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3 题号:1099491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的文化断裂

科举制度的取消对中国现代化造成的困难在于,原有的形成社会精英的方式由此而发生突然的断裂。正如一些研究者指出的,曾经由科举制度给社会提供的内聚力量,在其后几十年中一直都没有恢复过。科举制度的取消既然产生如此多的消极后果,这是否可以得出一个保守倒退的结论,即中国根本不应该进行以科举制为核心的教育体制改革?显然不应得出这样的结论。变革不适应于时代要求的旧制度,毕竟是历史的大趋势。但采取什么方法,使制度改革可以取得真正的效果,则应是改革者考虑的最为关键的问题。

众所周知,在传统中国农村社会,存在着一个以士绅为主体的精英阶级。科举制所造成的社会流动性,使中国的农村社会存在着独立于城市的文化系统,这一文化系统是由士绅地主、宗族组织与相应的宗族学校私塾构成的。

在传统科举制度下,农村士绅通过科举所拥有的士绅身份,是保持其在农村中的精英地位的基础。他们正是借助这一身份与地位,获得社会的尊重,并成为农村社会与文化生活的主导者与组织者。正如张仲礼先生所指出的,“士绅作为一个居于领袖地位和享有各种特权的社会集团,也承担了若干社会职责。他们视自己的家乡福利增进与利益保护为己任。在政府官员面前,他们代表了本地的利益,他们承担了诸如公益活动、排解纠纷、组织修路筑桥、开河建堤等公共工程,此外,还组织地方治安,征税,弘扬儒学,兴建学校等农村社会生活的各项工作。”在这一文化系统中,由于宗族所拥有的相当数量的学田、义田、义学的存在,相当一部分同族子弟不分贫富均可以通过就读于本族的宗族学校,获得一定的文化知识,并成为农村的准文化人。据一些国外学者统计,近代以前,中国南方农村不少地区的识字率比20世纪20、30年代更高,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可以从这种农村精英文化系统所维持的文化生态平衡得到解释。

由于这一农村文化系统的存在,中国农村社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主性。这是因为,传统农村士绅起到了国家与农村社会的中介作用。他们一方面代表官府向农民征税,另一方面又利用他们的特殊身份地位,而对官府保持自己的影响力。这就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农村地方利益的代言人。然而,由于科举的废止,对于农村士绅说,无异于釜底抽薪。此后中国农村中不再存在一个稳定的士绅阶级充任农村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态环境的组织者与调节者。另一方面,学堂则成为跻身政界的唯一出路,而学堂均在省城和京城,又由于城市集中着财富、名位、权力这些社会稀缺资的巨大优势,这样,自民国以,就出现了大批农村知识青年不断地被城市吸纳并脱离农村的“无根化”过程。农村知识分子大量地单向地向城市流动,并在城市中去寻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与空间,是清末民国以社会变动的一个基本趋势。与此同时,由于农村文化人缺乏再生机制,农村文化生态从而持续退化与空洞化。在这种背景下,农村基层的权力结构发生什么变化?正如美国学者杜赞奇所指出的,“到了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政权落入另一类型的人物之手。他们大多希望从政治和村公职中捞到物质利益,村公职不再是赢得公众尊敬的场所而为人所追求。”“传统村庄领袖不断被赢利型经纪人所取代,村民们称其为‘土豪’、‘无赖’或‘恶霸’。这些人无所不在,影响极坏。……进入民国之后,随着国家政权的内卷化,土豪劣绅乘机窃取各种公职,成为乡村政权的主流。”可以说,民国初年以后,主宰农村命运的,正是这样一些没有文化、甚至只有反文化的社会阶层。

科举制度的取消,实际上只是中国农村文化生态失衡的开始,农村智力资向城市的单向流动,此后数十年从没有中止过。除了那些心存田园浪漫情怀而下乡过几天“悠然见南山”悠闲日子的城市文人雅士外,农村不再是吸引人们的去处。

