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52 题号:941990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唐代中秋文化寻绎

张之为

中秋是我国源远流长的时令节日,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君王的祭月仪典,而演变为民俗节日,据现有资料考察,是唐代的事。唐是中秋节发展的关键时期,形成了形式多元、内涵丰富的中秋文化,奠定了流衍至今的中秋节俗的文化基调。

中秋节的形成,唐玄宗是关键人物。开元十七年,玄宗将自己降诞之日八月初五定为“千秋节”(《唐会要》卷二九)。这是唐代最重要的大节,举国欢庆。庆典上,玄宗要向四品以上的官员赐金镜,群臣献寿,也要进奉宝镜。这些镜子被称为“千秋镜”。“月宫镜”就是千秋镜的一种,纹饰上或有明显的月轮图案,或刻画桂树、嫦娥、蟾蜍、玉兔等月宫神话元素。唐代月宫镜中出现的形象系统与今日所流传的基本一致,说明当时对月宫世界的想象已经成熟。

《太平广记》记载了一个玄宗游月宫的故事,约略如下:开元年间的中秋十五日夜,玄宗在宫中玩月,被一名叫罗公远的异人接引前往月宫,见到仙女数百,素练霓衣,舞于广庭。玄宗于是密记其声调,归召伶官,依其声调,作《霓裳羽衣曲》。(《太平广记》)

这则材料的重要性非比寻常。它揭示了从八月五日千秋节向八月十五中秋节转换的契机。中秋玩月习俗多见于中晚唐之后,暗示了玄宗死后,千秋节自然消亡,中秋节才转而代兴。两者的民俗记忆互相勾连:盛世天子玄宗、盛大的欢宴、月神话的元素、赏月的行为。更重要的是,这个故事透露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信息,那就是神话正在向艺术领域渗透、转移。

中秋文化同样渗透到了文学领域中。赏月是中秋节俗的核心,唐诗当中也出现了大量的咏月诗。其实“月”是诗歌最古老的意象之一,《诗经•陈风•月出》就有“月出皎兮”的经典咏叹。但唐代的咏月诗有其独特之处。翻检《全唐诗》,常见八月十五“与诸公望月”“同诸客玩月”“与某某赏月”这样的题目,还有多人燕集,同题共作的。这充分说明唐代中秋的赏月活动不再是个人行为,已经群体化,形成了节俗。同时,唐咏月诗中开始非常密集地出现月宫、桂、蟾蜍、玉兔、嫦娥等神话意象。这种前所未见的现象,是唐代月神话影响力扩大的直接反映,它已经渗入了文学创作,并逐步生成固定的意象群。最值得关注的是,唐咏月诗不但吸收了月神话的元素,在主题表现上,也超越了朴素的追求长生久视的宗教情感,越来越重视审美体验与情感共鸣。

早在千余年前的唐代,中秋文化已经深入了中华文明的肌理。古希腊苏格拉底曾有“认识你自己”的哲学宣言,实际上,无论中西,对拥有深厚积淀的灿烂文明古国,考镜源流、追溯历史,不仅是寻根、体认自我,更是为了传承、发展与未来。

(摘编自《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秋节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君王的祭月仪典,而唐是中秋节发展的关键时期。
B.《太平广记》是非比寻常的材料,它揭示了从八月五日千秋节向八月十五中秋节转换的契机。
C.从唐代月宫镜来看,人们对月宫世界的想象在当时已经成熟,镜中已出现桂树、嫦娥、蟾蜍、玉兔等月宫神话元素。
D.唐诗当中也出现了大量的咏月诗,唐咏月诗中开始出现月宫、桂、蟾蜍、玉兔、嫦娥等神话意象,这种前所未见的现象。
2.下列对文章的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从器物、故事材料、文学三个方面,论证了唐代是中秋节发展的关键时期,中秋文化已经深入了中华文明的肌理。
B.文章认为,根据现有资料,中秋节成为—种民俗节日是唐代的事。唐代形成了形式多元、内涵丰富的中秋文化,奠定了中秋节俗的文化基调。
C.玄宗游月宫的故事,暗示了暗示了玄宗死后,千秋节自然消亡,中秋节才转而代兴,同时还暗示了神话正在向艺术领域渗透、转移。
D.唐代的咏月诗表明,月神话已渗入文学领域,神话中追求长生久视的宗教情感已逐渐被诗中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共鸣超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平广记》中有一段这样的记述:“玄宗……前往月宫,见到仙女数百,素练霓衣,舞于广庭。”这其中带有明显的月神话的元素。
B.“月”大量出现在唐诗的诗篇中,其中不少诗篇记录了中秋赏月的节俗,有助于后人探寻中秋文化。
C.中秋节俗中对明月的玩赏行为本身就具有强烈的审美因素,表明了人们已经艺术地审视月宫这一神话世界了。
D.实际上,无论中西,对拥有深厚积淀的灿烂文明古国,追溯中秋文化历史,就是为了找寻民族文化的根,体认自我。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学技术作为在劳动实践中形成的对外部世界(自然)的规律性认识及运用规律创造出的有利于实践活动开展的各种方法和手段,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从最初的狩猎、采集,到后来的驯养、种植等,都需要人类对劳动实践对象的属性有充分认知,并根据认知结果寻求和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工具和方法来展开实践活动。这种在对劳动实践对象的属性认知基础上寻求和探索相应的劳动工具和方法的行为,构成了科技活动的最初样态。

