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48 题号:9506517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塑造与传播大国形象、诠释中华文明,离不开设计。如果说国家形象是通过可感可知的具体形象、事物体现的国家的文化传统、发展理念和综合国力,那么诉诸视觉形象的设计往往是国家形象的表征,是展示、传播国家形象的有效途径。

过去,瓷器、漆器、丝织品等传统的工艺设计诠释并传播了华夏文明,而现在,新时代的设计则更注重立足于传统文化的拓展与更新,并在技术进步中达到新高度,形成既有文化底蕴,又有时代感和亲和力的国家形象符号系统。

体现国家形象的设计,首先是一种内在的凝聚和认同,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表征。在荣典制度进一步健全的今天,作为国家最高荣誉载体的勋章、奖章和证书,其设计以图案和工艺表现相应荣誉内容,象征光辉史实、杰出贡献和可贵精神。如颁给外国人的“友谊勋章”,章体以金色、蓝色为主色调,采用和平鸽、地球、握手、荷花等元素,章链采用中国结、万年青、牡丹花、玉璧、兰草等元素,整体采用花丝镶嵌、掐丝珐琅等传统工艺手工制作。设计制作象征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友好团结、友谊长存,祝愿世界各国共同繁荣发展。

彰显国家形象的设计,也是发展理念和文明视野的生动诠释,在对外交流交往中影响深远。在北京APEC峰会、杭州G20峰会、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一系列主场外交活动中,相关艺术设计通过世界共通的视觉意象阐释国家立场,传播智慧理念,以鲜明的标识性承载深远的文化内涵,富有强大传播力和影响力。比如杭州G20峰会会标以“桥”为设计意象,寓示“友谊之桥”“合作之桥”“未来之桥”,体现同命运、共患难,携手前行的中国智慧和国际视野;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宴会迎宾大厅背景画《花开盛世》,不仅展现了盛世繁荣之景,也寓意百花齐放才能姹紫嫣红,传递出“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核心理念。

另外,以艺术为基础,并与科学技术革新紧密结合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着国家的创新创造活力,成为新时代国家形象的生动表达。例如港珠澳大桥的设计,既是可观可感的形象设计,也是开创了多项世界之最的技术设计,还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富有奋斗精神的国家形象,勇创世界一流的国家形象,互联互通、同心自信的国家形象的生动表达。在工业设计领域,国产大型客机C919、“复兴号”高速动车组等“中国智造”,也展现了富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国家形象,展现了在通往未来道路上行稳致远、追求卓越的国家形象。

我们要更加自觉把握设计阐释和传播国家形象的作用,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人民生活,融会时代精神,勇于担当作为,以富有文化内涵、具有独创精神、把握时代脉搏的好设计服务人民,贡献人类社会,为新时代的国家形象代言。

(摘编自潘鲁生《为传播国家形象而设计》,《人民日报》2019年5月19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形象包含国家的文化传统、发展理念和综合国力,可以借助具体的形象和事物体现。
B.“友谊勋章”的各元素浅显直观地传递了友谊和平的基本观念,凝结着中国的美好祝。
C.港珠澳大桥的设计是富有奋斗精神、勇创世界一流、互联互通、同心自信的国家形象的表征。
D.我们应该富有文化内涵、具有独创精神、把握时代脉搏,让好设计为新时代的国家形象代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三个层面论述了作为国家形象符号系统的新时代设计对阐释和传播国家形象的作用。
B.文章第二段由传统工艺设计对华夏文明的诠释和传播,过渡到新时代设计的特征,引出了下文。
C.文章以“友谊勋章”、G20峰会会标“桥”、《花开盛世》等例,论证了新时代的设计在外交活动中的影响。
D.文章运用了举例、引用、对比等多种论证方法,详尽地论述了设计阐释和传播国家形象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国家形象符号系统的设计,既要能展现中国的历史底蕴,也要能呈现中国的新时代风貌。
B.“友谊勋章”是颁发给为中外友好交流作出努力,有爱好和平精神的外国人的一种国家最高荣誉。
C.《花开盛世》中盛放的百花能展现盛世繁荣之景,也能传递“尊重文明多样、携手共同发展”的理念。
D.C919客机、“复兴号”动车等“中国智造”展现了中国在工业设计领域里具有的创新创造活力。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要论及书画是否同源,不能回避的便是中国文字的起源问题。据考古学家目前所得的研究可见,文字雏形的产生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到商代晚期。此中,以出土的半坡陶文为最早,约在公元前4800年至公元前4300年之间。大汶口、龙山、良渚文化时期也都有单个的陶文出现。它们或用于表现人的自身(身体的外形、手足器官等),或是描摹自然环境(如山川、草木、鱼虫、鸟兽、气象等)。后来,这些文字雏形才慢慢转化并发展成为一些抽象的符号。文字最早用于象形或记事,是一种图画文字,即从图画中分支出来的一部分。这便是之源与之源。

