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实验基础 > 探究性实验 > 化学实验探究 > 物质性质的探究
题型: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33 题号:15708170
碳酸氢钠是一种无机盐,在制药工业、食品加工、消防器材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I.
(1)写出侯氏制碱法过程中得到碳酸氢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25℃时,H2CO3电离常数Ka1=4.5×10-7Ka2=4.7×10-11。已知NaHCO3溶液存在2+H2CO3,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值为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II.某化学实验小组发现镁和NaHCO3溶液反应比镁和水反应速率快,通过实验探究速率加快原因和产物成分。
(3)速率加快的原因探究
小组同学为研究速率加快可能的原因,分别取0.1g打磨的镁条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组16mLlmol/LNaHCO3溶液(pH=8.4)持续产生大量气泡,溶液略显浑浊
实验组26mLlmol/LNaNO3溶液镁表面微量气泡附着
已知:Mg和H2O反应只能在Mg表面产生微量气泡,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不与镁反应。设计实验组2的目的是_______,为控制变量与实验组1一致,应对实验组2进行改进,具体操作为_______。镁和NaHCO3溶液反应比镁和水反应速率快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4)产物成分探究
①将产生的气体点燃有蓝色火焰,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推测气体成分为H2和CO2
②某同学认为逸出的气体会带出少量溶液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于是在密闭容器中利用CO2传感器测定15分钟三组不同情况下CO2气体浓度变化。
实验组36mL1mol/LNaHCO3溶液加入250mL塑料瓶,但不加入镁条
实验组46mL1mol/LNaHCO3溶液加入250mL塑料瓶,并加入0.1g打磨的镁条
实验组5空塑料瓶

测量时取少量NaHCO3溶液、少量镁条的原因是_______;通过图象可以确定镁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为___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某实验小组用收集到的氯气制得氯水并对氯水成分和性质进行研究,实验如下:

(1)实验一的现象表明,氯水具有酸性和___________性。
(2)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实验二中“红色不褪去”的原因___________
【实验四】

(4)实验四证明了实验三中“红色不褪去”不是因为氯水被稀释,补充所加试剂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一步探究实验三中“红色不褪去”的原因。
【实验五】取实验三的白色沉淀,洗涤,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浸泡,取上层清液,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一段时间后,颜色褪去。
(5)由此确定实验三的白色沉淀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
2023-11-26更新 | 39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FeSO4的化学性质和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一)       探究FeSO4溶液的酸碱性:
(1)取少量FeSO4固体,利用石蕊试液测试FeSO4溶液的酸碱性,必须选用的仪器有胶头滴管、药匙和_____________
A.玻璃棒    B.试管     C.天平    D.量筒
(二)利用下图装置探究FeSO4的稳定性

(2)II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小组成员结合理论分析,认为下列分解产物不可能的是_____________
A.Fe2O3、SO3、H2O        
B.Fe2O3、SO2、SO3、H2O     
C.FeO、Fe2O3、SO2、SO3、H2O
(3)III中溴水是用来检验是否有SO2气体生成,若有SO2生成,溴水将褪色。实验中,观察到溴水褪色,据此推测FeSO4分解最有可能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
(4)NaOH的作用是吸收SO2气体,请写出最大量吸收SO2气体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三)探究FeSO4中Fe2+还原性:
(5)证明FeSO4有较强的还原性,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预期现象及结论

步骤一:取少量的FeSO4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水溶解。 
 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二:____________

(四)硫酸亚铁用途探究
(6)缺铁性贫血往往口服硫酸亚铁,当用硫酸亚铁制成药片时,外表包有一层特殊的糖衣,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020-03-23更新 | 186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某小组同学在实验室里对Fe3+与I的反应进行探究,实现Fe3+与Fe2+相互转化.
(1)甲同学首先进行了如下实验:
编号操作现象
先向2mL0.1mol•L1FeCl2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新制氯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向2mL0.1mol•L1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0.1mol•L1KI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变成血红色;滴加0.1mol•L1KI溶液后,血红色无明显变化

实验Ⅰ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II的现象与预测不同,为探究可能的原因,甲同学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及现象如下:
编号操作现象
向2mL0.1mol•L1KI溶液中滴加1mL
0.1mol•L1FeCl3溶液,再滴加KSCN溶液
滴加FeCl3溶液后,溶液变成黄色;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变成血红色

根据实验Ⅲ,该同学认为Fe3+有可能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请结合实验现象说明得出该结论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3)乙同学认为,还需要进一步设计实验才可证明根据实验Ⅲ中现象得出的结论.
请补全下表中的实验方案:
编号操作预期现象及结论
向2mL0.1mol•L1KI溶液中滴加1mL 0.1mol•L1
FeCl3,溶液变黄色,取该溶液于两支试管中,
试管①中滴加_____________
试管②中滴加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现象①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结果表明,Fe3+有可能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进一步查阅资料知,参加反应的Fe3+和I物质的量相同.该小组同学结合上述实验结论,分析了实验Ⅲ中加入KSCN后溶液变血红色的原因,认为Fe3+与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写为:__________________
2016-12-09更新 | 3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