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67 题号:877511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黑脸艄公

欧湘林

明朝洪武年间的一个春天。洞庭湖南边的龙阳城里来了个姓焦的巡抚大人,他是从长沙坐马车一路颠簸来到湘北视察民情的。

从省府里来了大人物,龙阳县县令青文胜不敢怠慢,赶忙把焦巡抚迎到了县府里。一阵寒暄后,焦巡抚说了此次下来视察的目的,打算在龙阳住下,第二天视察龙阳,第三天去常德、桃源一带,并要青文胜给他安排一艘船,说是去常德不坐马车了,想乘船逆流而上,看一看沅江两岸美丽的风光。青文胜笑了笑,说:“大人请放心,下官一定照办。”

第二天,天气晴朝。青文胜领着焦巡抚一行走在防洪大堤上,北边是烟波浩渺的洞庭溯,船帆点点,一望无际。此时,只见焦巡抚感叹地说:“青县令,范仲淹笔下的《岳阳楼记》中‘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写得多传神啊!眼下,我虽没有置身于岳阳楼上,可在龙阳的大堤上也有同样的感受啊!”青文胜连连说是,这才明白焦巡抚此行是下来春游的,不然怎么就没提到范公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呢?

一路走,一路观赏着沿途美景,焦巡抚高兴极了。这时,南边大堤下的秧田里响起了一个姑娘的歌声:“插秧田里水深深,抓条泥鳅有半斤;郎吃头来妹吃腰,留条尾巴到明朝呜嗬嗬——”

“哈哈!”焦巡抚听了之后,说,“有趣,太有趣了……”

这时一个小伙也唱了起来:“月老耙耙难充饥,梦里妹娘不是妻;若要田里收成好汗水湿透衣。呜嗬嗬——”

“想不到,真想不到呀!”焦巡抚说,“原来种田人是如此风趣快活。”青文胜一笑:“大人,这可不是种田人寻欢作乐呀!他们实在是太累了,这才唱着自编的歌儿解解乏,目的只是想缓解疲劳继续插秧,也好让一同插秧的人们放松放松,就跟船工喊号子、筑堤的唱打夯歌鼓劲儿一样,”

“是这样吗?”一见焦巡抚的脸上有了不快之色,青文胜再也不敢多嘴。

第三天,青文胜陪着焦巡抚来到江边码头上了船。当他看到艄公位置上还没人,船头右橹边坐了一个年轻人,靠下一点儿的左橹边坐了个妇人,就大声地问地:“王二嫂,你男人老黑呢?”妇人说,老黑马上就来。可等了好一会儿,老黑还是没来,青文胜一恼道:“王二嫂,你男人怎么回事,太误时了,怎么不给本官面子呢?”然后,他赔着笑脸对焦还抚说:“大人,请稍歇息,下官这就去叫艄公老黑。”说罢,转身走了。果然,不多一会儿,焦巡抚就看到一个黑脸汉子戴着顶破草帽急匆匆地跑上了船,然后从外边的船舷上走过去站在艄公的位置上大喊一声“开船喽!”只见黑脸汉子一手掌舵一手摇橹,船儿就朝上游驶去。

“哎!”焦巡抚问黑脸汉子,“你们的青老爷呢?”

“青老爷被几个打官司的人缠住来不成了。”黑脸汉子说。

“好你个青文胜,你怎么能不把本官放在眼里呢?此去常德没有多远,因为一个小小官司你就让本官坐冷板凳吗?”焦巡抚气得满脸发紫,按照官场礼节,如果是上峰出巡,下属是应该陪上峰同行的,实在抽不开身,至少也要派一个“师爷”陪同。如今可倒好,他青文胜竟然为一个小小的官司不与他同行!