与此同时,劳动实践对象遵循着特定的生长规律,这要求人类在运用科技开展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尊重其客观规律,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最终促成了科技与伦理的有机结合,科技活动遵循自然规律的要求成为早期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伦理准则。而在工业社会,随着资本逻辑横行,追求利益最大化让包含科技在内的人的多数活动陷入功利主义之中,出现了科技与伦理相分离的异化景观,科技沦落为向自然无节制索取物质利益的冰冷工具。科技与伦理分离下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让人们充分意识到重塑科技活动的伦理维度、实现科技生态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科技生态创新伦理要求实现科技与自然的有机统一,即在科技发展和应用过程中时刻遵循自然规律,实现科技的经济效益和生态原则的有机结合。这种有机统一体现在科技发展和应用的动机及全过程中。就科技发展和应用的动机而言,科技要自觉放弃原有的唯经济增长的错误认识,使科技发展和应用从一开始就在自然资源可循环再生、生态系统平衡稳定的伦理预设下开展。就科技发展和应用的过程而言,科技要具.备对发展和应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有害废弃物进行有效降解的能力和方法,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之覆辙,实现科技的无废化、清洁化生产应用,真正实现科技活动遵守自然规律的生态化转变。

科技生态创新伦理还要求实现科技与人的有机统一,这是确保科技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前提条件。在工业文明社会中,私有制下的资本逻辑在促进科技长足发展的同时,也让科技逐步走.上与人分离的异化之路。科技由早期社会中协助人更好地开展劳动实践以获得维持生存所需的物质资料的为人性特质,蜕变为“与劳动(人)相对立的、服务于资本(利益)的独立力量”。资本逻辑下科技与人分离的结果,使得科技活动漠视自然规律对人的生存的重要性,而单单寻求利益最大化,最终导致生态危机在全球蔓延。

因此,要实现科技与自然有机统一的伦理诉求,就要克服科技与人分离的异化状态,回归科技为人而存在的本质属性,只有这样才能促成科技回归自然、尊重自然规律。

(摘编自刁龙《从伦理视角看科技生态创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技术既是对象属性的认识,也是具体的手段,二者的统一促成了科技与伦理的结合。
B.在早期人类社会,科技与伦理已经有机结合,遵循自然规律行事是当时普遍的伦理准则。
C.在工业社会,对利益的过度追求使科技发生异化,最终导致既与自然分离,也与人分离。
D.科技生态创新伦理要求科技活动抛弃追求经济增长的思想,生产过程无废化、清洁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揭示了科学技术的内涵之后,用狩猎、种植等人类实践活动对其内涵进行了具体的阐释。
B.文章通过历史演进的论证方式,凸显了早期人类社会和工业社会在处理科技与伦理关系上的差异。
C.文章第三段从两个方面着手,对科技生态创新伦理中科技与自然的有机统一-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
D.文章大体按照阐释概念、提出面临的问题、给出解决办法的顺序对科技生态创新伦理进行了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认识世界的方法和手段,其探索行为在早期以最初样态的形式呈现,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科技活动。
B.人类之所以在科技活动中有所不为,是因为认识到了科技活动的对象具有特定的生长规律。
C.企业通过研发创新,向市场推出质优价廉的可降解塑料袋,这体现了科技与自然的有机统一。
D.只有使科技重新具备为人性特质,才有可能使科技与自然和谐共存,从而缓解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2020-05-08更新 | 8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苏东坡论唐朝大诗人兼画家王维(字摩诘)的《蓝田烟雨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曰:‘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此摩诘之诗也。或曰:‘非也,好事者以补摩诘之遗’。”

