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和平衡 > 水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 > 酸碱中和滴定 > 酸碱中和滴定原理的应用
题型: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68 题号:15524573
二氯异氰尿酸钠(NaC3N3O3Cl2,摩尔质量为220g/mol)是一种高效广谱杀菌消毒剂,它常温下为白色固体,难溶于冷水。其制备原理为:,请选择下列部分装置制备二氯异氰尿酸钠并探究其性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合适装置,按气流从左至右,导管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填小写字母)。
(2)将D中试剂换成氯酸钾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仪器X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
(4)实验时,先向A中通入氯气,生成高浓度的NaClO溶液后,再加入氰尿酸溶液。在加入氰尿酸溶液后还要继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_
(5)反应结束后,A中浊液经过滤、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到粗产品mg。
(6)粗产品中NaC3N3O3Cl2含量测定。将mg粗产品溶于无氧蒸馏水中配制成100mL溶液,取10.00mL所配制溶液于碘量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和过量KI溶液,密封在暗处静置5min。用c mol/L Na2S2O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加入淀粉指示剂,滴定至终点,消耗溶液。(假设杂质不与反应,涉及的反应为:C3N3O3Cl+3H++4I- = C3H3N3O3+2I2+2Cl-
①滴定终点现象是___________
②则NaC3N3O3Cl2的含量为___________。(用含m,c,V的代数式表示)
2022·安徽黄山·二模 查看更多[7]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工业流程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三氯化六氨合钴[Co(NH3)6]Cl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利用含钴废料(含少量Fe、Al等杂质)制取[Co(NH3)6]Cl3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酸浸”过滤后的滤液中含有Co2、Fe2、Fe3、Al3等。
②Ksp[Co(OH)2]=1×10-14.2 、Ksp[Co(OH)3]=1×10-43.7
Ksp[Fe(OH)3]=1×10-37.4 、Ksp[Al(OH)3]=1×10-32.9
已知:溶液中金属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低于1.0×l0-5mol/L时,可认为沉淀完全。
③[Co(NH3)6]2+具有较强还原性。
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CoCl2
①Co2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②“除杂”过程中加Na2CO3调节pH后会生成两种沉淀,同时得到含c(Co2)=0.1 mol·L-1的滤液,调节pH的范围为___________
(2)制备 [Co(NH3)6]3+
①“混合”过程中需先将NH4Cl,CoCl2溶液混合,然后再加入活性炭,NH4Cl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氧化”过程应先加入___________(选填“氨水”或“双氧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生成[Co(NH3)6]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分离提纯。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趁热过滤,待滤液冷却后加入适量浓盐酸,过滤、洗涤、干燥,得到[Co(NH3)6]Cl3晶体。该过程中加入浓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含量测定。通过碘量法可测定产品中的钴元素的含量。称取0.10g产品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将Co完全转化为难溶的Co(OH)3,过滤洗涤后将滤渣完全溶于盐酸中,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KI和2~3滴淀粉溶液,再用0.010mol·L-1的Na2S2O3溶液滴定(反应原理:Co3++I-→Co2++I2、I2+S2O→I-+S4O),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溶液24.00mL,则产品中钴元素的含量为___________(写出解题过程)。
2022-05-27更新 | 694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Ⅰ.某同学进行影响草酸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速率因素的研究。草酸与酸性高锰酸钾的反应为: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室温下,两支试管分别编号①和②,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加入试剂4 mL 0.01mol/L酸性 KMnO4溶液
2 mL 0.1mol/L H2C2O4溶液
4 mL 0.01mol/L酸性 KMnO4溶液
2 mL 0.1mol/L H2C2O4溶液
一粒黄豆粒大的MnSO4固体
褪色时间/s1166
试管①中KMnO4溶液褪色的速率开始十分缓慢,一段时间后突然加快。
请回答:
(1)该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②选用MnSO4固体而不是MnCl2固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为使实验更加严密,在试管③中做了如下实验,请预测褪色时间约为_____
实验序号
加入试剂4 mL 0.01mol/L酸性 KMnO4溶液
2 mL 0.1mol/L H2C2O4溶液
一粒黄豆粒大的Na2SO4固体
褪色时间/s
Ⅱ.滴定法是一种重要的定量分析方法,应用范围很广。某城市场上销售的一种食用精制盐包装袋上有如下部分说明:
产品等级一级
配料食盐、碘酸钾(KIO3)、抗结剂
碘含量(以I计)20~50 mg·kg1
已知:IO+5I+6H = 3I2+3H2O,I2+2S2O = 2I+S4O某学生拟测定食用精制盐的碘含量,其步骤为
a.准确称取W g食盐,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
b.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KI溶液,使KIO3与KI反应完全
c.加入指示剂,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0×103 mol·L1的Na2S2O3溶液10.0 mL,恰好反应完全
(4)c中加入的指示剂可选用_________,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5)若操作b在空气中振荡时间过长,则最终测定的测定食用精制盐中的的碘含量会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没有影响”)。
(6)根据以上实验和包装说明,算得所测食用精制盐的碘含量是(以含W的代数式表示)________mg·kg1(计算结果保留整数即可)。
2018-12-06更新 | 212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苯磺酸钠()是一种白色片状晶体,可用于有机合成、洗涤助剂和农药等,实验室模拟工业生产采用发烟硫酸磺化法制备,反应途径如下:

已知:①苯磺酸是一元强酸,苯磺酸、苯磺酸钠和苯磺酸钙都易溶于水,溶液均为无色;
②苯磺酸钠常温下微溶于乙醇,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显著增大;苯磺酸钙、Na2CO3可溶于乙醇,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操作步骤:
Ⅰ.苯的磺化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装置省略),装入药品,通冷凝水,向烧瓶中缓慢加入b中试剂,稍冷后水浴加热充分反应,当c中无液体流下时,立即停止反应;

Ⅱ.将反应液转移到盛有适量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用澄清石灰水调至中性;
Ⅲ.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洗涤。将滤液蒸发结晶,得到苯磺酸钠粗品;
IV.重结晶法纯化苯磺酸钠。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中盛装的试剂是_________,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___
(2)由苯生成苯磺酸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发烟硫酸用浓H2SO4表示)。
(3)第Ⅲ步中滤渣成分是_________(填化学式),该步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
(4)第Ⅳ步重结晶操作时,溶解粗品的装置应选择下图中的装置_________(填字母代号),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5)产品中杂质Ca2+含量的测定,已知:
①EDTA(简写为Y4-)能与Ca2+发生反应:Ca2++ Y4-(无色)=CaY2- (无色溶液);
②钙指示剂(简写为In2-)能与Ca2+发生反应:Ca2++In2-=CaIn (红色溶液);
③CaIn稳定性弱于CaY2-,pH为12~13时,可发生反应:CaIn+Y4-=CaY2-+In2- (蓝色溶液)。
现取10.00 g苯磺酸钠样品,配制为100 mL溶液,取其中20.00 mL于锥形瓶,将pH调至12~13(所加试剂不影响滴定),加入2~3滴钙指示剂,用0.01 mol/L的EDTA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当达到终点时,消耗16.00 mL标准溶液。则滴定终点时的现象是_________,苯磺酸钠样品中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保留2位小数)。
2022-11-28更新 | 3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