从龙阳到常德五十多里水路,好在春天里水流缓慢,焦巡抚坐的这条船也不是很大,虽然是逆水行船,有艄公掌舵,一个年轻人和艄公老婆奋力摇橹,船儿还是行得很快的,但要想摇到常德城去非得出一身大汗不可。

路上,焦巡抚观赏了野鸭洲的苍茫、古镇苏家渡的繁华、德山孤峰岭宝塔的巍峨、阳关石肌的险要……慢慢地心中怄的气也消了许多。

船儿在常德下南门码头靠岸时,两天前就得知巡抚大人要来视察的熊知府早已恭候多时了。一见巡抚大人的船到了,马上就笑着迎了上去。

“哎!你不是青五儿吗?”见了跳上岸系好缆索、搭好跳板的年轻人,熊知府大吃一惊。暗想,他怎么当起船夫来了,莫不是犯了衙规被他家青老爷罚了当船夫?因为以前从龙阳县送到常德府的公文多半是青五儿送来的,熊知府哪儿会不认识他?熊知府好奇怪,忙问青五儿:“怎么没见到你家青老爷?”青五儿不知说什么才好,嘟着嘴抬起下巴朝艄公点了点头示意,此时黑脸汉子正背对江岸西朝大江休息呢。熊知府会意,就命黑脸汉子上岸来,黑脸汉子犹豫了一下不敢不从。当黑脸汉子来到面前时,熊知府细看之后愣住了:“青文胜,怎么是你?”

“嘿,“青文胜笑了笑说,"为巡抚大人摇橹掌舵是下官又不容辞的责任呀!”原来黑脸艄公是青文胜,焦巡抚也大吃一惊。仔细一打量,果然是青文胜。焦巡抚不禁问道:“青文胜,你捣什么鬼!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呀?”

见两位上峰非要他说出原因不可,青文胜也只得实话实说了。

原来,现在正是插秧的农忙时节。为了抢插秧苗,各家各户连老人和孩子都下田了。为了帮助那些缺少劳力的家庭,青文胜把县里所有的衙役都派下去帮着插秧了。所以,巡抚大人要坐船时,他就决定由他和夫人,再加上仆人青五儿来充当一次船夫。为了不让巡抚大人生疑,他让夫人扮“王二嫂”和青五儿先到船上等他,然后假借艄公“老黑”没来,假装生气地去催人时脱身了。回到县府,他脱下官服用锅灰抹黑了脸,赶去当稍公,还真的蒙过了巡抚大人……

说到这里,青文胜马上摘下破草帽,用江水洗掉脸上的锅灰,跪下给焦巡抚赔罪说:“焦大人,下官失礼了,请多多包涵!”

焦巡抚恍然大悟,连连叹道:“来龙阳之前就听说青县令与民同心,极受百姓拥戴,没想到,你竟还有驾船的本事……”他哪里知道,家境贫寒的青文胜打小就生活在河边,打鱼摸虾、摇橹驾船是寻常事;即使做官以后也经常带着衙役帮孤儿寡母插秧、割稻。因此,青文胜被龙阳百姓誉为“青天大老爷”。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黑脸艄公”为题,设置悬念,青县令不忍打扰农忙的百姓而化装成船夫,情节设计既巧妙又合情理。
B.文章结尾写青县令“有驾船的本事”,补叙出青县令的出身经历和为官后的善行,使青县令的形象更加丰满。
C.焦巡抚在农忙季节以视察为名游山玩水,劳民伤财,当青县令因官司没来陪他时他大为生气,是个昏庸官吏。
D.文章运用对比手法,通过青县令与焦巡抚二人言行和心理的描写,表现青县令一心为公、一心为民的形象。
2.文中用较大篇幅写“第二天”青文胜领着焦巡抚视察的情况,有何作用?
3.青文胜被龙阳百姓誉为“青天大老爷”,联系全文,请说说文章是用怎样的表现手法塑造他这一形象特点的。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亲爱的土地

安晓斯

麻根叔躺在床上睡不着,一会儿开灯,一会儿关灯。

麻根婶就烦了。整夜整夜不睡,哗哗啦啦地不知道在写啥,费多少电。就嚷。麻根叔只安静了那么一小会儿,又是一会儿开灯,一会儿关灯。

麻根婶就不说话了。自从与儿子们分了地种,麻根叔的体力活儿是轻松多了,可心事却重了不少。

三年前,两个儿子都劝麻根叔把自家的四亩责任田,流转给沁水湾的老金专业合作社种植。麻根叔说,为啥?为啥?我种了一辈子的地我自己会种。你们不愿种你们就流转吧。两个儿子无奈,就和麻根叔分了地。