以上是东坡的话,所引的那首诗,不论它是不是好事者所补,把它放到王维和裴迪所唱和的辋川绝句里去是可以乱真的。这确是一首“诗中有画”的诗。“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可以画出来成为一幅清奇冷艳的画,但是“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二句,却是不能在画面上直接画出来的。好画家可以设法暗示这种意味和感觉,却不能直接画出来。诗中可以有画,像头两句里所写的,但诗不全是画。而那不能直接画出来的后两句恰正是“诗中之诗”,正是构成这首诗是诗而不是画的精要部分。

然而那幅画里若不能暗示或启发人写出这诗句来,它可能是一张很好的写实照片,却又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品——画,更不是大诗画家王维的画了。这“诗”和“画”的微妙的辩证关系不是值得我们深思探索的吗?诗中有画,而不全是画,画中有诗,而不全是诗。诗画各有表现的可能性范围,一般地说来,这是正确的。

中国古代抒情诗里有不少是纯粹的写景,描绘一个客观境界,不写出主体的行动,甚至于不直接说出主观的情感,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所说的“无我之境”,但却充满了诗的气氛和情调。唐朝诗人王昌龄一首题为《初日》的诗云:

初日净金闺,先照床前暖;斜光入罗幕,稍稍亲丝管;云发不能梳,杨花更吹满。

王昌龄这首诗,使找想起德国近代大画家门采尔的一幅油画,那画上也是灿烂的晨光从窗门撞进了一间卧空,乳白的光辉浸漫在长垂的纱幕上,随着落上地板,又返跳进入穿衣镜,又从镜里跳出来,抚摸着椅背,找们感到晨风清凉,朝日温煦,室里的主人是在画面上看不见的,她可能是在屋角的床上坐着。

门采尔这幅画全是诗,也全是画;王昌龄那首诗全是画,也全是诗。诗和画里都是演着光的独幕剧,歌唱着光的抒情曲。画里本可以有诗,但是若把画里每一根线条,每一块色彩,每一条光,每一个形都饱吸着浓情蜜意,它就成为画家的抒情作品,像伦勃朗的油画,中国元人的山水。诗也可以完全写景,写“无我之境”,而每句每字却反映出自己对物的抚摩,和物的对话,表出对物的热爱,像王昌龄的《初日》那样,那纯粹的景就成了纯粹的情,就是诗。

但画和诗仍是有区别的。诗里所咏的光的先后活跃,不能在画面上同时表出来,画家只能捉住意义最丰满的一刹那,暗示那活动的前因后果,在画面的空间里引进时间感觉。而诗像《初日》里虽然境界华美,却赶不上门采尔油画上那样光彩耀目,直射眼帘。然而由于诗叙写了光的活跃的先后曲折的历程,更能丰富着和加深着情绪的感受。

诗和画各有它的具体的物质条件,局限着它的表现力和表现范围,不能相代,也不必相代。但各自又可以把对方尽量吸进自己的艺术形式里来。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艺术意境”。

