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能与电能 > 原电池 >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题型: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0 题号:10026308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进行了探究,其中甲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探究,乙同学经过查阅资料后设计了图2装置进行探究(盐桥内含有某种电解质的饱和溶液,起到连通电路的作用)。

(1)实验表明,图1中铜电极上有气泡产生,说明反应中有一部分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能。
(2)图2中的X、Y分别是溶液、稀硫酸,实验过程中只有正极上产生气泡,则X是_______,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3)当图1装置中的溶液质量增加时,生成氢气_______L(标准状况);当图2中锌电极的质量减少时,电路中转移的电子为___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无机推断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短周期主族元素M、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M与W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是生活中的常见的清洁能源,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由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淡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回答下列问题:
(1)Y元素是____________(元素名称),X在周期表的位置为:__________
(2)Y2Z2的电子式: ________________
(3)X、Y、Z形成的盐与盐酸反应,有淡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Y2Z溶液的pH>7,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M2、WX的混合气体与空气构成碱性(KOH为电解质)燃料电池,若WX和M2体积比为1:2,W元素仅转化成MWX3-。负极总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2019-07-04更新 | 186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工厂排出的烟道气(主要成分为NO、NO2、N2、粉尘和少量水蒸气)进行处理,实验装置如图:

已知:NO、NO2能与NaOH溶液发生如下反应:NO+NO2+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2+ NaNO3+H2O;但NO不能单独与NaOH溶液反应。
(1)实验时在装置A的干燥管中放置一团棉花,吸收粉尘。装置B的干燥装置中应盛放的试剂为____(填字母)。
a.碱石灰        b.浓硫酸        c.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
(2)气体在被装置C中的NaOH溶液吸收前,需在检测采样口测定气体中NO和NO2的含量。为确保NO和NO2气体能够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则需控制参加反应的NO和NO2物质的量比值为____(填字母)。
a.≥1        b.=1       c.≤1
(3)若进入装置C的气体中NO和NO2物质的量比值不符合(2)中要求,则气囊中除含有N2外,可能含有少量NO气体。甲同学设计了喷淋吸收塔装置(如图所示),用NaClO溶液来进一步处理NO气体。

①NaClO溶液吸收NO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②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
(4)装置C的吸收液中NO、NO直接排放也会造成水体污染。乙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将溶液中、NO转化为N2,实现氮的脱除,具体步骤如下:
①向装置C的吸收液中加入适量H2O2溶液,充分反应后,蒸发浓缩,得到c(NO)为0.1000mol·L-1的溶液甲。写出H2O2溶液将吸收液中的NO氧化为NO的离子方程式:____
②量取三份50mL溶液甲,分别用金属铝、金属铁和铝铁合金在45℃、惰性气体氛围中将溶液甲中的NO还原为N2,从而实现脱氮,溶液中NO的残留率(残留率=×100%)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0~2h内,铝铁合金的脱氮效率比金属铝、金属铁要高得多,其可能原因是____
2022-04-22更新 | 237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几位同学探究原电池原理的应用时,做了如图的实验:
I.原电池原理判断金属的活泼性

(1)实验前,甲同学认为“构成原电池的负极总是较活泼的金属材料”,若根据他的判断,两个装置中的Al都是___极;实际实验时发现两个装置中的电流表偏转方向不同,则以下的有关中判断正确的是___
A.利用原电池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电解质
B.镁的金属性不一定比铝的金属性强
C.该实验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已过时,已没有实用价值
D.该实验说明化学研究对象复杂,反应受条件影响较大,故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乙同学利用打磨过的铜片和铝片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并测量和绘制了原电池的电流(I)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极短时间电流反转),则图中t1时刻之后阶段,负极材料是___

II.铜与浓硝酸反应探究
(3)乙同学又将铜片直接放入浓硝酸中:
①实验现象为___,溶液显绿色。
②待反应停止后,若铜有剩余,再加入少量25%的稀硫酸,这时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原因是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电化学降解NO的原理如题图所示。

电源正极为___(填“A”或“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
2021-05-27更新 | 2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