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5 题号:786470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汤陈

王琼华

裕后街有很多吃饭的馆子,好吃的菜也多,但有一句口头禅:吃遍整条街,不如喝口汤。

这一口汤还得上“一汤陈”去喝。

“一汤陈”是一间馆子的店名。店子原来叫“陈八碗”。老板姓陈。俗称陈八碗,还是缘于祖上传承下来的“八碗菜”。细眼一看,都是他老家宴席上几碗有头有脸的菜。头,即牛头;脸,即猪脸。

裕后街吃饭的地方越来越多,他的店子被逼得不死不活了。陈八碗只得把几个小工辞了。一个月后,掌勺师傅也走了,陈八碗自己掌勺洗碗了。

这天傍晚,有个瓜脸女子上门,问:“老板,要小工吗?”

刚好整个一天没半个客人来吃饭。陈八碗便脱口即说:“你是老板,你要小工吧。”

瓜脸女子一噎,露齿地说:“老板开玩笑呐。”

“开啥玩笑?我这个狗屁老板今天都没饭吃了。”

瓜脸女子便往店门走去,走了几步,转过身说:“老板,点菜!”

“你、你吃饭——”陈八碗有点意外。

“我第一次上馆子,好让你老板今天开个张吧。”

陈八碗心里不由一热。菜炒好后,瓜脸女子说打包,拿回去给儿子吃。原来,瓜脸女子进城陪儿子读书,家底又不厚实,便想找份小工做一做。陈八碗一吁:“都不容易呵。”就在这时,八九个吃饭的客人嚷嚷闹闹走了进来。瓜脸女子马上跟陈八碗进了厨房,帮他洗菜切菜端菜。陈八碗见她做事利落,一张笑脸,嘴巴爽甜,便跟她说:“你是一个带财来的人。行,就在我店子做点事吧。不过,工钱只能拿人家店子的一半。等生意好了,我再给你加点。”

“好好好,谢谢老板!”

第二天,瓜脸女子便来上班了。

但接连几天的生意又不太好了。这天晚餐,好容易才来了三四个客人。瓜脸女子见他们点菜差不多了,就说:“我们店子的汤更是一绝,不妨点一个汤。”

“什么汤?”有个胖男子问道。

“鱼头汤。”

“鱼头汤也算你店子一绝?哪个店子没鱼头汤?”

“这汤你们喝了觉得一般般,算我请客呗。”

陈八碗吃了一惊。客人马上加了一份鱼头汤,结账时,还直接把鱼头汤的账给结了。

客人走后,陈八碗说:“做生意可不能这么乱说话。你今天算运气好。遇到一个不好说话的角色,这碗汤我得扣你的工资。”

瓜脸女子笑道:“该扣就扣。”

第二天中午,又来了十几个客人。带头的就是昨晚来吃饭的那个胖男子。他跟朋友说:“今天,请你们喝鱼头汤。如果这汤不是裕后街最好喝的,我就把盆里的鱼骨头统统吞下去!”陈八碗一惊,又来了一个乱说话的人!

一碗鱼头汤让客人们喝得连声叫好,还追加了一大盆。很快,店子里的生意好了起来,来吃饭的人越来越多。每拨客人第一个菜就是点鱼头汤。陈八碗有点莫名其妙,这鱼头汤自己熬了那么多年,怎么突然招人喜欢上了?

很快,他给瓜脸女子加工钱了。

瓜脸女子笑道:“老板,你是个好人。好人有好报。”

第二年,陈八碗把店门口的“陈八碗”的招牌换了,取名叫“一汤陈”。这牌子一亮,店子的生意更加火爆。

这年冬,陈八碗上街买鱼头时滑了一跤,屁股上的骨头全裂开了,店子只好交给儿子去打理。

小老板走马上任的第一天,就把瓜脸女子辞了,理由就是年龄大了一点,有损店面形象。他又花大价钱找了几个如花似玉的姑娘来当服务员。

几年后,瓜脸女子来找“一汤陈”店子。敲了半天门,才见陈八碗撑着拐杖把门打开。瓜脸女子称,她儿子刚刚考进北京城里读书,便想上门来答谢店老板前几年的帮助。

又问:“怎么馆子不开了?”