(节选自宗白华《美学散步·诗(文学)和画的分界》,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蓝溪白石出”一诗虽为好事者所补,但把它和王维其他诗作放在一起,亦可以假乱真。
B.“空翠湿人衣”虽不能在画面上直接画出来,但好的画家可以设法表现这种意味和感觉。
C.王昌龄《初日》诗用“云发不能梳”暗示在晨光入户、杨花满地之景中有一位女子存在。
D.诗画虽各有不同,但能把对方尽量吸进自己的艺术形式里来,扩展其表现力和表现范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苏东坡对王维《蓝田烟雨图》的评价引入话题,展开对诗与画关系问题的探讨。
B.文章通过对王昌龄《初日》诗和门采尔一幅油画的对照分析,论证了诗与画的不同。
C.文章举伦勃朗的油画和元人山水画的例子,意在论证画作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抒情的。
D.引入论题后,文章先论证诗和画的同和异,最后强调诗画圆满结合是谓“艺术意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描绘了一个客观境界,不写出主体的行动,甚至于不直接说出主观的情感,属于“无我之境”。
B.“巴山夜雨涨秋池”“月移花影上栏杆”中“涨”和“移”两个动词所涉及的时间变化是很难在绘画作品里直接表现出来的。
C.诗中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生动,画中有蒙娜丽莎微笑的神秘,证明一流的诗人和画家是能够消除画和诗的区别的。
D.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这句话同样可以用来论证绘画和诗歌的关系。
2021-12-15更新 | 13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回眸六十多年来的中国当代文艺批评史,我们的批评始终停滞在对作家、作品进行鉴赏的层面。这不仅是因为大部分批评家的理论基础和人文修养先天不足,更重要的是因为我们的批评家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批评与评论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文学活动。前者是融形上与形下为一炉的哲思,而后者却只是一种文法阐释和欣赏活动。也就是说,当“批评”上升到“判断”(即“批判”)的层面时,其批判精神就起着主导作用了。这就是雷蒙·威廉斯所说的“带有意识形态的”哲学批判式的文艺批评。

文艺批评当然可以赞颂,西塞罗就声称“文学称赞是对德行的最高奖赏”。但它只能是批评观念与方法的一种。六十多年来,我们给作家的待遇让全世界羡慕和瞩目,它在体制层面上就规定了作家和艺术家享有至高的荣誉和权力。在这一体制下,我们不得不承认只有“歌德派”才能获取更大利益。这种精神萎缩同时传导给文艺评论界,使其失去了批判的立场。

在中国的文艺界,一个更加温和的批评术语——评论——开始频繁出现。这三十年来,“评论”甚至已经基本替代了哲学层面的“批评”。于是,文艺界充斥着对一切作品的褒扬。这种风气一俟遇到适合的生存环境,便会产生巨大的能量,严重危害文艺批评的声誉。20世纪90年代以降,由于消费文化的侵入,阿谀奉承的“评论”开始大行其道,捧杀了作家,捧杀了作品,最终捧杀了中国的文学艺术。“评论”失去了“批评”的锋芒,毫无批判精神可言,跪倒在拜金主义的裙下。没有非难、没有指责、没有吹毛求疵,文艺就没有危机感。当文艺批评成为作家、作品的吹鼓手和抬轿夫,成为金钱的奴仆,死亡的就不仅仅是批评本身,它与文艺作品一起走进了坟墓。

如今中国的批评恐怕更缺乏的是那种对自己同党、同派、同宗、同门、同志、同仁的批评。“党同伐异”易,“挞伐同党”难!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下的“圈子”文艺也是阻碍正常的文艺批评的重要因素之一。殊不知,文艺批评的本质与精魂就在于它永远忠实于对思想和艺术的独特阐释,它的天平永远倾斜在艺术的真理一端,而不受任何亲情和友情的干扰。

自20世纪90年代以降,批评家们纷纷抹去了观念的棱角和思想的锋芒,失去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批评风骨。其实,批评家都知道一个常识:如果没有怀疑与批判的精神做导向,没有犀利和独到的批判精神做基础,文艺批评是毫无意义的。当20世纪90年代人们都在高声呼吁“人文精神”的时候,我们恰恰丢失了人文学科的灵魂。这是一个“丧魂落魄”的时代,只有极少数人还在苦苦寻觅那条人文学科的“黄金通道”——在没有批判的年代里寻找批判的武器。

(选文有删改)

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当代文艺批评停滞在鉴赏层面,归根到底是批评家将融形上、形下为一体的哲思与文法阐释、欣赏活动混为一谈。
B.正是因为温和派的“评论”,才导致中国当代文艺界充斥着对一切作品的褒扬,严重危害文艺批评的声誉。
C.当文艺批评只会阿谀奉承,丧失了批判功能,不仅会使文艺失去危机感,甚至会与文艺作品一同走向死亡。
D.很多作家因为失去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批评风骨,而最终丢弃了人文学科的灵魂,成了“丧魂落魄”的时代的弃儿。
2.根据内容,最适合做选文标题的一项是
A.中国当代文艺评论现状B.中国当代文艺批评现状
C.中国当代“圈子”文艺D.中国当代文艺“风骨”
3.根据选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中国当代文化领域缺乏批判精神的原因。
2019-11-25更新 | 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