麻根叔早知道两个儿子不愿种地。大儿子经营着几辆大货车,生意做得还不错。二儿子开着个超市,种地的事从来都没问过。这些年,家里这几亩地都是麻根叔在种,只是农忙季节,两个儿子才过来搭把手。

可分了地,麻根叔就没了活儿干。这让麻根叔很生气。因为该浇地了,麻根叔就去地里。一看,浇过了。找到流转儿子土地的老金。老金笑笑,晚上浇地,看不清,水都流到您老的地了,我还上了复合肥哩。算了,就不收老叔您的水钱化肥钱了。把麻根叔也说笑了。收我钱,你还得赔我钱呢,谁叫你浇我的地了?谁叫你给我的地里施化肥了?

今年的小麦长势不错,该是个丰收年景。麻根叔早早地就让麻根婶准备好袋子,省得收新麦子时慌张。过了几天,麻根叔和麻根婶到了自家地块,傻眼了。黄黄的小麦没了,只看到了麦茬和麦秸。心里就想,老金你敢把我的麦子也收了,算你小子有种。这次不会和你罢休。老两口回到家,发现门前放着一堆新麻袋。摸摸,全是小麦。算算,自家的一亩地也不应该收这么多啊。找到老金。老金正在合作社办公室里喝茶。麻根叔说明来意,老金说算了,合作社收的麦子多,不在乎您老的那点儿小麦。倒是弄得麻根叔不好意思了。

秋季种玉米,麻根叔更上心了,三天两头地去自家的地里查看出芽状况。却又是“被”夜里浇了水,施了肥。老金说,麻根叔您看啊,我浇水时水乱流,挡不住啊。化肥您老也别上了,我浇水时都按科学施肥方法上够了。您老这一亩地,我让科研人员集训了,土壤里缺的元素都补上了,今年的收成会更好。您就放心吧,少不了您老的粮食。

抽完了一袋旱烟,麻根叔笑笑说,老金你小子不要给我耍心眼儿,我这一亩地说啥也不会流转给你。老金喝了口茶,递给麻根叔一支中华烟。您老尝尝这中华烟,看看比您的旱烟强不强?说不吸不吸,麻根叔还是接了烟。心想老金这小子真是发了啊,办个合作社就整天喝茶吸中华,还开着小轿车。

老金给麻根叔续了茶水,又递给麻根叔一支中华烟。商量个事呗,麻根叔。您老过去当过村里的会计,就来我这里干呗。我这里正缺个会精打细算的能人呵。说得麻根叔心里痒痒的。停了一会儿,麻根叔就笑笑说,那你小子就顺道把我的地弄走了不成?没了地我以后种啥……

折腾来折腾去,麻根叔就是睡不着。后半夜,麻根叔就悄悄穿衣起床,轻手轻脚地锁好门,向村外走去。他是要去自家的那块地里再看看。天明就要和老金正式签订流转土地合同了,他想再去看看自己种了多年的那块地。

黑漆漆的田野,到处弥漫着庄稼的清香。

麻根叔坐在田头,一袋袋地抽着旱烟。深秋的玉米叶子被风吹得沙沙作响,好像是在和麻根叔滔滔不绝地说着话。麻根叔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厚厚的信封,从里面抽出一沓稿纸,用打火机点燃了,一张张地烧起来。麻根叔一边烧一边自言自语,不是我不愿侍候啊,实在是我种不成了啊。我的心思都写在上面了,都是心里的大实话啊……