“妹子,你不晓得,我儿子一接手,生意就越做越差。”

“这回事呀。”

“你说奇怪不奇怪,你走后,这鱼头汤就没人喝了。我都把熬汤的方法一五一十传给了儿子,怎么汤就是不好喝了?”

“老板,您还蒙在鼓里头吧。”

陈八碗想了想,猛地抬起头望着瓜脸女子,问道:“难道是你……”

瓜脸女子说:“不瞒您了,在您做的鱼头汤里我偷偷加了两味中药粉末,鱼汤才特别好喝。放心好了,我奶奶传给我的秘方,不仅好喝,还补身子。”

“天呐,原来这样!谢谢你呀。”

“谢个什么?我奶奶说过,帮人便是帮自己。”

没多久,“一汤陈”又开张了,老板换了,瓜脸女子做老板。不过,店名并没换。因为女老板也姓陈。她把陈八碗请来坐收银台,还开了一个很高的工钱。陈八碗说:“这行不行呢?”瓜脸女子爽朗说:“有啥不行的?当年我最艰苦时,你收留了我。”

女老板在鱼头汤里放了两味什么中药,至今仍是让街坊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谜。

(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馆店“一汤陈”的取名,沿袭了民俗艺术中“泥人张”式的昵称传统,突出鱼头汤的招牌效应;小说以此为题,简洁而别致,引人注目。
B.陈八碗的两次“一惊”对应两句“乱说话”,通过心理和语言描写,对“鱼头汤”的推出和特效,起到了侧面烘托的作用,自然而巧妙。
C.本文语言颇具特色:叙述语言典雅凝重,不乏口语和地哉性特点;大量情境中的对话使情节内容更为曲折丰富,人物形象更为丰满。
D.小说讲述市场竞争中“一汤陈”兴衰重振的故事,情节反转、补叙手法使内容平中显奇,结句的“留白”之谜,更是奇中见巧、饶有余味。
2.联系全文概括分析“瓜脸女子”的形象特点。
3.小说叙事写人,多处运用正反衬托手法,请结合文本作简要鉴赏。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比尔在一家汽车公司上班,很不幸,一次机器故障导致他的右眼被击伤,抢救后还是没有保住,医生摘除了他的右眼球。

比尔原本是一个十分乐观的人,但现在却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他害怕上街,因为总是有那么多我看他的眼睛。

他的休假一次次被延长,妻子苔丝负担起了家庭的所有开支,而且她在晚上又兼了一个职。她很在乎这个家,她爱着自己的丈夫,想让全家过得和以前一样。苔丝认为丈夫心中的阴影总会消除的,那只是时间问题。

但糟糕的是,比尔的另一只眼睛的视力也受到了影响。在一阳光灿烂的早晨,比尔问妻子谁在院子里踢球,苔丝惊讶地看着丈夫和正在踢球的儿子。在以前,儿子即使到更远的地方,他也能看到。

苔丝什么也没有说,只是走近丈夫,轻轻抱住他的头。

比尔说:“亲爱的,我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我已经意识到了。”苔丝的泪流下来了。

其实,苔丝早就知道这种后果,只是她怕丈夫受不了打击,要示医生不要告诉他。

比尔知道自己要失明后,反而镇静多了。连苔丝自己也感到奇怪。

苔丝知道比尔能见到光明的日子已经不多了,她想为丈夫留下点什么。她每天把自己和儿子打扮得漂漂亮亮,还经常去美容院。在比尔面前,不论她心里多么悲伤,她总是努力微笑。

几个月后,比尔说:“苔丝,我发现你新买的套裙那么旧了!”苔比说:“是吗?”

她奔到一个他看不到的角落,低声哭了。她那件套裙的颜色在太阳底下绚丽夺目。

苔丝想,还能为丈夫留下什么呢?

