上的老店铺建筑会做出花样繁复的门脸,像老北京、老天津的店铺,从门脸的花饰和格局上就能看得出它的年代,并可猜测出店里可能出售的商品。像古城平遥的街门楼,每一家店面总的看差不多,仔细看会发现每一个都不同,特别是走到巷子里,相邻两家门楼的构架、花饰、题额绝对不一样,这和过去风水要求有关,也是古街的特别之处。

③江南也一样,过去大街上的当铺、药铺、钱庄都做有高大的墙门头,高墙壁立,只开一个门洞进出,到院子里才看得到门面柜台,因为买卖有的是大生意,要安全保密。一般的店铺都是排门板,白天这些门板卸下,露出里面的柜台、货摊。一个城市一个样,都有自己的特点。街上也常有住户,一些住家的开门也就在大街上,店铺里也有住家,有的是前店后宅,有的是下店上宅,楼下开店,楼上住家,所以街上就有人气。特别是晚上客商散尽了,住家人到街上活动,热天就平铺了门板吃晚饭乘凉,白天老街都是熙熙攘攘的,夜晚人气也是旺的。

④到了中国南方广东、广西,岭南一带,天气热,下雨天多,就出现了骑楼街,店铺外面有廊子,可以遮阳避雨,给行人、顾客带来很多方便。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到岭南的一些城市去,特别注意到,有些不是骑楼的店铺做生意都在第二进。因为第一进沿马路,烈日下的马路被烤得火烫,店面里也热烘烘的,站不住人。第二进肯定是天井式的两层楼,屋顶有个拔风的高气窗,后堂里吹进阵阵穿堂风,从趟栊门里流出去,人们顿时觉得阴凉了,也就能定下心来观看商品做买卖了。这可绝对是低碳又富有人情味和地方特色的店铺建筑。可惜,这些建筑大多没有留下来,连老房子里的天井、天窗也都渐渐被改掉了。

⑤过去的老街是经年累月逐渐形成的,是一家一户建成的,经历了年年岁岁,留下了岁月的沧桑和痕迹,所以一家店是一个样子,从门窗、梁柱、门头都能读得出它的历史。店铺相邻的屋檐,肯定都是高低错落的,进而显得丰富多彩甚至有些杂乱,那像是老奶奶脸上的皱纹,铭刻着岁月的历史年轮,而许多老街经过修缮,把这些痕迹给抹掉了。这些老城的老街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与特色,做规划、做修缮就要发现它,然后认真地保护它,将它的特色发掘弘扬。很可惜,现在许多人光会看热闹,只会拾人牙慧,于是做出的历史古城、历史名街也变得差不多了。

⑥在历史名城里有些老街被命名为历史文化名街,它留存住了历史,它充盈着文化,这些城市也正是由于有老街、老巷加上文物古迹才被遴选为历史文化名城。譬如历史文化名城苏州,除了小桥、流水、人家,它的街巷更有鲜明的文化印记。我就非常留恋苏州平江路这条历史名街,它是我青少年时期居住生活过的地方,真是一步一个景,一回头就会和一个名人故居擦肩而过。这里最出名的是洪钧状元和青楼女子赛金花的故事,这里有史学家顾颉刚的宅院,古老的桥名叫胡相思桥,“为什么相思啊?”错了,原名是“胡厢使桥”,“厢使”是相当于副市长的官名,还是宋代的名称。有个电影文学界名人叫唐纳,在这里也有他的故居,他可是江青的正式前夫;师婆桥和桥旁的尼姑庵有关;雪糕桥背后是一个孝子的故事。平江路上有董氏义庄、汪氏义庄,义庄这两个字就费你思量,就是现代的慈善机构,因为是公共建筑,房舍高大众多,现在都开成了旅馆、茶社。我去年专门组织过中外志愿者在这里的潘祖荫故居参加重修旧房的活动,这位大收藏家收藏了中国最大的两个古鼎(大克鼎、大盂鼎),老先生早去世了,鼎还在老宅里。战争年代,他的孙媳妇将它们埋入地下,推倒老宅,保存住了传世珍宝,1954年捐给了国家。我们亲手捡拾老宅的残砖旧瓦,和工人们一起砌墙、立架,用汗水浸润平江路上这处文化遗产的沃土,心中铭记住了保护理念的真谛。不用多说,历史文化名城、名街的魅力就把你的心俘获了。

⑦15年前,我开始领着研究生们对平江路历史街区做规划,一轮又一轮,付诸实施时,我三天两头去施工现场,做得不对的一定要改过来,“修旧如故,以存其真”,关键是这个“真”字。有的破房当然要拆,但是古老的房屋、地基不能乱拆乱挖,这里曾经拆出明代老牌坊的残柱,拆出天花板里的老结构。苏州市为此花了好几个亿的投资,市里领导要求出效益,修好的店面要出租、出让,收回投资,他们希望尽快把店开出来,热闹起来。我认为这个“历史文化”街区不能只想到“街区”,不要文化了,文化是一下子招不来的,出了钱也买不来的。苏州市的主要领导听懂了我的意见,也就不逼着看效果、出效益了。后来,市里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引进了文化的内容和机制,平江路逐步开出了古琴乐器店、音乐茶楼、民间工艺室、摄影写真馆、概念书店、老宅民居客栈、背包族旅馆、文化陈列馆等等,加上昆曲博物馆、评弹艺术馆、平江文化馆……形成精品文化休闲业态的集聚,与街区内市井文化生活相对照,营造出文化传承的清晰脉络。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呈现出传统与时尚和谐、怀旧情怀与舒适享受并举、浪漫休闲与文化探访交融的独特的、雅致的环境气质。那些历史文化的遗存,那些名人逸事,与现代生活场景互相融合了。

⑧世界旅游组织总干事塔雷布来访后说:平江路是他见到的中国城市里最好的街道历史景区,第一是有风景,第二是有文化,第三是有居民,第四是没有那些人工的雕琢。是的,在平江路看不见导游扬着小旗杆领着一队队匆匆赶路的游客,有的是相机的咔嚓声,人来人往,游客有老头老太,也有80后、90后的年轻人,行人迈的是悠闲的脚步,景区传出的是悠悠的丝竹清音。

⑨我国有许多历史街区,虽然也有许多历史文化遗存,但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有的一经整修就修成了统一风貌的仿古式样老街,把自己的特色抹掉了;有的把居民全迁走了,失去了原有的生活气息;有的只搞商业不讲文化,只讲经济不讲特色,特别热衷于营造表面的繁荣气氛。不少街区建起了大牌坊,挂满了红灯笼,满街飘的都是店招旗幡,卖的是全国雷同的旅游商品,没有自己的特色,没有引人的风景,也没有自己的产品。人们一走而过,留不下记忆,引不起兴趣。而最可悲的是许多历史街区迎合低级审美趣味,把真古董做成了假古董。

⑩许多国家级名城在这些年建设发展中,把一些原来列入保护的历史名街拆除了,有的变成了只有商业、没有文化的新街。关于历史街区,我做了不少也看了很多,前不久,第五批名街又评出来了,我说这些闲言碎语以寄托我对历史文化街区回归的期盼。

1.文章第③段才出现标题中平江路,这样的安排合理吗?
2.依据文本信息归纳“老街”的特征。
3.文章最后一段划线句后,作者的潜台词是什么?请依据文本做合理的想象。
4.请说说作者“最留恋”苏州平江路的理由。
2019-10-29更新 | 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