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 化学平衡 > 化学平衡状态 >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
题型: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3 题号:20542439
完成下列问题
(1)氢气在化学工业中应用广泛。一定条件下,在某恒容密闭容器中,按投料比发生如下反应:,下列能够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2v(NO)=v(N2)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C.容器内总压强不再变化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2)McMorris测定和计算了在136~180℃范围内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Kp。
2NO(g)+2ICl(g)2NOCl(g)+I2(g)     Kp1
2NOCl(g)2NO(g)+Cl2(g)     Kp2
得到均为线性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由图可知,NOCl分解为NO和Cl2反应的ΔH___________0(填“大于”或“小于”)
②反应2ICl(g)=Cl2(g)+I2(g)的K=___________(用KP1、KP2表示):该反应的___________0(填“大于”或“小于”),写出推理过程___________
(3)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是___________,将其在催化剂存在下完全氢化,所得烷烃的系统命名是___________
(4)某化学实验小组从市场上买来一瓶食用白醋(含CH3COOH),用实验室标准NaOH溶液对其进行滴定以测定醋酸浓度,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pH大致为9。
①下图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若A与C刻度间相差1mL,A处的刻度为25,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应为___________mL;

②为减小实验误差,该同学一共进行了三次实验,假设每次所取白醋体积均为VmL,NaOH标准液浓度为c mol/L,三次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消耗NaOH溶液体积/mL26.0225.3525.30
从上表可以看出,第一次实验中记录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明显多于后两次,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A.实验结束时,俯视刻度线读取滴定终点时NaOH溶液的体积
B.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尖嘴部分充满溶液
C.盛装白醋溶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过,未用白醋溶液润洗
D.滴加NaOH溶液时,未充分振荡,刚看到溶液变色,立刻停止滴定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综合利用CO2、CO对构建低碳社会有重要意义。
(1)已知在298K101kPa条件下,有如下反应:
反应Ⅰ:C(s) + O2(g) = CO2(g) H1=-393.5 kJ·mol-1
反应Ⅱ:2C(s) + O2(g) = 2CO(g) H2=-221 kJ·mol-1
反应Ⅲ:N2(g) + O2(g) = 2NO(g) H3=+180.5 kJ·mol-1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汽车尾气净化原理为反应Ⅳ:2NO(g) + 2CO(g) N2(g) + 2CO2(g) H=______,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填高温”、“低温任意温度”)。
②若一定温度下,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上述反应Ⅳ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容积为3L, c(N2随时间 t 的变化曲线 x 如图所示。若在t2min时升高温度,t3min时重新达到平衡,请在图中画出在 t2~t4 c(N2的变化曲线。______________
   
(2)利用H2 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乙烯:6H2+2CO2CH2=CH2+4H2O
①不同温度对CO2的转化率及催化剂的催化效率的影响如图甲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不同条件下反应,N点的速率最大
B.温度在约250℃时,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最高
C.相同条件下,乙烯的产量M点比N
②若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体积比为 31 H2CO2,则图甲中M点时,产物CH2=CH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利用一种钾盐水溶液作电解质,CO2电催化还原为乙烯,如图乙所示。在阴极上产生乙烯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11-25更新 | 226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I.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①混合气体的压强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④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⑤混合气体的颜色。
(1)一定能证明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
(2)一定能证明 A(s)+2B(g)C(g)+D(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注:B、C、D均为无色物质)
II.某温度时,在一个1L的恒容容器中,X、Y、Z均为气体,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填空:

(1)反应开始至2min,以气体Y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X的转化率___________,生成的Z的百分含量___________
(4)amolX与bmolY的混合气体发生上述反应,反应到某时刻各物质的量恰好满足:n(X)=n(Y)=2n(Z),则原混合气体中a:b=___________
2020-07-17更新 | 91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工业上可用如下方法合成甲醇:CO(g)+2H2(g)CH3OH(g).
(1)已知:①2CH3OH(l)+3O2(g)2CO2(g)+4H2O(g)  △H=-1275.6kJ·mol-1;
②2CO(g)+O2(g)2CO2(g)  △H=-566.0kJ·mol-1;
③H2O(l)=H2O(g)  △H=+44.0kJ·mol-1.
则甲醇液体不完全燃烧生成CO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在一定温度下,向2L密闭容器中充人1mol CO和2mol H2,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5min反应达到平衡,此时CO的转化率为80%。
①前5min内甲醇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已知该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反应的△H_______0(填“>”“<”或“=”)。
②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
③某时刻向该平衡体系中加入CO、H2、CH3OH各0.2mol后,则v__________v(填“>”“=”或“<”)。
④当反应达到平衡时,__________(填字母)。
a.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b.反应物不再转化为生成物
c.v(CO)=2v(H2) d.v(H2)=2v(CH3OH)
e.三种物质的浓度比恰好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3) "甲醇---过氧化氢燃料电池"的结构主要包括燃料腔、氧化剂腔和质子交换膜三部分.放电过程中其中一个腔中生成了CO2
①放电过程中生成H+的反应,发生在__________腔中,该腔中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
②该电池工作过程中,当消耗甲醇4.8g时.电路中通过的电量为__________(法拉第常数F=9.65×104C·mol-1)
2018-12-17更新 | 9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