②如果把书与画的概念放在同一艺术范畴讨论,我们便不能单单从考古学角度研究书画同源的含义。它之所以产生于书画家口中并成为术语,足见此并非仅指起源这一释义,而应充分考量中国传统书法和国画的关系。

③以下从三方面阐述画与书所同之

④首先,中国书法与中国画使用工具同源。中国书法的基本使用工具为文房四宝,同样也是中国画的必需品。如果你了解中国书法和中国画,你会沉醉于毛笔的柔韧性、宣纸的渗透性、墨与砚台摩擦时可变的效果,并体会到此四种材质相辅相成的妙处。正是因为它们的缺一不可,才形成了中国艺术的特殊魅力。

⑤其次,中国书法与中国画用笔用墨同源。中国书法的气势韵律和意态之美可纳入抽象艺术,而中国画更是充分运用了此中奥妙。书写性用笔是中国画线性语言的基础,若弃之不谈则将难言中国画。书家之感悟必然直接对画家产生一定的影响,书法也成为作画者用笔的基石。故而中国画血脉中强烈的书法意趣,笔线与墨韵间无不透露着书法艺术的抽象之美,且各具审美价值与精神内涵。明代文人王世贞在《艺苑厄言》中以画竹为例:画竹,干如象,枝如草,叶如真,节如隶,便点出了其间本质。郭照画树之法、文同之写竹之的很有草书意境,而张旭的草书则被北宋大书法家米芾称赞颇具神虬腾霄”“夏云出岫的画意境界。

⑥最后,中国书法在审美上、意境上与中国绘画的追求是一致的,这也是同根同源的本质所在。中国书法与中国画在艺术上不仅共同追求形式上的美,更追求蕴含于其中的意境美、精神美。即书画所同之不仅是笔墨语言及表现形式上的,更是刻入骨髓的,它们具有相同的意境表现与精神追求的

⑦中国画以形写神”“遗貌取神的造型观重点在于而非,如东坡所言: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若画无法体现主体与客体的精神气韵,则无论工写之形式或山水花鸟之题材,皆仅为一纸水墨或色彩,难称艺术。而书法艺术的创作也常需借物象,抽象其精神与形质,通过构建笔画、间架与章法来实现意境的表达,以达到得意忘形、成就抽象艺术之美的目的。

⑧以上便是中国式书画同源中的。现代美学大师宗白华在《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中写道:中国画以书法为骨干,以诗境为灵魂,诗、书、画同属于一境层。”“书画同源被一代又一代的书画家、评论家不断提及,正是有它存在的缘由与意义。而如今,它依旧值得我们去考究、领悟与发展。