第二天,家里在来了一个油漆匠,苔丝想把家具和墙壁粉刷一遍,让比尔的心中永远是一个新家。

油漆匠工作很认真,一边干活还一边吹口哨。干了一个星期,终于把所有的家具和墙壁刷好了。他知道了比尔的情况。

油漆匠对比尔说:“对不起,我干得很慢。”

比尔说:“你天天那么开心,我也为此感到高兴。”算工钱的时候,油漆匠少算了100美元。

苔丝和比尔说:“你少算了工钱。”

油漆匠说:“我已经多拿了,一个等待失明的人还这么平静,你告诉了我什么叫勇气。”

但比尔却坚持要多给油漆匠100美元。比尔说:“我知道了原来残疾人也可以自食其力,生活得很快乐。”

油漆匠只有一支手。

1.比尔的生活信心是怎样树立起来的?
2.苔丝是怎样一个人?
3.油漆匠有哪些优秀品质?
4.本文的中心思想是
5.在下列表达方式中,本文未用的一种是
A.记叙
B.说明
C.议论
D.抒情
6.根据后面的解释,在答题卡上写出文中的两个成语。
________:灿烂华丽,耀人眼目。
________:依靠自己的劳动所得来养活自己。
2017-12-25更新 | 2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最近,重庆市育才中学的4名高中生写下万字论文,探计重庆方言在青少年中的认知及使用情况,并呼吁关注重庆方言的传承。这份论文引起专家学者的关注,还获得了由清华大学主办的“整峰杯”全国中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复赛一等奖。这篇万字论文的主题,契合了当令社会对于方言的乡愁。城镇化加速推进,社会流动日益频繁,方言及其对应的方言文化的式微,几乎是社会向现代化迈进的必然代价之一。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保护方言”的声音、行动近年来屡屡进入公共舆论空间。。

比如2015年,一位电视节目主持人发起了一项名为“響应“(响应)的方言调查计划,将用5至10年的时间,对湖南53个调查地的方言进行搜集研究,用声像方式保存方言资料。再比如,北京,上海等地教育部门正积极推动方言进课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重要表现形式,不同的方言对应的是多元化的社会文化、风土人情。最典型的是一些地方曲艺,如花鼓戏、相声等,往往是依托于方言的背景,方能展现其特色与魅力。那么一旦方言衰败,其对应的文化表现形式也将随之凋零。所以,仅从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层面,我们也需要保护方言。

不过,在主张“共同语言”的现代社会,是否有必要保护方言,仍然存在不同意见的交锋,其中一种代表性意见,如语言学家周有光曾指出的,“大都会必然是用全国的各种语言甚至是世界的各种语言”。言下之意,保护方言其实没有必要,并且是很难的。但保护难度大,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任由方言的消逝,如何保护才是关键。

在全球化时代。希望依靠行政力量来保卫方言,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可以借助行政权力对于方言的尊重和敬畏,让方言消失得慢一点,或是寻找新的生存空间与传承方式。北如,在城镇化进程中,适当保留一些“乡音化”的地名;在发展文化事业方面,对那些与方言有关的地方特色文化项目给予必要的扶持;而在社会层面,消除对方言的歧视很有必要。

令人欣慰的是,当前“保护方言”的声音与行动,包括这次4名高中生的论文,多发轫于民间层面。这象征着民众对方言的怜惜,带有某种文化自觉的意味,也让人对方言的前景有相对更乐现的期待。这也给我们启示,保护方言无须刻意的强力安排,而要多依循社会的自发动力,给予方言保护必要的空间,作为社会环境的产物,语言并非一成不变,它有着自己的变化规律,方言也不例外。认识到这一点,在今天谈保护方言,不妨说是谈如何让社会语言的流变显得更自然。

到底如何对待方言,其实并无多少少深奥的道理可辩。它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的还是一个社会对文化

