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 反应热 >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
题型: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76 题号:395366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门捷列夫绘制出了第一张我们现在常用的元素周期表。②天然存在的同位素,相互间保持一定的比率。③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④燃料电池与干电池的主要差别在于反应物不同。⑤同系物之间分子量相差14。⑥由于存在化学反应的限度,所以一个化学反应在实际进行时不一定按照化学方程式的计量关系进行。⑦各种物质都储存有化学能。⑧甲烷和氯水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产物为混合物。
(2)用锌片、铜片连接后浸入稀硫酸溶液中,构成了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锌片的质量减少了3.25克,铜表面析出了氢气__L(标准状况下),导线中通过___mol电子。
(3)在25℃时,向100 mL含氯化氢14.6 g的盐酸溶液里放入5.60 g纯铁粉(不考虑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反应开始至2 min末,收集到1.12 L(标准状况)氢气。在此之后,又经过4 min,铁粉完全溶解。则:前2 min与后4 min相比,反应速率较快的是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下列原电池的总反应式:Cu+2FeCl3==CuCl2+2FeCl2,请写出电极反应方程式:
正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断开1 molH-H键、1mol Br-Br键、1mol H-Br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193kJ、366kJ.。 计算H2和Br2反应生成1mol HBr需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能量_______kJ。
9-10高一下·河北衡水·期中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22年,第24届冬奥会将在中国北京、张家口两地举办。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发起“我们的冬奥碳汇林”众筹项目,计划在张家口市崇礼区种植小树。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森林管理、植被恢复等措施,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6CO2(g)+6H2O(l) = C6H12O6(s)+6O2(g)],并将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已知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每吸收1mol CO2需要吸收的能量约为470 kJ。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汇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为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有资料表明,某块林木通过光合作用大约吸收了1.88×107 kJ能量,则吸收的CO2___________kg;1mol葡萄糖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kJ。
(2)工业废气中的CO2可用碱液吸收。已知:
①CO2(g)+2NaOH(aq)=Na2CO3(aq)+H2O(l)       ΔH = -a kJ/mol;
②CO2(g)+NaOH(aq)=NaHCO3(aq)       ΔH = -b kJ/mol。
反应CO2(g)+H2O(l)+Na2CO3(aq)=2NaHCO3(aq)的ΔH =___________kJ/mol(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3)生产液晶显示器的过程中使用的化学清洗剂NF3和CO2一样,也是一种温室气体,其在大气中能够稳定存在数百年。下表是几种化学键的键能:
化学键N≡NF-FN-F
键能/kJ/mol946.0157.0283.0
①关于反应N2(g)+3F2(g) = 2NF3(g),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过程N2(g) = 2N(g)放出能量
B.反应N2(g)+3F2(g) = 2NF3(g)放出能量
C.使用催化剂能减小反应的ΔH
D.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
②NF3对半导体硅进行蚀刻时,在蚀刻物表面不留任何残留物,试写出蚀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023-06-08更新 | 179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研究NO2、NO、CO等大气污染物处理对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1) 已知: ①NO2+COCO2+NO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1(下同)
每1mol 下列物质分解为气态基态原子消耗能量分别为
NO2COCO2NO
812kJ1076kJ1490kJ632kJ

②N2(g)+O2(g) 2NO(g)     △H=+ 179.5 kJ /mol     K2
③2NO(g) + O2(g) 2NO2(g)   △H=-112.3kJ/mol     K3
试写出NO与CO反应生成无污染物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此热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常数K=________(用K1、 K2、K3表示)
(2)污染性气体NO2与CO在一定条件下的反应为:2NO2+4CO4CO2+N2,某温度下,在1L密闭容器中充入0.1molNO2和0.2molCO,此时容器的压强为1个大气压,5秒时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的压强变为原来的,则反应开始到平衡时CO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_____
若此温度下,某时刻测得NO2、CO、CO2、N2的浓度分别为amo/L、0.4mol/L、0.1mol/L、1mol/L,要使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a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
2018-01-16更新 | 141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1905年哈伯实现了以氮气和氢气为原料合成氨气,生产的氨制造氮肥服务于农业,养活了地球上三分之一的人口,哈伯也因此获得了191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一百多年过去了,对合成氨的研究依然没有止步。
(1)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如下:N2+3H22NH3,已知断裂1molN2中的共价键吸收的能量为946kJ,断裂1molH2中的共价键吸收的能量为436kJ,形成1molN—H键放出的能量为391kJ,则由N2和H2生成2molNH3___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的能量为___________kJ。
(2)其他条件相同,在两个体积不变且相同的密闭容器中通入等量的NH3,在两种不同的温度下进行反应,反应物NH3的浓度(mol/L)随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时间
浓度
温度
0102030405060

I

T1

1.00.800.670.570.500.500.50

T2

1.00.400.250.200.200.200.20

根据上表数据回答:
①反应I从开始到10min,用NH3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②反应Ⅱ一定达到了平衡状态的时间段为___________(填字母)
a.10-20min        b.20-30min       c.30-40min
③反应Ⅱ达到最大限度时NH3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
④实验中T1___________T2(填“>”“<”或“=”)
⑤下列能说明反应I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消耗2molNH3的同时生成3molH2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容器中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d.N2、H2、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
2021-06-07更新 | 1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