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能与电能 > 原电池 > 原电池原理 > 原电池电子流向判断及应用
题型: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1 题号:21306838
原电池和电解池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I.电化学装置如图所示

(1)已知金属活泼性:Mn>Zn。若装置中负极金属的消耗速率为,则盐桥中流向___________(填“”或“”)溶液的迁移速率为___________
Ⅱ.如图装置甲是某可充电电池的示意图,该电池放电的化学方程式为:,图中的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通过,C、D、F均为石墨电极,E为铜电极。工作一段时间后,断开K,此时C、D两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相同,E电极质量减少1.28g。

(2)装置甲中A电极为___________极,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3)装置乙中D电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写化学式),体积为_________mL(标准状况)。
(4)其他条件不变时,若将装置丙中的NaCl溶液改换成的混合溶液。从反应初始至反应结束,丙装置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与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曲线b代表的离子为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小组同学实验验证“Ag++Fe2+Fe3++Ag↓”为可逆反应。
(1)实验验证
实验I:将0.0100mol/LAg2SO4溶液与0.0400mo/LFeSO4溶液(pH=1)等体积混合,产生灰黑色沉淀,溶液呈黄色。
实验Ⅱ:向少量Ag粉中加入0.0100mol/LFe2(SO4)3溶液(pH=1),固体完全溶解。
①取I中沉淀,加入浓硝酸,证实灰黑色沉淀为Ag。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②Ⅱ中溶液选用Fe2(SO4)3,不选用Fe(NO3)3的原因为_______
综合上述实验,证实“Ag++Fe2+Fe3++Ag↓”为可逆反应。
(2)采用电化学装置进行验证。

小组同学设计如上图电化学装置进行实验:
i.按照上图的装置图,组装好仪器后,分别在两烧杯中加入一定浓度的a、b两电解质溶液,闭合开关K,观察到的现象为:Ag电极上有灰黑色固体析出,指针向右偏转,一段时间后指针归零,说明此时反应达到平衡。则a为_______溶液;b为_______溶液;(写a、b化学式)
ii.再向左侧烧杯中滴加较浓的_______溶液,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表明“Ag++Fe2+Fe3++Ag↓”为可逆反应。
2023-08-20更新 | 204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被誉为改变未来世界的十大新科技之一的燃料电池具有无污染、无噪音、高效率的特点。下图为氢氧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电极材料为疏松多孔石墨棒,当氧气和氢气分别连续不断地从正、负两极通入燃料电池时,便可在闭合回路中不断地产生电流。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通过负载的电子流动方向________(填“向左”或“向右”)。
(2)写出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电极反应方程式:正极: __________,负极: _________
(3)为了获得氢气,除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外,工业上利用石油产品与水在高温及催化剂作用下制取氢气,写出C3H8和H2O反应生成H2和CO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4)其它条件不变,若将此燃料电池改进为以甲烷和氧气为原料进行工作时,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
2010-12-10更新 | 1051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出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1)关于碱性锌锰电池(图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碱性锌锰电池克服了酸性锌锰电池较易自放电的缺点
B.电池工作时,电子由负极经过内层固体电解质流向铜钉
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
D.用该电池电解精炼粗铜,负极反应6.5g锌时,阳极一定消耗6.4g固体
(2)锂-空气电池(图2)的理论能量密度高,是决定未来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关键。锂一空气电池的反应原理可表示为:2Li+O2Li2O2

①电池充电时B电极连接外接电源的_______极。
②探究H2O对放电的影响;向非水电解液中加入少量水,放电后检测到A、B电极均有LiOH固体产生,则B电极产生LiOH固体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3)铝离子电池(图3)具有高效耐用、超快充电等优势。已知正极反应物为CnAlCl4

①充电时有机阳离子向_______电极移动(填“铝”或“石墨”)。
②放电时每消耗1mol铝,会生成_______molAl2Cl
③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4)若用电解法电解苯酚(C6H5OH)产生CO2,当转移7mol电子时,产生CO2_______mol。
2022-07-12更新 | 2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