多元性乃至亚文化的包容度。

(节选自朱昌俊《保护方言是对多元文化的尊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重庆市高中生的万字论文表达了当今社会人们怀念方言的乡愁,因而受到专家学者关注。
B.某些地方曲艺只有以方言演出,方能展现其特色与魅力;方言衰败,这些曲艺就会凋零。
C.当今时代;仅仅依靠行政力量来保护方言不太可能,还必须依靠广大民众的自觉参与。
D.语言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必然随社会变化而变化,其变化规律也与社会演变规律相一致 。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由重庆高中生撰写的万字论文说起,由小见大,引出保护方言的话题。
B.第三段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角度,结合具体事例,揭示了保护方言的必要性。
C.文章紧密联系社会时代,从政府和民间两个层面论述如何保护方言的问题。
D.对于保护方言,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指出了如何对待方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会向现代化迈进几乎必然会导致方言及其对应的方言文化的式微。这也是公众关注“保护方言”问题的背景。
B.“響应”的方言调查计划以及某些地区教育部门积极推动方言进课堂,生动地折射出当今社会对于方言的乡愁。
C.现代社会是否有必要保护方言存在争议,周有光认为大都会里不可能使用方言,保护方言难度很大,意义不大。
D.从某种程度上看,如何对待方言反映出一个社会对文化多元性乃至亚文化的包容度;保护方言是对多元文化的尊重。
2018-02-15更新 | 4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独为神州惜大儒

潘剑冰

陈寅恪,相信提到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会忍不住发出一连串的惊叹号,惊叹他的大脑到底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其记忆力之强、知识面之广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对于陈寅恪的记忆力,经过口口相传,难免带上一点传奇色彩,有人说他会背唐诗十万首,又有人说他会背《十三经》。如果这是真的话,那么陈寅恪堪称神人了。

与陈寅恪的记忆力配套的,则是他的学问。陈寅恪的学问不仅让凡夫俗子敬畏,就连与他比肩而立的大师都为之倾倒,其挚友吴宓称赞他为“全中国最为博学之人”,一向盛气凌人的傅斯年则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陈寅恪的学问,光语言一项就足以让人震惊。其弟子季羡林在研究老师早年留学德国所作的64本学习笔记本时,发现其中“专就外族和外国语言而论,数目就大得可观。英文、德文、法文、俄文等等,算是工具语言。梵文、巴利、印度古代俗语、藏文、蒙文、西夏文、满文、新疆现代语言、新疆古代语言、伊朗古代语言、古希伯来语等等,算是研究对象语言。陈先生对于这些语言都下过深浅不同的功夫。还有一些语言,他也涉猎过,或至少注意到了,比如印地语、尼泊尔语等等”。季羡林只能以“泛滥无涯”来形容老师的语言水平。

陈寅恪的学识不仅名震国内,甚至扬威国外,成为学术界的一大现象。

苏联学者在蒙古发掘出了三个突厥碑文,各国学者加以研究,竟无人能解读。陈寅恪翻译解释之后,各国学者毫无异词,同声叹服。在日本史学界“被捧得如太阳”的白鸟库吉研究中亚问题遇到疑难之处,写信向柏林大学某教授求救,对方复信说应请教中国的陈寅恪教授,白鸟转向陈氏,果然得到了满意的答案。白鸟库吉感叹说,如果没有陈教授的帮助,自己对这个问题可能至死不解。

令人惊异的是,陈寅恪在外留学十六年,在哈佛大学、柏林大学等欧美一流名校都转了一圈,且成就斐然,人人折服。然而最终他不仅未能揣一张博士文凭回来,就连学士学位都没有。陈寅恪曾就这个问题向自己的侄子陈封雄解释道:“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只要能学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

我们知道,胡适前后在国外共获得三十几个博士学位,很多人对此津津乐道。不过在陈寅恪这样的“反面教材”面前,胡适那一大堆点缀脸面的博士学位似乎显得有点尴尬。

陈寅恪经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是:“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刚开始还有学生对此不信,后来大家发现陈寅恪确实做到了。

