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西省赣州市四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江西 高一 期末 2023-06-30 4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类的知识,虽说千门万户,浩瀚无涯,扼要讲,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属于自然的,一是属于人文的。整个世界一切现象,也不外乎这两大类。自然指的是属于人以外的一切,人文指的是属于人类社会本身的一切。当然人生亦是自然中一部分,但我们站在人的立场,应该看重人生自己的地位,所以我们将整个世界分为自然、人文两大类,也并无不合自然处。

因为此两大对象之不同,我们求获关于此两大类的知识的方法也不同。据常识讲,自然开始是没有生命的,纯物质的,后来慢慢儿在自然中间产生了生命,慢慢儿又在生命中间产生了心灵。从有了心灵,才又产生了历史。我们研究自然科学,最基本的应该先懂得数学与几何,这些都是属于抽象的,只讲数量与形式,这是一个本身空洞而又能概括一切的学问。

然这是只对自然科学而言是如此的。若我们讲到人文科学,则不可能拿数学、几何的数量形式来概括,应该把人生已往一切实际而具体的经验综合到几个可能到达的最高点,这就成为历史知识了。所以历史是研究人文科学一种最基本的学问,正如数学与几何之对于自然科学般。

试进一步再详说历史的内容!历史是什么呢?我们可以说,历史便即是人生,历史是我们全部的人生,就是全部人生的经验。历史本身,就是我们人生整个已往的经验。至于这经验,这已往的人生,经我们用文字记载,或因种种关系,保存有许多从前遗下的东西,使我们后代人,可以根据这些来了解,来回头认识已往的经验,已往的人生,这叫作历史材料与历史记载。我们凭这些材料和记载,来反看以往历史的本身,再凭这样所得来预测我们的将来,这叫作历史知识。所以历史该分三部分来讲,一为历史本身,一为历史材料,一为我们所需要的历史知识。

如果我们要把已往整个人生的全部经验,完全地记录保留下来,这是不可能的事。人生很繁复,又是很遥远,过去的一去不留了,我们能凭什么方法,把已往的全部人生保留下来、记录下来呢?这既不可能,也是不需要。我们只求在已往人生中,择其特别重要的,保留记载,使我们得根据这套保留和记载,来了解过去的经过,那就已够了。然而这也依然极艰难,这需有一套精卓的技术。第一先要能观察,能观察然后能记载。正像一切自然科学者,也先从观察开始,才能有所记录的。

我们研究历史,既是包括人生的一切经验,我们该先懂得运用某一套的眼光来观察,然后才能得到某一种了解。了解以后才能开始有记载。如我们没有一套观察人生的修养,也就无法了解此人生,即就不可能将人生的一切恰当地记载了。我们根据这一点来讲,可见史学不仅是在保留人类已往的经验,而实际是要观察了解全部的人生,来求得其中的意义和价值,然后才能成为一种恰当的历史记载。史学正是保留人生经验,发挥全部人生中的重大意义和价值,以传诸后世,使后世人能根据这一番经验,来作为他们人生的一种参考和指导的。所以我们可以说,历史是人生全部经验的总记录和总检讨。

(摘自钱穆《史学精神和史学方法》)

材料二:

不可否认,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与中国传统史学在历史观上是冲突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先驱李大钊批评旧史学为神学的、退化的历史观所支配。翦伯赞将传统的历史观归结为神学史观和玄学史观,认为这种神学史观构成了观念论者历史理论的根源,从这一根源上又形成了玄学史观。玄学史观与神学史观本质相同,根本出发点都是“以观念构成的历史来代替具体的现实历史”。在旧史观主导下撰著的史书以阐扬儒家伦理观念为指归。中国旧史学被称为“伦理学的史学”。一则传统历史学成为对儒家伦理观念的注解,而非对实际历史的呈现:二则这种儒家式家族伦理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伦理格格不入。

