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 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 二氧化硫 >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 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题型: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19 题号:15395899
某同学设计实验探究浓硫酸与蔗糖反应所生成的产物,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实验前向蔗糖中加入几滴水,装置D、F中盛装的试剂均是足量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按图示连接好装置后,需检查_______;盛装浓硫酸的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
(2)反应开始时,需要先向装置中通入N2,通入N2的作用为_______。;装置A中的导气管①的作用为_______
(3)反应过程中,发现装置B处的无水CuSO4的颜色由白色变为_______
(4)反应开始后,装置C中品红溶液褪色,这说明浓H2SO4与蔗糖反应生成了SO2气体,则装置D中应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该现象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5)在实验过程中,装置F中出现白色浑浊现象,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浓H2SO4与蔗糖反应所生成的产物中含有CO2气体;若将装置F放在装置B和C之间,澄清石灰水中出现白色浑浊现象,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浓H2SO4与蔗糖反应所生成的产物中含有CO2气体,分析原因:_______(用文字说明)。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课题组设计实验探究SO2的性质。

实验现象:B中无沉淀生成,C中有白色沉淀,D中溶液颜色变浅,E中产生白色沉淀.
(1)仪器R的名称是__________.
(2)实验室在常温下用80%的硫酸与亚硫酸钠粉末反应制备SO2,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部分实验步骤如下: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装药品,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N2,然后启动A中反应。通入一段时间的N2"的目的是____.
(4)探究装置C中通入SO2的量与产物的关系。
①他们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通入过量的SO2,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NO3-+3SO2+2H2O=BaSO4+2SO42-+2NO+4H+
猜想2:通入少量的SO2,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请你帮他们设计实验证明猜想1和猜想2哪个合理,完成下列实验:
提供试剂:溴水、铜粉、Ba(NO3)2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结论
取少量C中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可检验装置D反应后溶液中是否有Fe2+的最佳试剂是(填字母)(     )
A.KSCN溶液B.NaOH溶液C.K3[Fe(CN)6]溶液D.KSCN溶液和双氧水
(6)常温下,实验完毕后,分离、提纯装置E中白色固体M,取适量M于试管中,滴少量盐酸(M剩余),所得溶液的pH__________7(“>”“<”“=”)。
2017-05-13更新 | 200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资料显示“强酸性或强碱性溶液可使品红溶液褪色”。某兴趣小组探究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原因,实验如下。
Ⅰ.探究体现漂白性的主要微粒
实验一:将分别通入0.1%品红水溶液和0.1%品红乙醇溶液中,观察到前者褪色而后者不褪色。
实验二:
   试管中的液体现象
a.溶液()溶液逐渐变浅,约90s后完全褪色
b.溶液()溶液立即变浅,约15s后完全褪色
c.溶液()溶液立即褪色
d.溶液红色溶液不变色
e.溶液红色溶液不变色
(1)水溶液中含的微粒有___________
(2)结合化学用语解释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实验d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由实验一、二可知:该实验条件下,使品红溶液褪色时起主要作用的微粒是___________
Ⅱ.探究褪色过程的可逆
(5)甲同学:向a实验后的无色溶液中滴入溶液至时,生成白色沉淀,溶液变红。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其原因是___________
(6)乙同学利用的还原性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得出结论:该褪色过程可逆。
步骤一:

步骤二:

①步骤一,i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将步骤二中的实验方案补充完整(按步骤一的形式呈现)。__________
2023-03-28更新 | 111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1)实验室用装置A制备SO2。某同学在实验时发现打开A的分液漏斗活塞后,漏斗中液体未流下,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E制备Cl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去Cl2中混有的HCl,可将气体通过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洗气瓶。
(3)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出现的现象是: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停止通气后,再给B、D两个试管分别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另一个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SO2和氯水都有漂白性,二者混合后的漂白性肯定会更强。他们将制得的SO2和Cl2按1:1同时通入到品红溶液中,结果发现褪色效果并不像想象的那样。请你分析该现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
2019-03-22更新 | 18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