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 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 硝酸 > 硝酸的强氧化性
题型: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1 题号:15861319
铜和稀硝酸在无氧环境下会生成弱酸。某实验小组为探究铜和稀硝酸的反应,设计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过程现象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0~7575~150150~225225~300300~375
溶液颜色接近无色无色→浅蓝色浅蓝色→绿色绿色→深蓝色浅蓝色
生成NO体积/mL01.042.0137.50.5
反应体系温度/℃26.626.826.8~27.227.2~28.828.8~28.6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
(2)滴入硝酸前,为营造无氧环境,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3)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会进一步与Cu反应生成NO,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溶液呈绿色是和体系中某种微粒相互作用的结果,为探究该微粒进行下列实验:
序号实验操作现象
a溶液中通入NO溶液始终为蓝色
b溶液中加入溶液变为绿色
c溶液中加入后逐滴加入硝酸溶液先变为绿色后逐渐变为蓝色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知,_______(填化学式)相互作用达到平衡呈绿色。
(5)取适量150 min时反应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溶液由蓝色变为绿色,,说明150 min时反应液中含有
(6)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150~300 min反应液颜色变化的原因_______
(7)基于上述装置,选择合适试剂,设计实验证明对Cu与硝酸的反应具有催化作用_______(简述实验方案及观测指标)。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工业流程题 | 适中 (0.65)
【推荐1】化学反应常常涉及到气体,气体在千变万化的化学反应中充当着重要角色。完成下列计算:
(1)足量铜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将这些气体与标准状况下1.68 L O2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 mol•L-1NaoH 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所用氧气的物质的量为___,消耗NaOH 溶液的体积是_____
(2)某化工厂以甲就为原料中合成甲醇的反应为:CH4(g)+H2O(g)→CO(g)+3H2(g)①(反应中CH4转化率为100%),CO(g)+2H2(g)→CH3OH(g)②(反应中CO有转化),合成工艺如下:
   
虚线框内为改进后的工艺中新增流程,所有气体体积均折算为标准状况。
①原工艺中,当充入反应器①的甲烷和水蒸汽的体积分别为672 m3和1750 m3时,最后的反应剩余物中n (CO) =___,n(H2)= ____
②为充分利用反应剩余物,该厂在原工艺的基础上,将下列反应运用于正产甲醇原料气:2CH4(g)+O2(g)→2CO(g)+4H2(g) ③(反应中CH4转化率为100%),若新工艺中充入反应器①的甲烷和水蒸汽的体积分别为a m3和3a m3,反应剩余物中V(H2):V(CO)=3: 1。试计算充入反应器③的甲烷的体积_______
2019-10-26更新 | 19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为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的气体产物,进行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FeSO4+NO=[Fe(NO)]SO4该反应较缓慢,待生成一定量[Fe(NO)]2+时突显明显棕色。
(1)盛装稀硝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
(2)实验开始前,如何检验A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
(3)实验开始时先将Y形试管向盛有碳酸钙的支管倾斜,缓慢滴入稀硝酸,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
(4)若装置A中有NO2气体生成,则装置B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
(5)若装置A中铜与稀硝酸反应只生成NO气体,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装置B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
(6)已知NO2与H2O反应生成HNO2和另一种常见的强酸,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021-07-20更新 | 180次组卷
解答题-工业流程题 | 适中 (0.65)
【推荐3】金属镓()是合成半导体材料砷化镓()的重要基础材料,一种由砷化镓废料(主要成分,含等杂质)制备镓的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
i.位于同一主族,性质相似。
ii.难溶于水。
(1)“研磨”的目的是_______
(2)“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填化学式)。
(3)写出“酸浸”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若取A、B两组样品分别进行实验,“酸浸”时向A中不断通入,其他条件、操作完全一样,得到镓元素的浸出率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浸出速率A____B(填>、=或<),推测A、B曲线变化的原因是______
(4)“碱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024-04-09更新 | 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