1.科举制度的突然废除为什么会造成中国农村文化的断裂,以下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科举制度废除后,在城市的学堂及财富、名利、权力吸引农村知识分子不断涌入,使农村文化生态持续退化和空洞化。
B.科举制度使农村士绅通过科举拥有士绅的身份,保持着在农村的精英地位,并成为农村社会与文化生活的主导者与组织者。废除科举后,他们无法再充任该角色。
C.心存田园浪漫情怀而下乡过几天“悠然见南山”悠闲日子的城市文人雅士不能给农村带经济利益和文化提升。
D.科举制度废除后,一些没有文化、甚至只有反文化的社会阶层掌控了农村基层政权。
2.属于“由于这一农村文化系统的存在,中国农村社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主性”中的“自主性”的一项是(     
A.农村青年可以不断向城市流动。
B.稳定的士绅阶级充任农村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态环境的组织者与调节者。
C.同族子弟不分贫富均可以就读于本族的宗族学校。
D.科举制度给社会提供的内聚力量。
3.下列有关文章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绅士作为一个居于领袖地位和享有各种特权的社会集团,也承担若干职责。这些职责主要是文化方面的。
B.然而,由于科举的废止,对于农村士绅说,无异于釜底抽薪,意思是农村士绅完全失去了做官从政的机会。
C.科举制度的取消,实际上只是中国农村文化生态失衡的开始,从此,农村不再是吸引人们的去处,任何人任何情况下都不再愿意去农村。
D.近代以前,中国南方农村不少地区的识字率比20世纪20.30年代更高,原因就在农村精英文化系统维持了文化生态平衡。
2020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宋哲学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既是先贤圣道,亦隐喻家国大义。因此,家国情怀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从未缺席的主题,诗词中的家国,既有“边塞况味”,也有“忧国忧民”。

“边塞况味”,莫如盛唐四大边塞诗人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他们开创了中国边塞诗词的巅峰时代。王昌龄有感于汉将李广的英雄气概而作的《出塞》句句宣誓,字字慷慨,尽显盛唐人保家卫国的决心。王之涣留存于文学史的诗作已不多,但《凉州词》的余响不绝于耳,尤其是那两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与杨柳,春风与玉门关,离家已经平添几分忧思,而更为堪忧的是,面对这茫茫荒漠,连表达思念的杨柳枝都找不到。玉门关,自古就隐喻着边塞情绪,诗人把它放在这里,更显回乡之路漫长悠远。忧愁虽然有,但比忧愁更强烈的是慷慨,乡愁之上,还有家国荣誉,这远远高于个人悲情。边塞将士们的坦荡着实令人叹服。于是,我们不难理解,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何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悲壮却不凄凉了。

“忧国忧民”诗词所体现的则是国与民在战争中的苦难。忧国,既有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又有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更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捐躯赴国难”这面旌旗下,辛弃疾一腔热血奔赴《破阵子》,陆游逝前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殷切期待。忧民,最深情的则非杜甫莫属了。朱熹论杜甫人格,将他与颜真卿、诸葛亮、韩愈、范仲淹并举为“君子”,意为“品格高尚的人”。朱熹认为他们“其所遭不同,所立亦异,然求其心,则皆光明正大,疏畅洞达,磊磊落落而不可掩者也”。杜甫的“磊磊落落”是他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他的“三吏”“三别”像一部史诗,记录着战争中百姓的艰辛。“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的年轻人;“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的老人;“存者无消息,死者为沉泥”的受难者,这些形象直指人心。杜甫爱民之情丹心耿耿,情义相照。

家国情怀,已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积淀于文化中的审美基因。它深隐于华夏灵魂深处,昂而不做,光而不妖。它内敛、融达,成就了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种文化自信与古典诗词偕隐同行,玲珑剔透,流光溢彩,超越了空间,点亮了时代,烛照千秋,辉映未来。

(摘编自《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家国情怀是中国古典诗词永恒的主题之一,使得张载名言具有先贤圣道、家国大义。
B.文中的“边塞况味”,有的表现为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有的流露出比乡愁更强烈的家国荣誉感。
C.文中举王昌龄的《出塞》为例,意在表达王昌龄对李广英雄气概的敬佩。
D.朱熹认为“君子”就是“品格高尚的人”,尽管他们的遭遇各不相同,但其“磊磊落落”中必然有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引用张载名言,对其阐释后,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B.作者以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例论证即使在乡愁如此浓郁的诗里,家国情怀也未曾缺席。
C.文章第二、三两段从边塞况味到忧国忧民,层层深入地论述了古典诗词的家国情怀。
D.文章采用“总一分一总”的论证结构,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古典诗词中的家国情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贤们诗词中的“忧国”体现在为国奉献的义勇和担当上,“忧民”体现的是国与民在战争中的苦难。
B.唐代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诗人,共同开创了中国边塞诗词的巅峰时代,他们成就了无与伦比的盛世唐朝。
C.家国情怀积淀于中国古典诗词的字里行间,深隐于薪火相传的民族血脉,它成就了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
D.文章从家国情怀的角度,挖掘出我国古典诗词的文化价值,让我们在认同中传承,在践行中坚定信心。
2020-02-18更新 | 8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既源自历史长河中各民族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也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注重从中华文化发展传承的视角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演进过程,进而深度把握其理论内涵。