传统历史观中还贯穿着帝王本位思想。曾参与范文澜主持的《中国通史简编》撰写的金灿然指出,“注重个人,尤其是帝王的丰功伟业、言论行为,忽视广大群众的活动”是“封建的历史学”的缺点之一。这种批判承袭了晚清“新史学”斥君史倡民史的主张而有进一步的发挥。再者,大汉族主义也是中国旧史观的一大偏弊。吴玉章批评旧史普遍“以汉族的历史为中国的历史”。吕振羽的《简明中国通史》表示“尽可能照顾中国各民族的历史和其相互作用,极力避免大民族中心主义的观点渗入”。不过,传统华夷之辨并未从马克思主义史家笔下消失,而是转化为民族主义,主要是对民族气节的伸扬。范文澜在《大丈夫》中表彰民族英雄、在《中国通史简编》中痛斥秦桧、范文程、洪承畴等的投降主义,即是一个典型。中国古代史家中也有少数人能够超越时代的局限而接近于科学的历史观。司马迁、刘知几和王夫之被视为其中的代表。不过,这种不囿于旧观念的传统史家毕竟是凤毛麟角。

(摘编自陈峰《传统史学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范式的构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知识分为自然的和人文的两大类,但由于人属于自然,所以两大类别存在着包含交叉关系。
B.研究自然科学,要从抽象的数量和形式开始,而研究人文科学,则应从实际而具体的经验开始。
C.由于为落后的历史观所支配,中国旧史学成为了“伦理学的史学”,不能呈现具体的现实历史。
D.马克思主义史家反对大汉族主义,但并不抹杀华夷之辨,而是转化为民族主义,伸扬民族气节。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书》《明史》这些历史典籍并没有记载历史的全貌,而是选取了作者认为特别重要的内容,判断重要与否的标准与作者的观念相关。
B.如果没有一套观察的“眼光”,就无法了解及恰当地记录历史,如果“眼光”落后,也会出现了解和记录的偏差,传统历史观就是如肚。
C.有人提出岳飞不是民族英雄,因为他所抗的“金”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宋金战争是民族内部矛盾。这一观点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史学观。
D.司马迁将战败的项羽写入《史记·帝王本纪》,同时也记载了诸多小人物真实的生活状态,打破了帝王本位思想,表现出科学的历史观。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清代过珙认为烛之武能说服秦伯全在“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两句,先令人气平了一半,然后迂回曲折,句句刺进秦伯心窝里。
B.班固批评司马迁“论是非颇谬于圣人”,他则“唯圣人之道然后尽心焉”,于是《汉书》承袭《史记》的内容,却修改了其中的观点。
C.《红楼梦》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四百八十多人,来自各个阶层,所以《红楼梦》被誉为一部直观呈现中国古代社会百态的史诗性著作。
D.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对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提出了批评,他认为不能离开人的欲望来空谈天理,天理即在人欲之中。
4.“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请结合材料一的观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史学观?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鹤的舞蹈

张抗抗

①我相信自己与鹤是有缘的。20世纪60年代末从杭州到北大荒下乡时,我报名的那个农场,就叫鹤立河农场,隶属于鹤岗市。想来在很久以前,三江平原湿地上,一定曾经自由地生活着许多许多的白鹅、灰鹤,那地方因鹤得名。

②但我到达鹤立河农场的连队时,几乎已经见不到鹤的踪影了。水库边草甸深处,偶有一只白色的长脖老鹤,细脚独立,低头于浅水觅鱼。有人走近,它便伸开翅膀迅速仰天起飞,单腿忽而变成两根,垂直悬挂于身后,瘦腿伶仃,白羽飘飘,大有仙风道骨之态。那一刻我几乎惊呆,而后激动不已,从此固执地将此鸟认作白鹅,以给自己一点心理安慰。

③但事实上,那时候三江湿地正被大规模地开发成农田,鹤立河早已徒有虚名了。

1977年,我带着关于白鹤之梦的破灭与一线尚存的人生理想,来到哈尔滨,读书后又留在那儿。有一天,在事先完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境下,白鹤突然出现了——它们以舞蹈的姿势,猝不及防地闯入我的视线。那是我生命中值得庆贺的幸运日,后来的岁月中,它们仍不断地令我陶醉与回味。时隔20余年,当时的情形仍清晰如初、历历在目。