天快亮时,麻根叔才回到了家。就见麻根婶戴着老花镜在看一沓稿纸,边看边笑。老太婆,你偷看我写的东西了。那是草稿,写得有点儿乱。

麻根婶笑着说,想不到你老了还会写“情书”啊。你看看——亲爱的土地,我想你……

(《小说选刊》2014年第5期)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开头“一会儿开灯,一会儿关灯”这一细节出现两次,“开”“关”的动作意在交代麻根叔睡不着觉,并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自从和儿子们分了地种后,麻根叔即使到了农忙季节自己也能忙得过来,两个儿子便不再过来帮忙,这使得父子的关系越来越远。
C.老金的合作社无偿地帮麻根叔浇地,没有被感谢不说,结果却被麻根叔赖上硬要老金赔钱,这说明麻根叔是一个无理取闹的农民。
D.在麻根叔与老金交手的几个回合中,麻根叔以勤奋来应对老金的暗中帮忙,可还是不敌老金,最终和老金签订了流转土地的合同。
E.小说在塑造人物时,除了使用了动作、心理等描写,还在典型环境中暗示人物的心理,如漆黑的田野中弥漫着的庄稼的清香映衬了麻根叔对土地的热爱。
2.小说结尾处,作者安排麻根婶与麻根叔围绕“情书”展开对话的情节有何作用?
3.小说中的“麻根叔”具有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2018-03-06更新 | 5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近日,青海可可西里和福建鼓浪屿先后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到52处,继续保持世界遗产总数领先的地位。可可西里申遗成功当天,旅游热度暴涨了248%;次日鼓浪屿申遗成功,鼓浪屿的旅游热度则增长了16%。“申遗成功客观上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但从长远来看,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让更多人前往当地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有关方面负责人表示,旅游热门和世界遗产其实并不直接挂钩,如土司遗址等与考古、史前文化相关的遗产,并不受到大众旅游市场的广泛欢迎。如何让更多世界遗产被人们了解和接受,有待进一步研究与开发。

(节选自《2017中国世界遗产:可可西里和鼓浪屿热度暴涨》)

材料二:

对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造成负面影响的因素

(资料来源:世界遗产中心2017年报告演示材料)

材料三:

在世界遗产名录中,文化遗产的数目远多于自然遗产。为此,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呼吁高度重视自然遗产的申报。在自然遗产保护管理方面,美国自然遗产管理强调“根据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的公益性质确定资源的使命,然后建立与使命相应的资金机制、管理机制、经营机制、监督机制等”。美国将遗产资源的公益性服务排在其使命的首位。内政部下属的国家公园体系,保护价值一般比较重大,对游客有较多限制;农业部下属的国家森林体系,常分布在国家公园周边,保护价值相对较低,更多地承担旅游功能,大为减轻了国家公园的旅游压力。我国的现状是,即使国家级遗产的管理也是以地方政府为主。而地方政府派出的管理部门既管理又经营、政企不分,不同程度地改变了遗产资源的公益性质,从而导致遗产保护难以遏制不当的开发建设趋势。

(摘编自金磊《从遗产日的文化与自然双主题说起》)

材料四: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高速发展的经济建设浪潮,迅猛改变着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环境的情况下,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一项具有广泛和深远意义的国际活动。1972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第十七届大会提出并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联系和促进各国政府和公众在全世界范围内采取合作拯救行动。1985年12月22日,我国正式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国际上成熟的遗产保护工作已有近200年的历史,许多经过大量经验、教训和理论锤炼的原则和方法在我国还尚须了解和理解。目前在历史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名城的业务管理上还存在着交叉现象。历史文化名城的性质就是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有其自身的规律,在管理上需要进一步明确职能,只有解决好工作中的交叉现象,才能更好地管理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摘编自白英《中国为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而努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7年,青海的可可西里和福建的鼓浪屿先后申遗成功,使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2处,依然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B.可可西里和鼓浪屿申遗成功的当天,旅游热度分别上涨了248%和16%,这表明旅游热门和世界遗产其实并不直接挂钩。
C.与考古、史前文化相关的遗产对旅游业的推动明显不足,如我国申遗成功的土司遗址就没有受到大众旅游市场的广泛欢迎。
D.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不是申遗成功的唯一目标,更重要意义在于让更多的人前往当地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由材料二可知,非法活动、管理体系/管理规划、交通设施以及居住用地是对自然和文化遗产造成负面影响的主要因素。
B.近年来世界遗产委员会呼吁高度重视自然遗产的申报,因为世界遗产名录中,自然遗产的数量远低于文化遗产。
C.在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上美国的做法可以借鉴,就是限制公益性服务,对保护价值大的国家公园体系排除其旅游功能。
D.《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目的是联系和促进各国政府在全世界范围内采取合作来拯救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
E.国际上成熟的遗产保护工作已有近200年的历史,许多经过大量经验、教训和理论锤炼的原则和方法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3.你认为我国在管理和保护世界遗产方面还应该作哪些努力,请结合材料分条概括。
2018-03-14更新 | 8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3】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上善若水

