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能与电能 > 原电池 > 原电池原理 > 通过实验探究原电池原理
题型: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0 题号:5604400
分析如图所示装置,完成下列各题。

(1)一段时间后,可能发现的现象是:甲池,Zn棒逐渐溶解,石墨棒上有____________产生。与Zn棒相连的石墨棒质量____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甲池Zn极为____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池中C1____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池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某探究活动小组想利用原电池反应检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有甲、乙两位同学均使用镁片与铝片作电极,但甲同学将电极放入6 mol·L1稀硫酸中,乙同学将电极放入6 mol·L1的NaOH溶液中,如图所示。

(1)写出甲池中发生的有关电极反应式:负极__________,正极_____________
(2)乙池中负极为________,正极发生________反应,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如果甲与乙两位同学均认为“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若是金属,则构成负极材料的金属应比构成正极材料的金属活泼”,则甲会判断出________(填写元素符号,下同)活动性更强,而乙会判断出________活动性更强。
(4)由此实验,可得到如下哪些结论?________
a.利用原电池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应注意选择合适的介质
b.镁的金属性不一定比铝的金属性强
c.该实验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已过时,已没有实用价值
d.该实验说明化学研究对象复杂,反应条件多变,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上述实验也反过来证明了“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直接判断原电池中正、负极”的做法________(填“可靠”或“不可靠”)。如不可靠,则请你提出另一个判断原电池正、负极可行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
2020-08-30更新 | 253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原电池的发明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
I:如图所示,烧杯中都盛有稀硫酸。

(1)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中的电极反应:Fe:______________、Sn:______________Sn极附近溶液的pH_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中被腐蚀的金属是______________、比较(1)、(2)、(3)中纯铁被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II:依据氧化还原反应:Cu+2Fe3=2Fe2+Cu2 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

(1)电极 X 的材料是_____;电解质溶液 Y 是_____
(2)Ag 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
(3)针对上述原电池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双选)
A.原电池工作时的总反应:Cu+2Fe3=2Fe2+Cu2
B.原电池工作时,X 电极流出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C.原电池工作时,银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D.原电池工作时,阴离子向 Ag 极移动
2020-05-25更新 | 115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Ⅰ.(1)把一块纯净的锌片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可观察到锌片逐渐溶解,并有气泡产生;平行地插入一块铜片(如图甲装置所示),可观察到铜片上___ (填“有”或“没有”)气泡产生;若用导线把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如图乙装置所示),可观察到铜片上____ (填“有”或“没有”)气泡产生。
   
(2)乙、丙装置是将_____能转化为____能的装置,人们把它叫做________
Ⅱ.将质量相等的锌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并浸入500 mL硫酸铜溶液中构成如图所示的装置。
      
(1)该装置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铜片周围溶液会出现_________的现象。
(2)若2 min后测得锌片质量减少1.3 g,则导线中流过的电子为________mol。
2019-06-23更新 | 5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