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杜甫(712-770)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336 题号:922055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兴

杜甫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注】①信宿:再宿。这里有一天又一天的意思。②匡衡:西汉经学家、大臣,元帝时位至丞相。多次上疏陈述自己对朝廷政策的意见。③抗疏:上疏直言。杜甫任左拾遗时,曾上疏言事,论救房琯。④刘向:汉朝经学家。宣帝时任谏大夫,曾因反对宦官而下狱,免为庶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写于秋天,身处秋风萧瑟之时,诗人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
B.首联写城里千家万户都静静地沐浴在秋日的朝晖中,江楼坐拥在青翠的山峰中。
C.颔联写渔人连续在船上过夜,此时正泛着小舟在江中漂流,燕子依然展翅飞来飞去。
D.全诗既有动景,又有静景,诗人以动衬静,对静景的描写看似宁静却并不宁静。
2.本诗由眼前秋景而生感,试结合诗句分析诗人生发出哪些感触?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宋]苏轼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注]①徐君猷,时任黄州知州。②若为酬:怎样应付过去。
1.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诗颈联由景入情,从时空两方面着笔,“万里”“百年”极言空间之广、时间之长,与颔联“无边”“不尽”相互呼应。
B.苏词的上阕写楼中远眺和酒后感受,“破帽”隐喻纷扰的世事和污浊的官场,“却恋头”是渴望超脱却不能如愿的自嘲。
C.苏词下阕就涵辉楼上宴席抒发感慨,“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愁”等表露出诗人身处逆境悲观厌世的态度。
D.古代文士大多有诗酒情怀,杜诗写漂泊西南,因病无奈断酒的窘况,而苏词则写贬谪黄州,借洒消忧的情形。
2.两首诗歌均为秋日登高之作,所写的景物特点及其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2021-01-21更新 | 17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其四)

杜甫

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生理只凭黄阁老,衰颜欲付紫金丹

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


【注释】①因徐知道据成都叛乱,杜甫曾一度离开成都草堂,避难于梓州(三台)、阆州(阆中)等地。广德二年二月,严武再为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来信邀请诗人重返成都,诗人于阆州还成都途中作诗五首。诗题中的严郑公即严武。②严武此时以黄门侍郎为成都尹,故称“黄阁老”。③紫金丹,烧炼的丹药。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遥想离开成都后,草堂环境的自然遭遇,隐含对风风雨雨的社会现状的焦虑。
B.颔联诗人想到亲手栽种的小松还没长高,而竹子却可能随乱而生四处蔓延的景象。
C.颈联强调生活有了依靠,疗养有了条件,显出诗人对朋友的真诚信赖和内心欢乐。
D.尾联包涵着诗人历经艰难困苦后的无限感慨,也暗含着对严郑公的无限感激之情。
2.颔联中“恨不”“应须”两个词语体现了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2021-11-03更新 | 21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小寒食舟中作

杜  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注】①这首诗大约是作者于公元770年(大历五年)春滞留潭州(今湖南长沙)时所作。②鹖(hé)冠:传为楚隐者鹖冠子所戴的鹖羽所制之冠。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承题,写诗人强打精神,饮酒过节。“强饮”两字意蕴丰富,折射出诗人不欲饮酒、应节当饮、以饮浇愁的复杂心绪。
B.第二句写诗人穷愁潦倒的身世际遇。以儒士之身而戴隐者鹖冠,点出诗人无官无职,包蕴着诗人的无奈与辛酸。
C.第二联传神地写出舟中所见所感。诗人因年迈多病、老眼昏花而产生了“天上坐”“雾中看”的错觉,给人感觉十分真切。
D.尾联总束全诗。面对眼前春江之上青山白云的自然景色,诗人用一 “愁看”将深长的愁思凝聚在“直北是长安”上。
2.《杜诗镜铨》认为结尾写愁“结有远神”,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愁”的原因。
2020-10-22更新 | 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