张笑天

去都江堰,一进入成灌高速公路,“上善若水”的巨型横幅扑面而来。这是指水吗?是褒扬都江堰吗?还是借水喻人,弘扬一种文化精神?岷江从雪山一路蹒跚走来,负荷着黎庶的厚望,伴随着历史的沧桑。人不可能在不同的时间趟过同一条河流,大概就是这种带有哲学意味的思维,令人频生感悟。

上善是最高的善。水滋润万物,使之生长,又从不与万物竞高下、论短长,所以老子认为“上善若水”。这种品格接近于他心中至高至圣的“道”了。

在喷吐着雪浪的离堆前,在散射着彩虹光芒的水雾屏幕上,我仿佛看到了重重叠叠的人影,杜甫、岑参、陆游……他们的诗篇传诵千古,历久弥新。譬如那玉垒山,本非雄峰峻岭,之所以名扬天下,还是仰赖诗圣的两句诗:“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而2200多年前蜀郡守李冰“低作堰、深淘滩”,劈山引水修筑的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史记。河渠书》记载,李冰凿离堆,“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溉,百姓飨其利”。

李冰靠火烧、靠水浇,切断玉垒山,开凿离堆,修飞沙堰,今天看来实在原始。然而,原始有原始的好处。它绝不污染环境,绝不危及生态;它不会像现代水库几百米的高坝那样既令人惊叹。又令人隐隐不安。都江堰不会切断鱼类洄游的线路,人们用不着把鱼捞起来,送到大坝上头的水库里去产卵,再把孵化的幼鱼捞起来送回下游。人很累,鱼也很累。     都江堰是历史的遗存,既能防洪,又能灌溉,是人类利用大自然的神话。与之同时的郑国渠早已成了需要史学家考证的遗迹,而都江堰仍旧生机盎然,滋养着天府之国的子民。难怪道教尊李冰为“妙源清君”,这也暗合了老子“上善若水”的精髓吧。在都江堰,流淌着两条河,明的是岷江,暗的是流水孕育的文化。

伫立水边,听着震耳欲聋的涛声,望着清幽的水跳跃奔流,我的心与波涛一同律动,我被那至清的水融化了,与晶莹和透明合而为一。

一想到黄河将成为泥河、长江将成为黄河、淮河将成为黑水河,众多我们赖以生息的湖泊和近海频频告急,我仿佛是那快要窒息的鱼,无处安身。何处有生命之泉?何处有可供自由呼吸、可供安枕的绿洲?

好在都江堰有。

原生态的都江堰干净、持久,李冰“分四六、平涝旱”的科学治水方法,使它青春永驻,从容运转,成为几千万人民的生命甘露。李冰的众多后任,总会追踪李冰的足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疏浚、修缮都江堰。诸葛亮、高俭、卢翊、阿尔泰、丁宝桢……这些确保天府之国旱涝保收的官员们,生前也许没有立过德政碑,但后人有情。如今,他们就矗立在伏龙观前堰功道两侧,供人瞻仰。都江堰成就了他们,他们与都江堰同辉。

临别的晚上。我们在郡府楼上吃着关味的河鲜,窗外是涛鸣的和弦,真是一种久违的幸福。

1.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2.文中说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是什么?
3.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
4.请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几层深意。
2016-11-17更新 | 99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