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题型: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0 题号:17159336
控制变量法是指实验中只有一个变量,从而直接得出因果关系。根据反应2KMnO4+ 5H2C2O4 +3H2SO4=2MnSO4 +10CO2↑+8H2O+ K2SO4设计下列实验探究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试管编号实验目的KMnO4溶液H2C2O4溶液MnSO4温度
浓度/(mol·L-1)体积/mL浓度/(mol·L-1)体积/mL
I为实验II~IV作参照0.014.00.102.00室温
II0.014.00.202.00室温
III0.014.00.102.00冰水浴
IV探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0.014.0ab加黄豆大小室温
(1)实验II的目的是_______; 实验II褪色的时间比实验I的短,是因为_______(用活化分子和有效碰撞的概念解释)。
(2)实验Ⅲ的目的是_______;实验I褪色的时间比实验Ⅲ的短,是因为_______(填字母)。
A.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不变                 B.活化分子百分数提高
C.较高能量分子碰撞频率不变                     D.有效碰撞的几率提高
(3)实验IV缺少的数据a、b依次为______________
(4)测得实验IV比实验I褪色时间短得多。若将4.0 mL0.01 mol·L-1 KMnO4溶液逐滴滴入4.0mL0.10mol·L-1H2C2O4溶液中,发现紫色褪去的时间先慢后快,可能原因是___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一种“碘钟实验”是将浓度均为溶液及淀粉混合,一定时间后溶液变为蓝色。某小组同学在室温下对该实验原理进行探究。资料:该实验的总反应为。反应分两步进行,第i步:,第ii步:
(1)对于总反应,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
(2)为探究溶液变蓝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实验Ⅰ、实验Ⅱ(溶液浓度均为)。
实验序号溶液溶液溶液溶液(含淀粉)变蓝时间
实验Ⅰ0
实验Ⅱ
①实验Ⅱ中,x、y、z所对应的数值分别是_______
②对比实验Ⅰ、实验Ⅱ,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
2023-05-23更新 | 57次组卷
解答题-工业流程题 | 适中 (0.65)
【推荐2】以铬铁矿(主要成分为,含有少量等杂质)为主要原料生产化工原料重铬酸钠并制取铬,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得知:在碱性条件下,某些氧化剂能将氧化为
(1)“操作①”是___________(填名称),
(2)I氧化过程中选择的氧化剂最好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B.浓C.D.
(3)为了加快铬铁矿在硫酸中的溶解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只填一条)。
(4)工业上可用固体A和焦炭制取粗硅,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固体C的成分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6)写出溶液D转化为溶液E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023-07-16更新 | 144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为更好地利用化学变化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在化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还需要关注化学反应的快慢和进行程度等。
(1)研究小组向溶液中加入溶液,产生AgCl沉淀,静置,得到AgCl滤液;在AgCl滤液中放入5cm长的镁条后,立即有无色气泡产生,气体可燃,滤液中逐渐出现白色浑浊。
【发现问题】对比发现,滤液反应比反应速率快。研究小组对此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类体积较小的阴离子,能够“钻入”膜,达到使其溶解的效果,称作“离子钻入效应”,
【提出猜想】
猜想一:钻入膜形成孔径,增大了的接触面积,加快了的反应速率;
猜想二:在“离子钻入效应”基础上,置换形成许多微小的原电池,使反应速率进一步加快。
【实验设计】用砂纸擦去镁条表面氧化膜,取表面积和质量相同的镁条(5cm),用浓度分别为溶液,按照下表进行系列实验,若有沉淀,先将沉淀过滤后,将滤液加入装Mg条的试管,并观察Mg条表面实验现象。
实验序号
实验现象
1///5.00微小气泡附着
24.500.50//大量气泡放出
34.50//0.50少量气泡放出
4a/b/少量气泡放出
①根据表中信息,补充数据:a=_______,b=_______
②由实验1和实验3对比可知:有加快反应速率的作用。
③由实验_______和实验_______对比可知:有加快反应速率的作用。
【实验结论】猜想一和猜想二成立。
(2)为了进一步证明原电池能加快体系中的反应速率,研究小组利用数字化实验进行了验证。
【实验设计】选取实验2和实验4两个实验方案,将各实验Mg条、溶液量等比例放大至30cm,,采集两个实验的时间、温度-时间变化数据(先采集约10s时溶液的时间、温度-时间数据,再投入Mg条继续采集时间、温度-时间数据)。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④由初始数据可知,曲线_______(填“a”或“b”)表示实验2的时间变化曲线,请你解释原因_______
⑤在左右,两实验的变化都明显趋于平缓的原因_______
⑥“温度-时间”曲线分析:两种溶液的初始温度一致,投入镁条后,实验2温度增幅明显大于实验4,说明相同反应时间内,_______(填“实验2”或“实验4”)放热更多,因此速率更快。
【实验结论2】结合pH-时间、温度-时间曲线可知,原电池能加快体系中的反应速率。
2022-11-27更新 | 1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