(摘编自《须知书画本来同——也说书画同源》,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书画同源”不能回避中国文字起源问题,因为文字作为抽象符号都是从图画转化发展而来。
B.“书画同源”作为书画家口中的术语已不属于考古研究的范畴,而是指书法和国画的关系。
C.“书画同源”首先是指书法和绘画的使用工具都是毛笔、宣纸、墨与砚台,它们缺一不可。
D.“书画同源”还包含书法和绘画在气势韵律、意态之美和审美意境、价值理念上的一致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②段从考古学研究“书画同源”中“源”的含义过渡到中国传统书法和国画关系所同之“源”,使论述重点自然转移,不显生硬。
B.文章第⑤段在论述书法和绘画用笔用墨“同源”时,援引王世贞对画竹的分析,形象地印证了二者本质上的共通性,从两幅插图中也可直观感知。
C.文章第⑦段在阐述绘画与书法三个方面“同源”的基础上,指出中国画与书法都重在追求“神”“意”之美,与前面的论述形成层进关系。
D.文章将“书画同源”这一艺术观用平白浅显的语言加以分析,多处引用古今文人大师的评价,再附以绘画书法名作欣赏,非常简明易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在书法和绘画上都有精深造诣,可以支撑“书家之感悟必然直接对画家产生一定的影响”的观点。
B.竹干如篆书则劲挺;竹枝如草书则交错;竹叶如楷书则藏锋,竹节如隶书则顿笔,可见书画运笔相同。
C.欣赏张旭草书时,我们更容易被其潇洒的气韵所吸引,而非局限于识别字形,即“得意忘形”的境界。
D.很多国画作品都会配以题画诗作,二者相得益彰,都在努力追求笔墨语言及表现形式的抽象艺术之美。
2024-01-30更新 | 10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易传》是中国古代美学史上辩证法传统的一个重要源头。《系辞传》说: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又说:爻者,言乎变者也。在《系辞传》作者看来,《易经》就是一部讲宇宙万物发展变化的书。《易传》的这种辩证法思想,对美学思想的发展有着多方面的、深刻的影响。

②《易传》阴阳刚柔的思想确立了中国古典美学关于美的两大类型的统一观。

③《系辞传》认为,宇宙万物变化的原因,是事物内部两种对立因素的互相作用。这两种对立的因素,就是阴和阳,也就是柔和刚。在这个思想影响下,中国古典美学把美区分为两大基本类型:壮美和优美。或者叫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美的这两大基本类型,同时也就是艺术意象、艺术典型、艺术风格的两大基本类型。

④《易传》的影响不仅在于这两类美的区分,更在于这两类美的统一。《系辞传》说:一阴一阳之为道。就是说,阳和阴,刚和柔,不但是对立的,而且是统一的,都是所不可缺少的。在这种思想影响下,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壮美和优美的关系,就不是相互分裂的,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统一的。所以姚鼐说,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可以偏胜,但却不可以偏废。这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观点。

⑤在西方美学中,崇高和美是对立的。美是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的统一,崇高则是理性内容压倒和冲破感性形式。中国古典美学的壮美,却并不破坏感性形式的和谐。它仍然是美的一种,是阳刚之美。它和优美(阴柔之美)并不那么绝对对立,也并不互相隔绝。相反,它们常常互相连接,互相渗透,融合成统一的艺术形象。在中国古典美学的系统中,壮美的形象不仅要雄伟、劲健,而且同时要表现出内在的韵味;优美的形象不仅要秀丽、柔婉,而且同时要表现出内在的骨力。

⑥《易传》知几其神的思想引发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的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

⑦《易传》在讲宇宙万物发展变化的时候,提出了这个概念。《系辞传》说:阴阳不测之谓神。韩康伯注:神也者,变化之极,‘妙万物而为言’,不可以形诘求也。”“阴阳不测变化之极,是妙万物而为言,也就是说,是世界万物的极端微妙的变化的规律。

⑧既然是宇宙万物微妙变化的规律,《系辞传》的作者又进一步认为,凡是把握了宇宙万物微妙变化的规律的,也就可以说是达到了的境界。《系辞传》说:知几其神乎!又说:神以知来,知以藏往。”“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先兆,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系辞传》作者用知几”“知来来规定的概念,这就是说,凡是能把握事物变化的先兆,能预见事物发展的将来的,就叫做。换句话说,凡是能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的,就叫做。这样,的概念,就成了一个认识论的概念。

