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认识化学科学 > 氧化还原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综合分析 >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题型: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7 题号:21008571
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验证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已知: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

(1)为实现实验目的,上述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依次为a________________(填装置接口序号,装置不能重复使用),C的作用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该小组要得出“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的实验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
(3)开始实验应进行的操作为__________。该实验装置存在明显缺陷,应该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小组同学发现A中铜片溶解,得到绿色溶液Ⅰ,放置较长时间后得到蓝色溶液Ⅱ。
①甲认为溶液呈现绿色的原因是Cu2+浓度较大,乙根据实验记录,认为观点不正确。乙的依据是__________
②乙认为溶液呈绿色是由溶解的NO2引起的。实验验证:先将NO2通入溶液Ⅱ中,再鼓入N2,结果证实假设成立。则以上两步操作对应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为了验证主族元素化学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实验如下图所示。

(1)为了验证氯气的氧化性比硫的氧化性强,装置A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填序号),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A.溶液            B.溶液            C.溶液
(2)下列不能用于验证氯元素比硫元素非金属性强的依据是_______。
A.稳定
B.的氧化性比的强
C.的酸性比的强
D.铁与反应生成,而铁与硫反应生成
(3)若装置A中加入淀粉碘化钾溶液,通入后观察到装置A中溶液_______,即可证明非金属性:。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的非金属性比I强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_______
2023-02-10更新 | 268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为验证Cl2、Fe3+、I2三者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查阅资料:I2易溶于CCl4,且显紫色。

实验过程:
第一步: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第二步: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第三步:向B中加入一定量KSCN溶液,混合液显红色,一段时间后,B中溶液红色加深,关闭活塞a。
第四步:……
(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3)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为验证Fe3+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第四步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5)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作用是___________
2023-03-09更新 | 100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双氧水是常用试剂。某小组设竍如下实验探究H2O2的性质:
(1)该组同学需先将10g10%的H2O2溶液稀释为5%,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为量筒、烧杯、玻璃棒、________。他从文献查得H2O2的稳定性与pH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已知溶液酸性越强pH越小),则他需要向稀释后的H2O2溶液中滴入几滴_________(填“稀硫酸”或“氨水”)。

(2)该小组使用上述配制好的H2O2溶液,探究H2O2的性质,实验过程如表:
实验操作现象
i向5%H2O2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
ii向5%H2O2溶液中滴加淀粉碘化钾溶液溶液变蓝

①实验i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证明H2O2具有____性(填“氧化”或“还原”);若该反应转移了0.3 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
②实验ii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I-、Fe2+、SO2、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SO2>I-> H2O2>Fe2+>Cl-,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_________。
A.2Fe3++SO2+2H2O=2Fe2+++4H+
B.I2+SO2+2H2O=H2SO4+2HI
C.H2O2+H2SO4=SO2+O2+2H2O
D.2Fe3++2I-=2Fe2++I2
2022-11-03更新 | 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