陈寅恪的这种教学境界,背后是他不为人知的辛勤劳动。很多学生都想当然地认为以陈寅恪的水平根本无须备课,其中包括季羡林。但当季羡林看到陈寅恪写给傅斯年的一些信后,他就知道自己误解了陈寅恪,在信中陈寅恪屡屡提到自己备课的艰辛,如“一年以来,为清华预备功课几全费去时间精力。”“在他人,回来即可上课,弟则非休息及预备功课数日不能上课。”类似的话在陈寅恪书信中还有很多。

陈寅恪自小体弱多病,再加上后来双目失明,健康受到极大摧残。当时,陈寅恪是清华中文系、历史系合聘的教授,要在两个系同时开课。时任清华历史系主任雷海宗对陈寅恪说:“您现在的身体还是比较弱的,少开一门课吧。”陈寅恪答道:“我是教书匠,不叫我开课,那怎么叫教书匠啊!”

新中国成立前夕,货币急剧贬值,即使陈寅恪这样的大教授也难以为生。时任北大校长的胡适知道后,想赠陈寅恪一大笔美元。陈寅恪拒不接受,但又迫于一家几口的生计,最后决定用自己的藏书来换胡适的美元,只象征性地收了2000美元。据季羡林的看法:“在这一批书中,仅一部《圣彼得堡梵德大辞典》市价就远远超过这个数目了。”

蒋介石历来对一流的文人特别重视,历史大家、创立“食货”学派的陶希圣就被他网罗帐下,当了他的枪手撰写了《中国的命运》一书。蒋介石自比唐太宗,想找人写一本“太宗传”,他知道陈寅恪是中国治隋唐史的泰山北斗,派人拿着重金上了陈家,但是陈寅恪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1966年,一场名为“文化大革命”的浩劫拉开了序幕。陈寅恪未能幸免于这场政治斗争。他的家中几次受到冲击,财物被红卫兵们洗劫一空。造反派为了折磨陈寅恪,以验证他惊人的记忆力为名,强迫他背诵毛主席语录,稍有差错便用铜头皮带和棍棒加以毒打。此时陈寅恪的身体已经油尽灯枯。

1969年10月7日清晨5时许,因心力衰竭,陈寅恪终于在凄风苦雨中撒手人寰。

三百年才出一个的史学大师就这样离去了。

“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这是陈寅恪为好友王国维写的铭文。很多人认为名为纪念王国维,实则是陈寅恪的“夫子自道”。或许,学术上的陈寅恪可以被超越,但是,精神上的陈寅恪很难被超越。

(原文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苏东坡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一文的开头提到了士人的最高境界:“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②陈寅恪在“文革”受难的时候,其为王国维撰写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铭文的纪念碑被推倒扔进清华校河,无意中竟躲过了一劫。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陈寅恪在外留学多年,在哈佛大学、柏林大学等欧美一流名校学习过,却连个学士学位都没有获得,这是件遗憾的事情。
B.陈寅恪在健康受损的境况下还坚持在两个系开课,表现了他的职业操守和敬业精神。
C.旁人认为凭陈寅恪的记忆力和学识,根本无须备课,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在陈寅恪写给傅斯年的信中能体现他备课的认真与辛苦。
D.陈寅恪上课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内容,表现了他的自信,展现了他的实力,更多的是背后艰辛的付出;从他的教学境界看,他自诩教书匠实在过谦。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和技巧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季羡林评价陈寅恪的语言水平达到了“泛滥无涯”的地步,既有惊叹赞赏,又暗藏批评:多而不精。
B.文章第三段,引用了陈寅恪挚友吴宓和一向盛气凌人的傅斯年所说的话,从侧面烘托出陈寅恪学问之广博,令人敬服。
C.文章最后一段,引用陈寅恪写的铭文“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意在体现陈寅恪对王国维的敬佩。
D.全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通过大量的材料,充分地表现出陈寅恪记忆力强、知识面广的特点。
E.用白鸟库吉研究中亚问题遇到疑难之处,并在陈寅恪处得到了满意的答案一事说明了陈寅恪的学问高深,所学语言种类众多,从而突出他记忆力之强,知识面之广。
3.如何理解陈寅恪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主张?请结合文中所写的陈寅恪生平事迹作分析。
2017-05-03更新 | 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