⑨后来,庄子的寓言故事也使用了这个概念。庄子说的,是指人们在技艺上达到的神化的境界。这同《系辞传》所说的显然有着逻辑上的联系。《系辞传》讲的是指对于事物变化发展的微妙规律的把握,庄子讲的则是指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微妙规律而后获得的一种创造的自由。经过庄子的发展,的概念就由一般的哲学概念转化为一个美学概念,从而对审美和艺术领域产生直接的影响。很多人把作为一种很高的、甚至是最高的审美标准来品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很多艺术家则把达到这种神化的境界作为自己毕生追求的审美理想。

【注】①《系辞传》是《易传》七篇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总论《易经》的大义、原理、功用、起源及筮法等,其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哲学思想和概念。

(摘编自叶朗《<易传>辩证法对美学思想发展的影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易传》阴阳刚柔的思想将美区分为壮美和优美两大基本类型,确立了中国古典美学关于美的两大类型的统一观。
B.在中国古典美学中,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并非相互对立隔绝,而是常常互相连接、渗透,融合成统一的艺术形象。
C.文中“神”的内涵,先是指“事物变化的规律”,再是“对规律的把握”,最后是“把握规律后获得的创造自由”。
D.《系辞传》认为把握了事物微妙变化的规律,就可至“神”的境界,这一境界是很多艺术家毕生追求的审美理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阴阳刚柔”到“知几其神”,由表及里地论证了《易传》的辩证法思想对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深刻影响。
B.文章展开论述时,大量引用《系辞传》中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易传》辩证法对美学思想发展的影响。
C.第四段将西方美学中崇高和美的关系与中国古典美学中壮美和优美的关系对比,论证了中国古典美学两类美的统一观。
D.末段对《系辞传》中的“神”和庄子寓言中的“神”的关系进行论述,阐明了“神”由哲学概念到美学概念的转化过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寓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这一论画理论,反映了《易传》阴阳刚柔互相渗透,融合统一的美学思想。
B.作为一般哲学概念的“神”,它能把握事物变化的先兆,预见事物的未来,但不能对审美和艺术领域产生直接的影响。
C.“知几其神乎!”中的“神”之所以成为一个认识论的概念,是因为它能把握事物变化的先兆,能预见事物发展的将来。
D.如果作家艺术创作达到了庄子所说的神化的境界,那么作家就具有了把握事物变化发展规律后获得的创造的自由。
2024-04-01更新 | 7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近代以前,长期的农业社会,产生和继承、发展了许多节日。现在只要打开古代《岁时广记》一类的文献看看,你就会感到惊异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节日?是古人闲着无事干,或者他们物力、精力过剩,所以要来弄弄这种“四时八节”吗?不是的。尽管过去有些节日,现在我们看来是无谓、可笑乃至可厌的,但在被创造乃至被继承的当时,有它的主客观原因和相应条件。在过去节日及其活动中,有些是有一定现实意义和作用的(如端午的洒雄黄酒、六月六的晒衣物及年终的掸尘等),有些却只是满足生活、心理的要求的(如新年的家人团聚、亲友来往以及追傩、钉桃符等)。后者往往带着幻想和迷信的色彩。这是由于当时人们对付实际事物的能力还很有限,认识事物的知识又比较低下。因此,为了满足需要,不能不借助于巫术及宗教信仰、仪式。这就必然要使这种文化带有消极的因素。它标志着人类和民族文化的原始的或近原始的阶段。

但是,人民文化具有一种自然调节、改进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实际活动能力和心理智能也不断变化。他们对于传统文化(包括节日活动在内)中的不合理的、过时的部分,往往不自觉地或半自觉地加以改动,使之合理化(或比较合理化),使之具有较高的社会意义。例如本来是一种禳灾法术的放纸鸢活动,逐渐成为一种大人或儿童的文娱活动。又如本来是江滨人民驱除瘟神等的宗教行事——送瘟船,后来却被联系到楚国忠臣的沉江故事,使它具有历史的和伦理的意义。这种事实,不仅说明了民间文化的进步性,也增强了文化进化理论的可靠性。

