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 反应热 > 热化学方程式 >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及正误判断
题型: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8 题号:3454962
分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生产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化学物质。
(1)一定条件下,用甲烷可以消除氮氧化物(NOx)的污染。已知:
CH4(g)+4NO(g)=2N2(g)+CO2(g)+2H2O(g) ΔH1
CH4(g)+4NO2(g)=4NO(g)+CO2(g)+2H2O(g)ΔH2
现有一份在相同条件下对H2的相对密度为17的NO与NO2的混合气体,用16 g甲烷气体催化还原该混合气体,恰好生成氮气、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共放出1042.8 kJ热量。
①该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
②已知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ΔH1=-1160 kJ/mol,则ΔH2____________
③在一定条件下NO气体可以分解为NO2气体和N2气体,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以甲烷为燃料的新型电池,其成本大大低于以氢气为燃料的传统燃料电池,目前得到广泛地研究,如图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类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④B极为电池____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⑤若用该燃料电池作电源,用石墨作电极电解100 mL 1 mol/L的硫酸铜溶液,当两极收集到的气体体积相等时,理论上消耗的甲烷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标准状况下),实际上消耗的甲烷体积(折算到标准状况)比理论上大,可能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生产生活中的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请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生成物能量总和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物能量总和。已知:常温常压下,8g甲烷气体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时放出445kJ热量,写出甲烷气体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

I.实验步骤:
a.量取溶液,倒入小烧杯中,测量温度;
b.量取溶液,测量温度;
c.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测量混合液的最高温度。
II.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起始温度/℃终止温度/℃
溶液NaOH溶液平均值
125.025.228.5
224.925.128.4
325.526.531.8
①仪器甲的名称为________,进行该实验还缺少的仪器为________(填仪器名称);仪器甲不能用铁制材料的原因是________
②已知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时,放出57.3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③碎泡沫塑料的作用为________,使用的NaOH溶液稍微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
④设实验所用的酸、碱溶液的密度均为,且酸、碱溶液和中和后的溶液的比热容,计算实验测出的中和反应的反应热________。[提示:]
2023-04-22更新 | 279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AX3和单质X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化合物AX5。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AX3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93.6℃和76℃,AX5的熔点为167℃。室温时AX3与气体X2反应生成lmolAX5,放出热量123.8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反应AX3(g)+X2(g)AX5(g)在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起始时AX3和X2均为0.2mol。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体系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实验b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的反应速率v(AX5)=_____________
②图中3组实验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的反应速率v(AX5)由大到小的次序为_______(填实验序号);与实验a相比,其他两组改变的实验条件是:b_________、c___________
2020-11-05更新 | 59次组卷
【推荐3】据报道,在西藏冻土的一定深度下,发现了储量巨大的“可燃冰”,它主要是甲烷和水形成的水合物(CH4·nH2O)。
(1)在常温常压下,“可燃冰”会发生分解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甲烷可制成合成气(CO、H2),再制成甲醇,代替日益供应紧张的燃油。
①在101 KPa时,1.6 g CH4(g)与H2O(g)反应生成CO、H2,吸热20.64 kJ。则甲烷与H2O(g)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CH4不完全燃烧也可制得合成气:CH4(g)+O2(g)===CO(g)+2H2(g);
△H=-35.4 kJ·mol-1。则从原料选择和能源利用角度,比较方法①和②,合成甲醇的适宜方法为______(填序号);原因是____________
③在温度为T,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CO、2 mol H2,发生反应
CO(g)+ 2H2(g)CH3OH(g);△H="-Q" kJ·mol-1(Q>O),达到平衡后的压强是开始时压强的0.6倍,放出热量Q1kJ。
I.H2的转化率为________
II.在相同条件下,若起始时向密闭容器中加入a mol CH3OH(g),反应平衡后吸收热量Q2kJ,且Q1+Q2=Q,则a=_____mol。
III.已知起始到平衡后的CO浓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则t1时将体积变为5L后,平衡向_______反应方向移动(填“正”或“逆”);

在上图中画出从tl开始到再次达到平衡后,CO浓度与时间的变化趋势曲线_____
(3)将CH4设计成燃料电池,其利用率更高,装置示意如右图(A、B为多孔性碳棒)。

持续通入甲烷,在标准状况下,消耗甲烷体积VL。
①O<V≤44.8 L时,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
②44.8 L<V≤89.6 L时,负极电极反应为______
③V=67.2 L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______
2016-12-09更新 | 6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