⑤那是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个春天的清晨,我与一位邻居大姐约定去哈尔滨市动物园晨练。我们似乎是被一阵阵嘹亮的号角,或是高亢的呼唤吸引,闻声走到了一座高大的丝网笼前。那一刻,我的呼吸几乎都停止了,我看见了一群白色的和灰色的大鸟,不,是一群真正的仙鹤,正在笼中翩跹起舞——银衣白裙飘飘,身材修长流畅,长颈长腿灵巧敏捷,灰褐色的眼睛彼此深情地凝视对方——它们几乎具备了天才的舞蹈家应有的一切优势,还有内心热烈而疯狂的激情。它们在清晨的第一线阳光中从容地展开了巨大的羽翼,然后轻盈地弹跳,凌空扑转,就像踩着音乐的节拍,一步都不会乱了方寸。伴奏的音乐流淌在它们的血液里,我们人类是听不见的。一只白鹤高雅地踮起足尖,将长喙伸向太阳的方向,一次又一次,总是与其他的鹤擦肩而过,然后一个华丽转身,在笼中奔跑翻腾,掀起一阵忧郁的尘雾——这是白鹤的单人舞,高傲而又孤独。而双人舞的风格则完全不同,那是热情奔放而又光焰四射的:双鹤颈项相绕,四足灵巧地此起彼落,任何一个动作都是互相呼应的,就像人类的拉丁舞那样配合默契;它们不停地追逐嬉戏,扇动着翅膀换位拍打,像是在拥抱与抚慰对方;鹤似以腾跃示欢喜、以展翅示仰慕、以交颈示情爱、以啄羽示亲近。那般缠绵悱恻,难舍难分;那样扑朔迷离,如影随形。鹤在舞蹈时,在天地间释放了它求偶的全部渴望与爱意,忘我忘情、如痴如醉,令观者惊美而自愧不如。当笼中所有的鹤都一同起舞时,犹如风起云涌、电闪雷鸣,一场气势磅礴而壮美的集体舞开始了,整个笼子似乎都在震撼。我听见了雄浑的交响乐,还有旷野春风的呼啸;然而,眼前白鹤的狂舞却旁若无人,依旧悄然无声地进行着。

⑥那一刻,我相信天下所有见过鹤舞的人,都会为它们的真诚率性而深深感动。

⑦也许再没有哪一种动物,能比鹤的舞蹈更奇妙、更精美、更富于感情色彩了。20多年前我曾见过笼中之鹤的舞蹈,从此终生不忘。但也因而有一丝悲哀挥之不去,我只能想象着那些栖居在蓝天野地的鹤群,大自然辽阔的舞台,会使它们的舞蹈更加舒畅与自由。

⑧在扎龙见到一位春夏常出没于沼泽,业余拍摄野生鹤群的企业家王克举,并参观了他自费建立的扎龙梦鹤苑主题公园。前后十余年,他拍下野生鹤冬夏生活形态图片近万幅,在梦鹤苑几排红砖平房的白墙上,悬挂着几百帧扎龙丹顶鹤与大天鹅的艺术摄影图片。色彩光影、雪雾水波、鹤立鹤飞鹤鸣鹤舞,千姿百态,让人流连忘返。有人以这种方式,将仙鹤自创自演的舞蹈,在镜头中永久珍藏。

⑨当然还有更为重要的另一种形式的挽留,留住湿地沼泽——适宜野生丹顶鹤居住的自然生态环境。齐齐哈尔市政府及扎龙自然保护区,在这20多年间已是竭尽所能、不遗余力。李局长告诉我,扎龙的当务之急,需要设法将苇荡中遗存的几十家农户,全部迁出保护区。北大荒是仙鹤的故乡。据悉,当年知青大量开垦的湿地,近年已陆续退耕还草。