民间节日,作为一种文化事象,有一个颇值得注意的特点,就是它的复合性。例如端午节,它既有划龙舟、吃粽子等活动,又有饮雄黄酒、插艾蒿、挂蒲剑、贴钟馗图、小孩带香囊和穿老虎腰肚,以及出嫁了的女儿回娘家、邻居互送节物等活动。至于那一年之首的春节,活动事项就更加繁多了。宋人陈元规编纂的《岁时广记》,“元旦”这部分的资料(包括活动和故事),就占了三卷。18世纪中叶文人学者所写作的新年民俗诗集《武林新年杂咏》里,关于艺术、技艺一类事项的题目就有40多个。这些表明,民间的许多节日是包括社会的多种活动事项在内的。从社会文化的门类说,它包括经济、宗教、伦理、艺术、技艺等活动。它是许多文化活动的集合体,是民族文化的一种展览会。

由于,上述这种特点,民间文学的功能必然也是多方面的,关于人际的团结、社会规范的保持、技能的表现、医药的运用,以及对各种心理的慰藉……总之,民间节日,在过去,尽着各种社会的功能,是民族文化的综合应用。在这种意义上,我们今天不能简单地以旧文化、旧生活模式一笔抹杀它。

我们现在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许多社会礼制和观念都起着新的变化。我们的风俗、习尚(包括节日)也不能安于旧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们已经采用了一些新节日,如青年节、劳动节、建军节、国庆节(还有些地方把重阳节改为老人节)。但同时有些传统节日仍在普遍或局部沿用,如春节、清明、中秋节等。不过由于现实生活有较大的变动,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不能不作相应修改,如传统新年改为春节,并加入新的内容(慰问军烈属等);清明节主要作为纪念革命烈士的节日等。这样做,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这些有长远历史的古老节日,在新社会中就成了新文化的一部分。我以为传统节日行事中,还有些是颇有意义或情趣的,像上文所提到的晒衣物、掸尘等,符合新学理和新社会要求。此外,如清明踏青、踢毽子、重阳登高(南方并放纸鸢),甚至如七夕的女儿月下穿针、中秋的玩兔儿爷等,虽没有显著的社会或科学意义,但作为民族的传统生活情趣,以某种适当形式给予保留,也是可以考虑的吧?

(摘编自钟敬文《节日与文化》)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节日在被创造乃至被继承的当时,有它的主客观原因和相应条件,节日及其活动是有一定现实意义和作用的。
B.传统节日中有些带有迷信和幻想的色彩,这与当时人们对付实际事物的能力和认识事物的知识有着密切的关联。
C.传统文化包括节日活动在内一经改动,便会合理化或比较合理化,并且能具有较高的社会意义。
D.端午节活动繁多,通过这个节日可以推论民间的许多节日,包括社会的多种活动事项,具有复合性。
2.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古人长期处于农业社会中,闲暇时间较多,故而产生和继承、发展了许多节日。
B.江滨人民的一种宗教行事——送瘟船,与楚国忠臣沉江故事发生联系后,意义得到拓展。
C.民间的许多节日是文化活动的集合体,是民族文化的一种展览会,有着社会的多种功能。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些传统节日名称、节日活动内容有变动,是社会礼制和观念变化的体现。
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主要论证传统节日被创造和被继承的主客观原因和相应条件。
B.文章第二、三段,都是开头提出论点,然后展开论述,都运用了举例论证。
C.文章第五段,举中国节日及其活动的例子,都论证了风尚变迁的必要性。
D.文章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谈了节日和文化的关系,娓娓道来,富有生活气息。
4.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应怎样对待传统节日?请举例说明。
5.育英中学正在进行家乡文化调查,确定主题为“春节”,请你根据文本内容设计一个调查内容提纲(3个小问题)。
2023-11-23更新 | 1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