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 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 氮的氧化物 > 一氧化氮 > 一氧化氮的化学性质
题型: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5 题号:11372565
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肉制品生产中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其用量。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备NaNO2(A中加热装置已略去,NO可与过氧化钠粉末发生化合反应,也能被酸性KMnO4氧化成)。

(1)图中装有浓硝酸的仪器的名称是___
(2)A中实验现象为___
(3)为保证制得的亚硝酸钠的纯度,C装置中盛放的试剂可能是___ (填字母序号)。
A.烧碱          B.无水CaCl2 C.碱石灰          D.浓硫酸
(4)E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5)从提高氮原子利用率的角度出发,其中B装置设计存在一定缺陷,如何改进?___
(6)已知:2+2I-+4H+=2NO↑+I2+2H2O;2+I2=2I-+。为测定得到产品中NaNO2的纯度,采取如下实验步骤:准确称取质量为1.00g的NaNO2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水溶解后,加入过量的0.800mol·L-1KI溶液、淀粉溶液;然后滴加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用0.500mol·L-1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重复以上操作3次,所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分别为20.02mL、19.98mL、20.25mL。滴定终点时的实验现象为___,该样品中NaNO2纯度为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按要求回答问题:
(1)由SiO2制备高纯度硅的工业流程如图所示:

①写出SiO2转化为Si(粗)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有效实现NO和NO2的相互转化,设计如图实验:按图组装好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实验前用排水法收集半瓶NO气体。

①打开止水夹,推动针筒活塞,使氧气进入烧瓶,首先观察到烧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关上止水夹,轻轻摇动烧瓶,写出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 Fe 和 Cu 为电极,稀 H2SO4 为电解质溶液形成的原电池中:
①H________极移动(填“正”或“负”)。
②若有 1 mol e 流过导线,则理论上负极质量减少________g。
③若将稀硫酸换成浓硝酸,正极电极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5-18更新 | 326次组卷
解答题-工业流程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国家实施“青山绿水”工程,故加大力度研究脱硫以及“三废”处理技术意义重大。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和含的废水,设计了如下流程:

(1)该工业废气可以引起的环境污染有_______(写出两种)。
(2)固体1的成分为_______(填化学式)。
(3)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填化学式)。
(4)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由NaNO2溶液处理含的废水时发生的反应:_______,当2mol参加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
(5)NaNO2在肉类制品加工中常用作发色剂和防腐剂,但是易被酸性KMnO4溶液或氧气氧化。甲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的NaNO2的纯度,称取样品2.0g溶于水并将它配成250mL溶液,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0mol/L的酸性KMnO4溶液进行反应,消耗KMnO4溶液10.00mL,则样品中NaN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2023-01-19更新 | 489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外观与氯化钠相似的亚硝酸钠NaNO2)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如可用作建筑钢材缓蚀剂、肉制品发色剂等。
已知:在溶液中呈棕色

某学习小组设计如图装置制备亚硝酸钠(夹持及加热装置略去)。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为了使A中分液漏斗内的稀硝酸顺利滴下,可将分液漏斗上部的玻璃塞打开或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时先打开止水夹K,通入过量氮气,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4)如果取消B装置,D中固体产物除外,可能含有副产物___________
(5)取1溶液(pH=0.5)2mL于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滴加1 溶液,溶液变黄后迅速变为棕色,再滴加KSCN溶液变红。
①“溶液变黄后迅速变为棕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取少量上述未加入KSCN溶液的棕色溶液于试管中,加热,有无色气体逸出,在试管口处变为红棕色,溶液中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解释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
2021-11-11更新 | 28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