⑩我相信自己是与鹤有缘的:我的两个外侄女,公爹为她们各自起名为鹤立与鹤飞(我事先并不知情)——愿以此怀念那些美丽的白色大鸟,再不会被我们忘却或忽视。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下乡时来到农场连队,日常很难见有仙风道骨之态的鹤,栖息地虽然叫鹤立河,但此地几乎早已见不到鹤的踪影。
B.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我相信自己与鹤是有缘的”,可看出“我”与鹤似乎有夙缘,长期执着于鹤之梦。
C.文中大段对鹤的描写,生动可感,令人神往,表明“我”对鹤由衷的喜爱,用一颗诚挚的心发现、欣赏鹤之美。
D.从文中“从此固执地将此鸟认作白鹤,以给自己一点心理安慰”可体会出,“长脖老鹤”是作者最钟情的动物。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那一刻,我的呼吸几乎都停止了”“我听见了雄浑的交响乐,还有旷野春风的呼啸”,通过侧面烘托,间接强化、突出了鹤的形象和品性。
B.“似以腾跃示欢喜、以展翅示仰慕、以交颈示情爱、以啄羽示亲近”是比喻、排比的手法,直接、生动、鲜活地展示出鹤的形象。
C.第八段承上一段联想到的大自然中的野生鹤,同时启下一段中另一种形式的挽留—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D.“鹤”这一形象贯穿全文,围绕它串联起了鹤立河农场插队、动物园偶遇、扎龙拍鹤人等材料,它也是文章表情达意的聚焦点。
8.请结合文本分析文中鹤的形象特点。
9.有学者评价,张抗抗的文学气质,既温暖亲切,又理性硬朗,请结合文章加以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之从洛阳南出轘辕,良引兵从沛公。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

汉元年正月,沛公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曰:“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隙;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巨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高帝,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B.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C.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D.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古代爵位名,五等爵的第二等,比“伯”低一等。韩信、周勃等人都曾被封这一爵位。
B.公,对人的敬称。秦末刘邦起兵于沛,大家称他为沛公。
C.高帝,为“高皇帝”简称,是开国皇帝的谥号之一。谥号是一种带有褒贬色彩的称号。
D.崩,是古代对帝王和王后的去世的称呼;卒,原本是对大夫死亡的称呼,后来成为死亡的通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良轻财爱国。韩国破亡之时,张良家有奴仆三百人,他拿出全部家财来寻求刺客暗杀秦王,为韩国报仇。
B.张良足智多谋。他仔细分析敌方情况,献计刘邦,并亲身利诱秦军将领,趁秦军防备懈怠之时一举拿下咸阳。
C.张良功勋卓著。他献计大败晓关下的秦军,破除项羽疑心,荐举良才解除危难,为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D.张良淡泊名利。在高帝封赏有功之臣,想把齐地的三万户封赏给张良时,他婉言谢绝了重赏。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
(2)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
14.当高帝给张良三万户封赏时,张良为什么婉言谢绝?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兴

杜甫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注】①信宿:再宿。这里有一天又一天的意思。②匡衡:西汉经学家、大臣,元帝时位至丞相。多次上疏陈述自己对朝廷政策的意见。③抗疏:上疏直言。杜甫任左拾遗时,曾上疏言事,论救房琯。④刘向:汉朝经学家。宣帝时任谏大夫,曾因反对宦官而下狱,免为庶人。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写于秋天,身处秋风萧瑟之时,诗人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
B.首联写城里千家万户都静静地沐浴在秋日的朝晖中,江楼坐拥在青翠的山峰中。
C.颔联写渔人连续在船上过夜,此时正泛着小舟在江中漂流,燕子依然展翅飞来飞去。
D.全诗既有动景,又有静景,诗人以动衬静,对静景的描写看似宁静却并不宁静。
16.本诗由眼前秋景而生感,试结合诗句分析诗人生发出哪些感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