从社会心理学视角看,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有其固有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研究认为,这种文化心理结构是民族历史地形成的生存条件的内化和观念形态的文化在民族心理中的凝结沉淀,是由共同的民族文化背景所塑造和陶冶而成的共同的基本人生态度、情感方式、思维模式、致思途径和价值观念诸方面所组成的有机的总体结构。换言之,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形成的过程是族群文化符号在漫长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由族群内部传递、整合、固化的心理过程,一经形成就表现出相对稳定的思维特征与价值取向,制约着群体内部的思维和行为,并诉说着它的历史与文化。

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在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和多元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诸如“具象”“比类”“自反”等思维特征,文化心理在代际发展的进程中凝结为“天人合一”“物我统一”等文化规律、“中庸”“礼”“仁”等文化品质、“崇德求善”等心理准则,这造就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的民族性格,以及追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秉持诚信、守则、求和的心理特征。

通常来说,民族文化心理传递着民族文化精神和文化特质。文化认同心理越是趋于“求稳”,民族文化认同感就越为强烈。钱穆曾提出,中华民族是信奉“和”的民族,“和”即是“和谐”,“和”的文化传递着“合”的精神。“合”的古汉字由食器与盖子组成,有闭合、合拢的意思,民族之合是自然规律,民族和谐亦是国家追求,中华民族的血液中自古流淌着和谐统一的文化认同的基因。伴随历史发展,“合”的意识不断加强并形成自觉,民族文化亦随之凝聚与沉淀,再通过文化符号的承载与流传,成为当今民族团结与进步的源泉。儒家文化倡导“礼之用,和为贵”,“中庸”思想进一步传递了“和谐求稳”的文化认同心理。无论是朴素的辩证法,还是“阴阳道合”的规律总结,都是去两极化的、稳定的文化追求,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劳作实践中,集所有物质与精神的传承和积淀,逐步形成了稳定的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在漫长历史中守护与传承着中华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与历史书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基础。纵观历史,在延续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文化认同也便植根于中华民族心理之中,并进一步加固了民族共同体。

(节选自张健《文化符号、文化心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就离不开文化的认同。
B.一个民族固有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决定着这个民族的思维特征、价值取向以及行为。
C.“中庸”“礼”“仁”等文化品质造就了中华民族秉持诚信、守则、求和的心理特征。
D.儒家文化倡导的“礼之用,和为贵”就反映出民族文化特质及强烈的文化认同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着重从民族文化心理的角度论述文化认同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问题。
B.文章用钱穆提出的中华民族信奉“和”来论证中华民族追求和谐统一的文化心理。
C.文章开头提出论题之后横向分层论述了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问题,最后总结论述。
D.本文基于中华民族特有文化这一背景着重从理论上分析论证,说理透彻,令人信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
B.一个民族固有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是由情感、态度等多种元素组成是有机总体结构。
C.随着中华民族“合”的意识不断加强及文化传递便形成了“和”的文化认同心理。
D.只要延续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1-01-23更新 | 13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个人层面来说,语言已成为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现在,招聘单位对应聘人员的考核大多首先看他的语言素养与语言能力。从国家层面来说,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语言政策,将确保各民族之间的和谐相处,促进各民族、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科技的交流与发展。

如今,处于万物互联的信息时代,国家语言能力跟国防、经济、科技等各方面信息获取的能力,跟信息资源的储备、利用、保护的能力都成正比;国际交往、交流与合作、谈判以及国际利益的争取与维护,都需要有很强的语言能力支撑。八年多来的事实表明,语言和语言教学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起到了非常好的桥梁作用、沟通作用。而语言跟经济的关系更是越来越密切,语言已成为重要经济资源,其产业可直接为国家创造可观的产值。

