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 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 硝酸盐
题型: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2 题号:16142764
SO2对人类的影响是把双刃剑,积极探索其性质便可变废为宝,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并探究SO2的性质(夹持及加热装置已略去)。

(1)按图连接好装置,并按下列操作顺序检查整套装置气密性,填写空白处的操作。
第一步:检验左侧A、B、C、D四个装置的气密性:
①在D中加水没过干燥管下端,打开K1
②关闭___________
③微热A装置
④若___________,则气密性良好。
第二步:同理检查右侧装置E和F的气密性
探究Ⅰ:SO2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打开K1,关闭K2,然后向三颈烧瓶中加入适量浓硫酸,加热装置A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2)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实验时,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C处装置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从而证明SO2的氧化性。
探究Ⅱ:进一步探究SO2的还原性
(4)实验过程如下:关闭K1,打开K2,用酒精灯加热装置A,观察到装置E中有白色沉淀BaSO4产生。上述E溶液中能氧化通入的SO2的微粒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研究小组为了探究浓度和温度对Na2S2O3溶液和稀H2SO4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了系列实验,为完整体现实验方案,拟定表格如下(列出实验中需记录的物理量、所选试剂体积和所拟定的数据;数据用字母a、b、c、d ……代表,已知c>d);实验可选择的试剂是:0.1 mol/L Na2S2O3溶液,0.1 mol/L H2SO4溶液,蒸馏水,其他仪器自选。
物理量
实验序号

反应温度
(℃)
0.1 mol/LNa2S2O3溶液体积(mL)0.1 mol/L H2SO4溶液
体积(mL)
出现浑浊所用的时间(min)
1acce
2adcf
3bcV1g
…………
① V1=___________
②有同学认为1和2两组对照实验不能完成探究浓度对Na2S2O3溶液和稀H2SO4反应速率的影响,请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法进行改进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实验室模拟合成氨和氨催化氧化的流程如下:

已知实验室可用饱和亚硝酸钠(NaNO2)溶液与饱和氯化铵溶液经加热后反应制取氮气。
(1)①写出a装置中仪器M的名称____________
②从图中选择制取氮气的合适装置:______________

(2)氮气和氢气通过甲装置,甲装置的作用除了将气体混合外,还有_________
a
(3)用乙装置吸收一段时间氨后,再通入空气,同时将经加热的铂丝插入乙装置的锥形瓶内,能使铂丝保持红热的原因是______,锥形瓶中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4)写出乙装置中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5)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的溶液中除含有H、OH外,还含有__________(填离子)。
2021-07-09更新 | 165次组卷
解答题-无机推断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Y
XZ
回答下列问题
(1)Z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写元素符号)________________
(3)下列事实能说明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a.Y单质与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 mol Y单质比1 mol S得电子多
c.YS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
(4)铜与一定浓度的硝酸和硫酸的混合酸反应生成的盐只有硫酸铜同时生成的两种气体均由表中两种元素组成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小于50。为防止污染将产生的气体完全转化为最高价含氧酸盐消耗1 L 2.2 mol·L-1NaOH溶液和1 mol O2则两种气体的分子式及物质的量分别为___________生成硫酸铜物质的量为____
2019-02-27更新 | 210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在化学研究中,往往可以通过观察现象认识物质变化的情况。请分析以下一组有现象变化的化学反应。
实验实验及操作现象
试管滴管
饱和Na2SiO3
液(含2滴酚酞)
先滴加1.0 mL0.5
mol·L-1NaOH溶
液;再滴加1.0
mol·L-1H2SO4溶液
I. 红色溶液中出现胶状沉淀
0.1 mol·L-1
A1Cl3溶液

Ⅱ.加碱时      ;加酸时产生白色沉淀,又逐渐溶解至消失
0.1mol·L-1
Fe(NO)2溶液
Ⅲ.加碱时      ;加酸后得黄色溶液
新制饱和氯水IV.加碱时溶液变为无色;加酸后       

(1)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Ⅰ中出现胶状沉淀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2)Ⅱ中加碱时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现象说明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3)Ⅲ中加碱时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4)Ⅳ中加酸时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______
(5)滴加试剂顺序的变化会影响溶液中的象和发生的反应。请继续分析以下实验。
实验实验及操作现象
试管滴管
0.1mol·L1
Fe(NO3)2溶液
先滴加1.0mol·L1H2SO4溶液;再滴加1.0mL
0.5mol·L1NaOH溶液
Ⅴ.加酸时溶液无明显现象;加碱后溶液依然没有明显变化
①探究加酸时Fe(NO3)2溶液中是否发生了反应:向1.0mL0.1mol·L1Fe(NO3)2溶液中_____。如果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Fe3,证明加酸时溶液中发生了反应。(请将上述操作补充完整)
②推测溶液中产生Fe3的可能原因有两种: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12-12更新 | 1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