目前大家在平时说话、写作中,在纸质媒体和视频媒体上,受网络语言影响,不注意语言表达,不注意语言修养,语言方面的毛病随处可见。除了用词、造句不规范之外,随意使用网络词语、中英夹杂、窜改成语也屡见不鲜,有些年轻人还以此来显示自己的“能耐”。

(摘编自陆俭明《“学好语文是学好一切的根本”》)

材料二:

大众传媒长期承担着社会文化教养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重要角色,报纸、广播、影视媒介等概莫能外。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报纸为代表的大众传媒是提高识字率、提升国民文化素质的重要依托。农村大喇叭广播是推广普通话、普及卫生常识和农业科技知识的重要手段。此后,电影下乡更使公共文化服务得以从城市推进到农村基层社会。然而,随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传媒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对受众的文化引导开始让位于对“用户”的满足甚至迎合,这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兴起后变得尤为显著。虽然传统报纸、广播、电视仍试图保持自身对公共议题、社会文化和语言品位的坚持,但是,当碎片化的表达方式日趋流行,当短视频、颜文字、字母词日渐改写社会表达习惯,这种坚持和尝试也变得苍白。

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审美,但总有跨越无数时代的经典值得传承。在社交网络日益普及的当下,《中国诗词大会》《汉字听写大会》《朗读者》等语言文化传承节目同样吸引了大量年轻受众,成为文化传播中的“爆款”。传媒业从未以如此高的频度和广度渗透到所有人的生活之中,并介入和伴随少年儿童的成长和学习。正是在这种时刻,传媒更应肩负起涵养社会语言文化的使命,传媒及其从业者都应尝试突破单调的网络语言体系,为受众提供更具文化价值和历史营养的内容。

(摘编自翟秀凤《传媒应肩负涵养语言文化的职责》)

材料三:

中小学是语文素养培养的基础阶段,踏入职场后是语文素养的体现阶段,而作为承上启下的大学应是语文素养的飞跃阶段。从实用角度看,许多单位的工作传达、总结、计划等大都以书面形式开展,对语文素养高的人才需求很大。更重要的是,语文素养是综合素质和个人修养的重要组成。

高校作为大学生的培养单位,应当从简单的专业技术培养向综合素养培养转变。语文素养和技术学习不是非此即彼的矛盾两端,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此外,许多现代技术都有语文的参与,比如,当前人工智能辅助新闻写作、智能诗歌创作系统等都是计算机技术和语文知识结合的典型体现。

然而,部分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和方式陈旧,亟须课堂改革。大学语文素养的提升当以激活大学生的语文热情为前提,采用丰富直观的教学材料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开展辩论赛、读书会等语文社团活动吸引学生。同时,营造丰富的校园文化环境,比如邀请大师名家开讲座,举办诵读大赛、诗词大会等活动,使大学生随时能受到人文精神的润泽和熏陶,提升语文素养。

(摘编自王素改《大学应成为语文素养的飞跃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能力和语言素养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国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当下处于万物互联的信息时代。
B.目前大家的语言能力和语言素养受到网络语言的影响,出现了许多语言方面的毛病,有些毛病是以前比较少见的。
C.新中国成立之初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期间,报纸、广播、电影等大众传媒在提升民众的语言素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D.语文素养是个人综合素质和修养最重要的因素,有重要的实用价值,许多单位的总结、计划等多以书面形式开展。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事实证明,语言和语言教学对“一带一路”建设有促进作用,凡是语言能力很强的国家,在国际谈判中就都能取得胜利。
B.随着传媒市场化进程的推进,碎片化的表达方式日趋流行,传统报纸、广播、电视在语言方面的原有影响力大大减弱了。
C.当下,《中国诗词大会》《汉字听写大会》《朗读者》等语言文化传承节目的受众都是年轻人,堪称这个时代的审美经典。
D.目前,部分高校在语文教学上不仅思想观念陈旧,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陈旧,无法培养大学生的语文素养,令人担忧。
3.高校为什么要着力提高大学生的语文素养?请结合材料三简要说明。
2022-07-15更新 | 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